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一辆车上的哪些配置是鸡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一辆车上的哪些配置是鸡肋?

对于百分之九十买车还算买大件儿的消费者来说,如何慧眼识配置很重要。

鸡肋骨多肉少,闲来啃啃磨磨牙还算不错,但始终上不了正餐台面;鸡腿肉多骨少,简单烹制后,一番利牙撕扯的满足感绝不是其它食材能媲美的,下饭小菜或是凑嘴零食的角色都完美担当。食肉如是,选车上的配置也如是,对于百分之九十买车还算买大件儿的消费者来说,如何慧眼识配置很重要。

首先声明下,我是一名坚定不移的“顶配党”,无论是自己买车还是推荐真朋友,我都喜欢选顶配,原因很简单:省心省时省力,这个级别这个价位该有的配置一个不落下,还不用为纠结哪个车型配置多,哪个车型性价比高浪费时间,省下的心力和时间完全可以用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但很多人都认为,买顶配车型是最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就像买精装房一样,几年后升值的是房屋本身,而屋内的精装修却跌价不少,但别忘了,入住精装房的时候可以省去磨人无比的装修过程,而当卖房的时候,你已经在精装修中享受了许久。

但就算是精装房,也会有许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和顶配车型一样,满身的黑科技中有很多是没有必要或是因为车企间的军备竞赛才装上的,下面我就罗列下个人认为比较鸡肋和鸡腿的车辆配置供大家参考,以五星为标准上限。

车载导航

鸡肋指数:五颗星

我对导航的要求是定位精确、更新播报及时和规划路线智能人性。不客气的说,目前在售的车载导航系统都做不全以上三点,定位精准不难,只要车开起来,车载系统基本和智能手机定位精准度相似,地图更新频率和行驶过程中的前方路况播报,车载导航就完全不是智能手机的对手,而规划路线更不用提,完全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仅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推倒开过去才作数。

>>>我对导航的要求是定位精确、更新播报及时和规划路线智能人性。不客气的说,目前在售的车载导航系统都做不全以上三点,定位精准不难,只要车开起来,车载系统基本和智能手机定位精准度相似,地图更新频率和行驶过程中的前方路况播报,车载导航就完全不是智能手机的对手,而规划路线更不用提,完全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仅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推倒开过去才作数。

语音识别

鸡肋指数:五颗星

如果做不到苹果siri这样的语音识别率,我觉得还是别装载车上的好,一边开车一边等待语音识别结果是件相当蛋疼的事情,平时不开车对着手机语音识别都觉得费劲,所以车上的用处真心不大。

举例来说,前几个月去试驾某自主品牌网红SUV,工程师好了好久介绍这套车上的语音识别系统,说得是天花乱坠,但实际体验起来呢,总感觉有些不明所以。首先唤醒这个语音系统必须先说一句:你好,XX,偶尔一次两次用你好,XX来唤醒还算能忍受,毕竟玩个新鲜,但次数多了,也要考虑下坐在车里乘员的感受。其次,这套语音系统控制的音乐播放功能,还是依靠内置的移动网络来播放歌曲,当我说我想听《模特》时,长时间的网络缓存让整个车厢的气氛变得相当尴尬,还真不如插个优盘或听收音机呢。最后,这套语音系统说是智能,其实只是打着智能的幌子而已,能通过语音控制的车内组件少得可怜,除了音乐,空调温度,打电话这种基础功能外,其余的还真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既然能控制空调温度,为什么不连电动座椅调节也一起调了呢?都是为了更舒服嘛。所以车载语音系统是科技向前发展的潮流,但目前的它,仍旧处于相对原始和粗鄙的状态,花钱买它,意义不大。

座椅记忆

鸡肋指数:四颗星 

又是个花架子配置,一般性的座椅记忆会放在主副驾驶位上的门板上,弄个数字123来代表不同的座椅位置,但我很想问问,副驾驶大部分情况下除了老婆,还有谁会坐,或者说,还会让谁坐?至少我自己的车是很少让旁人坐副驾驶的,即使是接人,也只会让他们坐后排。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主驾驶位是我,副驾驶位是老婆,要这个座椅记忆功能何用?驾驶的位置在调好后,我很少会去动,相信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副驾驶老婆调好后,也基本不会再去动座椅的位置,那这123的设置就变得很尴尬,难道1是正常坐姿,2是高速半躺,3是夜深人静小树林羞羞位?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真有3的需求,还不如买个MPV,把后两排位置全部放倒后铺个苏格兰绒布软垫或是水床软垫,那样才是真正的到位。

