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卖小哥、男朋友瑟瑟发抖,WAIC2021“十大镇馆之宝”提前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卖小哥、男朋友瑟瑟发抖,WAIC2021“十大镇馆之宝”提前看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前看。

外卖小哥、男朋友瑟瑟发抖 WAIC2021“十大镇馆之宝”提前看

文|IT时报见习记者  江丽雯  崔鹏志  记者 孙妍 孙鹏飞

编辑|挨踢妹

30秒快读

1、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简称WAIC 2021)有啥看头?《IT时报》记者提前来探营,将“十大镇馆之宝”都摸透了。

2、体验完后,感觉又有一些人会感到瑟瑟发抖、不可思议,特别是外卖小哥、食堂阿姨,还有你们的男朋友。

01、华为“盘古大模型”,绕口令才难不倒它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他就是不说。”

“谁喜欢明明?”

看到这句绕口令般的话,也许你会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华为“盘古大模型”则会一瞬间给出答案:喜欢明明的是白白,不说出来的是明明。

在WAIC 2021上,华为推出的盘古大模型赚足了大众目光。它不仅能语义理解,还能做成语填空、语义评价。“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胜美国队”,赢的队伍都是中国。瞧,你怎么都骗不倒它。

华为盘古大模型基于华为云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构建。以往的企业AI开发模型存在精度差、质量低等问题,往往一个场景构建一个模型,不仅耗时费力,资源技术亦难迭代。盘古大模型则将AI开发流程工业化,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

该模型预训练阶段学习的中文文本数据达40T,是最靠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模型,落地场景目前主要为金融分析、舆情监控等领域,准确率高达九成以上。

极强的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漫画里快速阅读,一眼看出犯人的“机器人侦探”会成为现实吗?

02、商汤自动驾驶AR小巴,这是一趟开往未来世界的巴士

自动驾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这辆自动驾驶汽车跑在真实道路上,还能透过“AR车窗”在沿路看到未来世界的飞行摩托和外卖小哥“赛车”,在蒸腾着热气的路面上看到清凉缤纷的海底世界,在中华艺术宫上看到漂浮的虚拟广告牌,在空荡荡的广场上看到熊猫、恐龙、孔雀......坐车再也不会无聊到刷手机,反而目不暇接。

从世博展览馆到世博中心,来回15分钟车程中,《IT时报》记者坐在商汤SenseAuto自动驾驶AR小巴上,体验了一把未来无人观光巴士。

车内用三块电子屏幕取代了传统的车窗,右侧屏幕和前方屏幕分别可以看到两个方向的实景,但意外的是,透过这个特殊的“AR车窗”,真实的道路上加载了未来世界一般的虚拟场景:飞行汽车、未来摩托、海底世界、虚拟广告牌、未来商超等,同时,还会有温柔的女声实时讲解,以后还能定制AR弹幕互动等功能。

这一切都是基于商汤科技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其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地图构建能力,对途中的建筑实现了精准的三维建模,并对实时街景进行科幻风格化处理,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未来空间。

除了两扇“AR窗户”外,乘客还能透过前方左侧小屏幕看到安全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小巴全程都是自主导航和驾驶,在左转路口对向有来车,或是穿过斑马线有行人通过时,小巴都会自动减速避让,全程非常平稳。

因为这辆自动驾驶AR小巴采用了商汤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能在特定站点自动停留接驳乘客,沿固定线路将乘客点对点地安全送达目的地,可以规模应用于景区观光游览、园区通勤摆渡等多种场景。

03、美团无人配送,外卖小哥会失业吗?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谁还没有叫过外卖?在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穿梭而过的“外卖小哥”。美团在WAIC 2021上展出了两种无人配送方式,一种是无人车配送,一种是无人机配送。

疫情爆发促使无人配送真正落地。在北京和广州等地爆发疫情的时候,美团无人配送车就为封闭小区居民提供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及医疗物品配送和运输保障。

此次展出的无人配送车是美团在第一代无人配送车基础上的迭代,时速控制在最高20km/h,实际可达45km/h。它的装载量为150kg,容积近540L,单程配送单量达到10余单,城市道路续驶里程120km。

当用户在美团App下好单后,餐厅服务人员将相应的订单货物放置到车内,无人配送车会按照目的地信息自动驾驶到指定地点,用户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收取外卖。

除了无人配送车之外,美团无人机可以为用户提供3公里、15分钟的标准配送服务。基于城市即时配送需求,无人机配送能够适配商场、社区、写字楼等场景,其中包括社区配送站、楼宇配送站、接力配送站和智能换电站。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飞行高度在120米以下,时速10m/s,一次最多可以载3公斤货物(总起飞重量不超过7公斤),连续飞行时长可达20分钟。无人机接到货物后会直接飞往指定的接收箱上空进行物品投放,用户在输入相应的密码后就可以开箱取出货物了。

据说,这些无人机可以抗7级风,难道以后台风天就不需要外卖小哥冒着生命危险风里来雨里去了吗?

