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果链”企业追风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果链”企业追风口

投身“新能源”的果链企业们能否续写财富神话?

图片来源:pexels-Kaique Rocha

文|蓝媒汇财经

7月21日,“果链”巨头之一的领益智造宣布拟以20亿元投资建设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称其利于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的需要。受此影响,领益智造次日逆势收涨3.9%。

所谓果链,是指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简言之,是为苹果制造手机等产品提供上下游零件的公司。

领益转身新能源折射出的是“果链”企业的集体无助和被迫转型。

2020年10月,“千呼万唤”的iPhone12终于问世,结果还是个“缺胳膊少腿”版本:和过往iPhone相比,这版既没有充电器,也没有耳机。理由嘛,也很充分:为了环保。

为苹果代工充电器的领益智造,前脚刚接到苹果的砍单通知,后脚就传出裁员1000多人的消息。随后6月就收购了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公司。

事实上,因为遭遇苹果“抛弃”而面临危机的远不止这一家。

从最初的欣旺达到近一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欧菲光,没有“核心科技”始终是这些果链企业抹不去的痛。

01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王明旺家境贫苦,年少的他历经艰苦完成学业后决心干一番大事业。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明旺来到一家锂电池公司打工,每天要从早上8点上干到凌晨1点,睡觉吃饭都顾不上。更严重的是,迫于生产压力,他连续半年几乎不曾休息,几近崩溃。

九十年代前后,大哥大开始走上舞台,成为当时有钱人的身份象征。眼光独到的王明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辛苦打工几年没攒多少钱的他始终觉得打工没有盼头,决定创业。

不过,王明旺也并没有特别着急,他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晰。1990年-1991年,他先在中山大学电子专业进修班进行了学习。而后又在香港精森(深圳)电子有限公司打工两年。 

1993年6月,王明旺大概觉得时间到了,选择了从公司辞职。他采购了一批大哥大电池,带着弟弟到华强北去销售。那时的华强北已经初步形成华强、赛格双雄并峙局面。无数“一米柜台”的神话从这里诞生。

王明旺很快积累了不少资产,创办了佳利达电子厂。当时还处于初期的手机电池利润极高,次年电子厂的年利润就超过百万。三年后,欣旺达顺势成立。

靠着机遇和勤劳,王明旺带领欣旺达步步向上,营收逐年上升。

2006年,为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十岁的欣旺达收购了汇创达60%的股权。后者主要从事薄膜开关的生产与销售。

2011年4月,欣旺达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以“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上市企业。

当年,欣旺达还通过和ATL的合作,进入苹果产业链,为其扩充了生产线,和苹果一样一时间风头无两。当时,欣旺达在苹果iPhone3、iPod电池供应中占比高达20%。

彼时,划时代的iPhone4也初登舞台,作为乔布斯生前最成功的作品,销量势如破竹。

然而,看似走上人生巅峰的欣旺达,却被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由于各种原因,欣旺达没有获得iPhone4的供应资质,iPhone3也步入停产。欣旺达为苹果扩充的生产线反倒成了累赘。

此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

2011年,二度创业的雷军带着他的小米1横空出世。主打性价比,又搞饥饿营销的小米年销量一问世就备受关注。据雷军后来在十周年演讲中透露,小米1代最终销量790万部。

这一年,被苹果抛弃的欣旺达搭上了小米的顺风车,成为其重要供应商。此后,小米的笔记本电脑、扫地机器人、手环等都活跃着欣旺达的身影。

伴随小米兴起,2012年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崛起元年”,欣旺达的客户也从小米开始,覆盖了华为、中兴等大部分国产手机。

就在公司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欣旺达又遭遇了第二个低谷。2016年,王明旺因违法减持被证监会处以一千多万罚款。更严重的是,公司被要求公司在3年内不能增发重组。同年9月,王明旺弟弟王威接任其董事长职位,有业内人士称这是为了欣旺达的资本运作不受阻碍,可惜这一举动并没有让欣旺达“重振旗鼓”。

02

“果链前辈”欣旺达处在剧痛之时,立讯精密正满心欢喜。2020年,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成为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第4名,风头正盛。

