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经纬创投万浩基:十年后,中国将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 | REAL大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纬创投万浩基:十年后,中国将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 | REAL大会

万浩基觉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响

记者 | 鲁智高

10月13日,在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REAL科技大会上,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判断,十年之后,中国应该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在他看来,电动车是一个消费品,会有低端、中端和高端品牌,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

2000年,万浩基开始进入投资行业,投资领域也随着市场周期发生着变化。从当初的互联网,到现在的工业互联网,他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涉足的赛道也包括游戏、消费、汽车等。目前,他在经纬创投负责工业互联网、出海领域,以及新潮消费,投资了小鹏汽车、陌陌、moody等企业。

不久前,乘联会发布的9月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5.5万辆,同比增长184.4%。不过由于充电设施不够完善,加上新能源汽车续航相对偏短,存在里程焦虑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对新能源汽车还存有较多顾虑。万浩基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普及的最核心因素是充电设施,“因为一般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如果无法消除消费者在充电方面的顾虑,最终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

在新能源汽车受到众多关注的同时,与汽车关联度高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被不少人所追捧。不过在自动驾驶领域,存在“纯摄像头+AI”和“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技术路线之争。前者不需要任何激光雷达辅助,代表企业有特斯拉;后者则更多依赖激光雷达,代表企业有小鹏汽车。

面对哪种技术路线更优的疑问,万浩基认为,不应该去纠结传感器技术路线,对于自动驾驶这个大脑而言,感知越多肯定越好,也会让车主更加安全,“之所以出现纠结,原因是激光雷达现在的成本太高,如果成本降下来,那么这两种传感器对自动驾驶都有好处。大家现在更应该一起努力,将硬件成本降下来。”

除了小鹏汽车,经纬也投资了理想汽车,不过前者是纯电动车,而后者是增程式电动车。万浩基觉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

以下为采访内容(有删改):

界面新闻:你做了21年投资,觉得现在的创投环境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

万浩基:百花齐放,行业变化非常快,从业者也很多。作为一个头部VC,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和充分的能力去铺开做投资,那么很容易会掉队,而这也可能是每一家投资机构最担心的事情。比如我们投芯片,需要跟专门投芯片的投资机构竞争。因为头部的投资机构需要在重点的垂直领域做布局,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很容易被别人弯道超车。

现在新领域出现的速度和频率远快于过去十年,以前一个互联网可能玩十年,一个移动互联网可能玩八年,但今天,你看像创新药、元宇宙、航空航天等,可能每一天都会有变化。我们的压力是,必须在内部培养、人员配置,还有团队专业度方面,都要同时做得很好,不然就很容易被人超过去。这些变化对一线投资机构要求很高,如果只是做一个垂直领域的基金,那现状没有问题,不过这样就很难把规模做得非常大。单靠一个垂直领域是很难做到底的,如果要想在创投行业活得久,非常考验合伙人能力和团队的配置,同时公司的架构必须灵活才能适应。

界面新闻:你曾提到早期投资本质是投人,那怎么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值得投?

万浩基:我觉得最核心是对于产品、行业判断和学习的能力。产品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现在不管是投互联网、游戏、智能电动车等行业,最大的CEO还是产品经理,所以创业者需要懂产品,毕竟最终还是产品为王。在新经济形势下,创业者需要非常懂行业的发展及趋势,不能等埋下头去把产品做出来后,结果发现这个事情在行业里面行不通。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学习能力,因为没有完美的人,加上行业变化非常快,那么就需要通过学习去调整对行业里面事物的看法。这也是我认为个人能适配企业成长的关键。

界面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乘用车销量同比在下降,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在增加,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较低。你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普及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万浩基:最核心的因素不是政策和价格,也不是产品体验,而是充电设施。如果没有安装足够方便的充电桩,电动车会存在跑不远的问题,而定期在外面充电与一般燃油车相比会显得复杂和麻烦,所以消费者最终可能会选择买燃油车。中国如果不能大规模安装充电桩,那么在推广新能源汽车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果在充电桩里面能够加上一些比较大的配套设施,那么对消费者来讲会更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车。因为一般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如果无法消除消费者在充电方面的顾虑,最终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

界面新闻:经纬先投了理想汽车,然后又投了小鹏汽车,这两家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但是又都处于同一个大赛道,你怎么看待这两种技术路线及双方的关系?

