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租号破坏防沉迷机制,但向电商发函不如直接封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租号破坏防沉迷机制,但向电商发函不如直接封号

关于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担忧其实一直就不绝于耳,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担心也已经变为了现实。

文|三易生活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即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只能是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20:00至21:00。

在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未成年游戏禁令下发后,无疑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然而就在其发布后的首个周末,诸多媒体却发现网络上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相关监管。

对此,腾讯方面也快速做出了回应,并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而其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呼吁严格管制帐号租卖行为,也就是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电商平台。

防沉迷新规下达后,关于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担忧其实一直就不绝于耳,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担心也已经变为了现实。日前有网友上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也引发了诸多的热议,“60岁的花甲老人,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让腾讯陷入了沉思。”

考虑到《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是强调竞技性的MOBA手游,所以即使有老年人玩家,但想要拿到“五杀”显然也并不容易。所以有观点认为,这位玩家可能是未成年人,在用了长辈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后,跳出了防沉迷系统的监管。

而租号、买号这种方式可以绕过目前常规防沉迷体系的原因,是因为这套体系的核心是将游戏账号与身份证捆绑,只要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就可以不受防沉迷系统的影响。对于游戏厂商来说这自然是最经济实用的方式,但问题就在于这一办法相对比较呆板。并且游戏账号的买卖、租赁尽管确实可能在客观上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但是租号和买号却并非完全为未成年人服务。

据了解,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正式投入使用,彼时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降低未成年玩家的收益,以此迫使这类用户下线休息。但这一模式与当时以MMORPG这类强调角色养成的网游类型风靡强相关,而现在限制游戏时间,则更契合当下以MOBA、FPS等免费游玩、付费增值类游戏火热的现状。

然而游戏账号的交易却远比防沉迷“古老”得多,早在2002年,知名游戏交易网站5173就已成立,几乎是与国内网游行业同步兴起。由于在MMORPG时代,游戏角色的培养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买卖账号可以被看作是为玩家建立了一个退出机制,也有助于游戏生态的健康发展。而到了手游时代,尽管付费增值模式的崛起消解了角色培养的问题,但大量增值服务也让不少玩家吃不消,此时买号、租号就成为了一个相对高性价比的选择。

换句话来说,就是游戏账号的买卖其实是一个满足玩家自发需求的细分领域,而不是游戏厂商或其他互联网从业者凭空创造的市场。存在需求也就意味着,即便目前淘宝等电商平台屏蔽了“王者荣耀+租号”等关键词,但采用谐音规避的办法也已经出现。更何况,即便电商平台全面停止提供游戏账号交易服务,但玩家们可以退回贴吧、社群交易,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完全的解决。

真正有一定效果的解决方案,或许是游戏厂商如何实现未成年人防沉迷,电商平台就采取类似的标准。但对于并非专门运营游戏账号交易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而言,接入人脸识别等功能是会带来用户体验剧烈下降的,所以这显然并不现实。

所以腾讯要求号交易平台和电商平台停止相关服务,可能很难成为现实,或者说在法律上也几乎站不住脚。事实上,DNF玩家或许会对半年前腾讯起诉DD373交易平台一案有印象,在这起案件中,腾讯方面曾有一句“经典”的论述,即“玩家账号被盗属于玩家个人造成的过失,行为上属于玩家个人对腾讯方数据造成损害,腾讯保留有控告和追究玩家个人的权利。”

这也就代表着,腾讯方面认为游戏账号作为游戏数据是属于自己的,玩家只有使用权,而不享有所有权。当然,腾讯明显违背《民法典》的这一主张并未被法院支持的事实,也证明了游戏账号是用户的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并可以自由交易。如果按照腾讯当时的说法,那么此次就不应该是给电商平台发函,而是应该直接在游戏中发布公告,提醒玩家租号属于“玩家个人对腾讯方数据造成损害”,可以追究玩家造成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过失了。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腾讯方面真正要做的,或许是追踪玩家账号的IP地址、手机IMEI码的变化,或是全面上线人脸识别功能,一旦发生剧烈变化即认定该账号存在租号、卖号的情况,并予以封号。只要号封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杀鸡骇猴”,让账号交易不敢再涉及腾讯旗下的游戏,腾讯游戏的未成年用户也就不能再用租号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了。

