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章言该: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章言该: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电力消费占CPI的权重达到了3%,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上涨10%,将直接推升CPI同比0.3%,很容易让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因此决策层选择让居民用电保持稳定。

2021年9月24日,山东青岛,电力施工人员正在70多米的高空施工,确保园区建设的用电需求。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章言该(某金融机构宏观研究员)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核心内容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二是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浮动的上限不超过10%、下限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的同时,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简单来说就是要逐步取消对工商业企业用电的行政定价,并扩大了市场电价的波动范围,高能耗企业市场用电价格不受上浮比例的限制。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继续通过“目录销售电价”,由发改委等政府有关部门来确定。

此次煤电发电上网电价调整,基本是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理解。

短期来看,今年动力煤期货价格,从年初的675元/吨,涨到了最新的1580元/吨,涨幅达到了134%。但由于电价受“目录销售电价”的限制,可以波动的区间较小。因此,煤电企业面临的是“市场煤、计划电”,在目前的电价下,电厂认可的动力煤补库价格不能超过550-600元/吨。动力煤价格大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损,部分微观调研显示煤电企业每发一度电,将亏损七八分钱。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1-8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是煤电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3%,在公布数据的32个行业中是最低的。目前火电占中国电力供应的七成,不将“计划电”调整为“市场电”,仅靠行政命令,很难提高煤电企业增加发电量的积极性。

长期来看,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供应可能持续紧缺,也有必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扩大电价波动范围,以此来调节电力的供需。

电力供应方面,占比超过七成的火电,在控能耗、碳达峰碳中和“30.60”的约束下,地方政府限制新的煤电项目上马。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又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因此,新能源难以弥补煤电的缺口。

电力需求方面,一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会自然增加;二是能源终端消费中,电力占比会上升。有权威研究显示,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26%提高到2050年的52%。也就是说,即使总的能源消费不变,205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也会较2020年扩大一倍。

电力供应不足可能成为常态,有必要让电价能够和成本挂钩,同时扩大波动范围,才能够更好发挥价格的调节功能。如果煤电价格持续和成本倒挂,反而会让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本次煤电改革,也有两点超预期。第一,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的限制,即理论上讲,高能耗企业的交易电价没有上限。可能的原因,一是今年能耗双控,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相对更高的用电成本,可以遏制一部分高能耗而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二是在电力紧缺下,今年部分地区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拉闸限电,甚至影响到了居民用电。和拉闸限电相比,通过电价来调节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也更具经济效益。

第二,居民和农业的用电价格保持稳定。一些人认为,电力在中国属于垄断行业,因此中国的电价贵。但实际上,根据Global Petrol Prices网站的统计,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中排后三分之一。主要经济体里,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是最低的,中国也是唯一居民电价低于工业用电价格的国家。因此,最近国内也有居民电价会上涨的预期。但这次并没有调整,而是继续通过电价剪刀差的方式,让工业部门来补贴居民部门。可能原因是,目前家庭部门的收入还没有完全从疫情中恢复,而目前又有较强的通胀预期。电力消费占CPI的权重达到了3%,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上涨10%,将直接推升CPI同比0.3%,很容易让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因此决策层选择让居民用电保持稳定。

煤电价格调整后,市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对物价会有多大影响。由于居民用电价格不变,因此对CPI没有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是,工业企业电价上涨,会导致它们的产品涨价,进而推升CPI。

可做个定量测算。2020年工业用电量为5.03万亿千瓦时,平均电价为0.634元/千瓦时,可算得工业企业的用电支出为3.19万亿,占工业企业总营业成本的3.6%。如果工业企业的电价上浮比例,都从15%提高到20%,将增加工业企业的成本0.18%(权重3.6%乘以涨价幅度5%)。如果工业企业将电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全部转移给消费者,将导致工业消费品涨价0.18%。由于工业消费品占CPI的权重为40%,它的涨价对CPI同比的影响也只有0.072%,几乎能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中国CPI的影响并不显著。

总的来说,成本快速上涨和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电力供应可能长期不足,都使得有必要加快煤电企业的定价从“计划电”向“市场电”改革。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上限不受20%的限制,主要是控能耗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相比于拉闸限电等行政手段,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供需也更有效率。目前居民用电价格不调整,通过工业品涨价对CPI的影响也较小,因此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章言该: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电力消费占CPI的权重达到了3%,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上涨10%,将直接推升CPI同比0.3%,很容易让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因此决策层选择让居民用电保持稳定。