04、优必选Walker X:有了Ta,还要什么男朋友?

一台可以陪你散步、和你下棋、给你按摩的机器人你想拥有吗?在WAIC 2021上,Walker X现场演示了上楼梯、下斜坡、下象棋、按摩、快速行走、金鸡独立站、不平整地面行走等功能。

Walker X具备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构成的灵巧四肢,最快行走速度达到3km/h,并且可以在20°斜坡上行走,并根据坡度的高低进行脚掌自我调节;它还可以在15cm高度的台阶上下楼梯,以及在3cm不平整地面稳定地行走,避让障碍物,拥有了它就不用担心没人陪你散步了。

机器人的手一直都还是比较笨拙坚硬的,但Walker X已经替代人手进行按摩,而且按摩的力度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动调节。它还能帮你拧瓶盖、端茶倒水。除此之外,新一代Walker X还可以自主操控冰箱、咖啡机、吸尘器等家电,不想自己拿饮料、倒咖啡、打扫卫生,Walker X通通可以帮你搞定。

会做家务已经非常全能,无聊的时候Walker X还可以陪你下象棋,它的眼睛会自动识别棋盘上棋子落点并推测下一步棋子的落点,同时利用全身运动完成吃子、跳子、移子等动作。

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它还安装了28+机器人情绪体系,可以感受你的喜怒哀乐。有了这样的“十佳”机器人,还要什么男朋友?

05、GE医疗“爱迪生魔盒”,一站式平台什么片子都能看

在医院看病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看到医生使用的小小阅片室里摆满了各类工作站,放置着各种医院用于不同部位拍片、扫描等各种机器。医生在查阅病人资料需要不断切换工位、硬件以及操作界面才可完成工作。

单单一个放射科图片室就有很多家不同的计算机,桌上屏幕一个挨着一个。这些计算机通过医院从各家专业公司买回,机内资源互相不通,医生查看病人的胸片、心电图等得去指定的机器前操作查看。

有了爱迪生人工智能平台就可以把各家的人工智能应用集中到一个硬件上,安装和部署都比较简单,即使是不同公司也可以在同一个工作流里调用。在使用过程中,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爱迪生AI弹窗工具,智能识别当前报告的病人ID并提供处理结果链接,医生只需一键点击就能查看所有结果。

比如,一位患者做了肺部CT,在过去医生想要查看拍片结果来确认肺结核可能需要登录指定的操作平台来查看,在安装“爱迪生魔盒”后,医生就可以直接在平台调出该患者的不同层面扫描影像进行诊断,同时平台也会直接勾勒出肺结核的相应位置。如果想要继续查看另一位患者做的心脏CT的扫描来检查冠脉狭窄情况,医生也不需要再到相应的CT影像平台,直接在“爱迪生魔盒”里就可以导出相应的影像数据和相应诊断标识。

目前,“爱迪生魔盒”提供的包括胸部肺结节、骨折、心脏、脑神经、乳腺、肝脏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久经验证的GE 医疗AWS后处理软件,一次安装,节省了重复的硬件和软件投入。既可安装在科室,也可部署在云端,通过网页登录。

06、阿里云边缘计算,做云上的一双眼睛

现在的AI芯片各式各样,每家对软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让业务软件算法适配不一样的硬件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这次的阿里云边缘计算产品充当起了“中介”。

在高速路口,我们会看到很多信号灯、测速雷达等,通常情况下传统路口的信号灯和摄像头之类是互相不干预的。比如信号灯只会根据时间段进行变化,不会考虑车流人流情况,而装入了阿里云边缘计算系统,就如同给摄像头装上了一双眼睛,根据“看到”的路况信息,包括人流、车流、交通事故等,后台“决策大脑”会优化信号灯的变化时间,让交通更通畅。

