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一年,最冷的冬天,最冷的文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一年,最冷的冬天,最冷的文字

诚然,上海过去的这个冬季很冷,而Cohen的这本传记无处不透露着一种寒气。

It's four in the morning, the end of December

现在凌晨四点 在十二月的末尾

I'm writing you now just to see if you're better

我写信给你 只想看看你是否过得更好

New York is cold, but I like where I'm living

纽约很冷 但我喜欢我所住的地方

......

Leonard Cohen

去年的冬天是我来到上海这座城市最冷的一个冬天。

不知从何时开始,习惯很晚睡觉,

习惯在凌晨之后写作,习惯在深夜听着Leonard Cohen.

在这个最冷的冬季的一个凌晨两点钟,当唱片中传来

“New York is cold, but I like where I'm living”

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被Cohen击中过,

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此刻在上海,而他当时在纽约。

这冰冷而脱俗的声音娓娓道来,

上海的冬夜,此刻已经冰冷到地上掉一根针也可以听声响,

我故意不开空调,我只想在寒意下,清醒的写东西而已。

随着Cohen的声音,我脑海中浮现了一幕幕的画面......

......

下面就开始吧

第一幕

那件著名的蓝雨衣

1959年,英国,伦敦,一个寒冷的清晨

灰沉沉雾都的天空飘起了阴雨,

紧握着手提箱和写有地址纸条的加拿大男子

行色匆匆地走在了汉普斯泰德街头。

在搞定住宿问题之后,

他出门买了一台olivetti打字机

在去买打字机的路上

他顺道走进了巴宝莉的专卖店

购买了一件蓝雨衣

伦敦晦暗的天气没有让他感到不安,

相反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个加拿大的男子叫 LeonardCohen,在加拿大艺术委员会的赞助下,在参加完纽约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之后,便飞向了伦敦,彼时他25岁了。

这个穿着西装出生的孩子有着常人无比羡慕的家庭。Cohen家族在当地,也就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所有犹太望族中声名最显赫的家族。从父亲那里,Cohen继承了整洁体面和西服的偏好,而从母亲那里则继承了迷人的魅力,那骨子里的忧郁和音乐天赋。尽管童年正处二战,但是对于Cohen童年却相对安逸。他总是那么优秀,轻而易举地完成大人们的要求,成绩好,入选冰球队诸如此类。

这一切知道他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虽然Cohen自己说父亲的死对他的影响不大,但是那内心深处泛起的波澜谁能否认呢。

“Leonard,你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男主人,你要照顾家中的女人--你的妈妈,你14岁姐姐的责任”

后来Cohen说道“我倍感骄傲,我是长房长孙,像一个继了位的小王子”。

这样Cohen的童年可以告一段落。

成人礼之后的Cohen开始了深夜外出。良好的家教让他觉得缺少些什么,他需要这个。

“我爱黑夜,会时不时的沿着圣凯瑟琳大街走上几英里。走在大街上,我会憧憬起自己二十来岁的情景”

“穿着雨衣,戴着一顶帽檐压的很低的旧帽子”,依稀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与此同时,Cohen的音乐领域也开始了拓展。他开始上钢琴课,他学习吹竖笛,他练习单簧管,他也开始涉足写作,是学校年刊出版委员会委员,并一度当选为学生会主席,16岁的时候,在校刊上发表了《Killed or Be Killed》.同样是在16随着一年,1950年,文学和音乐还有饥渴感,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第一次在Cohen体内短兵相接。Cohen遇到了洛尔迦,当他第一次看到洛尔迦诗集,如同多年之后的Patti Smith读到兰波的《彩图集》一般,“彻底被迷住了”。洛尔迦不仅是诗人也是民歌的采集者,Cohen开始写诗,以此来与偶像隔空对话,当然或许还有混合着青春期吸引女孩的原因在里头。

还是同一时期,开始写诗的Cohen买了吉他,参加了夏令营,一方面专研Woody GuthrieLead Belly们的民谣,一方面开始学习吉他。这个年龄的Cohen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卧室写诗弹吉他,再或者到了晚上去夜游,和他的好伙伴,当时此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驾驶年龄,这样使得Cohen可以坐在车里在深夜游荡,经过那些俱乐部,望着那些灯光与妓女,然后肆无忌惮地谈论着他们想要的一切,这是一个开始成长的Cohen。

