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果你没耐心 还是不要来做古籍修复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果你没耐心 还是不要来做古籍修复了

修古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在垂危之际来到修复师手中,修复师尽全力帮它们续命,让它们得以继续向我们展示过去时光的吉光片羽。

来源:视觉中国

杭州西湖孤山脚下、老牌国营饭店楼外楼旁,有一座掩映在葱郁大树下的西洋风格红砖楼。熙熙攘攘的游客往往无视这里径直路过,所以走进院门后就是一片静谧。

刷了门禁卡,穿过狭长的楼梯,走进二楼的大房间,六七位身着靛蓝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在伏案工作。没有人开口说话,只有偶尔的纸张翻动声,他们专心致志的样子让来访者不自觉地压低音量轻声细语起来。

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办公区域。摄影:黄崇崇

这里是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这些伏案工作者是古籍修复师。青铜器、钟表、家具、织物……每一个门类的文物都需要不同的修复技能、由一群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古籍修复师,顾名思义,就是修复古代书籍的专业技术人员。

今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9号频道播出,然后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4的高分,也把文物修复师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放到了聚光灯下。

“这个月你们已经是第四波来采访的记者了。”浙图古籍修复中心副主管汪帆笑道。

汪帆是位70后,在进入古籍修复中心前就是浙图古籍部的员工,在阅览组做过书库管理,也在缩微组做过古籍的缩微拍照。办公室串门的时候她常常看到修复组的阎老师“纸打湿啪啪啪地一弄”,把破损书页通过修补喷潮压平装订成册,做的事情又潇洒又让人羡慕。2007年,古籍修复中心进行内部招聘,汪帆想着,能学会一门手艺傍身也不错,就参加应聘了。

汪帆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但在古籍修复中她实际上并不需要看懂古籍中的文献,而是将目光放在纸张、字体、排版上。因此她常常和学历史文献学的丈夫开玩笑说,你们看书的正面,我看书的反面。丈夫喜欢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书,但汪帆笑言,丈夫看上的书她通常都看不上,“常年接触古籍,对书的品味和鉴赏也都不太一样了。在孔夫子网上能入我们法眼的一般都卖得比较贵,哈哈”。

将近10年的时间里,汪帆从一个外行成长为可以着手修复珍本善本的行业中坚力量。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谦虚地表示在修复工作中不能做到完全的“单独操作”,仍然需要阎老师的指导。

她口中的阎老师,是浙图古籍修复中心的主管阎静书。

汪帆(左)与阎静书(右)。摄影:黄崇崇

阎静书是修复中心最年长、经验最丰富的修复师。她于1981年进入浙图工作,先是跟着60年代初接受过国家图书馆培训的钱蟾影老师学习,然后在1983年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正式入了行。到了2007年,老师傅们退休了,只剩下阎静书一个。当时她也已经四十多岁,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在那年,浙图举办了内部招聘选拔,汪帆就是那时进入古籍修复中心4人当中的一个。

书籍保存的障碍有很多,有些是人为破坏,有些是虫蛀鼠咬,有些是纸张自然的变化——老化、脆化、絮化、霉变,都会严重缩短书籍的寿命。因此在被问到修复古籍的技巧和手段时,两位修复师都非常谨慎,称每一种情况都有不同的技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她们不能多言也是因为对于外行人来说,修书的技法太过复杂繁复,哪里是用几句话就能概括总结的。

摄影:黄崇崇

在采访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强调,修书一定要“静得下心来”、“慢工出细活”。“修复古籍有几十道工序,一步不到位,后面就会出问题,”阎静书说,“时间点、手势,全部都要到位才会好。中间有一个步骤不到位就会做不下去,会出现很多(折)皱什么的。”

汪帆觉得,修古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在垂危之际来到修复师手中,修复师尽全力帮它们续命,让它们得以继续向我们展示过去时光的吉光片羽。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修复师们总是以一种异常郑重的态度对待古籍,他们不会直接用手拿书,而是用一块板垫着书本取书放书,像对待初生的婴儿那样小心翼翼。

静得下心来,意味着一本古籍你可能要花大半年的时间去修复它。

2015年7月,奉化市图书馆送来了一册亟需抢救的古籍:明末名臣洪承畴的家谱。古籍本身已经霉变得非常厉害,雪上加霜的是又遭遇了台风天气,等送到修复中心的时候,整本书都浸了水,一页的墨迹粘在了另外一页上。