在零售业阿里云边缘计算系统也开始应用。超市中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哪里货架有空缺,哪些货物已经售尽,哪里物品倾倒......这些情况都会被传到后台,不用人工巡逻就能快速补货、处理。

基于震旦平台全系列ACS边缘计算产品目前已经在交通、零售、工业制造等多个实际场景得到运用,就像给各个场景装上了一双眼睛和一个大脑。

07、星环科技“魔方底座”,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三十六变

“宇宙魔方”是漫威世界中的bug级别道具,能够瞬间传送大量物体到宇宙任何地方。

而对于星环科技来说,自家展位门口的大型 “魔方底座”也有着相似的寓意——现实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无缝切换。

“魔方底座”的另一个名字是Transwarp Data Hub 8.0。这款企业级一站式多模型数据管理平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案。城市治理是其落地场景之一,平台细化出“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警务”“智慧住建”以及“智慧综治”等,让城市化管理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除城市场景外,该技术还可运用于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

08、上海的AI经验:世界级AI产业集群全景图

在人工智能大会一处不大的展台里,上海市百余家人工智能代表企业、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一同描绘出人工智能的“上海经验”。

一个如遥控汽车般大小的“电动挖掘机”,其实是扩博智能攀爬维修机器人。工作人员向《IT时报》介绍,这种机器人弥补了国内风电维修机器人技术的空白,可自行巡逻发现漏洞,并进行全自动维修。在很多危险四伏的高空作业中,这种机器人可替代人力,为全球风电企业在巡检及维修方面节省成本数十亿美金。

扩博智能攀爬维修机器人

展台另一侧,一只“机械手”展现出人类手臂般的灵活与速度,它是上海交通大学-非夕科技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研发的一款工业机器人。

与普通工业机器人不同,这款机器人采用的是通用抓取算法“AnyGrasp”,这种算法无需提前物体建模,就能对未知物体进行高速抓取。以往,机器人难以面对未知、复杂的场景,而这一算法解决了这一痛点。

除此之外,展区还有“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等黑科技、AI辅助新药研发等前沿创新。一眼望去,上海数字化进程背后缺不了AI的影子。

09、交通银行“交银e办事”,金融科技渗透生活

“你扫我”“我扫你”成为中国人的标签后,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创新还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在WAIC 2021上,交通银行 “花样百出”地向我们展示了未来。

将无感支付与就医流程相结合的“惠民就医”,几步简单的签约注册后,便可“就医新体验,信用无感付”。此外,还有“智能投顾”、“电子亮证”“跨境e金融”等产品。

抬头一看,“数字化新交行更有AI”下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自主投资建设的虚拟主持人和二次元偶像IP“申 雅”,二次元服务人员将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一一介绍,数字空间与现实的次元墙仿佛被打破了。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数字人民币,交通银行在展台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民币场景服务区,吸引不少人手持数字人民币钱包买咖啡、购物。

10、朴食-华为菜品识别方案:菜价、营养,AI眼睛一扫就知

当餐盘经过摄像头时,机器能快速识别菜品,在给出菜价的同时还贴心地提供食物的营养成分及热量信息,想要减肥的食客不用自己带称了。这是《IT时报》记者在朴食科技展区看到的一套菜品识别方案。虽然这套方案并不在WAIC 2021“十大镇馆之宝”之列,但它却离我们的生活最近。

除了加载原先的刷卡支付、扫码支付,用户还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人脸识别付款。

这套系统由华为提供硬件,算法、系统则由朴实科技研发,目前已在广东省多个食堂应用,而在上海松江区政府食堂也可见其身影。

事实上,如今食堂正变得越来越智能。《IT时报》社所在食堂主要采用机器识别碗底NFC信号,快速给出菜价结算。

据记者了解,带有识别器的碗成本是普通碗的3倍。同时,由于餐具需要高温消毒,还可能会出现识别器消磁等问题。如果以AI摄像头直接识别菜品,则会免去上述烦恼,成本与前者相近,为7万元。

不过,这套AI识别菜品的方案目前只是基础版本。记者测试发现,如果餐盘中菜品有重叠遮挡,AI摄像头无法识别被遮挡的菜品。

另一方面,尽管菜品提供了营养信息,但这多为平均数据。也就是说,一盘炸鸡翅无论厨师放了多少油,机器给出的数据仍是固定值。此外,以一盘芹菜炒肉为例,目前AI还无法判断盘中芹菜和肉的比例大小。