初中毕业的王来春一路从富士康的普通员工做到大陆的最高职位:课长。

1999年,32岁的王春来决定离职创业。他的想法受到了当时老板郭台铭的赞赏,“你能吃苦,做事认真细致,又能坚持,我很支持你创业,而且我会借钱给你创业,给你订单,让你有生意可做。”

这不是一句空话,几年后,王来春确实从郭那里得到了大笔订单。

离职后的王来春带着两个哥哥和自己的全部积蓄,筹集了几十万,收购了香港立讯公司。

2002年,富士康订单数量激增。很多做不完的订单被移交给王来春。因为交货及时,做工精良,立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2004年,她回到深圳,成立了立讯精密,公司一半营收都来自富士康。除了业务上的友好往来,王来春还十分推崇富士康的管理理念。立讯精密一度被戏称为富士康的“富士康”。

2008年,金融危机弥漫全球。富士康订单骤减,立讯收益随之减少。王来春开始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公司开始去“富士康”化。

2010年,立讯正式结束富士康的代加工业务,重心转移到自主研发,主要负责连接器的生产。同年,立讯精密登陆深交所主板。王来春身价一路飙升至23亿元。

《潮商》杂志曾对此评价:深圳上市公司已有一两百家,打造出的富豪不可胜数,但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创业成功却极为罕见,王来春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2011年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的股权,终于再度进入苹果供应链。

2016年,第1代Airpods面世。最初,苹果选择的是另一家公司,但对方产量跟不上,良品率又低。

立讯很快成为替补。王来春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机会。经过无数次试验打磨,立讯的良品率达到接近100%,发货周期更缩短至3天。

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苹果CEO库克的认可。2017年12月4日,和王兴在上海吃完生煎的库克,马不停蹄到访昆山立讯精密,和工人们谈笑风生。

立讯精密的发展引发了郭台铭的关注。财经评论人谢金河在脸书撰文道:“郭董大感震惊。”并补充:引发郭董的震惊,最大的因素是立讯快速崛起,已经威胁鸿海(富士康企业)。

风光之时的王来春曾说,“我相信那句话,‘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

这里的俊鸟显然应该是立讯,而凤凰无疑就是苹果。2015-2019年,苹果公司在立讯精密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并超过50%。

但这也让立讯精密备受诟病。对下游客户苹果严重依赖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持续五年下滑,至今已跌破20%。

2020年9月开始,立讯精密的越南工厂不满足苹果要求开始流传开来。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在越南组装iPhone。

立讯精密股价随后开始一路震荡下跌。

03

王明旺、王来春相比,领益智造的曾芳勤是80年代的佼佼者。

在那场初代留学潮中,渴望闯荡一番的曾芳勤毅然辞掉“铁饭碗”赴美留学。毕业后,曾芳勤在硅谷多家企业任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创业的启动资金。

创业前,曾芳勤担任的是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从那里,她接触到了精密器件领域。2006年,曾芳勤下海经商,创办了领胜电子科技,主要生产精密的模切产品,服务对象是“苹果前辈”诺基亚。在诺基亚的助力下,领胜电子的发展非常顺利。

不过智能手机时代很快来临,没跟上脚步的诺基亚手机和PC时代的三大门户网站一样,业务日渐衰落。幸运的是,曾芳勤抓住新风口,成立了领益科技。凭借凭借质量过硬的产品,领胜电子拿下了包括苹果、华为在内的众多手机巨头。

2017年8月,领益智造抛出高达200亿的方案,借壳江粉磁材上市。不料,还沉浸在敲锣上市喜悦中的曾芳勤很快遭遇滑铁卢。伴随不翼而飞的预付款、从天而降的坏账、应声而下的商誉以及走向颓势的苹果,领益智造股价一路从11.2元狂泻到2.32元/股。

2019年开始,在经历了前一年下滑之后,苹果开始认怂降价。销量回升之后,苹果产业链的公司股价开始随之回血。

曾芳勤一看市场这么给力,于是抛出一个6.82亿收购苹果产业链公司“赛尔康”的计划,要搞业务多元化,降低风险。这下不得了,领益智造连拉13个涨停板,大出风头。

2020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曾芳勤以530亿元列第6位。

不过好景不长,伴随苹果手机进入技术瓶颈期,苹果链内企业进入稳态,行业进入内卷。领益智造遇到和欣旺达、立讯精密相似的问题。

2020年4月,领益智造突然苹果的砍单通知,随后有消息称其裁员千人,不过这遭到了公司董秘李雄伟的否认。李雄伟表示,“我们针对劳务派遣工的确是在做调整,但是单纯听员工说少了1000多人并不准确,这只是他们个人的感受。”