既然写到座椅,正好提一下另几个有关座椅的配置,比如电动调节和加热通风。加热通风是必选的,冬天暖夏天热,尤其是冬天的时候,你提前把副驾驶座位加热到暖暖的用来迎接女神,等她坐定后再递上一大杯预先准备好的温热榛果拿铁,看着她朱唇轻启,缓慢喝下,身体也逐渐瘫软下来,向后倒去……这时候就该电动调节功能上场了,穿过女神身体上方后,帅气地按下座位侧面的电动按钮,座椅随着嗡嗡的电流声任君摆布,相信此刻你的大脸与女神唇间的距离仅剩下0.01毫米,四目相对,火星迸溅,接下来该怎么燃烧,就不用我教了吧……

友情提醒:豪华车和高颜值有助于上述过程顺利完成,自主品牌建议谨慎采用。 

自动泊车入位

鸡肋指数:三颗星

如果未来每辆车都装上了自动泊车入位,且这些泊车系统足够智能的话,我相信停车场里的缘分碰撞会少掉百分之九十五。再也没有美女倒车倒不进去,你英雄救美的事情发生了。而且中国的车位设置奇葩程度世界领先,连大型商业建筑的地库都设计的不知所云,更不用提数量繁多的、没有固定车位的老式小区了,我曾在一个相当拥挤的老小区里试验侧方位自动泊车,结果坐在车里听了好久的嘀嘀嘀嘀嘀嘀报警声后,这辆体型庞大的SUV依旧没有成功落位。

讲道理,有等着的时间我还不如找门房老大爷,打个招呼发根烟让他帮我指挥下,虽然这些大爷可能没有驾照,但在指挥小区停车上,技术绝对比摄像头和行车电脑精湛得多。脑洞再大一点,如果自动泊车入位成为标配,那中国的驾校应该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倒闭吧。

大灯清洗

鸡肋指数:两颗星

大灯清洗对下雪的城市或是经常需要去越野的车主来说,是个挺重要的配置。比如泥泞路段上,前大灯会被掀起的泥土遮住,会对前方的照明造成影响,但如果一直在城市路面行驶,偶尔去下郊区进行轻度OFF-ROAD的话,这个功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在城市行驶,洗车店遍地都是,如果真的有洁癖,花20块找家洗车店,全车清洗不是更好。

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

鸡肋指数:爆表

我很难相信这样落后于时代的机械结构竟然还存在,而且不仅存在,还用在了许多市面上销售的新车身上,比如新赛欧或名爵3。AMT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在通常的手动变速箱和离合器上配备一套电子控制的液压操纵系统,以达到自动切换档位目的的机构,这里我就不赘述了,用赛欧3来举例,顶配的AMT车型比MT车型贵6000元,也就意味着多花6000元买个不坐在副驾驶位上的机器人来帮你踩离合器换挡,而这6000元只是把这个机器人请回来的钱,还不算后续维修。

如果追求家用平顺,那目前各大车厂的AT和CVT变速箱足矣,且AT和CVT变速箱的加速性能也在持续提升。如果追求运动感并对加速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可以选双离合器变速箱,除了低档位时的顿挫外,其它都还可以接受。如果真的追求驾驶乐趣和随心所驾,那必然是选手动挡车型,5MT也好,6MT也罢,都是值得玩乐的车型。这样看下来,AMT没任何优势可言,说自己喜欢驾驶?那应该真男人三踏板才对;说看中省油耐久度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日系厂商早就大面积推广AMT了,而不是主推现在的AT和CVT了。

现在AMT主要用于低端A0级产品,且产品很少,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有非常多可供选择的车型,搭载4AT、6AT、CVT变速箱的产品比比皆是,完全没必要选择AMT变速箱;另一点也正是因为AMT顿挫、故障率高的缺点让消费者不愿接受,或是在第一辆车上当后,永久性放弃AMT变速箱。

 

文:李文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一辆车上的哪些配置是鸡肋?