“之后还会有更精准的算法和方案来匹配这些需求。”朴食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

排版/黄建

图片、视频/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卖小哥、男朋友瑟瑟发抖,WAIC2021“十大镇馆之宝”提前看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前看。

外卖小哥、男朋友瑟瑟发抖 WAIC2021“十大镇馆之宝”提前看

文|IT时报见习记者  江丽雯  崔鹏志  记者 孙妍 孙鹏飞

编辑|挨踢妹

30秒快读

1、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简称WAIC 2021)有啥看头?《IT时报》记者提前来探营,将“十大镇馆之宝”都摸透了。

2、体验完后,感觉又有一些人会感到瑟瑟发抖、不可思议,特别是外卖小哥、食堂阿姨,还有你们的男朋友。

01、华为“盘古大模型”,绕口令才难不倒它

“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可他就是不说。”

“谁喜欢明明?”

看到这句绕口令般的话,也许你会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华为“盘古大模型”则会一瞬间给出答案:喜欢明明的是白白,不说出来的是明明。

在WAIC 2021上,华为推出的盘古大模型赚足了大众目光。它不仅能语义理解,还能做成语填空、语义评价。“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胜美国队”,赢的队伍都是中国。瞧,你怎么都骗不倒它。

华为盘古大模型基于华为云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构建。以往的企业AI开发模型存在精度差、质量低等问题,往往一个场景构建一个模型,不仅耗时费力,资源技术亦难迭代。盘古大模型则将AI开发流程工业化,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

该模型预训练阶段学习的中文文本数据达40T,是最靠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模型,落地场景目前主要为金融分析、舆情监控等领域,准确率高达九成以上。

极强的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漫画里快速阅读,一眼看出犯人的“机器人侦探”会成为现实吗?

02、商汤自动驾驶AR小巴,这是一趟开往未来世界的巴士

自动驾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这辆自动驾驶汽车跑在真实道路上,还能透过“AR车窗”在沿路看到未来世界的飞行摩托和外卖小哥“赛车”,在蒸腾着热气的路面上看到清凉缤纷的海底世界,在中华艺术宫上看到漂浮的虚拟广告牌,在空荡荡的广场上看到熊猫、恐龙、孔雀......坐车再也不会无聊到刷手机,反而目不暇接。

从世博展览馆到世博中心,来回15分钟车程中,《IT时报》记者坐在商汤SenseAuto自动驾驶AR小巴上,体验了一把未来无人观光巴士。

车内用三块电子屏幕取代了传统的车窗,右侧屏幕和前方屏幕分别可以看到两个方向的实景,但意外的是,透过这个特殊的“AR车窗”,真实的道路上加载了未来世界一般的虚拟场景:飞行汽车、未来摩托、海底世界、虚拟广告牌、未来商超等,同时,还会有温柔的女声实时讲解,以后还能定制AR弹幕互动等功能。

这一切都是基于商汤科技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其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地图构建能力,对途中的建筑实现了精准的三维建模,并对实时街景进行科幻风格化处理,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未来空间。

除了两扇“AR窗户”外,乘客还能透过前方左侧小屏幕看到安全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小巴全程都是自主导航和驾驶,在左转路口对向有来车,或是穿过斑马线有行人通过时,小巴都会自动减速避让,全程非常平稳。

因为这辆自动驾驶AR小巴采用了商汤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能在特定站点自动停留接驳乘客,沿固定线路将乘客点对点地安全送达目的地,可以规模应用于景区观光游览、园区通勤摆渡等多种场景。

03、美团无人配送,外卖小哥会失业吗?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谁还没有叫过外卖?在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穿梭而过的“外卖小哥”。美团在WAIC 2021上展出了两种无人配送方式,一种是无人车配送,一种是无人机配送。

疫情爆发促使无人配送真正落地。在北京和广州等地爆发疫情的时候,美团无人配送车就为封闭小区居民提供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及医疗物品配送和运输保障。

此次展出的无人配送车是美团在第一代无人配送车基础上的迭代,时速控制在最高20km/h,实际可达45km/h。它的装载量为150kg,容积近540L,单程配送单量达到10余单,城市道路续驶里程120km。

当用户在美团App下好单后,餐厅服务人员将相应的订单货物放置到车内,无人配送车会按照目的地信息自动驾驶到指定地点,用户在收到信息后就可以收取外卖。

除了无人配送车之外,美团无人机可以为用户提供3公里、15分钟的标准配送服务。基于城市即时配送需求,无人机配送能够适配商场、社区、写字楼等场景,其中包括社区配送站、楼宇配送站、接力配送站和智能换电站。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飞行高度在120米以下,时速10m/s,一次最多可以载3公斤货物(总起飞重量不超过7公斤),连续飞行时长可达20分钟。无人机接到货物后会直接飞往指定的接收箱上空进行物品投放,用户在输入相应的密码后就可以开箱取出货物了。

据说,这些无人机可以抗7级风,难道以后台风天就不需要外卖小哥冒着生命危险风里来雨里去了吗?

