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欧元区8月通胀创十年新高,欧洲央行准备讨论缩减购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欧元区8月通胀创十年新高,欧洲央行准备讨论缩减购债

经济复苏、能源涨价、供应链危机是推高欧元区通胀的三个主要因素。

欧洲央行总部大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品达

8月31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公布了最新的通胀数据。8月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同比增长3.0%,与7月的2.2%相比大幅提升,创2011年11月以来新高。

其中,爱沙尼亚、立陶宛、比利时的通胀率已经接近5%,而只有四个欧元区国家的通胀率低于欧洲央行的2%目标。根据欧洲央行的统计口径,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的通胀率也出现上涨,从7月的3.1%增加到了8月的3.4%,创2008年7月以来新高。

欧元区近期的高通胀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欧洲经济复苏形势良好,经济活动恢复迅速。尽管欧洲今年夏天受德尔塔毒株影响也出现了疫情反弹,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势头。经济复苏带动了消费增长,从需求端推高了通胀。

8月欧元区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仍然十分接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英国和美国均大幅下降。高频数据同样证明了欧元区经济的强势。经济组织(OECD)使用机器学习和谷歌趋势的数据制作了一个每周更新的经济活动指数。该指数表明,欧元区最大的四个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经济活动均已达到或接近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与疫情前相差无几。

第二,欧洲能源价格上涨迅速。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民众出行增加,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普遍上涨。考虑到去年同期正处在前两波疫情来袭、疫苗也尚未研发成功的阶段,能源对通胀的影响就尤为明显。8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5.4%,相比之下食品价格涨幅为2%,工业品价格涨幅为2.7%。

第三,全球供应链危机仍未缓解,欧洲经济的供给侧受到冲击。由于全球供应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疫情暴发以来多地工厂停工,使供应链上下游均受影响。疫情导致的港口关闭、供求不均等因素也使得货运成本已上涨至集装箱运输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欧元区的供应链瓶颈从供给侧推高了通胀。

德国最新的通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8月该国的商品通胀率为5.6%,服务通胀率为2.5%,说明商品对于拉高通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月德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高达10.4%,创1975年石油危机以来新高;进口价格也上涨了15%,为40年来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供应链危机的影响。

今年7月,欧洲央行继美联储之后也修改了通胀目标,从以前的“低于但接近2%”调整为“对称性2%”的中期目标。3月到6月期间,美国的通胀率迅速从低于2%上升至5.4%,但同期欧元区的通胀始终没有超过2%。而现在,欧元区的通胀虽仍低于美国,但在近两个月来也上升迅速。

与美联储一样,欧洲央行也认为目前欧元区的高通胀只是暂时的,随着与疫情相关的特殊因素逐渐消失,通胀也会最终回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将在明年回落,但是关于通胀暂时性的问题争论仍然十分激烈。

目前的高通胀对于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新政也是一个考验。所谓“对称性”通胀目标,就是指容忍通胀率暂时高于2%,而不急于采取加息等紧缩政策。因此,关于通胀暂时性的争论也会对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关键影响。如果通胀持续下去,市场将密切关注欧洲央行是否会像其所承诺的那样采取“强力且持久”的政策来应对长期性通胀。

其中,缩减购债问题近期成为了关注焦点。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央行实行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QE)政策,其资产负债表累计扩张83%,央行资产规模也已达到GDP的6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于上周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宣布美联储拟于今年年内缩减QE。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也很可能在下周召开的会议上讨论缩债问题。

一些鹰派的欧洲央行官员已经发声,要求在9月的会议上推进缩债进程。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本周一就表示,是否缩债的决定应当考虑到今年夏天逐渐改善的经济条件,暗示应当准备缩债。另一名管委会成员、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兹曼则更加直接,表示下周欧洲央行会议应聚焦于缩债。

路透社8月中旬对数十名经济学家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宣布缩减购债,其中超过40%的经济学家认为会在9月。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央行在近期处理缩债问题时态度比较谨慎,竭力避免2013年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重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释放年内缩减购债信号的同时就强调称缩债与加息并无关联。不过,欧洲央行的缩债动向已经引起了债券市场的变化。受通胀数据和央行鹰派官员表态的双重影响,德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本周二上升5个基点,达到-0.383%,为7月22日以来最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欧元区8月通胀创十年新高,欧洲央行准备讨论缩减购债