对于百分之九十买车还算买大件儿的消费者来说,如何慧眼识配置很重要。

鸡肋骨多肉少,闲来啃啃磨磨牙还算不错,但始终上不了正餐台面;鸡腿肉多骨少,简单烹制后,一番利牙撕扯的满足感绝不是其它食材能媲美的,下饭小菜或是凑嘴零食的角色都完美担当。食肉如是,选车上的配置也如是,对于百分之九十买车还算买大件儿的消费者来说,如何慧眼识配置很重要。

首先声明下,我是一名坚定不移的“顶配党”,无论是自己买车还是推荐真朋友,我都喜欢选顶配,原因很简单:省心省时省力,这个级别这个价位该有的配置一个不落下,还不用为纠结哪个车型配置多,哪个车型性价比高浪费时间,省下的心力和时间完全可以用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但很多人都认为,买顶配车型是最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就像买精装房一样,几年后升值的是房屋本身,而屋内的精装修却跌价不少,但别忘了,入住精装房的时候可以省去磨人无比的装修过程,而当卖房的时候,你已经在精装修中享受了许久。

但就算是精装房,也会有许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和顶配车型一样,满身的黑科技中有很多是没有必要或是因为车企间的军备竞赛才装上的,下面我就罗列下个人认为比较鸡肋和鸡腿的车辆配置供大家参考,以五星为标准上限。

车载导航

鸡肋指数:五颗星

我对导航的要求是定位精确、更新播报及时和规划路线智能人性。不客气的说,目前在售的车载导航系统都做不全以上三点,定位精准不难,只要车开起来,车载系统基本和智能手机定位精准度相似,地图更新频率和行驶过程中的前方路况播报,车载导航就完全不是智能手机的对手,而规划路线更不用提,完全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仅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推倒开过去才作数。

>>>我对导航的要求是定位精确、更新播报及时和规划路线智能人性。不客气的说,目前在售的车载导航系统都做不全以上三点,定位精准不难,只要车开起来,车载系统基本和智能手机定位精准度相似,地图更新频率和行驶过程中的前方路况播报,车载导航就完全不是智能手机的对手,而规划路线更不用提,完全是一意孤行,撞了南墙不仅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推倒开过去才作数。

语音识别

鸡肋指数:五颗星

如果做不到苹果siri这样的语音识别率,我觉得还是别装载车上的好,一边开车一边等待语音识别结果是件相当蛋疼的事情,平时不开车对着手机语音识别都觉得费劲,所以车上的用处真心不大。

举例来说,前几个月去试驾某自主品牌网红SUV,工程师好了好久介绍这套车上的语音识别系统,说得是天花乱坠,但实际体验起来呢,总感觉有些不明所以。首先唤醒这个语音系统必须先说一句:你好,XX,偶尔一次两次用你好,XX来唤醒还算能忍受,毕竟玩个新鲜,但次数多了,也要考虑下坐在车里乘员的感受。其次,这套语音系统控制的音乐播放功能,还是依靠内置的移动网络来播放歌曲,当我说我想听《模特》时,长时间的网络缓存让整个车厢的气氛变得相当尴尬,还真不如插个优盘或听收音机呢。最后,这套语音系统说是智能,其实只是打着智能的幌子而已,能通过语音控制的车内组件少得可怜,除了音乐,空调温度,打电话这种基础功能外,其余的还真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既然能控制空调温度,为什么不连电动座椅调节也一起调了呢?都是为了更舒服嘛。所以车载语音系统是科技向前发展的潮流,但目前的它,仍旧处于相对原始和粗鄙的状态,花钱买它,意义不大。

座椅记忆

鸡肋指数:四颗星 

又是个花架子配置,一般性的座椅记忆会放在主副驾驶位上的门板上,弄个数字123来代表不同的座椅位置,但我很想问问,副驾驶大部分情况下除了老婆,还有谁会坐,或者说,还会让谁坐?至少我自己的车是很少让旁人坐副驾驶的,即使是接人,也只会让他们坐后排。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主驾驶位是我,副驾驶位是老婆,要这个座椅记忆功能何用?驾驶的位置在调好后,我很少会去动,相信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副驾驶老婆调好后,也基本不会再去动座椅的位置,那这123的设置就变得很尴尬,难道1是正常坐姿,2是高速半躺,3是夜深人静小树林羞羞位?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真有3的需求,还不如买个MPV,把后两排位置全部放倒后铺个苏格兰绒布软垫或是水床软垫,那样才是真正的到位。

