正在阅读:

华映资本季薇:“生存”最重要,若不是业内优异选手将很难胜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华映资本季薇:“生存”最重要,若不是业内优异选手将很难胜出

“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能不能融到钱、投得出企业,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成为最优异的选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鲁智高

又一家投资机构完成超10亿元级别的基金募集。

5月20日,华映资本宣布人民币六期成长基金关闭,该期基金实现超额募集,总规模达到21.2亿元,其中原有出资人的复投率达到45.7%。连同今年早些设立及即将完成的天使基金和产业基金,华映资本今年人民币新募资额已经超过33亿元。

据悉,该基金将会重点关注新消费、企业服务和技术驱动领域。在华映人民币六期成长基金注册的5个月内,已经投出包括壁仞科技、和府捞面、白小T、宠幸、多燕瘦等在内的11个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中国投资市场至少有6家基金完成超10亿元级别的募集,其中募集金额最大的为KKR美元亚洲四期基金,规模达到150亿美元。

华映资本成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TMT和数字内容的私募股权基金,以人群需求和技术升级为底层逻辑,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式投资。投资阶段以A轮为主、上下延伸,并进行重点领域的控股和整合并购,目前总管理规模超过85亿元,投资了超190家企业。

作为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TMT、消费和数字内容领域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她主导投资的企业包括:微盟科技、BOSS直聘、壁仞科技、微念科技(李子柒)、自嗨锅等。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图片来源:华映资本

虽然新消费近年来热度不减,但在季薇看来,中国新消费的浪潮才刚刚开始,未来五到十年,可以看得到这股浪潮蕴含的机会。对于华映资本而言,会从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这个领域未来的机会,“第一个是赛道要足够宽,规模和体量要大;第二个是成长性要高,有变量;第三个是会关注毛利率,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好地适应新媒介投放。”

在创投领域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马太效应体现得越发明显。作为成立超10年的投资机构,华映资本仍然有着强烈的焦虑感。季薇告诉界面新闻,如果不能成为行业内的优异选手,那可能就没有胜出的机会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生存’。这个‘生存’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能不能融到钱、投得出企业,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成为最优异的选手。”

以下为专访内容(有删改):

重点布局消费和科技赛道

界面新闻:在你看来,创投圈现阶段有哪些新趋势和新变化?

季薇:从方向上看,整个消费和科技的投资都比较火热,医疗健康大家也非常关注;从热度上说,虽然疫情后大家会对未来持观望态度,但整个行业还是能够很快恢复到疫情前,甚至在一些数据上还创下新高。不过无论是创投机构还是被投企业,资金的集中度都非常高,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虽然这个市场上的钱看起来多了、好项目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钱是流到了更集中的机构和项目里面。

华映资本之前坚持以人民币为主导,不过现在人民币LP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受国家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是市场发展的变化,像大型国家级的产业基金或者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比例大大提高了。跟以往相比,我们在这一块会有更大的提升。

我们比较看好未来中国人民币募资市场的两个趋势,一个是险资未来在股权上面的投入会持续加强,另外一个是,随着理财观念的成熟和对股权认可程度的提升,家族办公室会成为股权市场上的主要力量。

界面新闻:华映资本目前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季薇:5年前,华映资本就把重心放在消费和科技两个大方向上。

在大消费上,我们之所以能从数字内容成功转到消费领域,是因为整个大消费的机会,而这来自于媒介渠道的多样化和统一化,并且随着人群代际的变化所引起的。在这个层面,华映对于人群需求的洞察,包括对于流量的敏感度,能够帮助我们迅速锁定消费领域的机会。

在科技上,我们以往会更关注场景方面的应用,比如互联网公司需要哪些数字化,现在则会更关注技术本身推动的大方向,包括国产替代、硬科技等,也会有专门的团队去负责这块。

界面新闻:在文化赋能消费的情景中,李子柒是特别耀眼的案例,但除此之外好像还没看到其他特别典型的例子?

季薇:大家可能会关注一些已经冒出来的公司,中国新消费的浪潮才刚刚开始,甚至线下业态的改造也是。未来五到十年,新消费浪潮的机会是看得到的。

除了李子柒之外,我们在消费赛道其实投了很多公司,包括自嗨锅、MAIA ACTIVE玛娅、白小T、多燕瘦等等,它们都是各自赛道里面的头部公司。在服务上面,我们也投了出海电商,也和微盟在整个消费服务赛道进行了覆盖,包括零售、餐饮、教育等垂直赛道上面的消费服务类公司资。我相信这个行业里面还是有很多的变量,以及变量带来的机会。

界面新闻:在新消费浪潮中,华映资本最看好哪类机会?