再往后的大学期间,相比于自己的学业,Cohen越发的投入到写作与泡妞这两大“不务正业”上来。文学上对他影响大的是Louis Dudek,Cohen在麦吉尔大学的导师,带着Cohen进入歌德,托尔斯泰,托马斯曼,乔伊斯这些巨擘的世界,现代诗歌和现代文学还有18世纪以来的文学运动和思潮,对于青年Cohen如同醍醐灌顶般。

同时,音乐也没有拉下,The Buckskin Boys,Cohen大学时期玩的乐队,当然不是唯一。这期间最大的转折在于Cohen碰到了诗人Irving Layton,他的引路人。比起Cohen的优雅截然相反,Layton离经叛道桀骜不驯。

就这样,在1955年底,Cohen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诗集《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即将要出版,而此刻的Cohen大学也即将毕业,下一站将是曼哈顿,等待他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生活,而他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此评价道“一天看书时,我瞥了下镜子,发现镜子里什么都没有,我忽然明白了,学术之路不适合我。”

当1956年5月份,Cohen的处女诗集问世之时,这些诗作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感,关于性,关于宗教,关于情感。它为Cohen赢得了“第一桶金”,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最好的事情与最坏的事情总是同时到来,从大学毕业到远赴美国开始研究生生涯的一开始,伴随Cohen一生的重度抑郁症首次发作,那种焦虑让人备受煎熬,而且考虑到作为诗人,你还要时不时地把自己与外界短暂的隔绝起来来创作,真是雪上加霜。

生活还在继续,Cohen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位缪斯Georgianna Sherman,但这段恋情在走向婚姻的时候宣告了结束,Cohen提出了分手,原因是“他和她结伴走向亲密无间的婚姻生活,走向没完没了的闲话家常,那不等同于是在丢弃一种质朴,理想化的东西吗?”,无论女人的爱多么能够缓解孤单,Cohen还是感到不安,他亲手杀死了这段恋情,但他依然想念着她,后来在希腊的一座小岛上,他写下了《For Anne》。

祸不单行,Cohen自己十分看重的小说《A Ballad of Lepers》被出版社集体退稿,但Cohen没有泄气,这期间他和Layton,这个大学时期的导师和诗人走得更近了,二者不断地交流切磋。不幸的事情还没有完,和好友合办的画廊意外地造大火的焚烧,加上没有买保险,还有大学时期的领Cohen入门的老师Dudek又在杂志社发表文章批判Cohen的作品,尽管友谊还在,但是裂痕产生了。万般无助之下的Cohen何去何从,只能祈求援助了,这样Cohen不停地填着申请表,终于最后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一幕,加拿大艺术委员会决定赞助他,这样在1959年的伦敦,我们得以看到阴霾天气下,那个巴宝莉店里面购买蓝色雨衣的男子。

第二幕

午夜唱诗班的醉酒汉

1970年,夏天,怀特岛

失控的场面,充斥着喧嚣与暴力

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

几十万人坐在寒风冷雨中

而不久前

正是这些人刚刚点燃了Hendrix的表演舞台

此时的Cohen,头发蓬乱,胡子拉碴

而且刚服过Mandrax

缓步走上舞台

只见他轻启双唇,微微念道

“Like...a ...bird...on the wire”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魔法

那狂躁的情绪瞬间瓦解

整个怀特岛瞬间被催眠

1970年8月底,如你所闻所见,Cohen在怀特岛的这场演出,堪称某种程度的音乐生涯的最佳现场。

1959年春季,伦敦阴霾天气下那个买蓝色雨衣的加拿大作家到1970年夏末怀特岛的游吟诗人和歌者,这10年间,Cohen走过了些许路呢?我想以女人为主线展开这个属于Cohen最重要的10年,无论从创作上还是就人类自然的规律,25到35岁自然是黄金年龄。

第一个进来的是Marianne,这位Leonard Cohen第二张录音室专辑《Songs from a room》封底上的那位缪斯,端坐在打字机前面,头扭向镜头微微的笑着,故事开始了。