根据公司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至4.63亿元,同比下降26.66%至42.50%。公司表示,业绩下滑原因是受智能手机芯片供应紧缺影响,部分国内客户需求订单放缓等。

无论是苹果砍单缺芯问题,这一切都凸显了作为加工厂的果链企业的痛楚。

04

欣旺达、立讯精密、领益智造的高管们当然对此也都心知肚明。于是,适当转型、业务多元化等都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

那么,往哪里转呢?时下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新能源。毕竟有人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008年,政府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加大财政补贴。欣旺达也在那一年借势布局动力电池,不过发展缓慢。六年后,欣旺达才成立电池事业部。

到2018年,欣旺达自有电芯厂才开始投产,动力电池业务刚步入正轨。彼时,宁德时代已经成立7年。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实在太快了,宁德时代排产排不过来,欣旺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今年以来,欣旺达已经接连拿到吉利、广汽、东风等国内订单。

后来者立讯精密早在2012年就已经,通过并购福建源光,切入汽车领域,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立讯精密年报显示,2020年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818.18亿元,其中汽车相关业务仅为28.44亿元。

7月21日,领益智造发布公告称,拟以20亿元投资建设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以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的需要。一个月前,领益智造还宣布将收购浙江锦泰电子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公司。

另外,一直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欧菲光在今年3月正式被宣布剔除苹果链。今年6月,其发布的五年规划中也提到未来将在智能汽车、VR/AR、安防等新业务开拓进取。

从苹果“抛弃”到“缺芯”问题,苹果的“小弟”们近年来过得都不如意,这也促使它们不断突破自我,寻找新风口。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风还正盛,初入局的欣旺达、立讯、领益能否追上还不好说,跨行而来的果链“小弟”们能否继续造就财富神话仍然是一个问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领益智造

1.2k
  • 华为鸿蒙PC即将登场,折叠产业链再掀波澜
  • 领益智造(002600.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5.65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果链”企业追风口

投身“新能源”的果链企业们能否续写财富神话?

图片来源:pexels-Kaique Rocha

文|蓝媒汇财经

7月21日,“果链”巨头之一的领益智造宣布拟以20亿元投资建设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称其利于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的需要。受此影响,领益智造次日逆势收涨3.9%。

所谓果链,是指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简言之,是为苹果制造手机等产品提供上下游零件的公司。

领益转身新能源折射出的是“果链”企业的集体无助和被迫转型。

2020年10月,“千呼万唤”的iPhone12终于问世,结果还是个“缺胳膊少腿”版本:和过往iPhone相比,这版既没有充电器,也没有耳机。理由嘛,也很充分:为了环保。

为苹果代工充电器的领益智造,前脚刚接到苹果的砍单通知,后脚就传出裁员1000多人的消息。随后6月就收购了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公司。

事实上,因为遭遇苹果“抛弃”而面临危机的远不止这一家。

从最初的欣旺达到近一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欧菲光,没有“核心科技”始终是这些果链企业抹不去的痛。

01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王明旺家境贫苦,年少的他历经艰苦完成学业后决心干一番大事业。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明旺来到一家锂电池公司打工,每天要从早上8点上干到凌晨1点,睡觉吃饭都顾不上。更严重的是,迫于生产压力,他连续半年几乎不曾休息,几近崩溃。

九十年代前后,大哥大开始走上舞台,成为当时有钱人的身份象征。眼光独到的王明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辛苦打工几年没攒多少钱的他始终觉得打工没有盼头,决定创业。

不过,王明旺也并没有特别着急,他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晰。1990年-1991年,他先在中山大学电子专业进修班进行了学习。而后又在香港精森(深圳)电子有限公司打工两年。 

1993年6月,王明旺大概觉得时间到了,选择了从公司辞职。他采购了一批大哥大电池,带着弟弟到华强北去销售。那时的华强北已经初步形成华强、赛格双雄并峙局面。无数“一米柜台”的神话从这里诞生。

