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正式揭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蒋庄遗址、致远舰等考古项目入选。
在发布会上,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正式公布了结果,入选项目为: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此次评选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此前共有25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包括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三星堆等考古项目。据悉,评选结果会根据学术上的突破性、调查与发掘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发掘过程中及发觉后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的保护等标准来决定。
以下为评选出来的“2015十大考古新发现”:
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江川甘棠箐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9年开始正式考古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并有大量的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出土。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云南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发掘了数十件木制品,填补了此前中国旧石器时代木制器研究的空白。



良渚文化: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经大规模发掘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起初由当地文物爱好者发现,2011年10月,南京博物院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蒋庄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唐宋时期堆积为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西区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迄今为止已清理墓葬近300座,其中有随葬璧、琮等玉质礼器的较高等级墓葬。
学界认为,蒋庄遗址意义重大,它突破了以往学界“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良渚水利系统位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境内,距今5000年左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大禹治水”还早千年。良渚水利系统从2015年7月起开始发掘。据浙江省考古所介绍,良渚古城是中国最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而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良渚文化密不可分,对研究良渚古国的出现和发展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经过3年多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英墩、莲子湾和桥山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这一发现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此外,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距今3000年的海南首座史前墓葬,没有随葬器物与棺木,但留存了人类遗骸,为研究海南史前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重要支撑。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之处。《诗经》中“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便是对周原的赞美之辞。周原遗址内有迄今发掘的最大西周建筑遗址,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建筑形制发展演变提供了实例。此外,遗址内的水网系统、具有殷移民特色的“居址-墓葬区”、随葬有精美马车的车马坑等系列发现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为考古界带来了对该聚落人群的新认识。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四方塘遗址内有大量冶炼遗迹、墓葬等,是铜绿山考古发掘41年来乃至整个中国矿冶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在许多方面填补了中国矿冶考古的空白。至2015年2月,四方塘遗址发掘了46座墓葬,与之前铜绿山发现的采矿和冶炼遗址,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代矿冶生业体系。
春秋时期铜绿山的生产者来自不同国家春秋时期铜绿山的生产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楚人是管理者,越人和吴人主要干采矿、冶炼的体力活。“墓地的发现,为解开春秋时期铜绿山的国属及采矿、冶炼生产者民族、职业身份等谜团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考古专家判断其考古价值远超长沙马王堆汉墓,填补了十多项考古空白。海昏侯墓曾被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之首。今年3月,考古专家称海昏侯墓墓主确定为刘贺,400件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抵京展览。相关阅读



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太极殿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作为曹魏至北魏宫城的中心正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机”的宫城正殿,其东西堂、“三门五朝”等布局结构与规模形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并影响了后代都城制度。
汉魏洛阳城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建都时间60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的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期的国都。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辽代贵妃家族墓葬与海昏侯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曾经历盗墓贼手,墓葬主人的身份也曾悬而未决。2015年盗墓贼盗取了100余件文物,12月23日被警方抓获并追回文物。辽代贵妃家族墓葬是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辽代贵妃墓葬。2016年4月26日,辽代贵妃墓主身份确定,为萧太后的外孙女。这一发现对辽代家族谱系关系有极大的补充作用,同时为《辽史》研究亦起到了补阙作用。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是1894年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据考古专家判定,“丹东一号”沉船为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撞向敌舰沉入海底的致远舰。致远舰的调查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1月12日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