在刚到英国住进普尔曼夫人的公寓后,Cohen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钟爱的游戏》的初稿,之后他每日深夜同一个发小结识的叫南希巴卡尔的女子夜游,伦敦的夜晚让他大开眼界,无论是街头的各种事物还是俱乐部里面弥漫着大麻味道的黑人音乐。毫无疑问,伦敦这段时间,Cohen很高效,在完成《钟爱的游戏》初稿,他又马不停蹄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第二本诗集《尘世香盒》上来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不巧合的是,诗集将延期出版;巧合的是,在经常下雨的伦敦,一次他溜到一栋建筑下避雨,刚好碰到一个希腊人,跟他说此刻的希腊春意正浓。伦敦的天气很容易触发Cohen的抑郁情绪,这不妨刚好到希腊走一遭。

而正是这次的希腊之行,在一次雅典的聚会,一位旧识向他推荐了

Hydra,这个希腊小岛,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作家组成的社群,不同于早一点的“垮掉的一代”和再后来的“嬉皮士”,在60年代的开始,他们属于国际波西米亚一族,这里的阳光与大海或许能够片刻治愈Cohen的阴郁。在这里,虽然物质相对贫瘠,但是Cohen却很享受,蓝天大海阳光友情当然还有爱情。

Marianne在自己年方二十二的时候,与挪威作家男友来到这个岛上,当身怀六甲的Marianne生完孩子重返小岛的时候,却发现作家男友爱上了一个美国女友,离她而去,而这个时候,Cohen命运般的出现了。很普通的一幕,注定要成为传奇,女人买东西,那个绅士般的男人走了过来,只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能坐过来一起聊聊吗?我们坐在外边。”

就这样当Marianne后来回忆道“奶奶给我说过,你会遇到一个男人,他说着金子般的话。”。之后的Cohen会陪伴着Marianne还有她的小孩子去散步,然后吃饭,再接着睡觉。“我虽然对她一见钟情,但那是一部缓慢的电影”,这部电影极其缓慢,到后来Marianne追随Cohen飞回蒙特利尔,《尘世香盒》的大卖,加上Cohen越发的沉浸在药物之中,他需要Maxiton这种亢奋的药物来让他比别人慢几拍的节奏达到正常;同时也需要Mandrax这种药效相反的镇静剂。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女人走到Cohen的视野里,虽然他选择了Marianne,但不代表他不同其他女性发生关系。

《尘世香盒》的大获成功催生了Cohen创作下一部名为《鸦片与希特勒》的诗集,比起前一部诗集,同样的话题是性暴力谋杀还有宗教,不同的是这部诗集的风格更为私人化,可以看到字里行间对Marianne的爱意。

而感情自然要有终结之时,至于原因很难说得清楚,我不想评价,用两段话说一下好了。

我和她一起生活了八年,

开始每年大约有六个月在一起,

然后是四个月,再然后是两个月,

到了第八年,就只有两三周了,

我知道是时候给她写首歌了

Cohen在一次演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如是说

Marianne的话也让人感慨不已

“他还是那个Leonard ,

一个绅士,一个坚忍的人,

我们曾经相爱但缘分已尽,

不过我们永远是朋友,

他永远是我最亲爱的朋友,

我将永远爱他。

与Leonard相知相识是我的幸运,他教会了我太多”

读到这里,不妨在欣赏下这首经典之作

I used to think I was some kind of Gypsy boy

before I let you take me home.

我曾常认为自己是流浪的吉普赛小伙

在我让你带我回家之前

Now so long, Marianne, it's time that we began

to laugh and cry and cry and laugh about it all again.

那么再见,玛丽安,是时候我们开始再次

大笑、痛哭、痛哭、大笑,对这所有的一切

说不清楚又是哪一个冬夜,在寒冷的蒙特利尔,那年的雪下的比任何一年都要大,Cohen邂逅了Suzanne Verdal。这是一段浪漫而颇带柏拉图的情谊。Suzanne是一位职业舞者,她喜欢招待上门的人儿茉莉花茶,这些都是她从唐人街买来的。若干年后,你在Cohen那首同名曲中可以听到

And you know that she's half crazy

你知道她是有点儿疯狂

But that's why you want to be there

但这正是你想呆在那儿的原因

And she feeds you tea and oranges

她给你喝中国来的茶 吃中国来的桔子

That come all the way from China

吃中国来的桔子

他们一同漫步,走过蒙特利尔的老街,路过波斯可斯圣母教堂,再一步步走到河边,这是一段无比浪漫的交往。Suzanne后来回忆说“Leonard Cohen很有魅力,但是我们没有发生关系。我很尊重我们的友谊,不想玷污它。”