万浩基:他们其实不存在竞争,因为车型很不一样,面向的市场也不同,所以我们也没有太多的顾虑。理想汽车的产品面市前,根本没人相信增程式路线可以做得好,不过现在回过头看,他们凭借一款汽车然后销量还特别不错。所以我觉得他们的技术路线是走通了,而且短期内可能还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能让消费者没有里程焦虑。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不过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家都会走向纯电动这条路。

界面新闻:在从事投资的生涯中,你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战,是怎么解决的?

万浩基:你会有一些不一定能够理解的行业、规则和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去克服这个困难。在行业方面,我们投电动车之前,并不是太懂其中内核,但是需要去克服,去学习。克服的方法是离开舒适区,如果你不离开舒适区去想办法投,那么就等于错过这个赛道,也容易错过与该赛道相关的产业链。面对挑战,我们也在人员配置、基金匹配等方面在改变,以前的一期美元基金可能就小几亿美元,现在可以达到十几亿美元,那么能投的项目范围就非常广。

界面新闻:投资人与创业者会存在博弈关系,那么该如何与创业者建立底层信任,核心关键点是什么?

万浩基:公开透明的沟通最容易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是能够最容易去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我不介意出现任何冲突或站在对立面,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包装。大家可以把各自的观点说出来,彼此可以不认同,但都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这种博弈其实经常都在发生,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我们也拒绝过创业者,但如果不投会很透明地说清楚原因,要跟对方公开透明沟通,把里面的逻辑和道理讲清楚,最终我们投或不投可能都不重要,对方也会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这种情况在工作里面经常会发生,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沟通,容易产生误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纬创投万浩基:十年后,中国将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 | REAL大会

万浩基觉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响

记者 | 鲁智高

10月13日,在界面新闻主办的首届REAL科技大会上,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判断,十年之后,中国应该是电动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在他看来,电动车是一个消费品,会有低端、中端和高端品牌,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

2000年,万浩基开始进入投资行业,投资领域也随着市场周期发生着变化。从当初的互联网,到现在的工业互联网,他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涉足的赛道也包括游戏、消费、汽车等。目前,他在经纬创投负责工业互联网、出海领域,以及新潮消费,投资了小鹏汽车、陌陌、moody等企业。

不久前,乘联会发布的9月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5.5万辆,同比增长184.4%。不过由于充电设施不够完善,加上新能源汽车续航相对偏短,存在里程焦虑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对新能源汽车还存有较多顾虑。万浩基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普及的最核心因素是充电设施,“因为一般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如果无法消除消费者在充电方面的顾虑,最终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

在新能源汽车受到众多关注的同时,与汽车关联度高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被不少人所追捧。不过在自动驾驶领域,存在“纯摄像头+AI”和“激光雷达”的传感器技术路线之争。前者不需要任何激光雷达辅助,代表企业有特斯拉;后者则更多依赖激光雷达,代表企业有小鹏汽车。

面对哪种技术路线更优的疑问,万浩基认为,不应该去纠结传感器技术路线,对于自动驾驶这个大脑而言,感知越多肯定越好,也会让车主更加安全,“之所以出现纠结,原因是激光雷达现在的成本太高,如果成本降下来,那么这两种传感器对自动驾驶都有好处。大家现在更应该一起努力,将硬件成本降下来。”

除了小鹏汽车,经纬也投资了理想汽车,不过前者是纯电动车,而后者是增程式电动车。万浩基觉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

以下为采访内容(有删改):

界面新闻:你做了21年投资,觉得现在的创投环境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

万浩基:百花齐放,行业变化非常快,从业者也很多。作为一个头部VC,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和充分的能力去铺开做投资,那么很容易会掉队,而这也可能是每一家投资机构最担心的事情。比如我们投芯片,需要跟专门投芯片的投资机构竞争。因为头部的投资机构需要在重点的垂直领域做布局,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很容易被别人弯道超车。