季薇:第一个是赛道要足够宽,规模和体量要大;第二个是成长性要高,有变量;第三个关注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好地适合新媒介的投放。当然我们也有看好的赛道,比如医疗服务,但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擅长的赛道,从能力方面考虑我们就不会去覆盖太多。

界面新闻: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可能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季薇:我们现在主要聚焦在初老族。由于数字化的改造,他们对于未来生活上的想法和需求跟原来的老龄人不太一样,而且现在对于老年人的服务和设施,也跟不上他们的需求。通过观察美国和日本,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把老年人服务得很好的品牌、平台和渠道,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差异化做得并不好。

这个领域也才刚刚开始,相信政府或者险资等一些相关战略机构,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关于康养等方面的布局。但我们更多是希望从老年人本身的需求出发,并且在数字化浪潮当中更加多样化,能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投的退休俱乐部,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的平台。

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存”

界面新闻:To C和To B领域的投资,有哪些共同点?

季薇:两者还是有很多相同点。我始终认为用户思维非常重要,比如我们投的很多企业服务类项目,最终服务的还是消费者,即便是To B的企业,它的终端市场还是消费市场。确实有另外一类是技术驱动,我们也认为中国在这一轮的发展当中,这个驱动的因素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也愿意把技术驱动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产业的改造、IT运维升级,以及智能制造等,也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产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但这里面同样也需要有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因为你必须很好地了解你的行业和你服务的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样你才能反过来用你的技术去定义出符合这样场景里面的产品。我们团队其实有两种气质,会从供需两个角度出发,始终坚持技术和人群,以及怎样把供应和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界面新闻:那核心还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握这种需求?

季薇:很多时候不要用你能做什么,以及有什么技术能做出什么产品去定义。过往很多的品牌和公司,就是这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以前是一种单向性传播,在没有那么多数据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但当今社会很多东西都数字化了,很多都有及时的反馈,完全可以了解用户、消费者和企业需要什么。只有以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和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去定义自己的产品。

界面新闻:这两个领域的退出周期差异还挺大,华映资本通常会选择在什么时候退出,在退出回报上有哪些要求?

季薇:我们在投资的时候,确实会预设公司的成长性。客观来说,当下To C的产品,它的估值在短期内会起得快,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服务类的公司,在技术得到攻克以及产品得到完善,或者获取了一个个企业客户,壁垒也会变得非常高。

因为我们是创投机构,第一次投资企业往往是在A、B轮,它可能处于一个快速的成长期,那么我们当然会选择未来可能有五倍以上的回报空间,且可能至少在百亿以上的公司。只要我们认为它未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会愿意继续持有下去。

界面新闻: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华映资本有哪些优势?

季薇:首先,华映对人群和流量相当敏感,整个市场在某些领域形成共识前,我们就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布局。比如数字内容,我们实际比整个市场都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布局;比如SaaS,我们在2014年就投资了微盟;比如新零售,我们在2016、2017年就开始布局,但整个市场直到去年才差不多形成共识。作为投资的一个必备技能,你还是要保持敏感与变化,且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合适的时间点去抓住这个变化。

另外,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如果毫无特色,意味着你泯然众人,不进则退。虽然华映资本是一个成立了十几年的创投机构,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生存”,这个“生存”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融得到钱吗?投得出企业吗?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面成为最优异的选手。如果不能,那可能就没有胜出的机会,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在看的赛道里面认认真真布局好。

大家现在抢项目也非常费力,有很多的大机构都一直在竞争,现在基本都没有小机构了。所以我们也要求自己从一个投资机构,变成有服务心态的投资人,这意味着服务在前置化,不是投了之后才服务,而是在聊的过程中,先帮你解决问题,建立信任后再投进去。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很多的变化都来自于你怎么想,以及这个想法能不能付诸于行动,如果一直坚持认为投资就是一个给人钱然后让人赚钱的行业,那么我相信可能还真会迎来更大的挑战,甚至会让自己落后。

界面新闻:在早期投资领域,最大的挑战的是什么?

季薇: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有很多主观判断,因为它不可以被量化,而是凭感觉、手感。甚至即便你对一个企业做出同样的判断,你是一个5亿的基金,跟你是一个50亿的基金,可能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不一样。

界面新闻:未来有什么打算?