荣格说过所谓缪斯只是诗人潜意识里的女性特质而已。Cohen借这首歌想表达些什么呢?或如他自己所言,苏珊是扇门,不打开它,无法看到自己,谁说得清楚呢,但真实的是那段短暂而纯洁的邂逅。

同时,Cohen继续沉浸在LSD和写作之中。1964年,《钟爱的游戏》获得了“魁北克文学奖”,在结束之后的巡回诵诗会之后,或感于一种强烈的催促感,他将开始去完成那本他自称为“自己最好的作品”的《美丽的失败者》,“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我身心俱疲,我讨厌我自己。我郑重发誓,写不完它,我就自杀”,当然最重要的一幕发生了,

之后他回忆,在岛上的一天,黑压压的鸟群遮住了天空,,落在了所有教堂的顶上,直到第二天才离开,突然间他觉得是祥瑞之兆,他要去纳什维尔,然后成为一名词曲作者。但现实很惨淡,这部Cohen自己器重的小说现实销量不尽人意,媒体的评论也不足以乐观。

这已经是1965年了,31岁的Leonard Cohen还没有开始正式歌唱,然而这一年比他将近小一轮的的Dylan已经开始叛离自己成名的抗议民谣,开始了电声民谣的探索,新港民谣节的演出将改变这个时代乐坛的脉络。再过不久,在1966年的夏天,Cohen动身前往纳什维尔,再接着又去了纽约,在那里遇到了Judy Collins,彼时的格林威治村的民谣贵族。Cohen带着吉他,给她演奏了《苏珊》《Dress Rehearsal Rag》和《陌生人之歌》3首曲目,毫无疑问Cohen的新起点就此开始了。除了唱Cohen写的歌曲,Collins还不遗余力的宣传Cohen本人,而正是她的力推,让Cohen走进了John Hammond的视线里面,这个堪称史上最伟大的星探,挖掘了Billie Holliday Aretha Franklin Bob Dylan们的大腕级别的人物,无疑给Cohen的歌唱生涯开了个好头。

时间进入了1967年,33岁的Cohen,这个被质疑过了30岁的摇滚歌星已经垂垂老矣的年代,Cohen在这一年底最终给出了世界自己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Songs of Leonard Cohen》,这张专辑收录了《Suzanne》《So Long, Marianne》,关于Cohen的歌词难不免被拿来和Dylan对比,Dylan的背后是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刻的民谣传统,而Cohen的背后更像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造诣颇深的诗人。当年这一年,Cohen还追求了Nico,不过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这也让Cohen这位情圣多少有点怀疑自己的泡妞水平;同时他还住进了切尔西酒店,试图融入沃霍尔的圈子,却有点不被接纳,像一个局外人。

而在切尔西酒店的一天夜里,他碰到了Janis Joplin,这个舞台上如此高调私下却无比孤寂的歌者,那段事后已成佳话的一夜情在《切尔西酒店》系列的歌曲中很文学的阐释出来了。

“你所有的衣衫,没有一丝遮体 你闪烁的眼睛 照亮我最黑暗的角落”

除了和Joplin的一夜情,Cohen还在切尔西酒店与Joni Mitchell开始同居,二人相识于不久前的新港民谣节。这Cohen的面前,当时只有23岁的Joni无疑只是个学生。虽然免不了分手,但是你可以看到Joni作品里面Cohen的影响。

与此同时,Cohen的第二张专辑《来自一个房子的歌》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这张专辑的录制同样困苦不堪,尽管纳什维尔给Cohen提供了差不多一切所要的音乐元素和一流的乐手,固然不假。尤其是其中《Bird On a Wire》,在经历了一次次尝试得不到满意结果,快要放弃的时候。最后一次录制的同时突然唱出了想要的效果,那是Cohen自己的《My Way》.而触发这首歌的灵感是Cohen重回到Hydra那个希腊小岛,有点讨厌现代文明的Cohen望着窗前突然多出来的电线,同时还有几只鸟儿在电线上歇脚,然后哼了出来这首歌的雏形。而到最终的版本,Cohen足足花了三年。那首《Seems So Long Ago,Nancy》说的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儿时的发小。到目前,Cohen已经给出了两张经典的专辑,但是事实上,他在美国依然没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尽管可能他在欧洲已经大放异彩。值得一提的是,Cohen很满意这段田纳西的生活,“在这里,我活在了当下”。

