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迅美术学院 | 寻找红色文化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迅美术学院 | 寻找红色文化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

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以“红色基因淬炼艺术青春”为主题,旨在与艺术创意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采访汇编与定期刊载的形式,汇聚高校创新美育理念,输出艺术创意学界前沿观点。此次专题系列访谈的策划推出,不仅是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提供动力,更是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实践先行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当代大学生用红色文化创意表达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重要创举。

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本期访谈人物

刘仁 先生

鲁迅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院长

研究生导师

本期访谈内容

01 始于红色根基 勇担时代使命

Q: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38年倡导创建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为一所诞生于红色文化之中的艺术高校,鲁迅美术学院在红色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段校史,以及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

A:鲁迅美术学院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鲁迅美术学院的创建,可追溯到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起创建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鲁迅美术学院由延安鲁艺创建至今,已走过81年的发展历程。她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延安鲁艺”)、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东北鲁艺”)、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东北美专)和鲁迅美术学院时期(简称“鲁美”)。

经过81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鲁迅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以现实主义中国画家、关东画派的创始人王盛烈先生为例,他所创作的《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发展现实主义的中国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

王盛烈先生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追求民族解放的时代。民族灾难和自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系相连,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是他自觉的选择。王盛烈先生用他的艺术创作表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抗争和奋起,同时他对中国和人民怀有无限的热爱,特别是对生活在关东这片黑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有着深厚的情感,因而他的艺术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和敬仰,带进了他的作品中。王盛烈先生信仰真善美,坚持画品和人品统一,崇尚信念和实践的一致,心灵和行为一致,凭着自己的良知来实践着人类真善美统一的终极信念。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培养感召了大批美术教育和美术栋梁之材,引导和带动了东北中国画创作群体。

02 明确教育核心 发挥专业导向

Q: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

A:谈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首先需要明确红色文化是什么。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它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其实也就是要将这种蕴涵着历史、蕴涵着文化、经得起考验、不断进步、引领时代的永恒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无疑就是教育的核心,因此,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起着灯塔的作用,它明确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根基。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思想开放,猎奇心理强,且毕业生大多从事媒体宣传类工作,占据着视听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对公众认知和判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加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他们学会站在一个更高、更大的格局中去看待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03 引入红色主题 融合专业创作

Q:鲁迅美术学院一直都在推动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兴学院,您能否介绍一下学院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推动?

A: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一直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着努力和尝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院一直在寻找如何将红色文化和专业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红色基因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师生的创作血液中。

学院将具体的红色主题项目引入专业教学和专业创作,在前期邀请专业的教师团队配合创作主题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创作思路,专业教师再对创作进行指导和把握。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学院做了一期革命题材的插图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提炼、加工,脚本创作、人物塑造、情节编排等创作出一批具有年轻人特色的绘本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学生内心,并对其未来的创作产生影响。

04 创新视传理念提升美育功用

Q:作为新时代诞生的艺术理念和形式,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红色基因?您如何看待传承红色基因对新艺术形式理念的影响?

A:培养学生的红色基因,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一直在倡导大视传理念。鼓励将教学、专业创作与国家主题性事件、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相融合,达到学科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弘扬主流价值观,实现艺术教育的社会功用的最大化。

带着历史和社会使命的艺术教育必将站在更高的格局里发展,在形式和美感之上,带来文化的认知、情感的认同。这样的红色基因一定是为人民服务,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不是将艺术拉下神坛,而且将受众拉近,用一切方法和手段让受众看到美好,看懂美好。

05 坚定文化自信革新红色传承

Q: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青年·新百年”,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身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对于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首先表现为文化自信,对文化的坚定认知带来的是不盲崇,客观的看待世界,从容地面对设计。其次是大胆创新,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革命性,因此,大胆创新、打破壁垒,突破和前沿将是又一典型特点。最后应该是服务性,所有的努力、尝试都是为了服务,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身上呈现的几个特点。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鲁迅美术学院:寻找红色文化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迅美术学院 | 寻找红色文化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

