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石油的“瘾”真的戒不掉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石油的“瘾”真的戒不掉吗?

据说因石油而富裕的地方,最终都会因石油而贫困。当下的形势越发让这一说法显得有说服力,不仅仅是富有石油资源的地区如此,不少靠石油生存的人也陷入了这种困境。此时不禁要让人发问,这个困境就没有人破除过吗?

据说因石油而富裕的地方,最终都会因石油而贫困。当下的形势越发让这一说法显得有说服力,不仅仅是富有石油资源的地区如此,不少靠石油生存的人也陷入了这种困境。此时不禁要让人发问,这个困境就没有人破除过吗?

破除石油诅咒的先例当然还是有的,参考下他们破咒的经验,或许对困惑中的石油人会有所启示。挪威

挪威可以说是摆脱石油诅咒最成功的典范,它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20世纪六十年代,北海油田被发现,1971年挪威正式开始在北海油田开采油气。然而挪威并没有肆意挥霍这笔天降的财富,而是利用这笔财富完成了艰苦的工业化。

石油基金

挪威能够挣脱石油诅咒,最重要的策略当属“石油基金”的设立。石油公司获得的大部分收益都要上交政府,转入“石油基金”当中,而这笔基金则用于其他产业的投资、用于防患于未然。在从事石油的职业道路上,所获得的收益你有想过用作石油以外的投资吗?

遏制石油业发展

有意识地对石油经济进行控制,而不是任其繁荣,因为石油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压制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有数据表明,近20年来,挪威石油产业对该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量其实并不十分突出。挪威并没有因为开采石油能赚钱就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反而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油价100美元的日子里,除了一心为石油拼搏创造利润,你有想过花一点精力培养其他生存技能吗?

石油业关联其他产业

试图将其他领域的制造业与石油产业关联起来作为过渡,以石油为基础,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制造业。很多人最近都在问,做石油的要转行能做其他什么工作?打井采油的技术,离开了石油行业好像就没有什么用了。从挪威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转型也是要耗费很大精力、需要投入的,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期,一蹴而就只是一种理想。

注重教育和石油员工待遇

有学者曾提出,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少。不一定石油从业者不爱学习,但侧面也折射出能力拓展的深度和广度比起很多其他行业,亦可能存在不足或者落后的情况。挪威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就极大,因为该国一直认为人力资源是最可贵的资产。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过去挪威石油工人的待遇也极高。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到劳动者身上,是该国的石油策略之一。也只有资本够雄厚了,才能谈劳动者教育程度、职业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和从业者待遇,也是挪威成功转型的秘诀之一。

阿联酋

阿联酋的石油开采始于1966年,仅仅40年时间,阿联酋就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超级土豪。在1985年油价暴跌事件发生后,阿联酋就意识到了国家单一石油经济的危险性,于是发愤图强发展多元化经济。阿联酋石油储量现居世界第五,但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发展金融、贸易、航空旅游产业。

阿联酋利用石油这第一桶金,大力吸引国际投资。阿联酋的口号是:我们不缺钱,但请来我国投资!非石油经济在迪拜GDP中的比重已经占到97%,自贸区的数量超过40个。2015年,阿联酋非石油领域生产总值占GDP总值的70%。在油价暴跌的2015年,很少听到有来自阿联酋的哀嚎。如果不完全靠石油为生,油价下跌自然就没那么令人绝望了。

卡塔尔

卡塔尔,人均GDP世界第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传说中“水比油贵”的沙漠地区,卡塔尔居民家里的用水却都是免费的,当地人均拥有汽车数量为4!这确实是石油赐给卡塔尔的礼物。然而卡塔尔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竭力谋求石油之外的发展。

从小渔村到世界上最土豪的国家,居安思危已经被写入了卡塔尔的教科书当中。卡塔尔如今走了一条别样的发展道路,竭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世界会议中心、体育中心。比如承办最近的多哈冻产大会,从当初举办亚运会到接下来举办世界杯,卡塔尔还拥有享誉全球的半岛电视台(当年以率先播放本拉登视频而出名)。卡塔尔不断变化着花样力求摆脱石油,它注重的是提高自己的软实力、知名度。你也有想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吗?

巴林

巴林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开采石油,但石油上游产业如今在其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25%。依靠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巴林的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石油业实现了发展平衡。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巴林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优势。过去5年间,巴林制造业产量增加了80%。如果自身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就应该发展、培养,如果只在某一个方向无限投入,那风险就高了。

中国近来不少资源城市都开始搞转型,克拉玛依市建设世界石油城,大庆市推出石油文化旅游路线,胜利油田最近也将3口井列为文物,以后可能也会发展石油旅游业,这都是必要和可行的。1985年油价危机那会儿,中国的油价还没有和国际接轨,温室里的花朵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严寒。不过有了这一次的极寒体验,相信每一个石油从业者和石油城都会有更深刻的记忆。

当油价跌得如此惨烈之后,才开始谈论改革似乎有点晚了。好在最近油价正在回暖,各大能源机构也预测未来30年石油还会是主要能源,因此还有重新规划未来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石油的“瘾”真的戒不掉吗?

