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际组织:“昆明宣言”为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前进方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际组织:“昆明宣言”为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前进方向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昆明宣言”发出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即各国领导人致力于达成一项雄心勃勃的、具有变革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13日下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承诺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优化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现有多边环境协定的合作与协调行动,以推动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昆明宣言”发出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即各国领导人致力于达成一项雄心勃勃的、具有变革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

WWF全球政策和倡导主任李琳向界面新闻表示,“昆明宣言”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表明他们正在着手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昆明宣言”认识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应该是到2030年让自然走上恢复之路,但如何付诸行动至关重要。各方必须团结起来,确保2021年4月抵达昆明的协议草案包含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所有必要元素,让宣言变成一份自然行动计划。

与过往各届大会相比,本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致力于推动目标更为明确、有效且具备可执行性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框架。

绿色和平国际总部的资深策略专家An Lambrechts表示我们期望‘昆明宣言’对进展缓慢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谈判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目前看来,‘昆明宣言’对2022年大会第二部分的谈判重点做出了总结梳理。其中一些领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与推进。” 

对此,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表示,“昆明宣言”展示了中国作为多边谈判主席国的领导风格。

作为本届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昆明宣言”强调了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在生态文明战略规划与指导下,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了生态红线空间规划制度,将近3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并建设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据日前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近30%。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于日前的缔约方峰会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与此同时,“昆明宣言”提出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本届大会也将正式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并由中方率先出资15亿元,为实现目标筹措必要资金支持。

对此李硕表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将有助于开展关于生物多样性融资的商讨,这是实现公约目标迫切需要的。公共国际融资对其他融资来源具有重要的引领、杠杆作用,COP15峰会需要看到捐助国在融资方面作出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际组织:“昆明宣言”为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前进方向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昆明宣言”发出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即各国领导人致力于达成一项雄心勃勃的、具有变革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13日下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承诺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优化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现有多边环境协定的合作与协调行动,以推动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昆明宣言”发出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即各国领导人致力于达成一项雄心勃勃的、具有变革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

WWF全球政策和倡导主任李琳向界面新闻表示,“昆明宣言”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表明他们正在着手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昆明宣言”认识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应该是到2030年让自然走上恢复之路,但如何付诸行动至关重要。各方必须团结起来,确保2021年4月抵达昆明的协议草案包含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所有必要元素,让宣言变成一份自然行动计划。

与过往各届大会相比,本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致力于推动目标更为明确、有效且具备可执行性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框架。

绿色和平国际总部的资深策略专家An Lambrechts表示我们期望‘昆明宣言’对进展缓慢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谈判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目前看来,‘昆明宣言’对2022年大会第二部分的谈判重点做出了总结梳理。其中一些领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与推进。” 

对此,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表示,“昆明宣言”展示了中国作为多边谈判主席国的领导风格。

作为本届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昆明宣言”强调了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在生态文明战略规划与指导下,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了生态红线空间规划制度,将近3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并建设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据日前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近30%。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于日前的缔约方峰会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与此同时,“昆明宣言”提出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本届大会也将正式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并由中方率先出资15亿元,为实现目标筹措必要资金支持。

对此李硕表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将有助于开展关于生物多样性融资的商讨,这是实现公约目标迫切需要的。公共国际融资对其他融资来源具有重要的引领、杠杆作用,COP15峰会需要看到捐助国在融资方面作出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