季薇:我们还是希望至少能看得到3-5年之后的机会。华映资本现在在新消费和科技领域里面有一批核心的企业,希望它们能够带动我们看到未来的下一个周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华映资本季薇:“生存”最重要,若不是业内优异选手将很难胜出

“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能不能融到钱、投得出企业,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成为最优异的选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鲁智高

又一家投资机构完成超10亿元级别的基金募集。

5月20日,华映资本宣布人民币六期成长基金关闭,该期基金实现超额募集,总规模达到21.2亿元,其中原有出资人的复投率达到45.7%。连同今年早些设立及即将完成的天使基金和产业基金,华映资本今年人民币新募资额已经超过33亿元。

据悉,该基金将会重点关注新消费、企业服务和技术驱动领域。在华映人民币六期成长基金注册的5个月内,已经投出包括壁仞科技、和府捞面、白小T、宠幸、多燕瘦等在内的11个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中国投资市场至少有6家基金完成超10亿元级别的募集,其中募集金额最大的为KKR美元亚洲四期基金,规模达到150亿美元。

华映资本成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TMT和数字内容的私募股权基金,以人群需求和技术升级为底层逻辑,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式投资。投资阶段以A轮为主、上下延伸,并进行重点领域的控股和整合并购,目前总管理规模超过85亿元,投资了超190家企业。

作为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TMT、消费和数字内容领域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她主导投资的企业包括:微盟科技、BOSS直聘、壁仞科技、微念科技(李子柒)、自嗨锅等。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图片来源:华映资本

虽然新消费近年来热度不减,但在季薇看来,中国新消费的浪潮才刚刚开始,未来五到十年,可以看得到这股浪潮蕴含的机会。对于华映资本而言,会从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这个领域未来的机会,“第一个是赛道要足够宽,规模和体量要大;第二个是成长性要高,有变量;第三个是会关注毛利率,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好地适应新媒介投放。”

在创投领域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马太效应体现得越发明显。作为成立超10年的投资机构,华映资本仍然有着强烈的焦虑感。季薇告诉界面新闻,如果不能成为行业内的优异选手,那可能就没有胜出的机会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生存’。这个‘生存’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能不能融到钱、投得出企业,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成为最优异的选手。”

以下为专访内容(有删改):

重点布局消费和科技赛道

界面新闻:在你看来,创投圈现阶段有哪些新趋势和新变化?

季薇:从方向上看,整个消费和科技的投资都比较火热,医疗健康大家也非常关注;从热度上说,虽然疫情后大家会对未来持观望态度,但整个行业还是能够很快恢复到疫情前,甚至在一些数据上还创下新高。不过无论是创投机构还是被投企业,资金的集中度都非常高,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虽然这个市场上的钱看起来多了、好项目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钱是流到了更集中的机构和项目里面。

华映资本之前坚持以人民币为主导,不过现在人民币LP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受国家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是市场发展的变化,像大型国家级的产业基金或者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比例大大提高了。跟以往相比,我们在这一块会有更大的提升。

我们比较看好未来中国人民币募资市场的两个趋势,一个是险资未来在股权上面的投入会持续加强,另外一个是,随着理财观念的成熟和对股权认可程度的提升,家族办公室会成为股权市场上的主要力量。

界面新闻:华映资本目前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季薇:5年前,华映资本就把重心放在消费和科技两个大方向上。

在大消费上,我们之所以能从数字内容成功转到消费领域,是因为整个大消费的机会,而这来自于媒介渠道的多样化和统一化,并且随着人群代际的变化所引起的。在这个层面,华映对于人群需求的洞察,包括对于流量的敏感度,能够帮助我们迅速锁定消费领域的机会。

在科技上,我们以往会更关注场景方面的应用,比如互联网公司需要哪些数字化,现在则会更关注技术本身推动的大方向,包括国产替代、硬科技等,也会有专门的团队去负责这块。

界面新闻:在文化赋能消费的情景中,李子柒是特别耀眼的案例,但除此之外好像还没看到其他特别典型的例子?

季薇:大家可能会关注一些已经冒出来的公司,中国新消费的浪潮才刚刚开始,甚至线下业态的改造也是。未来五到十年,新消费浪潮的机会是看得到的。

除了李子柒之外,我们在消费赛道其实投了很多公司,包括自嗨锅、MAIA ACTIVE玛娅、白小T、多燕瘦等等,它们都是各自赛道里面的头部公司。在服务上面,我们也投了出海电商,也和微盟在整个消费服务赛道进行了覆盖,包括零售、餐饮、教育等垂直赛道上面的消费服务类公司资。我相信这个行业里面还是有很多的变量,以及变量带来的机会。

界面新闻:在新消费浪潮中,华映资本最看好哪类机会?

