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报告: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平均招聘薪资超两万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报告: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平均招聘薪资超两万元

网络安全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平均跳槽周期从2019年的30.56个月已缩短至17.69个月。超过三成的25岁以下从业者跳槽周期仅为半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周姝祺

10月12日,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布《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市场每年平均需求与供给之比约为2:1,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以上,人才供给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

据悉,此次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猎聘网和安恒信息联合编写,从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市场的供需现状出发,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增长达39.87%,人才缺口大

伴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回温,企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升温。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网络安全人才增幅高达39.87%,反映了网络安全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全面提高,在人才需求结构中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市场每年平均需求与供给之比约为2:1,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以上。有53.88%的网络安全行业从业者认为当前公司的网络信息安全人员队伍规模并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求,其中10.82%的从业人员认为公司处于人才非常欠缺的状态。

具体到岗位上,熟悉各种防御技术的安全研究岗位人才最为短缺,认为这一岗位人才短缺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2.96%。其次是审计与评估、应急响应、安全态势分析、内容安全等技术岗位,均有超30%的从业者认为符合岗位职能的人才仍有所欠缺。

图片来源:《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千人以上规模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成为网络安全人才市场需求的主力军,近三年民营企业的比例均在50%左右,这与前几年所呈现的市场局面有所不同,央企、大型科研院所、机关直属单位不再是网安人才需求大户。

网安人才供需还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报告指出,2021年网安人才需求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及成都,占了市场总需求的61.17%。其中,需求量排名前两位的北京和深圳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占比超40%,表明龙头企业对于网安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此外,报告认为,当前网安人才队伍存在结构错位现象,呈现底部过大、顶部过小的结构,即从事运营与维护、技术支持、管理、风险评估与测试的人员相对较多,从事战略规划、架构设计的人员相对较少,尤其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高端综合人才,“重产品、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现象仍很普遍,导致人才供需矛盾不断加深。

人才竞争态势也体现在薪酬水平的变化上。数据显示,网络安全领域的薪酬近年来稳步增长,2021年上半年,网络安全领域的平均招聘薪酬达到22387元/月,较去年同一时期提高了4.85%。

报告指出,相较于全行业的平均工资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公司通过社会招聘网站希望招募的人才都是经验足、技术强人才,对应的薪酬也比较高,对于基础的薪酬比较低的岗位,大部分公司都偏向于选择内推而非社会招聘网站。

从不同岗位的平均薪资比较来看,技术岗和产品岗由于其各方面岗位能力要求较高,相应的工资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岗位。其中,市场需求量最高的研发技术岗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岗位,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薪24887元/月。

《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开出高薪求贤若渴之下,网络安全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数据显示,2019年网络安全人才的平均跳槽周期为30.56个月,时隔两年,已缩短至17.69个月,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动频率相接近。

报告进一步分析发现,职场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跳槽相对频繁,31.25%的年轻从业者跳槽周期仅为半年,35岁以上的从业者工作稳定性比较高,六成以上的从业者都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1-3年,有接近八成的从业者认为薪资待遇是导致其跳槽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学科建设需要转变

2015年,“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正式设立。自2016年起,有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设立或申请设置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近200所高职类院校开设信息安全应用技术或相关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为网络安全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不过,近三年来,绝大多数网安行业求职者来自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拥有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学科教育背景的求职者仍然较少。

数据显示,每年全国高校网络安全相关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人才数量不足两万人,而真正能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的比例不超过60%。

更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调查发现,对本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占比不足七成,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的学生占到四成。

此外,62.82%的网安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知识技能大多来自于工作后的项目积累,校内课堂学习仅占技能来源渠道的6.82%,不到校内课后自学占比的一半。

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在校期间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的能动性不同,导致只有约2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真实业务,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约40%应届毕业生需要1-2个月的实践培训和演练,另外的部分则根本没有掌握行业相关实战技能,也就没有能力进入行业工作。

报告指出,受访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实习机会方面有较高期待,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企业实训教师能够进入学校上课,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

报告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供需错配,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加深校企合作,消除学校教育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隔阂。

一方面应结合国家推动的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等政策,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切实为在校生实践教学提供实战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报告: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失衡,平均招聘薪资超两万元