现在新领域出现的速度和频率远快于过去十年,以前一个互联网可能玩十年,一个移动互联网可能玩八年,但今天,你看像创新药、元宇宙、航空航天等,可能每一天都会有变化。我们的压力是,必须在内部培养、人员配置,还有团队专业度方面,都要同时做得很好,不然就很容易被人超过去。这些变化对一线投资机构要求很高,如果只是做一个垂直领域的基金,那现状没有问题,不过这样就很难把规模做得非常大。单靠一个垂直领域是很难做到底的,如果要想在创投行业活得久,非常考验合伙人能力和团队的配置,同时公司的架构必须灵活才能适应。

界面新闻:你曾提到早期投资本质是投人,那怎么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值得投?

万浩基:我觉得最核心是对于产品、行业判断和学习的能力。产品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现在不管是投互联网、游戏、智能电动车等行业,最大的CEO还是产品经理,所以创业者需要懂产品,毕竟最终还是产品为王。在新经济形势下,创业者需要非常懂行业的发展及趋势,不能等埋下头去把产品做出来后,结果发现这个事情在行业里面行不通。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学习能力,因为没有完美的人,加上行业变化非常快,那么就需要通过学习去调整对行业里面事物的看法。这也是我认为个人能适配企业成长的关键。

界面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乘用车销量同比在下降,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在增加,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较低。你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普及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万浩基:最核心的因素不是政策和价格,也不是产品体验,而是充电设施。如果没有安装足够方便的充电桩,电动车会存在跑不远的问题,而定期在外面充电与一般燃油车相比会显得复杂和麻烦,所以消费者最终可能会选择买燃油车。中国如果不能大规模安装充电桩,那么在推广新能源汽车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果在充电桩里面能够加上一些比较大的配套设施,那么对消费者来讲会更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车。因为一般家庭通常只有一辆车,如果无法消除消费者在充电方面的顾虑,最终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

界面新闻:经纬先投了理想汽车,然后又投了小鹏汽车,这两家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但是又都处于同一个大赛道,你怎么看待这两种技术路线及双方的关系?

万浩基:他们其实不存在竞争,因为车型很不一样,面向的市场也不同,所以我们也没有太多的顾虑。理想汽车的产品面市前,根本没人相信增程式路线可以做得好,不过现在回过头看,他们凭借一款汽车然后销量还特别不错。所以我觉得他们的技术路线是走通了,而且短期内可能还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能让消费者没有里程焦虑。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大规模建设好前,同时一般人通常只会买一辆车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路线绝对走得通,也可能会是电动汽车最好卖的一条路。不过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家都会走向纯电动这条路。

界面新闻:在从事投资的生涯中,你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战,是怎么解决的?

万浩基:你会有一些不一定能够理解的行业、规则和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去克服这个困难。在行业方面,我们投电动车之前,并不是太懂其中内核,但是需要去克服,去学习。克服的方法是离开舒适区,如果你不离开舒适区去想办法投,那么就等于错过这个赛道,也容易错过与该赛道相关的产业链。面对挑战,我们也在人员配置、基金匹配等方面在改变,以前的一期美元基金可能就小几亿美元,现在可以达到十几亿美元,那么能投的项目范围就非常广。

界面新闻:投资人与创业者会存在博弈关系,那么该如何与创业者建立底层信任,核心关键点是什么?

万浩基:公开透明的沟通最容易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是能够最容易去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我不介意出现任何冲突或站在对立面,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包装。大家可以把各自的观点说出来,彼此可以不认同,但都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这种博弈其实经常都在发生,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我们也拒绝过创业者,但如果不投会很透明地说清楚原因,要跟对方公开透明沟通,把里面的逻辑和道理讲清楚,最终我们投或不投可能都不重要,对方也会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这种情况在工作里面经常会发生,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沟通,容易产生误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