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前有习酒,后有国台,酱酒第二股有点难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前有习酒,后有国台,酱酒第二股有点难产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对比去年各头部酱酒企业还在为“酱酒第二股”头衔争得头破血流,如今却一片死寂。

在继习酒因同业竞争问题终止上市之后,国台酒业也于近日宣布终止IPO上市。

此前信心满满高调国台酒业一路高调示人,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着关联交易繁重、价格乱象、产能短板以及存货高企等“顽疾”。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关联交易掣肘

从首次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到终止IPO审查,国台酒业仅仅用了380天。

界面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公布截至6月3日主板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酒业”)名列《202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终止审查决定时间为2021年6月2日。

与此前一项高调的上市态度不同的是,此次终止审查国台酒业却想要一带而过。

对于终止上市审查的原因以及问题,界面记者采访了国台酒业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回复。

“国台酒业此前接到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的问询函,这很有可能就是此次国台酒业终止IPO生产的原因之一。”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事实上,关联交易拖累作为国台酒业此次败走IPO的核心原因,早已成为行业中“不能说的秘密”。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国台酒业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11亿元、2亿元、2.42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45%、17.01%、12.8%。

国台酒业的关联交易像一张蜘蛛网一样。

据了解,国台酒业第一大客户为天津帝泊洱生物茶连锁有限公司”(下称“帝泊洱生物茶”),2017年至2019年先后向国台酒业采购3641.08万元、4816.56万元、4661.46万元,占国台酒业营收比例分别在6.36%、4.09%、2.47%。据了解,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吴迺峰,而闫希军、闫凯境、裴富才是该公司董事。

这样的关联交易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国台酒业提交招股说明书前,帝泊洱生物茶便已悄然注销,随后一家名为广东粤强酒业有限公司的经销商以接近8500万的金额,坐稳了国台酒业头号经销商的交椅。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粤强酒业及关联方累计实现销售额为8495.37万元,占营收比例为6.25%。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白酒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关系从一定程度而言应该是上下有关系,很少出现相互相参股持股的情况。如果白酒生产商将自产白酒售卖给经销商,便完成了销售闭环,而经销商是否销售给消费者,则是另一个闭环的问题。

3年增长144.35%的库存

尽管在IPO审核夭折后,国台董事长闫希军第一时间表示,计划调整完最晚十月底再报IPO材料,关联交易为占比少量的产品采购,都是在合法合规公平下进行的,在审核中都属于解释性事项,但对于国台酒业而言,阻碍其冲击IPO的还有库存高企以及终端市场销售情况不佳等问题。

在带伤准备重新审查IPO的国台酒业不仅仅受到关联交易的困扰,同样在其背后的高库存也成为了国台酒业的困扰之一。

据了解,国台酒业存货由2017年末的11亿元增加至2019年末的13.85亿元,主要因半成品和库存商品增加所致。其中,在2018年,国台酒业存货高达12.16亿元,甚至要高于其2018年11.44亿元的全年营收。另外,库存商品是以完整包装形式对外销售的成品酒,国台酒业库存商品由2017年的4665.49万元增至2019年的1.14亿元,3年增长144.35%。

对此,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分析表示,国台酒业的业绩增长是依靠酱香品类增长和全国性招商,没有经过市场检测,其库存过高可能正是产品动销率较低的表现;而且白酒的品牌树立、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在资本的催熟下,企业过快的发展不利于相应渠道、组织、品牌的组建,会埋下风险;如果高速发展与市场动销不匹配,带来库存量较大,就会引起价格波动等问题。

事实上,隐藏在库存高企背后的隐疾在于国台酒业终端销售受阻所致。

近日,界面记者走访了北京、杭州以及南京等地终端市场发现,国台酒业在商超渠道以及烟酒店渠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尽管如今飞天茅台价格直逼3000元大关,但与此同时也为其他酱酒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空间。即便如此,在北京部分终端商超界面记者在选购酱酒时,常被推荐茅台系列酒以及郎酒等产品。

除线下表现外,界面记者登陆国台酒业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在该店铺内,销量最佳的产品为53度国标酒小酒版100ml装贵州国台酒,折后售价99元,月销量超300笔。除该产品外,其他产品销量均为破百笔。