网络安全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平均跳槽周期从2019年的30.56个月已缩短至17.69个月。超过三成的25岁以下从业者跳槽周期仅为半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周姝祺

10月12日,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布《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市场每年平均需求与供给之比约为2:1,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以上,人才供给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

据悉,此次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猎聘网和安恒信息联合编写,从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市场的供需现状出发,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增长达39.87%,人才缺口大

伴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回温,企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升温。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网络安全人才增幅高达39.87%,反映了网络安全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全面提高,在人才需求结构中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市场每年平均需求与供给之比约为2:1,专业人才累计缺口在140万以上。有53.88%的网络安全行业从业者认为当前公司的网络信息安全人员队伍规模并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求,其中10.82%的从业人员认为公司处于人才非常欠缺的状态。

具体到岗位上,熟悉各种防御技术的安全研究岗位人才最为短缺,认为这一岗位人才短缺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42.96%。其次是审计与评估、应急响应、安全态势分析、内容安全等技术岗位,均有超30%的从业者认为符合岗位职能的人才仍有所欠缺。

图片来源:《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千人以上规模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成为网络安全人才市场需求的主力军,近三年民营企业的比例均在50%左右,这与前几年所呈现的市场局面有所不同,央企、大型科研院所、机关直属单位不再是网安人才需求大户。

网安人才供需还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报告指出,2021年网安人才需求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及成都,占了市场总需求的61.17%。其中,需求量排名前两位的北京和深圳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占比超40%,表明龙头企业对于网安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此外,报告认为,当前网安人才队伍存在结构错位现象,呈现底部过大、顶部过小的结构,即从事运营与维护、技术支持、管理、风险评估与测试的人员相对较多,从事战略规划、架构设计的人员相对较少,尤其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高端综合人才,“重产品、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现象仍很普遍,导致人才供需矛盾不断加深。

人才竞争态势也体现在薪酬水平的变化上。数据显示,网络安全领域的薪酬近年来稳步增长,2021年上半年,网络安全领域的平均招聘薪酬达到22387元/月,较去年同一时期提高了4.85%。

报告指出,相较于全行业的平均工资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公司通过社会招聘网站希望招募的人才都是经验足、技术强人才,对应的薪酬也比较高,对于基础的薪酬比较低的岗位,大部分公司都偏向于选择内推而非社会招聘网站。

从不同岗位的平均薪资比较来看,技术岗和产品岗由于其各方面岗位能力要求较高,相应的工资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岗位。其中,市场需求量最高的研发技术岗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岗位,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薪24887元/月。

《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开出高薪求贤若渴之下,网络安全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数据显示,2019年网络安全人才的平均跳槽周期为30.56个月,时隔两年,已缩短至17.69个月,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动频率相接近。

报告进一步分析发现,职场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跳槽相对频繁,31.25%的年轻从业者跳槽周期仅为半年,35岁以上的从业者工作稳定性比较高,六成以上的从业者都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1-3年,有接近八成的从业者认为薪资待遇是导致其跳槽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学科建设需要转变

2015年,“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正式设立。自2016年起,有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设立或申请设置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近200所高职类院校开设信息安全应用技术或相关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为网络安全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不过,近三年来,绝大多数网安行业求职者来自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拥有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学科教育背景的求职者仍然较少。

数据显示,每年全国高校网络安全相关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人才数量不足两万人,而真正能进入行业、企业工作的比例不超过60%。

更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调查发现,对本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学生占比不足七成,对本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的学生占到四成。

此外,62.82%的网安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知识技能大多来自于工作后的项目积累,校内课堂学习仅占技能来源渠道的6.82%,不到校内课后自学占比的一半。

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在校期间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的能动性不同,导致只有约2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真实业务,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约40%应届毕业生需要1-2个月的实践培训和演练,另外的部分则根本没有掌握行业相关实战技能,也就没有能力进入行业工作。

报告指出,受访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实习机会方面有较高期待,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企业实训教师能够进入学校上课,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

报告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供需错配,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加深校企合作,消除学校教育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隔阂。

一方面应结合国家推动的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等政策,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切实为在校生实践教学提供实战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