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LNG步原油后尘,中国将受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LNG步原油后尘,中国将受益

中国可能将成为LNG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直至今年1月底,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触及12年以来的最低点位。然而时至今日,原油价格已较年初攀升了将近大约50%。昨日价格更是一度突破到44.18美元/桶。但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石油行业界刚感受到春意之时,液化天然气(LNG)却即将迈入初冬的时代。

4月11日LNG18大会在澳大利亚佩斯隆重召开,该大会是液化天然气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企业高管、投资者、贸易商齐聚一堂,共同讨论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海油副总裁李辉4月15日在会议上说,液化天然气(LNG)在满足中国的减排目标以及提高天然气在国内能源结构中比例的计划中将发挥一个“不可替代的部分”。

彭博社撰文指出,对比而言,石油业经过了近两年的市场低迷,开支的大幅削减已经抑制了很大一部分产出,目前供过于求的状态已开始有所缓解。然而,LNG市场却完全不同,在价格高昂时期上马了大量造价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历经数年的建设,如今这些项目都即将投产,但需求量却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可观。

“现在来看,LNG很可能将像此前的原油市场一样,进入价格下降阶段。”咨询公司FGE总裁杰夫·布朗在新加坡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几年的现货市场可能都将有大量存货待价而沽。”

事实上,LNG价格并非时至今日才呈现下滑趋势。一直以来,油气业界的惯例就是天然气定价同原油价格挂钩,这种相关性导致2014年以来,同样因为供过于求,天然气价格也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暴跌而出现了跳水。

然而,如今的原油和LNG价格却开始走上了相反的方向。数据显示,4月4日当周,新加坡LNG现货价格下滑至4.02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2014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却报出了其4年以来的最好的第一季度数据,4月4日当天,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2%至42.45美元/桶,相比今年早些时候暴涨了13%左右。

是什么造成了这两个本来休戚与共的能源资源如此“同病不同命”呢?据伦敦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Trevor Sikorski指出,原油产量来源途径较多,钻探项目短期、中期、长期五花八门;而LNG的产量却仅仅由液化工厂和出口终端决定,这两者的建设往往都要经历多年。他以美国为例说明,页岩油从钻探到产出短短数月就能完成,削减产量也十分灵活。

“现在,几乎全球的原油钻探活动都在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供需。”Trevor Sikorski说,“但是,LNG领域却不是这样,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项目正在陆续投产,将源源不断地带来海量的天然气,这简直就是一场维持现货市场低价的完美风暴。”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组织的数据也证实了上述说法。该组织指出,近年来,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天然气产量的上升,LNG市场供应增长迅速,预计今年还将有大约4200万吨的液化能力上线,将为全球再增加14%左右的LNG供应。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来自澳大利亚。雪佛龙公司近来就已经从其享誉全球的高庚项目运出了第一船LNG。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组织分析,新增的这部分供应主要是受到此前对亚洲需求将迅猛增长的预期带动。然而,时至今日,需求侧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该组织数据显示,韩国和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LNG消费国,受经济增长缓慢、气候温和以及替代能源大量使用的影响,去年进口的LNG数量反而都减少了大约400万吨。

彭博社预计,LNG市场的供应过剩可能将持续几年,在迫使一些项目被取消之后,市场可能出现新的潜在增长空间。今年3月,澳大利亚伍德赛德公司与其包括壳牌、BP在内的合作伙伴,就一道取消了Browse项目的推进,给出的理由就是: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市场。

IHS驻东京的能源分析师James Taverner指出:“其实,对于即将到来的供应激增在业内已经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了,开发商们是在预期亚洲需求走高的情况下开工的。需求基本面如今已经转向利空,LNG市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面临着供应过剩的局面。”

不过,对于LNG市场的未来,也有积极的看法。据普氏能源咨询报道,4月12日,西澳大利亚州州长Colin Barnett就表示,该州发展部预计,亚太地区的LNG需求到2020年将从2014年的1.8亿公吨上升到2.25亿公吨,到2025年还将攀升至2.45亿公吨。

“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的LNG需求量已经翻番。”Barnett说,“这一领域可能会遇到波折,但是长期而言,增长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普氏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消耗了全球3/4的LNG出口,但是,在亚太市场上,天然气发电平均仅占到电力领域的10%左右。Barnett更是信心十足地表示:“未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政策的扶持,亚太区的天然气用量显然将有所增长。”

小编也透过近日国家所扶持的政策推断,中国可能将是LNG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据中国能源报报道:“若到2020年前后,北京市燃煤量骤减甚至趋近于零,那么天然气的消耗量将由2015年的150亿立方米增长到约350亿立方米。”仅仅通过北京市的市场存量,可预估全国LNG未来的总需求量。2015年,中国消耗了1932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加了5.7%。官方预测表明天然气消耗量在2020年前将增加到占一次能源结构的10%,即3000亿至3600亿立方米/年。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中国将陆续建设LNG接收站与储罐类设施。近日中海油也瞄准LNG储运船市场,中国最大LNG运输船“泛亚号”在上周下水。由此可见中国必定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素材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LNG步原油后尘,中国将受益