既然写到座椅,正好提一下另几个有关座椅的配置,比如电动调节和加热通风。加热通风是必选的,冬天暖夏天热,尤其是冬天的时候,你提前把副驾驶座位加热到暖暖的用来迎接女神,等她坐定后再递上一大杯预先准备好的温热榛果拿铁,看着她朱唇轻启,缓慢喝下,身体也逐渐瘫软下来,向后倒去……这时候就该电动调节功能上场了,穿过女神身体上方后,帅气地按下座位侧面的电动按钮,座椅随着嗡嗡的电流声任君摆布,相信此刻你的大脸与女神唇间的距离仅剩下0.01毫米,四目相对,火星迸溅,接下来该怎么燃烧,就不用我教了吧……

友情提醒:豪华车和高颜值有助于上述过程顺利完成,自主品牌建议谨慎采用。 

自动泊车入位

鸡肋指数:三颗星

如果未来每辆车都装上了自动泊车入位,且这些泊车系统足够智能的话,我相信停车场里的缘分碰撞会少掉百分之九十五。再也没有美女倒车倒不进去,你英雄救美的事情发生了。而且中国的车位设置奇葩程度世界领先,连大型商业建筑的地库都设计的不知所云,更不用提数量繁多的、没有固定车位的老式小区了,我曾在一个相当拥挤的老小区里试验侧方位自动泊车,结果坐在车里听了好久的嘀嘀嘀嘀嘀嘀报警声后,这辆体型庞大的SUV依旧没有成功落位。

讲道理,有等着的时间我还不如找门房老大爷,打个招呼发根烟让他帮我指挥下,虽然这些大爷可能没有驾照,但在指挥小区停车上,技术绝对比摄像头和行车电脑精湛得多。脑洞再大一点,如果自动泊车入位成为标配,那中国的驾校应该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倒闭吧。

大灯清洗

鸡肋指数:两颗星

大灯清洗对下雪的城市或是经常需要去越野的车主来说,是个挺重要的配置。比如泥泞路段上,前大灯会被掀起的泥土遮住,会对前方的照明造成影响,但如果一直在城市路面行驶,偶尔去下郊区进行轻度OFF-ROAD的话,这个功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在城市行驶,洗车店遍地都是,如果真的有洁癖,花20块找家洗车店,全车清洗不是更好。

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

鸡肋指数:爆表

我很难相信这样落后于时代的机械结构竟然还存在,而且不仅存在,还用在了许多市面上销售的新车身上,比如新赛欧或名爵3。AMT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在通常的手动变速箱和离合器上配备一套电子控制的液压操纵系统,以达到自动切换档位目的的机构,这里我就不赘述了,用赛欧3来举例,顶配的AMT车型比MT车型贵6000元,也就意味着多花6000元买个不坐在副驾驶位上的机器人来帮你踩离合器换挡,而这6000元只是把这个机器人请回来的钱,还不算后续维修。

如果追求家用平顺,那目前各大车厂的AT和CVT变速箱足矣,且AT和CVT变速箱的加速性能也在持续提升。如果追求运动感并对加速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可以选双离合器变速箱,除了低档位时的顿挫外,其它都还可以接受。如果真的追求驾驶乐趣和随心所驾,那必然是选手动挡车型,5MT也好,6MT也罢,都是值得玩乐的车型。这样看下来,AMT没任何优势可言,说自己喜欢驾驶?那应该真男人三踏板才对;说看中省油耐久度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日系厂商早就大面积推广AMT了,而不是主推现在的AT和CVT了。

现在AMT主要用于低端A0级产品,且产品很少,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有非常多可供选择的车型,搭载4AT、6AT、CVT变速箱的产品比比皆是,完全没必要选择AMT变速箱;另一点也正是因为AMT顿挫、故障率高的缺点让消费者不愿接受,或是在第一辆车上当后,永久性放弃AMT变速箱。

 

文:李文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