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隆基创始人李振国:隆基其实是很老套的公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隆基创始人李振国:隆基其实是很老套的公司

光伏行业再出现颠覆型技术已非常困难。

图片来源:隆基股份

记者 | 江帆

在中国光伏行业并不算长的20年发展历史中,伴随着技术迭代,行业老大几次易主。如今处于舞台最中心的,是隆基股份(601012.SH,下称隆基)。

按照上下游,光伏产业链可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制造环节。2020年隆基已在硅片、组件两大环节登顶全球。

凭借这一轮的单晶硅片技术优势,它成为了行业的绝对龙头,也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重点关注对象,连续四年为最赚钱的光伏企业,几度刷新全球光伏企业最高市值纪录,目前市值已逼近5000亿元。

今年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起步之年,作为新能源的光伏行业热度与日俱增,同时夹杂着产业链上下游不平衡发展的争议。

今年也是隆基成立的第21年。年初时该公司称,“2021年,隆基的起点是零。在全球能源转型新的征程,隆基还只是小学生”。随后它先后掷出入局BIPV、氢能等引爆市场的消息,战略布局与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行业老大,隆基对产业链涨价、新一代电池技术选型、垂直一体化模式等业内热点话题,都有什么看法?在光伏应用、氢能领域的规划布局,出于哪些考虑?面对新玩家和后部竞争者,又将如何保持龙头地位?

近日,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接受了界面新闻专访。

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 图片来源:隆基股份

界面新闻:您对今年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有什么看法,隆基受到了哪些启发?

李振国: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发展的确定性更大了,市场需求特别旺盛,但产业链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玻璃、胶膜,硅料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根本原因是产业链各环节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

过去十年,光伏行业的价格基本遵循单边下行的逻辑,只在个别年份出现阶段性波动,一直没有带来特别大的困扰,因此大家形成惯性。

去年开始,从玻璃到硅料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涨价,并带来不小的震动,这就需要行业反思。组件本是期货业务,供应链环节是现货市场。今后光伏整体供应链的生态建设,需要提上日程。

长远看,产业链不均衡的状态可能会伴随未来几十年的碳中和道路。

至于大家应该怎么做,各自有各自的考虑。对隆基而言,未来会做足功课预判短缺的环节,并通过锁量不锁价、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来尽早建立产能。

价格波动主要仍由供需关系造成。建议国家管理机构可以给光伏产业链建设周期提供更大的柔性。也希望相关行业协会承担责任,比如统计出每月产出的硅料流向,以确认硅料是否真正流入到生产环节。

界面新闻:产业链博弈下的平衡点何时出现,对今年的装机有何预期?

李振国:市场最终一定会平衡。价格太高需求减弱,上涨的依据就不存在了。如今组件价格已经冲到1.8元/W以上了,目前看下游接受意愿不强,很多项目在往后推,海外项目也在观望,可支撑的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判断硅料价格后续可能没有上涨依据。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出现这么大的产业链波动,我们预测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可能会达到60 GW甚至更高,现在就比较难说了。

界面新闻:今年硅片环节迎来了很多新玩家和资本的涌入,作为老大的隆基要怎样保证地位?

李振国: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的赛道越来越清晰,发展的确定性也越来越高,吸引各方新资本是正常的,但投资结果还需要看各自的本事。

企业的毛利率也与核心竞争力有关,有些时候是供需不均衡导致的参差,但大多数阶段的毛利率差异,来自于技术领先度和成本控制水平。

对于隆基来说,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领先、成本领先是持续存活的关键,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是产能上谋求一定地位。隆基希望保持住目前在硅片环节的地位,维持45%的市占率;组件全球市占率从前年的8%增长至去年的19%,未来希望能达到30%。

