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公开讨论死亡是种怎样的体验?奇葩说做到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公开讨论死亡是种怎样的体验?奇葩说做到了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今天小编想任性一把,就发一篇和IP无关的文章。因为这次的主题,无关行业,无关兴趣,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却从小缺失的一课,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所适从甚至深度避讳。《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其实关于《奇葩说》,小编一直是超级死忠粉。事实上对于辩论的痴迷,小编的儿童时代就开始了,从99年国辩开始追,胡渐彪、黄执中、马薇薇,邱晨,这些人,小编都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到了《奇葩说》,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去体现多元的价值观,引导观众去思考而不是非要形成固定答案,而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几乎没有办法再去戏谑。是的,正如蔡康永所说,

在华人的文化里,死亡一直是缺失的一课。我们从小没有被教育,如何面对死亡。

这期节目带给小编的内心震撼是无比强大的,尤其是黄大神和马东东那段。其实这不是小编第一次面对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早在6年前,在小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个话题的讨论(额。。。不小心暴露了年纪,成熟的都可以做你们阿姨了)

6年前的一次沙龙,小编遇到了几乎同样的话题,需要参与讨论。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看到是这个话题,内心是十分崩溃的,莫名的愤怒,几乎无法思考。甚至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人讨论都极其反感和抵触。后来在坚持了10分钟之后,小编终于忍不住几乎是含着眼泪夺门而出。当时的沙龙主人马上过来问我,怎么了。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他说,“XXX我很尊敬你,但是我不懂你为什么要公开探讨这个话题。我觉得死亡这件事不适合在周六下午一群人坐在这里嘻嘻哈哈的讨论,死亡是很深刻的,我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公开讨论”。对方听了,非常Nice地拍拍我的肩,“好,也许对你来说,这个话题真的太沉重了,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向你道歉”。如今想来,我对这位沙龙主人,觉得非常抱歉。他在那两年经历了妻子身患绝症的遭遇,在那段时间里,他可能无数次思考过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话题。而当时我的强烈抵触和反感,是觉得这个话题几乎不需要辩论,这简直就是对人性的侮辱,甚至认为如果不鼓励简直就是人渣,怎么有人内心可以那么阴暗么?

在许多人也许都感同身受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许多平时非常理智的辩手们都哭成一片。李林几乎泣不成声明确表示了对这个辩题的不解,必须要鼓励,如果不鼓励,还是人么?还有马薇薇哭了整场,她前两年遭遇了老公出轨离婚和父亲癌症的双重压力,想必一定感慨良多。

然而在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体验,尤其是这两年开始接触一些宗教知识后,小编开始思考:

我们对亲人的爱和亲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平衡?

人与人之间聚散离合的缘分,我们该如何处理与至亲之人的关系甚至面对离去?

生命的尊严和轮回,是否生和死就是敌对面?

这一期,节目几乎放弃了对抗的辩论模式,可却成就了无数人心中最精彩的一期节目。这里面有无数感动人的瞬间,比如邱晨在一群人已经哭的不行,她站起来平静地发言,试图压制自己哽咽的情绪。

她引用龙应台的那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

比如,黄执中站起来对马薇薇说,“马薇薇你不要哭了,这一段,一部分是讲给你听的”。听到这句话,小编的心都要化了。他说,在面对绝症病人,我们本能地都会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大多数人都会用的鼓励的套话可能会阻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是啊,如果一切真的不可逆转,为什么不放弃那些情面,放弃那些规矩,抓紧最后的机会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也许明天真的不会再来了。也许这一世,我们的缘分就真的尽了。下一世,即使相遇我们也不再是今生的我们。

还有刷屏我们朋友圈的高晓松的诗,科学和文学的距离,有时候可能就是相隔一个温柔多情的“矮大紧”。

 

当然,最令小编泪崩的还是马东东的那段追忆父亲的发言。他说在父亲突然去世的三年后,有一天他突然梦到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在梦里对他说,“我今天才真的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马东东说这是他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放下,在小编眼里,生命轮回,每一世我们的相遇都是彼此的缘分。在一世缘分中,我们完成今生对彼此的功课,功课完成,缘分完结,进入下一世的生命课题。

