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下跪”救不了《百鸟朝凤》,艺术片需要的是商业模式革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下跪”救不了《百鸟朝凤》,艺术片需要的是商业模式革命

作为一名成功且资深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量一事只能短时间内博得同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否认,这一跪也跪出了中国文艺影片目前存在的尴尬:传统电影人在专注于电影内容制作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因素,因此文艺电影需要适合的土壤才能得以生存。

作者:饶文渊

凭借对电影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方励先后投资过《安阳婴儿》《颐和园》《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等多部好口碑影片,又担任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制片人,在业内是名不折不扣的影视投资“老炮儿”。

然而在昨天晚上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方励直播下跪恳求影院增加电影《百鸟朝凤》的排片量一事刷频,这件事的热度并没有因为一夜长眠而消退,反而使得关于《百鸟朝凤》影院排片量的话题热度在第二天持续走高。

上个月,因为电影圈多名大咖站台支持,电影大师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从北京国际电影节起,便话题不断,但是高热的话题讨论度并没有为它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回报,目前上映8天的《百鸟朝凤》到截稿前只有499.1万票房。仅从票房来看,这的确不应是大师之作该有的成绩,但是豆瓣8.4分的评价却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告诉人们,这其实是一部口碑不错的文艺片。

其实《百鸟朝凤》的票房与口碑成反比的尴尬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已经不是首例了,今年年初根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延伸而来的院线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也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上映128天,票房只有193.5万,但是豆瓣8.4分的评价从另一面证明了它的“高人气”;同样是文艺片,《白日焰火》就相对幸运了些,除了收获1.02亿票房外,还得到了7.1分的成绩,口碑成绩略逊一筹,但是票房却得到了保证,当然票房成绩也与电影在国外获过奖、电影主角咖级较大以及故事内容有分不开的联系。

作为一名成功且资深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量一事只能短时间内博得同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否认,这一跪也跪出了中国文艺影片目前存在的尴尬:传统电影人在专注于电影内容制作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因素,因此文艺电影需要适合的土壤才能得以生存。

其实,《百鸟朝凤》目前还未得到电影市场大环境的“认可”并不等于文艺片都要遭受票房滑铁卢的命运,如果能找到适合影片播出的平台,依然能让文艺片有市场。

除了院线大电影之外,承载网络电影的视频网站、为文艺电影定制的文艺电影专场以及才在电影行业里起步的“反向定制”式的电影专场,都是小众影片传播过程中最佳的“私人定制”平台。

有趣的是,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或许能够解决小众影片没人看这一囧境的创业公司。前段时间,三声曾与一家名为“雪人影业”的创业公司进行过交流,作为公司的CEO ,汪浚认为即便整个行业都笃定,今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毫无悬念,可是实际上中国影迷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真正想看的电影,而他们希望用“C2B”反向定制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简而言之,雪人影业希望服务那些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但在电影院总是找不到自己想看的片子的高频用户,把他们聚集起来,通过类似电影院“包场”的做法,放映那些一部分用户喜欢但电影院因为种种原因不放映的片子。

关于“反向定制”式的电影专场这一新颖的“私人定制”式的观影方式,汪浚坦言,对于传统电影院线,其实电影消费者没有选择权的,电影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以上游资源为核心运作的产业,盈利来源基本靠“创投制、宣发映”六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个是我看到的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

“你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很大程度上,电影消费者是在没有自己选择的环境下去做选择。”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6天31亿的蓬勃态势中,实际上用户可以选择的影片只有三部。除了《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之外,其他影片有排映的也仅有三四部而已,而那三四部影片排场量总计不到5%。“我要让所有目前在影院排不上的片子,在我这能选。从C端来看,是更多内容的选择,从B端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新的发行模式。”

其实反观现在电影市场,大量影片有的时候没人看,用汪浚的话说就是:从用户角度来说其实是没机会看。“我们实际上是梳理用户需求,形成一个有效场次。现在这个时段这个热门片有10个人看,冷门片只有两个人看,所以影院肯定不排冷门片。但是我现在凑够了5对两个人,咱也可以放一场了,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里,我在帮影城提升它的上座率。”

在汪浚看来,不要以为没有能上映的影片都是烂片,其实,观众对于影片好坏的评价是很感性的。“而我们评判一部影片是否要接要做,最核心的是看它的受众分析定位是否清晰。”

毕竟,电影内容未来发展趋势是分众的,而雪人电影也不会从几百个没上映过的影片里面去找寻“沧海遗珠”出来放映,“我们是要找那些有对应观众的影片,去找那些观众来看。”汪浚再三强调。如此看来,《百鸟朝凤》也许正是符合雪人电影模式的影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下跪”救不了《百鸟朝凤》,艺术片需要的是商业模式革命