中国可能将成为LNG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直至今年1月底,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触及12年以来的最低点位。然而时至今日,原油价格已较年初攀升了将近大约50%。昨日价格更是一度突破到44.18美元/桶。但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石油行业界刚感受到春意之时,液化天然气(LNG)却即将迈入初冬的时代。

4月11日LNG18大会在澳大利亚佩斯隆重召开,该大会是液化天然气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企业高管、投资者、贸易商齐聚一堂,共同讨论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海油副总裁李辉4月15日在会议上说,液化天然气(LNG)在满足中国的减排目标以及提高天然气在国内能源结构中比例的计划中将发挥一个“不可替代的部分”。

彭博社撰文指出,对比而言,石油业经过了近两年的市场低迷,开支的大幅削减已经抑制了很大一部分产出,目前供过于求的状态已开始有所缓解。然而,LNG市场却完全不同,在价格高昂时期上马了大量造价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历经数年的建设,如今这些项目都即将投产,但需求量却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可观。

“现在来看,LNG很可能将像此前的原油市场一样,进入价格下降阶段。”咨询公司FGE总裁杰夫·布朗在新加坡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几年的现货市场可能都将有大量存货待价而沽。”

事实上,LNG价格并非时至今日才呈现下滑趋势。一直以来,油气业界的惯例就是天然气定价同原油价格挂钩,这种相关性导致2014年以来,同样因为供过于求,天然气价格也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暴跌而出现了跳水。

然而,如今的原油和LNG价格却开始走上了相反的方向。数据显示,4月4日当周,新加坡LNG现货价格下滑至4.02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2014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却报出了其4年以来的最好的第一季度数据,4月4日当天,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2%至42.45美元/桶,相比今年早些时候暴涨了13%左右。

是什么造成了这两个本来休戚与共的能源资源如此“同病不同命”呢?据伦敦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Trevor Sikorski指出,原油产量来源途径较多,钻探项目短期、中期、长期五花八门;而LNG的产量却仅仅由液化工厂和出口终端决定,这两者的建设往往都要经历多年。他以美国为例说明,页岩油从钻探到产出短短数月就能完成,削减产量也十分灵活。

“现在,几乎全球的原油钻探活动都在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供需。”Trevor Sikorski说,“但是,LNG领域却不是这样,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项目正在陆续投产,将源源不断地带来海量的天然气,这简直就是一场维持现货市场低价的完美风暴。”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组织的数据也证实了上述说法。该组织指出,近年来,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天然气产量的上升,LNG市场供应增长迅速,预计今年还将有大约4200万吨的液化能力上线,将为全球再增加14%左右的LNG供应。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来自澳大利亚。雪佛龙公司近来就已经从其享誉全球的高庚项目运出了第一船LNG。

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组织分析,新增的这部分供应主要是受到此前对亚洲需求将迅猛增长的预期带动。然而,时至今日,需求侧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该组织数据显示,韩国和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LNG消费国,受经济增长缓慢、气候温和以及替代能源大量使用的影响,去年进口的LNG数量反而都减少了大约400万吨。

彭博社预计,LNG市场的供应过剩可能将持续几年,在迫使一些项目被取消之后,市场可能出现新的潜在增长空间。今年3月,澳大利亚伍德赛德公司与其包括壳牌、BP在内的合作伙伴,就一道取消了Browse项目的推进,给出的理由就是: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市场。

IHS驻东京的能源分析师James Taverner指出:“其实,对于即将到来的供应激增在业内已经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了,开发商们是在预期亚洲需求走高的情况下开工的。需求基本面如今已经转向利空,LNG市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面临着供应过剩的局面。”

不过,对于LNG市场的未来,也有积极的看法。据普氏能源咨询报道,4月12日,西澳大利亚州州长Colin Barnett就表示,该州发展部预计,亚太地区的LNG需求到2020年将从2014年的1.8亿公吨上升到2.25亿公吨,到2025年还将攀升至2.45亿公吨。

“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的LNG需求量已经翻番。”Barnett说,“这一领域可能会遇到波折,但是长期而言,增长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普氏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消耗了全球3/4的LNG出口,但是,在亚太市场上,天然气发电平均仅占到电力领域的10%左右。Barnett更是信心十足地表示:“未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政策的扶持,亚太区的天然气用量显然将有所增长。”

小编也透过近日国家所扶持的政策推断,中国可能将是LNG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据中国能源报报道:“若到2020年前后,北京市燃煤量骤减甚至趋近于零,那么天然气的消耗量将由2015年的150亿立方米增长到约350亿立方米。”仅仅通过北京市的市场存量,可预估全国LNG未来的总需求量。2015年,中国消耗了1932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比增加了5.7%。官方预测表明天然气消耗量在2020年前将增加到占一次能源结构的10%,即3000亿至3600亿立方米/年。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中国将陆续建设LNG接收站与储罐类设施。近日中海油也瞄准LNG储运船市场,中国最大LNG运输船“泛亚号”在上周下水。由此可见中国必定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素材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