三是寻求场景化的解决方案的业务。比如今年隆基入股森特股份,进入BIPV领域,并在一季度末成立了氢能公司,进行绿电制绿氢的尝试,以开发间歇性制氢的解决方案。

界面新闻:隆基为什么会介入氢能,具体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李振国:过去很多年内,隆基一直引领着光伏行业的风向:从单多晶的转变、perc电池以及双面组件的推广、包括大尺寸化、再到现在的BIPV和氢能,这得益于我们对行业深层次的研究和认知。

隆基选择进入氢能,是因为中国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目标。目前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光伏成本已不是问题,需要克服的是间歇性缺陷。

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机制以及需求侧响应等软性措施,并大力建设抽水蓄能作为过渡,直至化学储能经济性提升,随后形成大规模组合的解决方案,这是可以实现的。

但以上并不完全足够。因为深度脱碳领域有很多环节,存在纯粹的电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脱碳必须引入氢能作为二次能源。

中国目前每年使用约3000多万吨氢,但多是通过煤或者天然气制备而成的灰氢,是一定要被绿氢取代的。直接使用电网的电来制氢,实际碳排放要大于煤制氢,并不是真正的绿氢。

隆基想要解决的是,用绿电间歇性制氢得到真正的绿氢,具备完全的绿色属性,成本上也占据优势。隆基目前只介入了氢能产业链中的制氢环节,储运方面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关注。

但需要明确的是,隆基不是做氢气的公司,而是为制取绿氢提供装备、技术和方案的公司。隆基最终产出的氢能产品是EPC ,即“光伏+制氢设备”的交钥匙工程项目,目标是未来一两年内大量实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单独出售制氢设备。

界面新闻:那隆基未来还是一家光伏公司吗?

李振国:隆基对于BIPV和氢能的思考和研究,早已开始。隆基的基础是光伏,还是一家光伏公司,现在的业务探索不过是光伏的延伸。BIPV是会发电的建筑材料,氢能也是以光伏绿电为基础。

界面新闻:N型电池已成为业内新一轮争夺的高地,隆基认为哪一种路线会胜出?

李振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逻辑是不确定的。

目前看,单结硅电池量产的极限效率在25-26%,perc已经做到了23.5%,且向24%靠近,但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困难很大。

眼下的N型电池路线,包括Topcon、HJT和IBC或者三种融合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25-26%的效率,关键在于如何低成本的完成。哪一条技术路线能够率先以低成本实现这一效率,谁就是赢家。

这也是未来两到五年内行业争夺的高地。

再往后看,就是双结硅电池技术了,理论效率可以达到41%,可能做到30-35%的量产效率。但这还有很多的技术工作要做,需要拿十年的时间轴去衡量。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光伏行业再出现颠覆型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现在光伏的技术成本只有每瓦7-8分钱,技术再进步也只有一两分钱的微小空间。

N型电池技术以及其他高效电池技术,隆基都有研究和投入。今年的SNEC光伏大会上,隆基已推出了Topcon组件新品,年内有量产计划。

界面新闻:垂直一体化还是专业化,这个话题在光伏业内争执已久,隆基现在是何看法?

李振国:垂直一体化、专业化并不是简单孰好孰坏的问题。比如,一体化企业在某一环节明显有短板,这会成为它的负担;专业化企业所在环节竞争力若不及同行,那存在的必要性也不强。

因此,这一问题关键并不在于模式的选择,而在于企业在某一环节具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隆基在进入某一环节时一定会问:“为什么隆基做这个事情会比别人做得好”?

目前光伏行业内做垂直一体化的偏多,这也是行业竞争度不够充分的体现。但我也不认同专业化是最终答案。

垂直一体化模式对资源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涉及资金、人力资源、研发队伍等组织调配,不是容易的事情。专业化模式在某一环节形成绝对领先优势,相对来说,对资源的调配能力要求更低。

此外,以前几年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在光伏行业走专业化道路还是很难的。这两年,国家加强了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这是好事情。

界面:碳中和背景下,隆基如何看待自身与传统能源国企的关系?