阎静书称这样的书为“书砖”:“书像砖头一样,很硬,结在一起,你要想办法把它打开。可能两个人一天也揭不开一两张纸,要采取很多的办法,蒸啊、喷啊、干揭啊,说到底就是要凭经验。字迹尽量保留,你说一点都不损伤那也是说假话,尽我们的能力做吧。这个能力就是要责任心在里面了,有的人可能就沉不住气。”

汪帆至今都难忘她揭开那本书第一页时的情形:

“第一页上有个南边的‘南’字,那个字已经卷成一团了,成了一个小毛球,我们一点点把它展开,展开后才发现是个南字,然后我们还要把它的笔画一点点推上去,拼成一个字。我们说絮化你可能不理解,但我说(纸)像棉花一样一层一层,然后字裹在棉花里面,你怎么把字拼出来?你就知道难度了。”

直到现在这本书都没有完全修复完毕。面对古籍的粉尘、霉菌,汪帆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修复师的职业病——她的鼻子有小半年的时间是过敏的。但她在展示那本书修复完成的部分时满满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汪帆展示修复完毕的洪承畴家谱册页。摄影:黄崇崇

汪帆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也发现如今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职业时会收获许多崇拜的目光。随着“匠人精神”一词的流行,古籍修复这一之前颇受轻视的职业也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项分支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尊重。“说起来就是技工吧,现在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匠人了。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你自己不要轻视自己就好。”汪帆淡淡地说。

在她看来,所谓的匠人精神,就是“出了问题第一个要想的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而不是逃避”。古籍修复,因此也就是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同样问题的过程。

摄影:黄崇崇

阎静书注意到了近年来国家对古籍修复工作的重视。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各公藏单位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多万册,而多年来对这项工作的忽视让不少公藏单位出现修复师断层现象,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2013年,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记忆传习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12家传习所。2015年5月7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在浙江图书馆成立,第一期全国古籍编目合作进修班也随之开班。国家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担任浙江传习所导师,以浙图古籍修复中心团队为班底,沿袭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培养人才。

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经验交流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浙江省的古籍保护中心,浙图古籍修复中心还承担了省内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培训任务。今年4月12日,修复中心举办了浙江省第一期古籍修复培训班,嘉兴、宁波、温州、衢州等5个地县级图书馆的6名古籍修复师在这里接受培训。

新鲜血液的输入让浙图古籍修复中心终于恢复了老、中、少的三级梯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相继开设古籍修复专业,将浙图古籍修复中心设为教学实习基地。今年夏天,两位浙江艺术学院毕业的实习生就将正式入职成为中心编外人员。“现在进来的年轻人肯定文化水平比以前要高,都是本科以上,学美术专业。有美术功底的话色彩灵敏度高,在纸张配色上要好一点,”阎静书说,“现在的学生聪明,什么东西网上一查就知道,信息量比较大,学起来也比我们快一点。”

摄影:黄崇崇

虽然是一门传统工艺,古籍修复也越来越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中心引进了许多设施设备,帮助修复师更科学地判断古籍修复所需的纸张;规范了修复流程,将修复工作电子文档化。据阎静书介绍,中心从2008年开始施行修复档案的规定,要求修复师给修复前和修复后的古籍拍照检测,每日撰写修复档案,记录修复信息、修复方案、破损状态描述、书中的纸张颜色、纤维度、配纸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将为未来的古籍修复师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修复的成果必须要有时间的考证的。二三十年后会看到我们现在的修复结果。以后就能更好地研究创新,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对付。”

但阎静书坦言,现在的年轻人对古籍修复的兴趣和关注并不高,“年轻人坐得住的人不多了,现在外面那么轰轰烈烈,像我们这里真的是默默无闻”。她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授课时曾遇到过几个动手和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但他们都表示虽然在学校里他们会认真学古籍修复,但不愿意来中心实习,因为这太要耐心了。

摄影:黄崇崇

走出这幢红砖楼、跨出院门,喧嚣红尘扑面而来。年轻人追逐自由、财富、梦想,很少有人愿意慢下脚步,整日俯首在案台前,只为揭开两页黏在一起的纸、恢复一个字的原始模样。况且,这并不是一份很有“钱途”的工作。

汪帆喜爱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在被问到这份工作是否能满足物质需求时,她的回答很从容:“想吃的时候有吃的,想穿的时候有穿的,就可以了么。”

《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页面上的一篇热门影评中,作者说希望自己下辈子能干这行,充满钦羡之情。汪帆却说,如果没有那份热爱,或者禁不住外界的诱惑,真的不要踏进来:

“进来之后真的会很苦很累,不会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充满浪漫主义的工作。但如果你喜欢、愿意,而且能沉下心来的话,你会乐在其中,很有幸福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果你没耐心 还是不要来做古籍修复了