产品终端受阻的也进一步反映在业绩上,根据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国台酒业营收分别为3.61亿元、5.42亿元、11.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34.97万元、1.02亿元、2.47亿元。2019年销售收入预估超20亿元,并预计在2020年完成30亿元的销售目标。

酱酒第二股难产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在酱酒第二股“种子选手”中,仅仅剩下郎酒集团独闯IPO。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酱香白酒第二股”已尘埃落定于郎酒集团,在其面前也同样面临重重阻碍。

2020年5月,郎酒集团正式向证监会递交IPO招股书。但随后7月,郎酒的保荐机构广发证券因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处以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不仅如此,在递交招股说明书后的一年后,证监会就郎酒集团IPO提出反馈意见,总计3部分、共计53个问题。

如今,郎酒集团再度调整招股说明说,为上市做着最后的冲刺。

在面对终端销售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双重机遇,缘何“酱酒第二股”如此难产?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酱酒股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贵州茅台资本市场表现过于抢眼,因此资本市场对于酱酒股票较为“敏感”。加之,不仅仅是酱酒股,如今白酒板块在资本市场整体表现突出,因为从证监会层面的审核来看,也将更为严苛。

与此同时,尽管目前白酒资本市场仍然呈现高位状态,但部分资金已经逐渐从白酒板块撤离导致今年涨势并不强劲,这也为酱酒第二股的难产埋下了“伏笔”。

对此,中原基金董事、执行合伙人晋育锋向界面记者表示,去年资本已经将整体白酒版块推至顶点,因此在今年春节过后,大多主力资金正在集体撤离白酒版块,这也是导致今年以来白酒版块整体表现并没有全年强劲的原因之一。

虽然如此,但作为有政府支持上市的郎酒集团,仍存较大胜算。“习酒和国台酒业作为茅台镇的两大主力均退出了IPO的争夺。与此同时,作为四川产品的郎酒或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所有人的都将固有思维认为茅台镇将出现第二支酱酒股的时候,郎酒的异军突起似乎为这次争夺增添了一丝变数。”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前有习酒,后有国台,酱酒第二股有点难产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对比去年各头部酱酒企业还在为“酱酒第二股”头衔争得头破血流,如今却一片死寂。

在继习酒因同业竞争问题终止上市之后,国台酒业也于近日宣布终止IPO上市。

此前信心满满高调国台酒业一路高调示人,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着关联交易繁重、价格乱象、产能短板以及存货高企等“顽疾”。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关联交易掣肘

从首次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到终止IPO审查,国台酒业仅仅用了380天。

界面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公布截至6月3日主板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酒业”)名列《2021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终止审查决定时间为2021年6月2日。

与此前一项高调的上市态度不同的是,此次终止审查国台酒业却想要一带而过。

对于终止上市审查的原因以及问题,界面记者采访了国台酒业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回复。

“国台酒业此前接到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的问询函,这很有可能就是此次国台酒业终止IPO生产的原因之一。”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事实上,关联交易拖累作为国台酒业此次败走IPO的核心原因,早已成为行业中“不能说的秘密”。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间,国台酒业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11亿元、2亿元、2.42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45%、17.01%、12.8%。

国台酒业的关联交易像一张蜘蛛网一样。

据了解,国台酒业第一大客户为天津帝泊洱生物茶连锁有限公司”(下称“帝泊洱生物茶”),2017年至2019年先后向国台酒业采购3641.08万元、4816.56万元、4661.46万元,占国台酒业营收比例分别在6.36%、4.09%、2.47%。据了解,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吴迺峰,而闫希军、闫凯境、裴富才是该公司董事。

这样的关联交易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国台酒业提交招股说明书前,帝泊洱生物茶便已悄然注销,随后一家名为广东粤强酒业有限公司的经销商以接近8500万的金额,坐稳了国台酒业头号经销商的交椅。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上半年,粤强酒业及关联方累计实现销售额为8495.37万元,占营收比例为6.25%。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白酒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关系从一定程度而言应该是上下有关系,很少出现相互相参股持股的情况。如果白酒生产商将自产白酒售卖给经销商,便完成了销售闭环,而经销商是否销售给消费者,则是另一个闭环的问题。