这样离怀特岛那场传奇的演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来到了1969年,这一年注定动荡不已,关于这一年的文章太多太多了,然而对于Cohen像是置身事外。

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名叫苏珊的女孩子,在离开纳什维尔回到纽约后,只不过此苏珊不是彼苏珊,他们很少社交,过着很低调的生活,最终Cohen将成为一个父亲;

而同样是这一年,Cohen在朋友的婚礼上碰到了杏山,他们日后还会有交集,也是一段津津乐道的故事。

这样在筹集第三张专辑的同时,Cohen开始了欧陆巡演,自己歌手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巡演。

不知不觉过完了1969年,来到了1970年,Cohen在欧陆的呼声明显比美国要高太多了,Cohen对此颇有点受宠若惊。就表演来说,作为处子巡演的Cohen表演的可圈可点。从德国到大不列颠再到维也纳,一浪高过一浪。

到了8月份,终于来到了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个夜晚。

结束了60年代的嬉皮盛世,进入了70年代,人们更趋向于愤怒,怀特音乐节比起之前的Woodstock,显得躁乱不堪。愤怒的歌迷,抗议高票价,大家一拥而上,他们推翻栅栏,他们焚烧汽车,他们歇斯底地发泄着,像是灭亡之前的最后疯狂。

如果怀特岛音乐节是一场战役,那么Joni mitchell和Hendrix可以说是这场战役的失败者,你可以看到档案纪录片里面Joni略带哭腔的喊着要尊重,然而台下依然是嘘声一片。而这时的Cohen还在云里雾里,因为他刚服用过Mandrax,他面对的将是数十万名愤怒的人群,我想此刻工作人员或许多少捏了一把汗,Cohen缓步走上台,邋遢的样子显得越发的有种游吟诗人和优雅绅士合体的感觉。

唱歌之前,Cohen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当然他是嗑多了,他讲起了童年的时期,父亲带他去马戏团游玩;接着他又让愤怒的人群点燃手中的火柴,像是一个巫师在催眠。再接着,他唱出来那首《Bird On A Wire》,那是我心中的Cohen这首歌的最佳现场,他录制这首歌的时候总找不到状态,直到精疲力竭之时,状态自然地来了,而怀特岛此时此景,我想面对一群随时可能酿成暴乱的人群,Cohen一副悠然世外的感觉,“像是………一只……鸟儿”,这样的开始,然后空气中有什么在改变,温度的降低,随之降低的还有人们的愤怒和焦躁。

事后,有人说,这将是一场灾难,然而Cohen拯救了这场演出,这个音乐节。而我想对Cohen当时而言,只是疲惫后嗑药后的一场演出而已,他说过自己不是英雄,也不崇拜英雄,我想那一瞬间,他有种自己纠结一生的宗教感附体,像一位布道者一样,展示着无比奇妙的魅力,让一切漂浮在空气中的愤怒慢慢地着陆。若干年后的人们通过纪录片再次回忆那个夜晚,1970年怀特岛的那个烟雨之夜,台下数十万人群的愤怒,变成了一个个随风飘荡的小火苗,然后台上是一位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他没有穿那件蓝色的雨衣,只是很普通的白色上装,那刻的他像一位午夜唱诗班的醉酒汉,只是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获得解脱罢了,仅此而已,却不经意间拯救了这个音乐节,铸就了一场传奇。

第三幕

寒山傲雪一僧人

那一抹雪仍挂在山尖

山尖堆积着各色的岩石

在太阳的照射下

发出冷清的余光

像是砧板上的木屑

此刻

一袭黑袍,脚着木屐的绅士

双目低垂

他在寻找着答案

它是什么,它在何方

1996年8月9日,Leonard Cohen正式受戒,这样在修行了三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高龄的临济宗禅僧,此时,还差一个多月的时间,Cohen就要度过自己的62周岁生日了了。

很多人喜欢拿Leonard Cohen和Bob Dylan相对比,这里我只比较一方面,比起Bob Dylan的“快”,无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写歌的高效,Cohen无疑是一个“慢”的人,一如他的老派绅士的优雅,从1970年到正式成为禅僧,Cohen26年的时间只出了7张录音室专辑,这就是Cohen,他一生都在寻找着答案,他写诗歌,他写小说,他做音乐,但到头来他还是下定决心遁入佛门,而这与1969年在一场婚礼上初缝杏山和尚分不开,Cohen自己的话说,他遁入佛门,与其说是热爱佛教或者做和尚,不如说是爱杏山。