修古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在垂危之际来到修复师手中,修复师尽全力帮它们续命,让它们得以继续向我们展示过去时光的吉光片羽。

来源:视觉中国

杭州西湖孤山脚下、老牌国营饭店楼外楼旁,有一座掩映在葱郁大树下的西洋风格红砖楼。熙熙攘攘的游客往往无视这里径直路过,所以走进院门后就是一片静谧。

刷了门禁卡,穿过狭长的楼梯,走进二楼的大房间,六七位身着靛蓝工作服的年轻人正在伏案工作。没有人开口说话,只有偶尔的纸张翻动声,他们专心致志的样子让来访者不自觉地压低音量轻声细语起来。

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办公区域。摄影:黄崇崇

这里是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这些伏案工作者是古籍修复师。青铜器、钟表、家具、织物……每一个门类的文物都需要不同的修复技能、由一群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古籍修复师,顾名思义,就是修复古代书籍的专业技术人员。

今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9号频道播出,然后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获得了9.4的高分,也把文物修复师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放到了聚光灯下。

“这个月你们已经是第四波来采访的记者了。”浙图古籍修复中心副主管汪帆笑道。

汪帆是位70后,在进入古籍修复中心前就是浙图古籍部的员工,在阅览组做过书库管理,也在缩微组做过古籍的缩微拍照。办公室串门的时候她常常看到修复组的阎老师“纸打湿啪啪啪地一弄”,把破损书页通过修补喷潮压平装订成册,做的事情又潇洒又让人羡慕。2007年,古籍修复中心进行内部招聘,汪帆想着,能学会一门手艺傍身也不错,就参加应聘了。

汪帆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但在古籍修复中她实际上并不需要看懂古籍中的文献,而是将目光放在纸张、字体、排版上。因此她常常和学历史文献学的丈夫开玩笑说,你们看书的正面,我看书的反面。丈夫喜欢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书,但汪帆笑言,丈夫看上的书她通常都看不上,“常年接触古籍,对书的品味和鉴赏也都不太一样了。在孔夫子网上能入我们法眼的一般都卖得比较贵,哈哈”。

将近10年的时间里,汪帆从一个外行成长为可以着手修复珍本善本的行业中坚力量。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谦虚地表示在修复工作中不能做到完全的“单独操作”,仍然需要阎老师的指导。

她口中的阎老师,是浙图古籍修复中心的主管阎静书。

汪帆(左)与阎静书(右)。摄影:黄崇崇

阎静书是修复中心最年长、经验最丰富的修复师。她于1981年进入浙图工作,先是跟着60年代初接受过国家图书馆培训的钱蟾影老师学习,然后在1983年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正式入了行。到了2007年,老师傅们退休了,只剩下阎静书一个。当时她也已经四十多岁,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在那年,浙图举办了内部招聘选拔,汪帆就是那时进入古籍修复中心4人当中的一个。

书籍保存的障碍有很多,有些是人为破坏,有些是虫蛀鼠咬,有些是纸张自然的变化——老化、脆化、絮化、霉变,都会严重缩短书籍的寿命。因此在被问到修复古籍的技巧和手段时,两位修复师都非常谨慎,称每一种情况都有不同的技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她们不能多言也是因为对于外行人来说,修书的技法太过复杂繁复,哪里是用几句话就能概括总结的。

摄影:黄崇崇

在采访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强调,修书一定要“静得下心来”、“慢工出细活”。“修复古籍有几十道工序,一步不到位,后面就会出问题,”阎静书说,“时间点、手势,全部都要到位才会好。中间有一个步骤不到位就会做不下去,会出现很多(折)皱什么的。”

汪帆觉得,修古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在垂危之际来到修复师手中,修复师尽全力帮它们续命,让它们得以继续向我们展示过去时光的吉光片羽。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修复师们总是以一种异常郑重的态度对待古籍,他们不会直接用手拿书,而是用一块板垫着书本取书放书,像对待初生的婴儿那样小心翼翼。

静得下心来,意味着一本古籍你可能要花大半年的时间去修复它。

2015年7月,奉化市图书馆送来了一册亟需抢救的古籍:明末名臣洪承畴的家谱。古籍本身已经霉变得非常厉害,雪上加霜的是又遭遇了台风天气,等送到修复中心的时候,整本书都浸了水,一页的墨迹粘在了另外一页上。