作为一名成功且资深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量一事只能短时间内博得同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否认,这一跪也跪出了中国文艺影片目前存在的尴尬:传统电影人在专注于电影内容制作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因素,因此文艺电影需要适合的土壤才能得以生存。

作者:饶文渊

凭借对电影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方励先后投资过《安阳婴儿》《颐和园》《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等多部好口碑影片,又担任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制片人,在业内是名不折不扣的影视投资“老炮儿”。

然而在昨天晚上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方励直播下跪恳求影院增加电影《百鸟朝凤》的排片量一事刷频,这件事的热度并没有因为一夜长眠而消退,反而使得关于《百鸟朝凤》影院排片量的话题热度在第二天持续走高。

上个月,因为电影圈多名大咖站台支持,电影大师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从北京国际电影节起,便话题不断,但是高热的话题讨论度并没有为它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回报,目前上映8天的《百鸟朝凤》到截稿前只有499.1万票房。仅从票房来看,这的确不应是大师之作该有的成绩,但是豆瓣8.4分的评价却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告诉人们,这其实是一部口碑不错的文艺片。

其实《百鸟朝凤》的票房与口碑成反比的尴尬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已经不是首例了,今年年初根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延伸而来的院线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也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上映128天,票房只有193.5万,但是豆瓣8.4分的评价从另一面证明了它的“高人气”;同样是文艺片,《白日焰火》就相对幸运了些,除了收获1.02亿票房外,还得到了7.1分的成绩,口碑成绩略逊一筹,但是票房却得到了保证,当然票房成绩也与电影在国外获过奖、电影主角咖级较大以及故事内容有分不开的联系。

作为一名成功且资深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量一事只能短时间内博得同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否认,这一跪也跪出了中国文艺影片目前存在的尴尬:传统电影人在专注于电影内容制作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因素,因此文艺电影需要适合的土壤才能得以生存。

其实,《百鸟朝凤》目前还未得到电影市场大环境的“认可”并不等于文艺片都要遭受票房滑铁卢的命运,如果能找到适合影片播出的平台,依然能让文艺片有市场。

除了院线大电影之外,承载网络电影的视频网站、为文艺电影定制的文艺电影专场以及才在电影行业里起步的“反向定制”式的电影专场,都是小众影片传播过程中最佳的“私人定制”平台。

有趣的是,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或许能够解决小众影片没人看这一囧境的创业公司。前段时间,三声曾与一家名为“雪人影业”的创业公司进行过交流,作为公司的CEO ,汪浚认为即便整个行业都笃定,今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毫无悬念,可是实际上中国影迷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真正想看的电影,而他们希望用“C2B”反向定制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简而言之,雪人影业希望服务那些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但在电影院总是找不到自己想看的片子的高频用户,把他们聚集起来,通过类似电影院“包场”的做法,放映那些一部分用户喜欢但电影院因为种种原因不放映的片子。

关于“反向定制”式的电影专场这一新颖的“私人定制”式的观影方式,汪浚坦言,对于传统电影院线,其实电影消费者没有选择权的,电影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以上游资源为核心运作的产业,盈利来源基本靠“创投制、宣发映”六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个是我看到的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

“你没有给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很大程度上,电影消费者是在没有自己选择的环境下去做选择。”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6天31亿的蓬勃态势中,实际上用户可以选择的影片只有三部。除了《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之外,其他影片有排映的也仅有三四部而已,而那三四部影片排场量总计不到5%。“我要让所有目前在影院排不上的片子,在我这能选。从C端来看,是更多内容的选择,从B端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新的发行模式。”

其实反观现在电影市场,大量影片有的时候没人看,用汪浚的话说就是:从用户角度来说其实是没机会看。“我们实际上是梳理用户需求,形成一个有效场次。现在这个时段这个热门片有10个人看,冷门片只有两个人看,所以影院肯定不排冷门片。但是我现在凑够了5对两个人,咱也可以放一场了,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里,我在帮影城提升它的上座率。”

在汪浚看来,不要以为没有能上映的影片都是烂片,其实,观众对于影片好坏的评价是很感性的。“而我们评判一部影片是否要接要做,最核心的是看它的受众分析定位是否清晰。”

毕竟,电影内容未来发展趋势是分众的,而雪人电影也不会从几百个没上映过的影片里面去找寻“沧海遗珠”出来放映,“我们是要找那些有对应观众的影片,去找那些观众来看。”汪浚再三强调。如此看来,《百鸟朝凤》也许正是符合雪人电影模式的影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