第一次,Cohen留了下来,但只待了不到一周

1972年的9月18日,Leonard Cohen成了父亲,如前面所说,在结识杏山和尚的同一年,他结识了Suzanne(再次强调,此苏珊不是彼苏珊),而她让他成了一名父亲。

而此时的Cohen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但他的家教与责任感让他不得不对这个儿子负责,彼时的他身处纽约的切尔西酒店,那里的黑暗与纷乱正符合他的心境。

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蒙特利尔,不可避免地他再次陷入抑郁,他打电话给朋友,他想去见杏山。然后就是第一次的秃山之行,短短的一周。

越有精神追求,思考的越多的人越有可能陷入抑郁,而或许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赶紧投入工作,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但起码是个可行的法子,至少之前的Cohen干过。

他催促自己录制个人的第三张专辑,当然唱片合约也是一个客观原因,这样1971年的3月,Cohen发行了自己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Songs of Love and Hate》。商业上一如既往地在欧洲受到好评的同时,在美国连前100都没能进入,同时越来越多的歌手翻唱他的曲目,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使用他的歌曲,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荣誉博士学位之时他说道“有人说我的歌抑郁了一代人,那么他们就别听Leonard Cohen的歌,他们会像剃须刀片一样割破他们的手腕”;他在开始对诗集《奴隶的力量》校对的同时,开始创作下一本诗集《Death of a Lady's Man》。

另一块则是Cohen的第二次巡演,于唱片公司无非是促销新发的唱片,而对于Cohen来说,他觉得这好像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演了。

在纪录片中,你可以看到磕着迷幻药的Cohen,在台上失声流涕的Cohen,还有他长时间的沉默。尽管女人们成群结队的向他示爱也让他很纠结与焦躁。他自感惭愧,不满意自己的表现,甚至要退回歌迷的门票钱,一度他还在台上吟诵自己的诗句“在这充满痛苦与迷惑的不幸中,让我做一刻快乐的动物吧”。又有那么几次,再回到回台,他一度崩溃,他觉得自己在分裂,但无论如何现实得让他撑着把演出演完,工作对于抑郁的人来说,有时候是件好事,在无法摆脱情绪纠缠的情况下,不让自己有闲工夫去想多少有点帮助降低抑郁。

值得一提的是,巡演的歌曲,在哥伦比亚随后也就是73年推出的现场专辑《Live songs》有部分收录,乐迷们可以通过聆听唱片感受到那种阴冷与抑郁的氛围。它代表了Cohen那段迷茫而且没有方向的阶段,Cohen表示他喜欢这张,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时光。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当苏珊抱着儿子出现在Cohen位于希腊Hydra小岛上的房子的时候,Marianne知道自己要离开了,是时候回到挪威老家了,她谢绝了Cohen的好意,好聚好散。

Cohen还和曾经一样,像初始Marianne的时候那样,去游泳,去写作,在这个希腊的小岛上,他喜欢希腊的东西,一如多年后的他依然轻揉兜内的希腊忘忧珠,缓解自己与他人交谈的拘束。

这一年的10月份,在遥远的东方古老的中国进行着文革最后三年的疯狂之时,西方世界爆发了全面的石油危机,原因是赎罪日的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而在爆发的第二天,Cohen飞去了特拉维夫,“我将去阻挡埃及人的子弹”。而到了以色列,Cohen一度很失望,因为他不能去作战,以色列只接受他作为歌手,通过歌唱来劳军,不过最后Cohen也接受了,他与士兵们交谈,领悟到了他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他之后说过“战争是奇妙的……你能感受到现代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此外这期间他也创作了像《Field Commander Cohen》(战地指挥官科恩,名字很有趣)。

最终Cohen还是疲倦了,目睹着太多的流血与死亡,他想回去了。他也要开始录制自己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了:《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这张专辑的录制虽然编曲复杂精致但是制作却相对轻松,新的制作人,大量新鲜的乐器,当然重要的还有杏山和尚的探班,尽管他大多说时候都在打盹,但这不重要,我觉得他在就能让Cohen很舒服了。

