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代影星阮玲玉》编剧沈寂去世 享年92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代影星阮玲玉》编剧沈寂去世 享年92岁

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先生因病于5月16日19:55在市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2岁。

据上影方面消息,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先生因病于5月16日19:55在市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2岁。

沈寂,原名汪崇刚,浙江奉化人,1924年9月生于上海,肄业于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后来,他写小说、编刊物,结识了当时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柯灵、张爱玲、徐訏等不少作家,亦熟悉商贾巨富如黄金荣、杜月笙、哈同等大亨,成了写老上海人物的行家里手。

沈寂曾在新民晚报上连载《沈寂口述历史》,其中他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生活很好,娇生惯养,别人都叫我少爷。我还会唱一些戏,申曲、滑稽戏等都会唱一些。我父亲喜欢看绍兴文戏,有时也看绍兴大班,尤其喜欢看精忠报国的戏。当时他也不懂什么叫爱国,但他最佩服孙中山,恨袁世凯,对军阀也很痛恨。他虽没文化,但好坏都懂的。我的三娘舅,在孙传芳手下当兵,回来后给我讲了许多盗墓的、盗马的故事,这些后来都成为我写小说的素材。别人说我写的小说比较有故事性,这是小时候看美国电影,看戏曲受到的影响。”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纪念盛典上,《电影传奇》的主办人崔永元特地录制《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过程。第一位发言的梁信讲述如何编写剧本,最后又提到沈寂:“是上影厂的沈寂发现《红色娘子军》,他是一位有目光的编辑。”可以说,没有沈寂,很可能就没有《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了。

沈寂编剧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沈寂意识到科幻片在西方电影中很早就出现了,而在我国却仍属空白,于是向领导提出想要改编这部小说的想法,获得批准。最终《珊瑚岛上的死光》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题材电影。当时有人对剧本提出了是文学还是科学的疑问,沈寂肯定地回答说:“是文学加科学,科幻片嘛,就是要敢于大胆幻想。”

1984年,沈寂创作的人物传记小说《一代影星阮玲玉》在解放日报连载,引起轰动,后被香港导演关锦鹏搬上银幕。关锦鹏拍《阮玲玉》的时候,邀请沈寂他参与写剧本,沈寂却说他的书是传记,如果有用就直接拿去用好了。后来有他的镜头出现在电影里。沈寂后来还记得,张曼玉来问他,“沈老师啊,阮玲玉漂亮还是我漂亮?” 阮玲玉后,他又接着写出第二部传记小说《一代歌星周璇》,亦首印十万册。

后来,沈寂与贺友直组成搭档,一人说故事,一人以白描画面勾勒故事场景,推出的老上海系列作品广受欢迎。沈寂还与戴敦邦合作推出文配图的 《大亨》、《大班》两部长篇小说。

晚年,沈寂先后写作及主编了《老上海奇闻》、《老上海南京路》、《老上海电影明星》等十余部“老”字号的文集与大型画册。他不用电脑,一直是最传统的方式——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作,新著《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去年刚刚出版。

沈寂小女儿汪清说,父亲平生最爱三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三是与人交流,“他写了一辈子,对他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正在解放日报连载,“入院后,他总是让我们给他念报上的连载,只要听着,他就安静、舒缓下来了。”

沈寂去年出版的《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正在解放日报连载,还有一本《话说百年上海滩》据沈寂女儿说6月就要面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代影星阮玲玉》编剧沈寂去世 享年92岁

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先生因病于5月16日19:55在市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2岁。

据上影方面消息,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沈寂先生因病于5月16日19:55在市六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2岁。

沈寂,原名汪崇刚,浙江奉化人,1924年9月生于上海,肄业于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后来,他写小说、编刊物,结识了当时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柯灵、张爱玲、徐訏等不少作家,亦熟悉商贾巨富如黄金荣、杜月笙、哈同等大亨,成了写老上海人物的行家里手。

沈寂曾在新民晚报上连载《沈寂口述历史》,其中他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生活很好,娇生惯养,别人都叫我少爷。我还会唱一些戏,申曲、滑稽戏等都会唱一些。我父亲喜欢看绍兴文戏,有时也看绍兴大班,尤其喜欢看精忠报国的戏。当时他也不懂什么叫爱国,但他最佩服孙中山,恨袁世凯,对军阀也很痛恨。他虽没文化,但好坏都懂的。我的三娘舅,在孙传芳手下当兵,回来后给我讲了许多盗墓的、盗马的故事,这些后来都成为我写小说的素材。别人说我写的小说比较有故事性,这是小时候看美国电影,看戏曲受到的影响。”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纪念盛典上,《电影传奇》的主办人崔永元特地录制《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过程。第一位发言的梁信讲述如何编写剧本,最后又提到沈寂:“是上影厂的沈寂发现《红色娘子军》,他是一位有目光的编辑。”可以说,没有沈寂,很可能就没有《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了。

沈寂编剧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沈寂意识到科幻片在西方电影中很早就出现了,而在我国却仍属空白,于是向领导提出想要改编这部小说的想法,获得批准。最终《珊瑚岛上的死光》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题材电影。当时有人对剧本提出了是文学还是科学的疑问,沈寂肯定地回答说:“是文学加科学,科幻片嘛,就是要敢于大胆幻想。”

1984年,沈寂创作的人物传记小说《一代影星阮玲玉》在解放日报连载,引起轰动,后被香港导演关锦鹏搬上银幕。关锦鹏拍《阮玲玉》的时候,邀请沈寂他参与写剧本,沈寂却说他的书是传记,如果有用就直接拿去用好了。后来有他的镜头出现在电影里。沈寂后来还记得,张曼玉来问他,“沈老师啊,阮玲玉漂亮还是我漂亮?” 阮玲玉后,他又接着写出第二部传记小说《一代歌星周璇》,亦首印十万册。

后来,沈寂与贺友直组成搭档,一人说故事,一人以白描画面勾勒故事场景,推出的老上海系列作品广受欢迎。沈寂还与戴敦邦合作推出文配图的 《大亨》、《大班》两部长篇小说。

晚年,沈寂先后写作及主编了《老上海奇闻》、《老上海南京路》、《老上海电影明星》等十余部“老”字号的文集与大型画册。他不用电脑,一直是最传统的方式——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作,新著《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去年刚刚出版。

沈寂小女儿汪清说,父亲平生最爱三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三是与人交流,“他写了一辈子,对他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正在解放日报连载,“入院后,他总是让我们给他念报上的连载,只要听着,他就安静、舒缓下来了。”

沈寂去年出版的《昨夜星辰——我眼中的影人朋友》正在解放日报连载,还有一本《话说百年上海滩》据沈寂女儿说6月就要面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