04、优必选Walker X:有了Ta,还要什么男朋友?

一台可以陪你散步、和你下棋、给你按摩的机器人你想拥有吗?在WAIC 2021上,Walker X现场演示了上楼梯、下斜坡、下象棋、按摩、快速行走、金鸡独立站、不平整地面行走等功能。

Walker X具备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构成的灵巧四肢,最快行走速度达到3km/h,并且可以在20°斜坡上行走,并根据坡度的高低进行脚掌自我调节;它还可以在15cm高度的台阶上下楼梯,以及在3cm不平整地面稳定地行走,避让障碍物,拥有了它就不用担心没人陪你散步了。

机器人的手一直都还是比较笨拙坚硬的,但Walker X已经替代人手进行按摩,而且按摩的力度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动调节。它还能帮你拧瓶盖、端茶倒水。除此之外,新一代Walker X还可以自主操控冰箱、咖啡机、吸尘器等家电,不想自己拿饮料、倒咖啡、打扫卫生,Walker X通通可以帮你搞定。

会做家务已经非常全能,无聊的时候Walker X还可以陪你下象棋,它的眼睛会自动识别棋盘上棋子落点并推测下一步棋子的落点,同时利用全身运动完成吃子、跳子、移子等动作。

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它还安装了28+机器人情绪体系,可以感受你的喜怒哀乐。有了这样的“十佳”机器人,还要什么男朋友?

05、GE医疗“爱迪生魔盒”,一站式平台什么片子都能看

在医院看病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看到医生使用的小小阅片室里摆满了各类工作站,放置着各种医院用于不同部位拍片、扫描等各种机器。医生在查阅病人资料需要不断切换工位、硬件以及操作界面才可完成工作。

单单一个放射科图片室就有很多家不同的计算机,桌上屏幕一个挨着一个。这些计算机通过医院从各家专业公司买回,机内资源互相不通,医生查看病人的胸片、心电图等得去指定的机器前操作查看。

有了爱迪生人工智能平台就可以把各家的人工智能应用集中到一个硬件上,安装和部署都比较简单,即使是不同公司也可以在同一个工作流里调用。在使用过程中,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爱迪生AI弹窗工具,智能识别当前报告的病人ID并提供处理结果链接,医生只需一键点击就能查看所有结果。

比如,一位患者做了肺部CT,在过去医生想要查看拍片结果来确认肺结核可能需要登录指定的操作平台来查看,在安装“爱迪生魔盒”后,医生就可以直接在平台调出该患者的不同层面扫描影像进行诊断,同时平台也会直接勾勒出肺结核的相应位置。如果想要继续查看另一位患者做的心脏CT的扫描来检查冠脉狭窄情况,医生也不需要再到相应的CT影像平台,直接在“爱迪生魔盒”里就可以导出相应的影像数据和相应诊断标识。

目前,“爱迪生魔盒”提供的包括胸部肺结节、骨折、心脏、脑神经、乳腺、肝脏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久经验证的GE 医疗AWS后处理软件,一次安装,节省了重复的硬件和软件投入。既可安装在科室,也可部署在云端,通过网页登录。

06、阿里云边缘计算,做云上的一双眼睛

现在的AI芯片各式各样,每家对软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让业务软件算法适配不一样的硬件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这次的阿里云边缘计算产品充当起了“中介”。

在高速路口,我们会看到很多信号灯、测速雷达等,通常情况下传统路口的信号灯和摄像头之类是互相不干预的。比如信号灯只会根据时间段进行变化,不会考虑车流人流情况,而装入了阿里云边缘计算系统,就如同给摄像头装上了一双眼睛,根据“看到”的路况信息,包括人流、车流、交通事故等,后台“决策大脑”会优化信号灯的变化时间,让交通更通畅。

在零售业阿里云边缘计算系统也开始应用。超市中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哪里货架有空缺,哪些货物已经售尽,哪里物品倾倒......这些情况都会被传到后台,不用人工巡逻就能快速补货、处理。