据说因石油而富裕的地方,最终都会因石油而贫困。当下的形势越发让这一说法显得有说服力,不仅仅是富有石油资源的地区如此,不少靠石油生存的人也陷入了这种困境。此时不禁要让人发问,这个困境就没有人破除过吗?

据说因石油而富裕的地方,最终都会因石油而贫困。当下的形势越发让这一说法显得有说服力,不仅仅是富有石油资源的地区如此,不少靠石油生存的人也陷入了这种困境。此时不禁要让人发问,这个困境就没有人破除过吗?

破除石油诅咒的先例当然还是有的,参考下他们破咒的经验,或许对困惑中的石油人会有所启示。挪威

挪威可以说是摆脱石油诅咒最成功的典范,它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20世纪六十年代,北海油田被发现,1971年挪威正式开始在北海油田开采油气。然而挪威并没有肆意挥霍这笔天降的财富,而是利用这笔财富完成了艰苦的工业化。

石油基金

挪威能够挣脱石油诅咒,最重要的策略当属“石油基金”的设立。石油公司获得的大部分收益都要上交政府,转入“石油基金”当中,而这笔基金则用于其他产业的投资、用于防患于未然。在从事石油的职业道路上,所获得的收益你有想过用作石油以外的投资吗?

遏制石油业发展

有意识地对石油经济进行控制,而不是任其繁荣,因为石油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压制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有数据表明,近20年来,挪威石油产业对该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量其实并不十分突出。挪威并没有因为开采石油能赚钱就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反而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油价100美元的日子里,除了一心为石油拼搏创造利润,你有想过花一点精力培养其他生存技能吗?

石油业关联其他产业

试图将其他领域的制造业与石油产业关联起来作为过渡,以石油为基础,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制造业。很多人最近都在问,做石油的要转行能做其他什么工作?打井采油的技术,离开了石油行业好像就没有什么用了。从挪威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转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转型也是要耗费很大精力、需要投入的,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期,一蹴而就只是一种理想。

注重教育和石油员工待遇

有学者曾提出,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少。不一定石油从业者不爱学习,但侧面也折射出能力拓展的深度和广度比起很多其他行业,亦可能存在不足或者落后的情况。挪威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就极大,因为该国一直认为人力资源是最可贵的资产。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过去挪威石油工人的待遇也极高。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到劳动者身上,是该国的石油策略之一。也只有资本够雄厚了,才能谈劳动者教育程度、职业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和从业者待遇,也是挪威成功转型的秘诀之一。

阿联酋

阿联酋的石油开采始于1966年,仅仅40年时间,阿联酋就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超级土豪。在1985年油价暴跌事件发生后,阿联酋就意识到了国家单一石油经济的危险性,于是发愤图强发展多元化经济。阿联酋石油储量现居世界第五,但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发展金融、贸易、航空旅游产业。

阿联酋利用石油这第一桶金,大力吸引国际投资。阿联酋的口号是:我们不缺钱,但请来我国投资!非石油经济在迪拜GDP中的比重已经占到97%,自贸区的数量超过40个。2015年,阿联酋非石油领域生产总值占GDP总值的70%。在油价暴跌的2015年,很少听到有来自阿联酋的哀嚎。如果不完全靠石油为生,油价下跌自然就没那么令人绝望了。

卡塔尔

卡塔尔,人均GDP世界第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传说中“水比油贵”的沙漠地区,卡塔尔居民家里的用水却都是免费的,当地人均拥有汽车数量为4!这确实是石油赐给卡塔尔的礼物。然而卡塔尔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竭力谋求石油之外的发展。

从小渔村到世界上最土豪的国家,居安思危已经被写入了卡塔尔的教科书当中。卡塔尔如今走了一条别样的发展道路,竭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世界会议中心、体育中心。比如承办最近的多哈冻产大会,从当初举办亚运会到接下来举办世界杯,卡塔尔还拥有享誉全球的半岛电视台(当年以率先播放本拉登视频而出名)。卡塔尔不断变化着花样力求摆脱石油,它注重的是提高自己的软实力、知名度。你也有想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吗?

巴林

巴林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开采石油,但石油上游产业如今在其经济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25%。依靠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巴林的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石油业实现了发展平衡。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巴林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优势。过去5年间,巴林制造业产量增加了80%。如果自身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就应该发展、培养,如果只在某一个方向无限投入,那风险就高了。

中国近来不少资源城市都开始搞转型,克拉玛依市建设世界石油城,大庆市推出石油文化旅游路线,胜利油田最近也将3口井列为文物,以后可能也会发展石油旅游业,这都是必要和可行的。1985年油价危机那会儿,中国的油价还没有和国际接轨,温室里的花朵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严寒。不过有了这一次的极寒体验,相信每一个石油从业者和石油城都会有更深刻的记忆。

当油价跌得如此惨烈之后,才开始谈论改革似乎有点晚了。好在最近油价正在回暖,各大能源机构也预测未来30年石油还会是主要能源,因此还有重新规划未来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