李振国:引用一位我很尊敬的传统能源企业老总的话,“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就像家里的两个孩子,传统能源是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新能源是老二,正在国外读博士,将来会更有前途”。

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能源为过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不可忽视的。但在碳中和的新形势下,传统能源企业需要转变思路,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能源的布局规划,他们是有实力的经济组织。

隆基等新能源企业则有责任和义务来协助它们实现转型,为之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其次,在与国企的合作过程中,它们的能力和资源优势也会对新能源公司的业务有促进。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界面新闻:去年光伏正式超越风电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如何看待未来风、光的关系?

李振国:首先两者的资源总量不一样,光伏要大于风电;第二是可预测性,光伏更容易预测,风电则要稍差一些。

但风电在某些地区的发电可利用小时数更高,且在某些时段和光伏可以形成互补。所以未来两者并不是完全竞争对立的局面,而是互补。

从经济性看,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降幅远超风电。光伏降幅达80%,风电约为20-30%。下一步看,光伏也还有一定降本空间。

因此,大家如果追求更加可预测、且便宜的能源,光伏还是有优势的。

界面新闻:光伏行业此前出现过很多明星公司,但在技术迭代中逐渐没落。隆基从光伏行业前辈身上获得过哪些经验?

李振国:其实隆基是很老套的公司,始终坚持第一性原则、大力投入研发、保持财务稳健,不考虑弯道超车,不涉足多元化布局等。我想从某种角度来看,隆基与前辈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些地方。

去年底,隆基的战略研讨会总结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点要素。第一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善意经济是第一点。第二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要逆势,做得好可以阶段性引领。第三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卡客户脖子,在任何供需关系下不要挑战客户。

第四是保持开放和学习态度。隆基在光伏领域算是做得不错,但在精益生产、制造方面和丰田等有差距,在数字化转型和华为、美的等有差距。

最后是要建立起可以有效运作的组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李振国

  • 隆基绿能,为何“出轨”协鑫?
  • “好基友”被罚,隆基绿能董事长埋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隆基创始人李振国:隆基其实是很老套的公司

光伏行业再出现颠覆型技术已非常困难。

图片来源:隆基股份

记者 | 江帆

在中国光伏行业并不算长的20年发展历史中,伴随着技术迭代,行业老大几次易主。如今处于舞台最中心的,是隆基股份(601012.SH,下称隆基)。

按照上下游,光伏产业链可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制造环节。2020年隆基已在硅片、组件两大环节登顶全球。

凭借这一轮的单晶硅片技术优势,它成为了行业的绝对龙头,也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重点关注对象,连续四年为最赚钱的光伏企业,几度刷新全球光伏企业最高市值纪录,目前市值已逼近5000亿元。

今年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起步之年,作为新能源的光伏行业热度与日俱增,同时夹杂着产业链上下游不平衡发展的争议。

今年也是隆基成立的第21年。年初时该公司称,“2021年,隆基的起点是零。在全球能源转型新的征程,隆基还只是小学生”。随后它先后掷出入局BIPV、氢能等引爆市场的消息,战略布局与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行业老大,隆基对产业链涨价、新一代电池技术选型、垂直一体化模式等业内热点话题,都有什么看法?在光伏应用、氢能领域的规划布局,出于哪些考虑?面对新玩家和后部竞争者,又将如何保持龙头地位?

近日,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接受了界面新闻专访。

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 图片来源:隆基股份

界面新闻:您对今年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有什么看法,隆基受到了哪些启发?