王明旺很快积累了不少资产,创办了佳利达电子厂。当时还处于初期的手机电池利润极高,次年电子厂的年利润就超过百万。三年后,欣旺达顺势成立。

靠着机遇和勤劳,王明旺带领欣旺达步步向上,营收逐年上升。

2006年,为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十岁的欣旺达收购了汇创达60%的股权。后者主要从事薄膜开关的生产与销售。

2011年4月,欣旺达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以“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上市企业。

当年,欣旺达还通过和ATL的合作,进入苹果产业链,为其扩充了生产线,和苹果一样一时间风头无两。当时,欣旺达在苹果iPhone3、iPod电池供应中占比高达20%。

彼时,划时代的iPhone4也初登舞台,作为乔布斯生前最成功的作品,销量势如破竹。

然而,看似走上人生巅峰的欣旺达,却被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由于各种原因,欣旺达没有获得iPhone4的供应资质,iPhone3也步入停产。欣旺达为苹果扩充的生产线反倒成了累赘。

此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

2011年,二度创业的雷军带着他的小米1横空出世。主打性价比,又搞饥饿营销的小米年销量一问世就备受关注。据雷军后来在十周年演讲中透露,小米1代最终销量790万部。

这一年,被苹果抛弃的欣旺达搭上了小米的顺风车,成为其重要供应商。此后,小米的笔记本电脑、扫地机器人、手环等都活跃着欣旺达的身影。

伴随小米兴起,2012年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崛起元年”,欣旺达的客户也从小米开始,覆盖了华为、中兴等大部分国产手机。

就在公司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欣旺达又遭遇了第二个低谷。2016年,王明旺因违法减持被证监会处以一千多万罚款。更严重的是,公司被要求公司在3年内不能增发重组。同年9月,王明旺弟弟王威接任其董事长职位,有业内人士称这是为了欣旺达的资本运作不受阻碍,可惜这一举动并没有让欣旺达“重振旗鼓”。

02

“果链前辈”欣旺达处在剧痛之时,立讯精密正满心欢喜。2020年,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成为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第4名,风头正盛。

初中毕业的王来春一路从富士康的普通员工做到大陆的最高职位:课长。

1999年,32岁的王春来决定离职创业。他的想法受到了当时老板郭台铭的赞赏,“你能吃苦,做事认真细致,又能坚持,我很支持你创业,而且我会借钱给你创业,给你订单,让你有生意可做。”

这不是一句空话,几年后,王来春确实从郭那里得到了大笔订单。

离职后的王来春带着两个哥哥和自己的全部积蓄,筹集了几十万,收购了香港立讯公司。

2002年,富士康订单数量激增。很多做不完的订单被移交给王来春。因为交货及时,做工精良,立讯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2004年,她回到深圳,成立了立讯精密,公司一半营收都来自富士康。除了业务上的友好往来,王来春还十分推崇富士康的管理理念。立讯精密一度被戏称为富士康的“富士康”。

2008年,金融危机弥漫全球。富士康订单骤减,立讯收益随之减少。王来春开始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公司开始去“富士康”化。

2010年,立讯正式结束富士康的代加工业务,重心转移到自主研发,主要负责连接器的生产。同年,立讯精密登陆深交所主板。王来春身价一路飙升至23亿元。

《潮商》杂志曾对此评价:深圳上市公司已有一两百家,打造出的富豪不可胜数,但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创业成功却极为罕见,王来春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2011年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的股权,终于再度进入苹果供应链。

2016年,第1代Airpods面世。最初,苹果选择的是另一家公司,但对方产量跟不上,良品率又低。

立讯很快成为替补。王来春意识到这是一次绝佳机会。经过无数次试验打磨,立讯的良品率达到接近100%,发货周期更缩短至3天。

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苹果CEO库克的认可。2017年12月4日,和王兴在上海吃完生煎的库克,马不停蹄到访昆山立讯精密,和工人们谈笑风生。

立讯精密的发展引发了郭台铭的关注。财经评论人谢金河在脸书撰文道:“郭董大感震惊。”并补充:引发郭董的震惊,最大的因素是立讯快速崛起,已经威胁鸿海(富士康企业)。

风光之时的王来春曾说,“我相信那句话,‘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

这里的俊鸟显然应该是立讯,而凤凰无疑就是苹果。2015-2019年,苹果公司在立讯精密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并超过50%。