经济复苏、能源涨价、供应链危机是推高欧元区通胀的三个主要因素。

欧洲央行总部大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品达

8月31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公布了最新的通胀数据。8月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同比增长3.0%,与7月的2.2%相比大幅提升,创2011年11月以来新高。

其中,爱沙尼亚、立陶宛、比利时的通胀率已经接近5%,而只有四个欧元区国家的通胀率低于欧洲央行的2%目标。根据欧洲央行的统计口径,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的通胀率也出现上涨,从7月的3.1%增加到了8月的3.4%,创2008年7月以来新高。

欧元区近期的高通胀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欧洲经济复苏形势良好,经济活动恢复迅速。尽管欧洲今年夏天受德尔塔毒株影响也出现了疫情反弹,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势头。经济复苏带动了消费增长,从需求端推高了通胀。

8月欧元区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仍然十分接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而英国和美国均大幅下降。高频数据同样证明了欧元区经济的强势。经济组织(OECD)使用机器学习和谷歌趋势的数据制作了一个每周更新的经济活动指数。该指数表明,欧元区最大的四个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经济活动均已达到或接近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与疫情前相差无几。

第二,欧洲能源价格上涨迅速。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民众出行增加,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普遍上涨。考虑到去年同期正处在前两波疫情来袭、疫苗也尚未研发成功的阶段,能源对通胀的影响就尤为明显。8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5.4%,相比之下食品价格涨幅为2%,工业品价格涨幅为2.7%。

第三,全球供应链危机仍未缓解,欧洲经济的供给侧受到冲击。由于全球供应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疫情暴发以来多地工厂停工,使供应链上下游均受影响。疫情导致的港口关闭、供求不均等因素也使得货运成本已上涨至集装箱运输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欧元区的供应链瓶颈从供给侧推高了通胀。

德国最新的通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8月该国的商品通胀率为5.6%,服务通胀率为2.5%,说明商品对于拉高通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7月德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高达10.4%,创1975年石油危机以来新高;进口价格也上涨了15%,为40年来最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供应链危机的影响。

今年7月,欧洲央行继美联储之后也修改了通胀目标,从以前的“低于但接近2%”调整为“对称性2%”的中期目标。3月到6月期间,美国的通胀率迅速从低于2%上升至5.4%,但同期欧元区的通胀始终没有超过2%。而现在,欧元区的通胀虽仍低于美国,但在近两个月来也上升迅速。

与美联储一样,欧洲央行也认为目前欧元区的高通胀只是暂时的,随着与疫情相关的特殊因素逐渐消失,通胀也会最终回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将在明年回落,但是关于通胀暂时性的问题争论仍然十分激烈。

目前的高通胀对于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新政也是一个考验。所谓“对称性”通胀目标,就是指容忍通胀率暂时高于2%,而不急于采取加息等紧缩政策。因此,关于通胀暂时性的争论也会对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关键影响。如果通胀持续下去,市场将密切关注欧洲央行是否会像其所承诺的那样采取“强力且持久”的政策来应对长期性通胀。

其中,缩减购债问题近期成为了关注焦点。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央行实行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QE)政策,其资产负债表累计扩张83%,央行资产规模也已达到GDP的6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于上周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宣布美联储拟于今年年内缩减QE。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也很可能在下周召开的会议上讨论缩债问题。

一些鹰派的欧洲央行官员已经发声,要求在9月的会议上推进缩债进程。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本周一就表示,是否缩债的决定应当考虑到今年夏天逐渐改善的经济条件,暗示应当准备缩债。另一名管委会成员、奥地利央行行长霍尔兹曼则更加直接,表示下周欧洲央行会议应聚焦于缩债。

路透社8月中旬对数十名经济学家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宣布缩减购债,其中超过40%的经济学家认为会在9月。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央行在近期处理缩债问题时态度比较谨慎,竭力避免2013年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重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释放年内缩减购债信号的同时就强调称缩债与加息并无关联。不过,欧洲央行的缩债动向已经引起了债券市场的变化。受通胀数据和央行鹰派官员表态的双重影响,德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本周二上升5个基点,达到-0.383%,为7月22日以来最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