李振国: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发展的确定性更大了,市场需求特别旺盛,但产业链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玻璃、胶膜,硅料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根本原因是产业链各环节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

过去十年,光伏行业的价格基本遵循单边下行的逻辑,只在个别年份出现阶段性波动,一直没有带来特别大的困扰,因此大家形成惯性。

去年开始,从玻璃到硅料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涨价,并带来不小的震动,这就需要行业反思。组件本是期货业务,供应链环节是现货市场。今后光伏整体供应链的生态建设,需要提上日程。

长远看,产业链不均衡的状态可能会伴随未来几十年的碳中和道路。

至于大家应该怎么做,各自有各自的考虑。对隆基而言,未来会做足功课预判短缺的环节,并通过锁量不锁价、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来尽早建立产能。

价格波动主要仍由供需关系造成。建议国家管理机构可以给光伏产业链建设周期提供更大的柔性。也希望相关行业协会承担责任,比如统计出每月产出的硅料流向,以确认硅料是否真正流入到生产环节。

界面新闻:产业链博弈下的平衡点何时出现,对今年的装机有何预期?

李振国:市场最终一定会平衡。价格太高需求减弱,上涨的依据就不存在了。如今组件价格已经冲到1.8元/W以上了,目前看下游接受意愿不强,很多项目在往后推,海外项目也在观望,可支撑的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判断硅料价格后续可能没有上涨依据。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出现这么大的产业链波动,我们预测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可能会达到60 GW甚至更高,现在就比较难说了。

界面新闻:今年硅片环节迎来了很多新玩家和资本的涌入,作为老大的隆基要怎样保证地位?

李振国: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的赛道越来越清晰,发展的确定性也越来越高,吸引各方新资本是正常的,但投资结果还需要看各自的本事。

企业的毛利率也与核心竞争力有关,有些时候是供需不均衡导致的参差,但大多数阶段的毛利率差异,来自于技术领先度和成本控制水平。

对于隆基来说,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领先、成本领先是持续存活的关键,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是产能上谋求一定地位。隆基希望保持住目前在硅片环节的地位,维持45%的市占率;组件全球市占率从前年的8%增长至去年的19%,未来希望能达到30%。

三是寻求场景化的解决方案的业务。比如今年隆基入股森特股份,进入BIPV领域,并在一季度末成立了氢能公司,进行绿电制绿氢的尝试,以开发间歇性制氢的解决方案。

界面新闻:隆基为什么会介入氢能,具体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李振国:过去很多年内,隆基一直引领着光伏行业的风向:从单多晶的转变、perc电池以及双面组件的推广、包括大尺寸化、再到现在的BIPV和氢能,这得益于我们对行业深层次的研究和认知。

隆基选择进入氢能,是因为中国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目标。目前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光伏成本已不是问题,需要克服的是间歇性缺陷。

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机制以及需求侧响应等软性措施,并大力建设抽水蓄能作为过渡,直至化学储能经济性提升,随后形成大规模组合的解决方案,这是可以实现的。

但以上并不完全足够。因为深度脱碳领域有很多环节,存在纯粹的电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脱碳必须引入氢能作为二次能源。

中国目前每年使用约3000多万吨氢,但多是通过煤或者天然气制备而成的灰氢,是一定要被绿氢取代的。直接使用电网的电来制氢,实际碳排放要大于煤制氢,并不是真正的绿氢。

隆基想要解决的是,用绿电间歇性制氢得到真正的绿氢,具备完全的绿色属性,成本上也占据优势。隆基目前只介入了氢能产业链中的制氢环节,储运方面我们在进行研究性关注。

但需要明确的是,隆基不是做氢气的公司,而是为制取绿氢提供装备、技术和方案的公司。隆基最终产出的氢能产品是EPC ,即“光伏+制氢设备”的交钥匙工程项目,目标是未来一两年内大量实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单独出售制氢设备。

界面新闻:那隆基未来还是一家光伏公司吗?

李振国:隆基对于BIPV和氢能的思考和研究,早已开始。隆基的基础是光伏,还是一家光伏公司,现在的业务探索不过是光伏的延伸。BIPV是会发电的建筑材料,氢能也是以光伏绿电为基础。

界面新闻:N型电池已成为业内新一轮争夺的高地,隆基认为哪一种路线会胜出?