基于震旦平台全系列ACS边缘计算产品目前已经在交通、零售、工业制造等多个实际场景得到运用,就像给各个场景装上了一双眼睛和一个大脑。

07、星环科技“魔方底座”,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三十六变

“宇宙魔方”是漫威世界中的bug级别道具,能够瞬间传送大量物体到宇宙任何地方。

而对于星环科技来说,自家展位门口的大型 “魔方底座”也有着相似的寓意——现实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无缝切换。

“魔方底座”的另一个名字是Transwarp Data Hub 8.0。这款企业级一站式多模型数据管理平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案。城市治理是其落地场景之一,平台细化出“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警务”“智慧住建”以及“智慧综治”等,让城市化管理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除城市场景外,该技术还可运用于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

08、上海的AI经验:世界级AI产业集群全景图

在人工智能大会一处不大的展台里,上海市百余家人工智能代表企业、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一同描绘出人工智能的“上海经验”。

一个如遥控汽车般大小的“电动挖掘机”,其实是扩博智能攀爬维修机器人。工作人员向《IT时报》介绍,这种机器人弥补了国内风电维修机器人技术的空白,可自行巡逻发现漏洞,并进行全自动维修。在很多危险四伏的高空作业中,这种机器人可替代人力,为全球风电企业在巡检及维修方面节省成本数十亿美金。

扩博智能攀爬维修机器人

展台另一侧,一只“机械手”展现出人类手臂般的灵活与速度,它是上海交通大学-非夕科技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研发的一款工业机器人。

与普通工业机器人不同,这款机器人采用的是通用抓取算法“AnyGrasp”,这种算法无需提前物体建模,就能对未知物体进行高速抓取。以往,机器人难以面对未知、复杂的场景,而这一算法解决了这一痛点。

除此之外,展区还有“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等黑科技、AI辅助新药研发等前沿创新。一眼望去,上海数字化进程背后缺不了AI的影子。

09、交通银行“交银e办事”,金融科技渗透生活

“你扫我”“我扫你”成为中国人的标签后,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创新还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在WAIC 2021上,交通银行 “花样百出”地向我们展示了未来。

将无感支付与就医流程相结合的“惠民就医”,几步简单的签约注册后,便可“就医新体验,信用无感付”。此外,还有“智能投顾”、“电子亮证”“跨境e金融”等产品。

抬头一看,“数字化新交行更有AI”下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自主投资建设的虚拟主持人和二次元偶像IP“申 雅”,二次元服务人员将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产品一一介绍,数字空间与现实的次元墙仿佛被打破了。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数字人民币,交通银行在展台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民币场景服务区,吸引不少人手持数字人民币钱包买咖啡、购物。

10、朴食-华为菜品识别方案:菜价、营养,AI眼睛一扫就知

当餐盘经过摄像头时,机器能快速识别菜品,在给出菜价的同时还贴心地提供食物的营养成分及热量信息,想要减肥的食客不用自己带称了。这是《IT时报》记者在朴食科技展区看到的一套菜品识别方案。虽然这套方案并不在WAIC 2021“十大镇馆之宝”之列,但它却离我们的生活最近。

除了加载原先的刷卡支付、扫码支付,用户还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人脸识别付款。

这套系统由华为提供硬件,算法、系统则由朴实科技研发,目前已在广东省多个食堂应用,而在上海松江区政府食堂也可见其身影。

事实上,如今食堂正变得越来越智能。《IT时报》社所在食堂主要采用机器识别碗底NFC信号,快速给出菜价结算。

据记者了解,带有识别器的碗成本是普通碗的3倍。同时,由于餐具需要高温消毒,还可能会出现识别器消磁等问题。如果以AI摄像头直接识别菜品,则会免去上述烦恼,成本与前者相近,为7万元。

不过,这套AI识别菜品的方案目前只是基础版本。记者测试发现,如果餐盘中菜品有重叠遮挡,AI摄像头无法识别被遮挡的菜品。

另一方面,尽管菜品提供了营养信息,但这多为平均数据。也就是说,一盘炸鸡翅无论厨师放了多少油,机器给出的数据仍是固定值。此外,以一盘芹菜炒肉为例,目前AI还无法判断盘中芹菜和肉的比例大小。

“之后还会有更精准的算法和方案来匹配这些需求。”朴食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

排版/黄建

图片、视频/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