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绿色金融圆桌:金融业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挑战有多难?机遇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绿色金融圆桌:金融业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挑战有多难?机遇何在?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曾仰琳

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绿色金融也成了行业热议话题。面对碳达峰、碳中和,金融业将面临有种何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和变革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难题,又有何对策?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与会嘉宾在会上针对上述话题分享见解。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必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绿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指出,这个过程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刘坚东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将催生清洁能源电动化交通设施制造、节能改造、碳储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带来的企业成本、利润以及资金流的变化,将改变现有的财务运营模式。这些变化都会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窗口偏紧,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谈及“双碳”的挑战,刘建军认为,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些行业的违约率可能大幅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气候转型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加快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前谋划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同时,刘建军指出,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状,必须实事求是,全力处理好降碳和能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来有效应对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同样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都赞同机遇大于挑战,但是面临的挑战有多难?我们可能估计的还有一点不足。”

王文进一步阐述道,首先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涉及失业、社会隔离、全球化的休克等等,甚至还有因为争夺资源而产生的战争。碳中和这场战争未来会涉及到大量资金的转向、标准的设置、国际规则等方方面面的大国博弈。

其次,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准确全面完整贯彻新发展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明确,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差不多达到20%,2030年达到30%,2060年达到80%。但目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到20%。这就对中国发展形成巨大的碳约束。

“过去我们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的化石能源,即地下能源——煤、铁矿石、天然气、石油,此前一直保持在80%的高煤模式。这就意味着未来我们要转变,实现能源结构的切换,即从过去依赖地下能源,到现在依赖地上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王文指出,这么巨大的转变不是简简单单的生活习惯的转变,涉及生活方式革命、发展方式革命,完全是颠覆性的。因此,要防止短期内运动式减碳出现的挑战。

最后,王文表示,碳交易市场是具有非常伟大意义的产业升级,使很多根本完不成碳中和的地方出现了完成的可能性。有一些工业性很强的城市,如山西、河北、内蒙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买碳排放,进而实现碳中和。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当前碳价值被严重低估,全球市场所谓的碳市场的开放对接、接轨还没有形成。

“只有碳价提升以后,成本提升才会有更多的奖励激励、惩戒机制去撬动更多产业从事低碳发展。“王文如是说。

谈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刘建军指出,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的2.5%。面对百万亿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占比,树立负责任商业银行的形象。

“商业银行要顺应绿色革命潮流,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机遇;要主动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渠道满足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全力支持3060目标的实现。”刘坚东表示。

王文指出:“总而言之,碳中和是一场生活方式、经济方式的革命,但是我们对于碳中和的意义、细节以及方方面面的着眼点,理解研究还不够,下一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化、理解它的内涵,并且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基因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行动。”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

会上,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围绕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发表了看法和观点。

据张青松介绍,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态服务和物质产品的总和。这既包括清新的空气、安全的土壤、清洁的水源等生态调节服务类产品,也包括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经营开发的物质类文化类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潜在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保护效益的外部化以及生态保护成本的内部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至少要包括三个基本的环节,即评估价值、价值发现、实现收益。

他认为,从已有的探索来看,虽然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很显著的进展,但在全方位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具体来看,张青松提出当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社会公认的精准的评价框架,生态产品的内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如哪些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谁应该付费,生态产品的价值体现的载体有多少等等,这些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方案或者是答案。

二是价值实现的通道还没有完全打开。目前只有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权益进入了交易市场,涉及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权很难进入交易市场。即便是今年刚刚启动的碳交易市场,交易的规模还不是那么令人鼓舞。

三是激励机制还不充分,比如说目前生态补偿的资金规模主要依赖于财政支出的能力,这没有完全体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风险分担缓释机制还不够健全,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贷款或者其他的此领域的投资风险也比较高,影响了这项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

“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社会职责,积极构建绿色金融的业务体系,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张青松指出。

基于此,张青松建议,一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信贷政策。信贷资金是金融业对生态产品提供者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商业银行要围绕生态产品的重点领域出台专门的行业信贷政策,推动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与信贷行业政策的有机融合,同时配套经济基本占用、信贷授权、贷款定价等差异化措施。

二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创新碳汇质押贷款,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贷等信贷新产品。也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并购、绿色银团、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等业务,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促进生态产品市场的发育成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金融机构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各类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扩大覆盖面,增加其流动性,增加其市场的深度。未来,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凸显和加强,金融机构可以参加进来,通过创新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交易服务,更好地活跃碳交易市场。

四是探索更多的金融支持模式。金融产品价值实现的项目,很多都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公益属性强等特点,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强化与政府的合作,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运作。比如双方可以通过共建“生态产品确权+绿色信贷+风险补偿”模式,“公共产品+绿色基金”模式,绿色PPP融资等模式,双方互动,共同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绿色金融圆桌:金融业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挑战有多难?机遇何在?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曾仰琳