3年增长144.35%的库存

尽管在IPO审核夭折后,国台董事长闫希军第一时间表示,计划调整完最晚十月底再报IPO材料,关联交易为占比少量的产品采购,都是在合法合规公平下进行的,在审核中都属于解释性事项,但对于国台酒业而言,阻碍其冲击IPO的还有库存高企以及终端市场销售情况不佳等问题。

在带伤准备重新审查IPO的国台酒业不仅仅受到关联交易的困扰,同样在其背后的高库存也成为了国台酒业的困扰之一。

据了解,国台酒业存货由2017年末的11亿元增加至2019年末的13.85亿元,主要因半成品和库存商品增加所致。其中,在2018年,国台酒业存货高达12.16亿元,甚至要高于其2018年11.44亿元的全年营收。另外,库存商品是以完整包装形式对外销售的成品酒,国台酒业库存商品由2017年的4665.49万元增至2019年的1.14亿元,3年增长144.35%。

对此,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分析表示,国台酒业的业绩增长是依靠酱香品类增长和全国性招商,没有经过市场检测,其库存过高可能正是产品动销率较低的表现;而且白酒的品牌树立、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在资本的催熟下,企业过快的发展不利于相应渠道、组织、品牌的组建,会埋下风险;如果高速发展与市场动销不匹配,带来库存量较大,就会引起价格波动等问题。

事实上,隐藏在库存高企背后的隐疾在于国台酒业终端销售受阻所致。

近日,界面记者走访了北京、杭州以及南京等地终端市场发现,国台酒业在商超渠道以及烟酒店渠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尽管如今飞天茅台价格直逼3000元大关,但与此同时也为其他酱酒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空间。即便如此,在北京部分终端商超界面记者在选购酱酒时,常被推荐茅台系列酒以及郎酒等产品。

除线下表现外,界面记者登陆国台酒业天猫官方旗舰店发现,在该店铺内,销量最佳的产品为53度国标酒小酒版100ml装贵州国台酒,折后售价99元,月销量超300笔。除该产品外,其他产品销量均为破百笔。

产品终端受阻的也进一步反映在业绩上,根据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国台酒业营收分别为3.61亿元、5.42亿元、11.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34.97万元、1.02亿元、2.47亿元。2019年销售收入预估超20亿元,并预计在2020年完成30亿元的销售目标。

酱酒第二股难产

随着习酒以及国台酒业均暂停IPO上市后,此前一度热烈争抢的“酱酒第二股”如今却遭遇难产。

在酱酒第二股“种子选手”中,仅仅剩下郎酒集团独闯IPO。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酱香白酒第二股”已尘埃落定于郎酒集团,在其面前也同样面临重重阻碍。

2020年5月,郎酒集团正式向证监会递交IPO招股书。但随后7月,郎酒的保荐机构广发证券因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处以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不仅如此,在递交招股说明书后的一年后,证监会就郎酒集团IPO提出反馈意见,总计3部分、共计53个问题。

如今,郎酒集团再度调整招股说明说,为上市做着最后的冲刺。

在面对终端销售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双重机遇,缘何“酱酒第二股”如此难产?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酱酒股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贵州茅台资本市场表现过于抢眼,因此资本市场对于酱酒股票较为“敏感”。加之,不仅仅是酱酒股,如今白酒板块在资本市场整体表现突出,因为从证监会层面的审核来看,也将更为严苛。

与此同时,尽管目前白酒资本市场仍然呈现高位状态,但部分资金已经逐渐从白酒板块撤离导致今年涨势并不强劲,这也为酱酒第二股的难产埋下了“伏笔”。

对此,中原基金董事、执行合伙人晋育锋向界面记者表示,去年资本已经将整体白酒版块推至顶点,因此在今年春节过后,大多主力资金正在集体撤离白酒版块,这也是导致今年以来白酒版块整体表现并没有全年强劲的原因之一。

虽然如此,但作为有政府支持上市的郎酒集团,仍存较大胜算。“习酒和国台酒业作为茅台镇的两大主力均退出了IPO的争夺。与此同时,作为四川产品的郎酒或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当所有人的都将固有思维认为茅台镇将出现第二支酱酒股的时候,郎酒的异军突起似乎为这次争夺增添了一丝变数。”对此,业内人士指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