综上所述,这是小编活了18年来(人艰不拆)看到最精彩的一期国内综艺节目,没有之一!有感情,有理性,有人性,沉重的内容里却依然有逗逼,有黄段子,有花式广告,小编决定要跟随偶像的步伐,把广告进行到底!毕竟我们是一个严肃的企业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公开讨论死亡是种怎样的体验?奇葩说做到了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今天小编想任性一把,就发一篇和IP无关的文章。因为这次的主题,无关行业,无关兴趣,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却从小缺失的一课,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所适从甚至深度避讳。《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其实关于《奇葩说》,小编一直是超级死忠粉。事实上对于辩论的痴迷,小编的儿童时代就开始了,从99年国辩开始追,胡渐彪、黄执中、马薇薇,邱晨,这些人,小编都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到了《奇葩说》,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去体现多元的价值观,引导观众去思考而不是非要形成固定答案,而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几乎没有办法再去戏谑。是的,正如蔡康永所说,

在华人的文化里,死亡一直是缺失的一课。我们从小没有被教育,如何面对死亡。

这期节目带给小编的内心震撼是无比强大的,尤其是黄大神和马东东那段。其实这不是小编第一次面对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早在6年前,在小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个话题的讨论(额。。。不小心暴露了年纪,成熟的都可以做你们阿姨了)

6年前的一次沙龙,小编遇到了几乎同样的话题,需要参与讨论。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看到是这个话题,内心是十分崩溃的,莫名的愤怒,几乎无法思考。甚至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人讨论都极其反感和抵触。后来在坚持了10分钟之后,小编终于忍不住几乎是含着眼泪夺门而出。当时的沙龙主人马上过来问我,怎么了。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他说,“XXX我很尊敬你,但是我不懂你为什么要公开探讨这个话题。我觉得死亡这件事不适合在周六下午一群人坐在这里嘻嘻哈哈的讨论,死亡是很深刻的,我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公开讨论”。对方听了,非常Nice地拍拍我的肩,“好,也许对你来说,这个话题真的太沉重了,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向你道歉”。如今想来,我对这位沙龙主人,觉得非常抱歉。他在那两年经历了妻子身患绝症的遭遇,在那段时间里,他可能无数次思考过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话题。而当时我的强烈抵触和反感,是觉得这个话题几乎不需要辩论,这简直就是对人性的侮辱,甚至认为如果不鼓励简直就是人渣,怎么有人内心可以那么阴暗么?

在许多人也许都感同身受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许多平时非常理智的辩手们都哭成一片。李林几乎泣不成声明确表示了对这个辩题的不解,必须要鼓励,如果不鼓励,还是人么?还有马薇薇哭了整场,她前两年遭遇了老公出轨离婚和父亲癌症的双重压力,想必一定感慨良多。

然而在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体验,尤其是这两年开始接触一些宗教知识后,小编开始思考:

我们对亲人的爱和亲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平衡?

人与人之间聚散离合的缘分,我们该如何处理与至亲之人的关系甚至面对离去?

生命的尊严和轮回,是否生和死就是敌对面?

这一期,节目几乎放弃了对抗的辩论模式,可却成就了无数人心中最精彩的一期节目。这里面有无数感动人的瞬间,比如邱晨在一群人已经哭的不行,她站起来平静地发言,试图压制自己哽咽的情绪。

她引用龙应台的那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

比如,黄执中站起来对马薇薇说,“马薇薇你不要哭了,这一段,一部分是讲给你听的”。听到这句话,小编的心都要化了。他说,在面对绝症病人,我们本能地都会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大多数人都会用的鼓励的套话可能会阻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是啊,如果一切真的不可逆转,为什么不放弃那些情面,放弃那些规矩,抓紧最后的机会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也许明天真的不会再来了。也许这一世,我们的缘分就真的尽了。下一世,即使相遇我们也不再是今生的我们。

还有刷屏我们朋友圈的高晓松的诗,科学和文学的距离,有时候可能就是相隔一个温柔多情的“矮大紧”。

 

当然,最令小编泪崩的还是马东东的那段追忆父亲的发言。他说在父亲突然去世的三年后,有一天他突然梦到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在梦里对他说,“我今天才真的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马东东说这是他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放下,在小编眼里,生命轮回,每一世我们的相遇都是彼此的缘分。在一世缘分中,我们完成今生对彼此的功课,功课完成,缘分完结,进入下一世的生命课题。

综上所述,这是小编活了18年来(人艰不拆)看到最精彩的一期国内综艺节目,没有之一!有感情,有理性,有人性,沉重的内容里却依然有逗逼,有黄段子,有花式广告,小编决定要跟随偶像的步伐,把广告进行到底!毕竟我们是一个严肃的企业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