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绿色金融也成了行业热议话题。面对碳达峰、碳中和,金融业将面临有种何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和变革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难题,又有何对策?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与会嘉宾在会上针对上述话题分享见解。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必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绿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指出,这个过程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刘坚东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将催生清洁能源电动化交通设施制造、节能改造、碳储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带来的企业成本、利润以及资金流的变化,将改变现有的财务运营模式。这些变化都会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窗口偏紧,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谈及“双碳”的挑战,刘建军认为,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些行业的违约率可能大幅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气候转型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加快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前谋划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同时,刘建军指出,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状,必须实事求是,全力处理好降碳和能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来有效应对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同样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都赞同机遇大于挑战,但是面临的挑战有多难?我们可能估计的还有一点不足。”

王文进一步阐述道,首先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涉及失业、社会隔离、全球化的休克等等,甚至还有因为争夺资源而产生的战争。碳中和这场战争未来会涉及到大量资金的转向、标准的设置、国际规则等方方面面的大国博弈。

其次,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准确全面完整贯彻新发展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明确,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差不多达到20%,2030年达到30%,2060年达到80%。但目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到20%。这就对中国发展形成巨大的碳约束。

“过去我们的发展模式过于依赖的化石能源,即地下能源——煤、铁矿石、天然气、石油,此前一直保持在80%的高煤模式。这就意味着未来我们要转变,实现能源结构的切换,即从过去依赖地下能源,到现在依赖地上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王文指出,这么巨大的转变不是简简单单的生活习惯的转变,涉及生活方式革命、发展方式革命,完全是颠覆性的。因此,要防止短期内运动式减碳出现的挑战。

最后,王文表示,碳交易市场是具有非常伟大意义的产业升级,使很多根本完不成碳中和的地方出现了完成的可能性。有一些工业性很强的城市,如山西、河北、内蒙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买碳排放,进而实现碳中和。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当前碳价值被严重低估,全球市场所谓的碳市场的开放对接、接轨还没有形成。

“只有碳价提升以后,成本提升才会有更多的奖励激励、惩戒机制去撬动更多产业从事低碳发展。“王文如是说。

谈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刘建军指出,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的2.5%。面对百万亿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占比,树立负责任商业银行的形象。

“商业银行要顺应绿色革命潮流,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机遇;要主动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渠道满足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全力支持3060目标的实现。”刘坚东表示。

王文指出:“总而言之,碳中和是一场生活方式、经济方式的革命,但是我们对于碳中和的意义、细节以及方方面面的着眼点,理解研究还不够,下一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化、理解它的内涵,并且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基因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行动。”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

会上,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围绕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发表了看法和观点。

据张青松介绍,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态服务和物质产品的总和。这既包括清新的空气、安全的土壤、清洁的水源等生态调节服务类产品,也包括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经营开发的物质类文化类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潜在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保护效益的外部化以及生态保护成本的内部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至少要包括三个基本的环节,即评估价值、价值发现、实现收益。

他认为,从已有的探索来看,虽然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很显著的进展,但在全方位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具体来看,张青松提出当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社会公认的精准的评价框架,生态产品的内涵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如哪些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谁应该付费,生态产品的价值体现的载体有多少等等,这些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方案或者是答案。

二是价值实现的通道还没有完全打开。目前只有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权益进入了交易市场,涉及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权很难进入交易市场。即便是今年刚刚启动的碳交易市场,交易的规模还不是那么令人鼓舞。

三是激励机制还不充分,比如说目前生态补偿的资金规模主要依赖于财政支出的能力,这没有完全体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风险分担缓释机制还不够健全,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贷款或者其他的此领域的投资风险也比较高,影响了这项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

“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社会职责,积极构建绿色金融的业务体系,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张青松指出。

基于此,张青松建议,一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信贷政策。信贷资金是金融业对生态产品提供者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商业银行要围绕生态产品的重点领域出台专门的行业信贷政策,推动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与信贷行业政策的有机融合,同时配套经济基本占用、信贷授权、贷款定价等差异化措施。

二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创新碳汇质押贷款,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贷等信贷新产品。也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并购、绿色银团、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等业务,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促进生态产品市场的发育成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金融机构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各类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扩大覆盖面,增加其流动性,增加其市场的深度。未来,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凸显和加强,金融机构可以参加进来,通过创新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交易服务,更好地活跃碳交易市场。

四是探索更多的金融支持模式。金融产品价值实现的项目,很多都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公益属性强等特点,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强化与政府的合作,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运作。比如双方可以通过共建“生态产品确权+绿色信贷+风险补偿”模式,“公共产品+绿色基金”模式,绿色PPP融资等模式,双方互动,共同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