2021年9月24日,山东青岛,电力施工人员正在70多米的高空施工,确保园区建设的用电需求。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章言该(某金融机构宏观研究员)                          

2021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核心内容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二是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浮动的上限不超过10%、下限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的同时,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简单来说就是要逐步取消对工商业企业用电的行政定价,并扩大了市场电价的波动范围,高能耗企业市场用电价格不受上浮比例的限制。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继续通过“目录销售电价”,由发改委等政府有关部门来确定。

此次煤电发电上网电价调整,基本是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理解。

短期来看,今年动力煤期货价格,从年初的675元/吨,涨到了最新的1580元/吨,涨幅达到了134%。但由于电价受“目录销售电价”的限制,可以波动的区间较小。因此,煤电企业面临的是“市场煤、计划电”,在目前的电价下,电厂认可的动力煤补库价格不能超过550-600元/吨。动力煤价格大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损,部分微观调研显示煤电企业每发一度电,将亏损七八分钱。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1-8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是煤电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3%,在公布数据的32个行业中是最低的。目前火电占中国电力供应的七成,不将“计划电”调整为“市场电”,仅靠行政命令,很难提高煤电企业增加发电量的积极性。

长期来看,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电力供应可能持续紧缺,也有必要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扩大电价波动范围,以此来调节电力的供需。

电力供应方面,占比超过七成的火电,在控能耗、碳达峰碳中和“30.60”的约束下,地方政府限制新的煤电项目上马。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又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因此,新能源难以弥补煤电的缺口。

电力需求方面,一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会自然增加;二是能源终端消费中,电力占比会上升。有权威研究显示,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26%提高到2050年的52%。也就是说,即使总的能源消费不变,205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也会较2020年扩大一倍。

电力供应不足可能成为常态,有必要让电价能够和成本挂钩,同时扩大波动范围,才能够更好发挥价格的调节功能。如果煤电价格持续和成本倒挂,反而会让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本次煤电改革,也有两点超预期。第一,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的限制,即理论上讲,高能耗企业的交易电价没有上限。可能的原因,一是今年能耗双控,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相对更高的用电成本,可以遏制一部分高能耗而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二是在电力紧缺下,今年部分地区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拉闸限电,甚至影响到了居民用电。和拉闸限电相比,通过电价来调节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也更具经济效益。

第二,居民和农业的用电价格保持稳定。一些人认为,电力在中国属于垄断行业,因此中国的电价贵。但实际上,根据Global Petrol Prices网站的统计,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中排后三分之一。主要经济体里,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是最低的,中国也是唯一居民电价低于工业用电价格的国家。因此,最近国内也有居民电价会上涨的预期。但这次并没有调整,而是继续通过电价剪刀差的方式,让工业部门来补贴居民部门。可能原因是,目前家庭部门的收入还没有完全从疫情中恢复,而目前又有较强的通胀预期。电力消费占CPI的权重达到了3%,如果居民用电价格上涨10%,将直接推升CPI同比0.3%,很容易让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因此决策层选择让居民用电保持稳定。

煤电价格调整后,市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对物价会有多大影响。由于居民用电价格不变,因此对CPI没有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是,工业企业电价上涨,会导致它们的产品涨价,进而推升CPI。

可做个定量测算。2020年工业用电量为5.03万亿千瓦时,平均电价为0.634元/千瓦时,可算得工业企业的用电支出为3.19万亿,占工业企业总营业成本的3.6%。如果工业企业的电价上浮比例,都从15%提高到20%,将增加工业企业的成本0.18%(权重3.6%乘以涨价幅度5%)。如果工业企业将电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全部转移给消费者,将导致工业消费品涨价0.18%。由于工业消费品占CPI的权重为40%,它的涨价对CPI同比的影响也只有0.072%,几乎能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中国CPI的影响并不显著。

总的来说,成本快速上涨和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电力供应可能长期不足,都使得有必要加快煤电企业的定价从“计划电”向“市场电”改革。高能耗企业交易电价上限不受20%的限制,主要是控能耗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相比于拉闸限电等行政手段,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供需也更有效率。目前居民用电价格不调整,通过工业品涨价对CPI的影响也较小,因此煤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对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