阎静书称这样的书为“书砖”:“书像砖头一样,很硬,结在一起,你要想办法把它打开。可能两个人一天也揭不开一两张纸,要采取很多的办法,蒸啊、喷啊、干揭啊,说到底就是要凭经验。字迹尽量保留,你说一点都不损伤那也是说假话,尽我们的能力做吧。这个能力就是要责任心在里面了,有的人可能就沉不住气。”

汪帆至今都难忘她揭开那本书第一页时的情形:

“第一页上有个南边的‘南’字,那个字已经卷成一团了,成了一个小毛球,我们一点点把它展开,展开后才发现是个南字,然后我们还要把它的笔画一点点推上去,拼成一个字。我们说絮化你可能不理解,但我说(纸)像棉花一样一层一层,然后字裹在棉花里面,你怎么把字拼出来?你就知道难度了。”

直到现在这本书都没有完全修复完毕。面对古籍的粉尘、霉菌,汪帆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修复师的职业病——她的鼻子有小半年的时间是过敏的。但她在展示那本书修复完成的部分时满满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汪帆展示修复完毕的洪承畴家谱册页。摄影:黄崇崇

汪帆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也发现如今向别人讲述自己的职业时会收获许多崇拜的目光。随着“匠人精神”一词的流行,古籍修复这一之前颇受轻视的职业也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项分支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尊重。“说起来就是技工吧,现在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匠人了。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你自己不要轻视自己就好。”汪帆淡淡地说。

在她看来,所谓的匠人精神,就是“出了问题第一个要想的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而不是逃避”。古籍修复,因此也就是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同样问题的过程。

摄影:黄崇崇

阎静书注意到了近年来国家对古籍修复工作的重视。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各公藏单位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多万册,而多年来对这项工作的忽视让不少公藏单位出现修复师断层现象,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2013年,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记忆传习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12家传习所。2015年5月7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在浙江图书馆成立,第一期全国古籍编目合作进修班也随之开班。国家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担任浙江传习所导师,以浙图古籍修复中心团队为班底,沿袭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培养人才。

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经验交流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浙江省的古籍保护中心,浙图古籍修复中心还承担了省内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培训任务。今年4月12日,修复中心举办了浙江省第一期古籍修复培训班,嘉兴、宁波、温州、衢州等5个地县级图书馆的6名古籍修复师在这里接受培训。

新鲜血液的输入让浙图古籍修复中心终于恢复了老、中、少的三级梯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相继开设古籍修复专业,将浙图古籍修复中心设为教学实习基地。今年夏天,两位浙江艺术学院毕业的实习生就将正式入职成为中心编外人员。“现在进来的年轻人肯定文化水平比以前要高,都是本科以上,学美术专业。有美术功底的话色彩灵敏度高,在纸张配色上要好一点,”阎静书说,“现在的学生聪明,什么东西网上一查就知道,信息量比较大,学起来也比我们快一点。”

摄影:黄崇崇

虽然是一门传统工艺,古籍修复也越来越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中心引进了许多设施设备,帮助修复师更科学地判断古籍修复所需的纸张;规范了修复流程,将修复工作电子文档化。据阎静书介绍,中心从2008年开始施行修复档案的规定,要求修复师给修复前和修复后的古籍拍照检测,每日撰写修复档案,记录修复信息、修复方案、破损状态描述、书中的纸张颜色、纤维度、配纸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将为未来的古籍修复师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修复的成果必须要有时间的考证的。二三十年后会看到我们现在的修复结果。以后就能更好地研究创新,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对付。”

但阎静书坦言,现在的年轻人对古籍修复的兴趣和关注并不高,“年轻人坐得住的人不多了,现在外面那么轰轰烈烈,像我们这里真的是默默无闻”。她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授课时曾遇到过几个动手和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但他们都表示虽然在学校里他们会认真学古籍修复,但不愿意来中心实习,因为这太要耐心了。

摄影:黄崇崇

走出这幢红砖楼、跨出院门,喧嚣红尘扑面而来。年轻人追逐自由、财富、梦想,很少有人愿意慢下脚步,整日俯首在案台前,只为揭开两页黏在一起的纸、恢复一个字的原始模样。况且,这并不是一份很有“钱途”的工作。

汪帆喜爱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在被问到这份工作是否能满足物质需求时,她的回答很从容:“想吃的时候有吃的,想穿的时候有穿的,就可以了么。”

《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页面上的一篇热门影评中,作者说希望自己下辈子能干这行,充满钦羡之情。汪帆却说,如果没有那份热爱,或者禁不住外界的诱惑,真的不要踏进来:

“进来之后真的会很苦很累,不会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充满浪漫主义的工作。但如果你喜欢、愿意,而且能沉下心来的话,你会乐在其中,很有幸福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