因此比起发函,或许直接用“挥泪斩马谡”的方式才更加有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租号破坏防沉迷机制,但向电商发函不如直接封号

关于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担忧其实一直就不绝于耳,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担心也已经变为了现实。

文|三易生活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即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只能是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20:00至21:00。

在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未成年游戏禁令下发后,无疑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然而就在其发布后的首个周末,诸多媒体却发现网络上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相关监管。

对此,腾讯方面也快速做出了回应,并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而其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呼吁严格管制帐号租卖行为,也就是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电商平台。

防沉迷新规下达后,关于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担忧其实一直就不绝于耳,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担心也已经变为了现实。日前有网友上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也引发了诸多的热议,“60岁的花甲老人,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让腾讯陷入了沉思。”

考虑到《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是强调竞技性的MOBA手游,所以即使有老年人玩家,但想要拿到“五杀”显然也并不容易。所以有观点认为,这位玩家可能是未成年人,在用了长辈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后,跳出了防沉迷系统的监管。

而租号、买号这种方式可以绕过目前常规防沉迷体系的原因,是因为这套体系的核心是将游戏账号与身份证捆绑,只要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就可以不受防沉迷系统的影响。对于游戏厂商来说这自然是最经济实用的方式,但问题就在于这一办法相对比较呆板。并且游戏账号的买卖、租赁尽管确实可能在客观上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但是租号和买号却并非完全为未成年人服务。

据了解,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正式投入使用,彼时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降低未成年玩家的收益,以此迫使这类用户下线休息。但这一模式与当时以MMORPG这类强调角色养成的网游类型风靡强相关,而现在限制游戏时间,则更契合当下以MOBA、FPS等免费游玩、付费增值类游戏火热的现状。

然而游戏账号的交易却远比防沉迷“古老”得多,早在2002年,知名游戏交易网站5173就已成立,几乎是与国内网游行业同步兴起。由于在MMORPG时代,游戏角色的培养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买卖账号可以被看作是为玩家建立了一个退出机制,也有助于游戏生态的健康发展。而到了手游时代,尽管付费增值模式的崛起消解了角色培养的问题,但大量增值服务也让不少玩家吃不消,此时买号、租号就成为了一个相对高性价比的选择。

换句话来说,就是游戏账号的买卖其实是一个满足玩家自发需求的细分领域,而不是游戏厂商或其他互联网从业者凭空创造的市场。存在需求也就意味着,即便目前淘宝等电商平台屏蔽了“王者荣耀+租号”等关键词,但采用谐音规避的办法也已经出现。更何况,即便电商平台全面停止提供游戏账号交易服务,但玩家们可以退回贴吧、社群交易,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完全的解决。

真正有一定效果的解决方案,或许是游戏厂商如何实现未成年人防沉迷,电商平台就采取类似的标准。但对于并非专门运营游戏账号交易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而言,接入人脸识别等功能是会带来用户体验剧烈下降的,所以这显然并不现实。

所以腾讯要求号交易平台和电商平台停止相关服务,可能很难成为现实,或者说在法律上也几乎站不住脚。事实上,DNF玩家或许会对半年前腾讯起诉DD373交易平台一案有印象,在这起案件中,腾讯方面曾有一句“经典”的论述,即“玩家账号被盗属于玩家个人造成的过失,行为上属于玩家个人对腾讯方数据造成损害,腾讯保留有控告和追究玩家个人的权利。”

这也就代表着,腾讯方面认为游戏账号作为游戏数据是属于自己的,玩家只有使用权,而不享有所有权。当然,腾讯明显违背《民法典》的这一主张并未被法院支持的事实,也证明了游戏账号是用户的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并可以自由交易。如果按照腾讯当时的说法,那么此次就不应该是给电商平台发函,而是应该直接在游戏中发布公告,提醒玩家租号属于“玩家个人对腾讯方数据造成损害”,可以追究玩家造成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过失了。

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腾讯方面真正要做的,或许是追踪玩家账号的IP地址、手机IMEI码的变化,或是全面上线人脸识别功能,一旦发生剧烈变化即认定该账号存在租号、卖号的情况,并予以封号。只要号封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杀鸡骇猴”,让账号交易不敢再涉及腾讯旗下的游戏,腾讯游戏的未成年用户也就不能再用租号的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了。

因此比起发函,或许直接用“挥泪斩马谡”的方式才更加有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