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冲基金行业面临资金大撤离 黑石集团总裁给出的比例为25%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冲基金行业面临资金大撤离 黑石集团总裁给出的比例为25%

也许只有在整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大幅收缩后,不合格的对冲基金管理者才会被淘汰,而真正有想法的经理人才能重新站到显眼的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彭博周四报道,黑石集团总裁、亿万富翁投资者托尼·詹姆斯(Tony James)表示,随着投资表现下滑,总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行业可能在明年损失大约25%的资产。

詹姆斯是在周三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候发表上述言论的。他说,对冲基金行业将会收缩,而这将是痛苦的。

Hedge Fund Research旗下全球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对冲基金行业整体下跌1.8%,创2008年同期以来最差表现。过去两个季度,对冲基金行业遭遇累计166亿美元的资金净撤离,创2009年以来最大赎回纪录。2015年总计有979家对冲基金关门,超过2009年以来的任何年份。

对冲基金表现低迷一定程度上是受今年初的市场波动影响。今年1月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的背景下,对冲基金行业平均下跌2.76%。对冲基金行业数据公司eVestment数据显示,他们追踪的对冲基金只有32%在今年1月实现了盈利。

对冲基金Third Point创始人丹尼尔·勒布(Dan Loeb)上个月在写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今年年初的市场环境是“灾难性的”。Third Point今年错误地预测人民币大幅贬值,又与美国股市周期型股票的上涨失之交臂。

除此之外,行业策略的同质化以及投资资本的过度集中也损害了对冲基金的回报能力。按照传统观点,作为现代金融业酬金最高的职业,对冲基金经理应该有能力拿出投资方面的奇思妙想。然而,在过去三年中,许多对冲基金却展示出思维同质化的强烈倾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们对制药巨头Valeant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在该公司修正影响业绩计算的会计方法后,这些扎堆投资的机构蒙受了巨大损失。另一个例子是,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纷纷押注日元兑美元下跌,结果是它们所获得的投资回报基本上相同。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前对冲基金经理、如今的家族理财公司Point 72掌门人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本月初表示,对冲基金行业太拥挤了,投资策略差异化程度也没那么高。他说:“现在很难使收益最大化,也很难实现资产最大化。”

这种拥挤的“羊群效应”让所有人都不高兴。在资产价格上涨时,拥挤的交投导致投资回报平均化。在资产价格下跌时,对冲基金又会争先恐后地削减头寸,从而加剧市场跌势。

越来越多的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冲基金对客户高收费的合理性正受到质疑,而这恰逢投资者进行大规模赎回时。对冲基金的收费通常包括2%的管理费,以及投资获得收益时20%的利润分成。

黑石集团的詹姆斯说,这一收费方式如今已经难言合理。上个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将对冲基金的收费模式描述为“无法令人相信的报酬制度”。骏利资本的“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则在推特上表示:“对冲基金的收费展现了它们的本质:一场巨大的骗局。”

每周都有证据显示,对冲基金越来越像主流市场产品,而客户们对于支付高费用感到厌烦。此前,对冲基金行业的教父式人物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被迫削减收费,原因是过去几年基金表现一直不佳。本周,美国新墨西哥州养老金投资委员会宣布暂停其对冲基金投资项目,原因是后者的成本高,而投资表现却非常低迷。

对冲基金行业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只不过,随着大量资金撤出,许多基金势必要反省自己的表现为何会变得越来越像大众化的投资工具,例如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许只有在整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大幅收缩后,不合格的对冲基金管理者才会被淘汰,而真正有想法的经理人才能重新站到显眼的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冲基金行业面临资金大撤离 黑石集团总裁给出的比例为25%

也许只有在整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大幅收缩后,不合格的对冲基金管理者才会被淘汰,而真正有想法的经理人才能重新站到显眼的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彭博周四报道,黑石集团总裁、亿万富翁投资者托尼·詹姆斯(Tony James)表示,随着投资表现下滑,总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行业可能在明年损失大约25%的资产。

詹姆斯是在周三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候发表上述言论的。他说,对冲基金行业将会收缩,而这将是痛苦的。

Hedge Fund Research旗下全球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对冲基金行业整体下跌1.8%,创2008年同期以来最差表现。过去两个季度,对冲基金行业遭遇累计166亿美元的资金净撤离,创2009年以来最大赎回纪录。2015年总计有979家对冲基金关门,超过2009年以来的任何年份。

对冲基金表现低迷一定程度上是受今年初的市场波动影响。今年1月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的背景下,对冲基金行业平均下跌2.76%。对冲基金行业数据公司eVestment数据显示,他们追踪的对冲基金只有32%在今年1月实现了盈利。

对冲基金Third Point创始人丹尼尔·勒布(Dan Loeb)上个月在写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今年年初的市场环境是“灾难性的”。Third Point今年错误地预测人民币大幅贬值,又与美国股市周期型股票的上涨失之交臂。

除此之外,行业策略的同质化以及投资资本的过度集中也损害了对冲基金的回报能力。按照传统观点,作为现代金融业酬金最高的职业,对冲基金经理应该有能力拿出投资方面的奇思妙想。然而,在过去三年中,许多对冲基金却展示出思维同质化的强烈倾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们对制药巨头Valeant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但在该公司修正影响业绩计算的会计方法后,这些扎堆投资的机构蒙受了巨大损失。另一个例子是,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纷纷押注日元兑美元下跌,结果是它们所获得的投资回报基本上相同。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前对冲基金经理、如今的家族理财公司Point 72掌门人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本月初表示,对冲基金行业太拥挤了,投资策略差异化程度也没那么高。他说:“现在很难使收益最大化,也很难实现资产最大化。”

这种拥挤的“羊群效应”让所有人都不高兴。在资产价格上涨时,拥挤的交投导致投资回报平均化。在资产价格下跌时,对冲基金又会争先恐后地削减头寸,从而加剧市场跌势。

越来越多的人对现状感到不满。对冲基金对客户高收费的合理性正受到质疑,而这恰逢投资者进行大规模赎回时。对冲基金的收费通常包括2%的管理费,以及投资获得收益时20%的利润分成。

黑石集团的詹姆斯说,这一收费方式如今已经难言合理。上个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将对冲基金的收费模式描述为“无法令人相信的报酬制度”。骏利资本的“债券大王”比尔·格罗斯则在推特上表示:“对冲基金的收费展现了它们的本质:一场巨大的骗局。”

每周都有证据显示,对冲基金越来越像主流市场产品,而客户们对于支付高费用感到厌烦。此前,对冲基金行业的教父式人物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被迫削减收费,原因是过去几年基金表现一直不佳。本周,美国新墨西哥州养老金投资委员会宣布暂停其对冲基金投资项目,原因是后者的成本高,而投资表现却非常低迷。

对冲基金行业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只不过,随着大量资金撤出,许多基金势必要反省自己的表现为何会变得越来越像大众化的投资工具,例如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许只有在整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大幅收缩后,不合格的对冲基金管理者才会被淘汰,而真正有想法的经理人才能重新站到显眼的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