季薇:第一个是赛道要足够宽,规模和体量要大;第二个是成长性要高,有变量;第三个关注毛利率更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好地适合新媒介的投放。当然我们也有看好的赛道,比如医疗服务,但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擅长的赛道,从能力方面考虑我们就不会去覆盖太多。

界面新闻: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可能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季薇:我们现在主要聚焦在初老族。由于数字化的改造,他们对于未来生活上的想法和需求跟原来的老龄人不太一样,而且现在对于老年人的服务和设施,也跟不上他们的需求。通过观察美国和日本,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把老年人服务得很好的品牌、平台和渠道,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差异化做得并不好。

这个领域也才刚刚开始,相信政府或者险资等一些相关战略机构,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关于康养等方面的布局。但我们更多是希望从老年人本身的需求出发,并且在数字化浪潮当中更加多样化,能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投的退休俱乐部,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的平台。

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存”

界面新闻:To C和To B领域的投资,有哪些共同点?

季薇:两者还是有很多相同点。我始终认为用户思维非常重要,比如我们投的很多企业服务类项目,最终服务的还是消费者,即便是To B的企业,它的终端市场还是消费市场。确实有另外一类是技术驱动,我们也认为中国在这一轮的发展当中,这个驱动的因素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也愿意把技术驱动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产业的改造、IT运维升级,以及智能制造等,也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产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但这里面同样也需要有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因为你必须很好地了解你的行业和你服务的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样你才能反过来用你的技术去定义出符合这样场景里面的产品。我们团队其实有两种气质,会从供需两个角度出发,始终坚持技术和人群,以及怎样把供应和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界面新闻:那核心还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握这种需求?

季薇:很多时候不要用你能做什么,以及有什么技术能做出什么产品去定义。过往很多的品牌和公司,就是这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以前是一种单向性传播,在没有那么多数据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但当今社会很多东西都数字化了,很多都有及时的反馈,完全可以了解用户、消费者和企业需要什么。只有以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和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去定义自己的产品。

界面新闻:这两个领域的退出周期差异还挺大,华映资本通常会选择在什么时候退出,在退出回报上有哪些要求?

季薇:我们在投资的时候,确实会预设公司的成长性。客观来说,当下To C的产品,它的估值在短期内会起得快,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服务类的公司,在技术得到攻克以及产品得到完善,或者获取了一个个企业客户,壁垒也会变得非常高。

因为我们是创投机构,第一次投资企业往往是在A、B轮,它可能处于一个快速的成长期,那么我们当然会选择未来可能有五倍以上的回报空间,且可能至少在百亿以上的公司。只要我们认为它未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会愿意继续持有下去。

界面新闻:与其他投资机构相比,华映资本有哪些优势?

季薇:首先,华映对人群和流量相当敏感,整个市场在某些领域形成共识前,我们就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布局。比如数字内容,我们实际比整个市场都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布局;比如SaaS,我们在2014年就投资了微盟;比如新零售,我们在2016、2017年就开始布局,但整个市场直到去年才差不多形成共识。作为投资的一个必备技能,你还是要保持敏感与变化,且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合适的时间点去抓住这个变化。

另外,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如果毫无特色,意味着你泯然众人,不进则退。虽然华映资本是一个成立了十几年的创投机构,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生存”,这个“生存”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之前的“生存”就真的是融得到钱吗?投得出企业吗?现在的“生存”是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面成为最优异的选手。如果不能,那可能就没有胜出的机会,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在看的赛道里面认认真真布局好。

大家现在抢项目也非常费力,有很多的大机构都一直在竞争,现在基本都没有小机构了。所以我们也要求自己从一个投资机构,变成有服务心态的投资人,这意味着服务在前置化,不是投了之后才服务,而是在聊的过程中,先帮你解决问题,建立信任后再投进去。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很多的变化都来自于你怎么想,以及这个想法能不能付诸于行动,如果一直坚持认为投资就是一个给人钱然后让人赚钱的行业,那么我相信可能还真会迎来更大的挑战,甚至会让自己落后。

界面新闻:在早期投资领域,最大的挑战的是什么?

季薇: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有很多主观判断,因为它不可以被量化,而是凭感觉、手感。甚至即便你对一个企业做出同样的判断,你是一个5亿的基金,跟你是一个50亿的基金,可能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不一样。

界面新闻:未来有什么打算?

季薇:我们还是希望至少能看得到3-5年之后的机会。华映资本现在在新消费和科技领域里面有一批核心的企业,希望它们能够带动我们看到未来的下一个周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