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特别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以“红色基因淬炼艺术青春”为主题,旨在与艺术创意领域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采访汇编与定期刊载的形式,汇聚高校创新美育理念,输出艺术创意学界前沿观点。此次专题系列访谈的策划推出,不仅是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提供动力,更是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在建党百年之际以实践先行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对艺术创作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当代大学生用红色文化创意表达健康正确的审美意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重要创举。

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本期访谈人物

刘仁 先生

鲁迅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院长

研究生导师

本期访谈内容

01 始于红色根基 勇担时代使命

Q: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38年倡导创建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为一所诞生于红色文化之中的艺术高校,鲁迅美术学院在红色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段校史,以及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

A:鲁迅美术学院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鲁迅美术学院的创建,可追溯到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起创建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鲁迅美术学院由延安鲁艺创建至今,已走过81年的发展历程。她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延安鲁艺”)、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时期(简称“东北鲁艺”)、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东北美专)和鲁迅美术学院时期(简称“鲁美”)。

经过81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鲁迅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著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以现实主义中国画家、关东画派的创始人王盛烈先生为例,他所创作的《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发展现实主义的中国画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

王盛烈先生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追求民族解放的时代。民族灾难和自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系相连,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是他自觉的选择。王盛烈先生用他的艺术创作表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抗争和奋起,同时他对中国和人民怀有无限的热爱,特别是对生活在关东这片黑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有着深厚的情感,因而他的艺术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和敬仰,带进了他的作品中。王盛烈先生信仰真善美,坚持画品和人品统一,崇尚信念和实践的一致,心灵和行为一致,凭着自己的良知来实践着人类真善美统一的终极信念。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培养感召了大批美术教育和美术栋梁之材,引导和带动了东北中国画创作群体。

02 明确教育核心 发挥专业导向

Q: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

A:谈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首先需要明确红色文化是什么。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它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其实也就是要将这种蕴涵着历史、蕴涵着文化、经得起考验、不断进步、引领时代的永恒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无疑就是教育的核心,因此,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起着灯塔的作用,它明确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根基。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思想开放,猎奇心理强,且毕业生大多从事媒体宣传类工作,占据着视听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对公众认知和判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加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他们学会站在一个更高、更大的格局中去看待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03 引入红色主题 融合专业创作

Q:鲁迅美术学院一直都在推动红色文化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兴学院,您能否介绍一下学院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推动?

A: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一直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着努力和尝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院一直在寻找如何将红色文化和专业创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红色基因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师生的创作血液中。

学院将具体的红色主题项目引入专业教学和专业创作,在前期邀请专业的教师团队配合创作主题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创作思路,专业教师再对创作进行指导和把握。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学院做了一期革命题材的插图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提炼、加工,脚本创作、人物塑造、情节编排等创作出一批具有年轻人特色的绘本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学生内心,并对其未来的创作产生影响。

04 创新视传理念提升美育功用

Q:作为新时代诞生的艺术理念和形式,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红色基因?您如何看待传承红色基因对新艺术形式理念的影响?

A:培养学生的红色基因,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一直在倡导大视传理念。鼓励将教学、专业创作与国家主题性事件、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相融合,达到学科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弘扬主流价值观,实现艺术教育的社会功用的最大化。

带着历史和社会使命的艺术教育必将站在更高的格局里发展,在形式和美感之上,带来文化的认知、情感的认同。这样的红色基因一定是为人民服务,新的艺术形式和理念不是将艺术拉下神坛,而且将受众拉近,用一切方法和手段让受众看到美好,看懂美好。

05 坚定文化自信革新红色传承

Q: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青年·新百年”,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身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对于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首先表现为文化自信,对文化的坚定认知带来的是不盲崇,客观的看待世界,从容地面对设计。其次是大胆创新,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革命性,因此,大胆创新、打破壁垒,突破和前沿将是又一典型特点。最后应该是服务性,所有的努力、尝试都是为了服务,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身上呈现的几个特点。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鲁迅美术学院:寻找红色文化与专业创作的结合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