但这也让立讯精密备受诟病。对下游客户苹果严重依赖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持续五年下滑,至今已跌破20%。

2020年9月开始,立讯精密的越南工厂不满足苹果要求开始流传开来。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在越南组装iPhone。

立讯精密股价随后开始一路震荡下跌。

03

王明旺、王来春相比,领益智造的曾芳勤是80年代的佼佼者。

在那场初代留学潮中,渴望闯荡一番的曾芳勤毅然辞掉“铁饭碗”赴美留学。毕业后,曾芳勤在硅谷多家企业任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创业的启动资金。

创业前,曾芳勤担任的是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从那里,她接触到了精密器件领域。2006年,曾芳勤下海经商,创办了领胜电子科技,主要生产精密的模切产品,服务对象是“苹果前辈”诺基亚。在诺基亚的助力下,领胜电子的发展非常顺利。

不过智能手机时代很快来临,没跟上脚步的诺基亚手机和PC时代的三大门户网站一样,业务日渐衰落。幸运的是,曾芳勤抓住新风口,成立了领益科技。凭借凭借质量过硬的产品,领胜电子拿下了包括苹果、华为在内的众多手机巨头。

2017年8月,领益智造抛出高达200亿的方案,借壳江粉磁材上市。不料,还沉浸在敲锣上市喜悦中的曾芳勤很快遭遇滑铁卢。伴随不翼而飞的预付款、从天而降的坏账、应声而下的商誉以及走向颓势的苹果,领益智造股价一路从11.2元狂泻到2.32元/股。

2019年开始,在经历了前一年下滑之后,苹果开始认怂降价。销量回升之后,苹果产业链的公司股价开始随之回血。

曾芳勤一看市场这么给力,于是抛出一个6.82亿收购苹果产业链公司“赛尔康”的计划,要搞业务多元化,降低风险。这下不得了,领益智造连拉13个涨停板,大出风头。

2020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曾芳勤以530亿元列第6位。

不过好景不长,伴随苹果手机进入技术瓶颈期,苹果链内企业进入稳态,行业进入内卷。领益智造遇到和欣旺达、立讯精密相似的问题。

2020年4月,领益智造突然苹果的砍单通知,随后有消息称其裁员千人,不过这遭到了公司董秘李雄伟的否认。李雄伟表示,“我们针对劳务派遣工的确是在做调整,但是单纯听员工说少了1000多人并不准确,这只是他们个人的感受。”

根据公司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至4.63亿元,同比下降26.66%至42.50%。公司表示,业绩下滑原因是受智能手机芯片供应紧缺影响,部分国内客户需求订单放缓等。

无论是苹果砍单缺芯问题,这一切都凸显了作为加工厂的果链企业的痛楚。

04

欣旺达、立讯精密、领益智造的高管们当然对此也都心知肚明。于是,适当转型、业务多元化等都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

那么,往哪里转呢?时下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新能源。毕竟有人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008年,政府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加大财政补贴。欣旺达也在那一年借势布局动力电池,不过发展缓慢。六年后,欣旺达才成立电池事业部。

到2018年,欣旺达自有电芯厂才开始投产,动力电池业务刚步入正轨。彼时,宁德时代已经成立7年。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实在太快了,宁德时代排产排不过来,欣旺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今年以来,欣旺达已经接连拿到吉利、广汽、东风等国内订单。

后来者立讯精密早在2012年就已经,通过并购福建源光,切入汽车领域,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立讯精密年报显示,2020年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818.18亿元,其中汽车相关业务仅为28.44亿元。

7月21日,领益智造发布公告称,拟以20亿元投资建设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以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的需要。一个月前,领益智造还宣布将收购浙江锦泰电子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的公司。

另外,一直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欧菲光在今年3月正式被宣布剔除苹果链。今年6月,其发布的五年规划中也提到未来将在智能汽车、VR/AR、安防等新业务开拓进取。

从苹果“抛弃”到“缺芯”问题,苹果的“小弟”们近年来过得都不如意,这也促使它们不断突破自我,寻找新风口。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风还正盛,初入局的欣旺达、立讯、领益能否追上还不好说,跨行而来的果链“小弟”们能否继续造就财富神话仍然是一个问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