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考验中,上汽大通取得了足以令竞争对手艳羡的成绩。
数据显示,上汽大通今年1-6月累计销量达78,630台,同比增长66%。其中,宽体轻客累计销量达38,135台,同比增长76%,成为中国宽体轻客细分市场单品牌上半年销量冠军。
高频度的新车上市驱动着上汽大通上半年销量的持续增长。
自今年1月起,2021款上汽大通MAXUS T70、EV90电尊王、V90智运王、V80 PLUS全能王、V80带货王、生活家V90 纵床版房车、旅行家V90 2021款、“上汽牛”T90、 G50 PLUS、V80十周年纪念版、生活家V90双拓版房车、2021款EV30、2021款EUNIQ 6等车型先后上市。另有上汽大通MAXUS全新一代智能架构MIFA首款概念车、V90墨、T90“红”等车型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首发亮相或上市。
2021年上半年,上汽大通MAXUS发布、投放的车型达到10余款,覆盖皮卡、轻客、房车、MPV、SUV等细分市场,形成了更完整的产品谱系。
“大通速度”背后,上汽大通在智能化、电气化、数字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发挥了显著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汽车行业 “新四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自去年起,国家曾先后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多项政策措施,多项利好有望持续拉动新四化领域的发展。
针对上述行业变化,上汽大通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预判,并在多个技术领域开展布局,覆盖包含纯电、混动、氢能源的“全能源”,个人、家庭、商业等用车“全场景”以及开发、制造、服务等“全过程”。同时,上汽大通推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可满足用户在日常出行、旅行家居、商业应用等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以立体车库泊车技术为例。用户在面对一些尺寸窄小的立体车位时,只需要将车开到停车库附近,系统就可以自行找到车位,并自动驶向车位完成泊车,避免倒车产生的剐蹭风险,并且节约倒车时间。
除了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上汽大通还致力于帮助车队用户及商业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这方面,数字货舱技术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其可帮助车辆实时感知量方,自动记录量方变化比率,计算装载率,保证货物运输状态全程可控。同时,由于不同的企业的标箱尺寸存在差异,量方数据也可以帮助企业和主机厂分析出最贴合使用需求的货箱尺寸。
此外,经过量方计算所存留的数据,可帮助商业企业分析物流市场环境、实际的货物运输规律和用户消费习惯等。
“商用车队是汽车智能化应用的高地,任何一些细微的技术突破都将为车队用户在成本控制及效率提升方面带来可见的好处。”披士讯咨询公司分析师陆帅表示。
智能化领域,上汽大通智能房车则更具代表性。其将整车、云端、 IOT端及其他车辆端算力融为一体,可实现多模交互、场景联动,打造整车级别的场景中心。
车辆内置“房车管家”虚拟化智能设备和服务,将各模块做整合,形成AI语音控制、虚拟管家服务等智能产品。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类技术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房车与家的差距,令房车所适用的使用场景更趋多元化。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房车生活’标签的热搜程度反映出现代家庭在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转变,”陆帅说,“上汽大通在房车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更新恰好满足了这一人群的需求。”
作为刚在今年上海车展实现首发亮相的车型,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车可被视作其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集大成者。
该车型充分挖掘硬件的最大潜力,并在软件和算法方面做出高度优化。通过数据和场景驱动, MIFA概念车所搭载的“智驾管家”可自动匹配用户的驾驶风格及使用场景,对车辆的座椅布局、舒适性功能乃至动态表现做出调整。
上汽大通方面表示,未来此类尖端技术将被快速应用到量产产品中。
除了大力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之外,上汽大通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也开展了积极探索,根据此前提出的ALL3 ROADMAP规划蓝图,目前已完成由纯电、混合动力以及氢燃料电池组成的全能源体系构建。
纯电动领域,上汽大通自主研发了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DCDC、车载充电机及高压配电箱六个部件组成的六合一电驱总成,其通过高度集成实现了电驱系统的降本减重,并拥有高可靠性、兼顾多场景充电需求等诸多亮点。
在混合动力方面,该制造商开发了一款结构新颖的HEV混动变速箱,其集成了一套特殊方案的功率分流装置——搭载两个高压电机及一个双电机控制器,可有效节油30%以上,同时具有极高的系统可靠性。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极强的扩展性。
作为当前最前沿的动力技术,氢燃料电池也在上汽大通的研发范畴内。其已发布了无痕氢动架构,可搭载协同上汽捷氢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产品的开发周期。
“除了氢制备问题外,氢燃料电池产品未能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仍集中在应用成本方面,”陆帅表示,“通过缩短电池开发周期,上汽大通将令这一技术的应用成本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为了提高氢能源在应用层面的安全性,上汽大通开发了一套氢安全测试规范,建立了氢泄漏仿真模型,有助于确立氢浓度传感器的最佳布置方案,同时结合车型实际情况开发了一体式氢系统结构,采用双回路断氢冗余设计,实现了碰撞时毫秒级断氢、并保证氢系统的安全性,达到5星碰撞安全要求。
目前,上汽大通已完成主动被动氢安全设计及验证。这在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内尚属创举,并将对氢安全国标的制定做出贡献。
除产品本身外,上汽大通也将尖端技术应用于车辆产销环节,以数字化手段贯穿车辆的开发、制造及服务过程,形成由用户驱动的业务体系。
2016年,上汽大通率先将C2B智能定制模式引入汽车行业,成为行业内首家实施C2B战略部署的车企。经过5年的发展,旨在成为“中国汽车定制专家”的上汽大通,全系车型已均可通过C2B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型汽车制造商被困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小规模车辆定制的高昂成本之间,上汽大通C2B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陆帅评价道。
用户在购车前,可通过“蜘蛛定制”平台深入了解产品、在线选配,随后则可通过“蜘蛛定制”享受在线选择经销商、日历订车、订单跟踪、定金支付等智能定制功能。当订单进入上汽大通南京工厂,集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柔性化于一身的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将基于订单内容共同协作。最快仅需23天,定制化车型即可交付到用户手中。
C2B智能定制模式除了能够为用户带来便利之外,同时也将借助互联网和云计算,帮助上汽大通实现与用户的数字化直联,令后者参与全价值链的数据化互动与决策。
未来,上汽大通计划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打通线上线下体验场景,并基于C2B理念,开启授权经销、直销、直营三种营销模式并举、均衡发展的发展道路。
从今年上半年业绩来看,由技术升级带来的产品及服务优势已为上汽大通赢得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肯定。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同样对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给予了认可。
截至目前,上汽大通海外市场累计销量超过11万台,业务范围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澳新、美洲、欧洲、东盟、中东等五大核心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该汽车制造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英国、挪威等发达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80%。
综合来看,上汽大通近期在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业务表现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从更久远的时间范围内看,全面的技术升级也将为上汽大通下一阶段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