李振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逻辑是不确定的。

目前看,单结硅电池量产的极限效率在25-26%,perc已经做到了23.5%,且向24%靠近,但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困难很大。

眼下的N型电池路线,包括Topcon、HJT和IBC或者三种融合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25-26%的效率,关键在于如何低成本的完成。哪一条技术路线能够率先以低成本实现这一效率,谁就是赢家。

这也是未来两到五年内行业争夺的高地。

再往后看,就是双结硅电池技术了,理论效率可以达到41%,可能做到30-35%的量产效率。但这还有很多的技术工作要做,需要拿十年的时间轴去衡量。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光伏行业再出现颠覆型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现在光伏的技术成本只有每瓦7-8分钱,技术再进步也只有一两分钱的微小空间。

N型电池技术以及其他高效电池技术,隆基都有研究和投入。今年的SNEC光伏大会上,隆基已推出了Topcon组件新品,年内有量产计划。

界面新闻:垂直一体化还是专业化,这个话题在光伏业内争执已久,隆基现在是何看法?

李振国:垂直一体化、专业化并不是简单孰好孰坏的问题。比如,一体化企业在某一环节明显有短板,这会成为它的负担;专业化企业所在环节竞争力若不及同行,那存在的必要性也不强。

因此,这一问题关键并不在于模式的选择,而在于企业在某一环节具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隆基在进入某一环节时一定会问:“为什么隆基做这个事情会比别人做得好”?

目前光伏行业内做垂直一体化的偏多,这也是行业竞争度不够充分的体现。但我也不认同专业化是最终答案。

垂直一体化模式对资源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涉及资金、人力资源、研发队伍等组织调配,不是容易的事情。专业化模式在某一环节形成绝对领先优势,相对来说,对资源的调配能力要求更低。

此外,以前几年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条件,在光伏行业走专业化道路还是很难的。这两年,国家加强了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这是好事情。

界面:碳中和背景下,隆基如何看待自身与传统能源国企的关系?

李振国:引用一位我很尊敬的传统能源企业老总的话,“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就像家里的两个孩子,传统能源是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新能源是老二,正在国外读博士,将来会更有前途”。

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能源为过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不可忽视的。但在碳中和的新形势下,传统能源企业需要转变思路,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能源的布局规划,他们是有实力的经济组织。

隆基等新能源企业则有责任和义务来协助它们实现转型,为之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其次,在与国企的合作过程中,它们的能力和资源优势也会对新能源公司的业务有促进。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界面新闻:去年光伏正式超越风电成为国内第三大电源,如何看待未来风、光的关系?

李振国:首先两者的资源总量不一样,光伏要大于风电;第二是可预测性,光伏更容易预测,风电则要稍差一些。

但风电在某些地区的发电可利用小时数更高,且在某些时段和光伏可以形成互补。所以未来两者并不是完全竞争对立的局面,而是互补。

从经济性看,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降幅远超风电。光伏降幅达80%,风电约为20-30%。下一步看,光伏也还有一定降本空间。

因此,大家如果追求更加可预测、且便宜的能源,光伏还是有优势的。

界面新闻:光伏行业此前出现过很多明星公司,但在技术迭代中逐渐没落。隆基从光伏行业前辈身上获得过哪些经验?

李振国:其实隆基是很老套的公司,始终坚持第一性原则、大力投入研发、保持财务稳健,不考虑弯道超车,不涉足多元化布局等。我想从某种角度来看,隆基与前辈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些地方。

去年底,隆基的战略研讨会总结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点要素。第一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善意经济是第一点。第二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要逆势,做得好可以阶段性引领。第三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卡客户脖子,在任何供需关系下不要挑战客户。

第四是保持开放和学习态度。隆基在光伏领域算是做得不错,但在精益生产、制造方面和丰田等有差距,在数字化转型和华为、美的等有差距。

最后是要建立起可以有效运作的组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