新专辑来了,巡演也要随之而来,这张专辑同样没能敲开美国的大门!这是Cohen的第三次巡演,也是相对较平静的一次巡演。在洛杉矶,又再次邂逅了Joni Mitchell,此时的Joni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女孩子了;而Dylan也打电话过来,表示Cohen是他最爱的诗人之一。

每天早晨,他都会开车去禅宗中心静坐冥想

到了1979年了,这时候的Cohen已经和苏珊离婚了,尽管二者没有合法结婚。

关于离婚,还是新鲜感的丧失。Cohen说过自己不愿意走进这所围城,同时在结束个人第三次巡演的时候,回到Hydra小岛的时候,Cohen就写道“我不得不用新鲜的爱情颠覆现在的生活”,虽然与苏珊同居,但是私情却一桩接着一桩。而事业上Cohen持续在创作《Songs For Rebecca》,不幸的是最后这张专辑成了摇滚乐史上有名的“走失”专辑,母带消失了,这中间有着商业上的利益争夺,Phil Spector的经纪人要撮合Cohen和Phil带走了母带。而最后在Cohen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Death of a Lady's Man》里面的不少歌就是这张走失的专辑里面曲目的重新加工或者半成品的补充完善。Cohen尽管和Spector彼此欣赏,但是面对强势的后者,Cohen显得精疲力竭,对这张专辑失去了操控,让后者操控着局面,这次合作,不是很愉快。到了专辑的后期制作,Cohen甚至被排除在外当然也和当时二者的生活状态有关,彼时的Cohen要往返于蒙特利尔和洛杉矶之间,母亲到了白血病晚期,而与苏珊的关系也趋离瓦解;而Spector感情分崩离析,有酗酒的问题,还枪不离手,甚至在录音室拿枪指着Cohen的脖子,说“Leonard,我爱你。”当然不止Cohen,小提琴手Bobby Bruce差点被崩了。当然Specto将自己送进监狱是要到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而关于这张专辑的乐评也令人咋舌,尽管Cohen本人多少不满意,但是导师一度反应冷淡的美国媒体对这张金曲制作机器Phil Spector打造的专辑评价很高,《洛杉矶时报》甚至称之为“1977年度最佳专辑”。

接下来的一年,Cohen出版了同名的诗集,这部诗集更像是Cohen自己的《易经》,这是Cohen最棒的诗集之一,但是与同名专辑截然相反的是备受冷落,在加拿大一致被否定,而到了美国更是连书评都没人写。

这样到了1979年,在一个春天,“苏珊走了”,Cohen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他深深沉浸在佛教里面,但多半还是精神上的去佛教的思想去化解焦虑而不是皈依佛门。同时也开始录制新专辑,这次他接手了Joni Mitchell的建议别与Spector,上一次没有听,这次Cohen听了,同时Joni也把自己的制作人Henry Lewy推荐给了Cohen。这是一次轻松的录音,没有枪,没有暴力,而Joni也会来探班。而专辑的内页文字特意献给了自己刚过世的母亲,专辑最终于79年的9月发行,Cohen强势回归了,在他失去爱人和母亲的日子做的专辑,其实失去爱人,多少对他是种解脱,而不是煎熬。

像是个埋头读书的和尚

新专辑新巡演,1979年10月开始的欧洲巡演,这次杏山随团出征,而Cohen在现场唱到《Birds On A Wire》的时候,也一度将歌词改成“像个埋头读书的和尚”,向杏山致敬。这次巡演的现场,终于多少带来了些明亮的气氛,多少也和Cohen彼时的状态和心境有关,巡演的录音收录在了《Field Commander Cohen》这张现场专辑里面。欧洲巡演结束后,又开赴澳大利亚巡演,而这是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80年代。80年代对于60年代的那帮人来说是噩梦,时代变了,音乐风格变了,嬉皮士们早就无影无踪了,而对于Cohen自己来说,80年代的上半段深陷低谷;而后半段的卷土从来则有让其他同期歌手望尘莫及。

从80年结束巡演到84年推出新书《宽恕之书》,这四年的功夫,Cohen近似隐退,近似人间蒸发。而书籍发行后,Cohen有打算出一张关于该书的专辑,原因很简单,Money,缺钱,书远不如音乐赚钱,起码在他看来。

这张专辑后来成了Cohen个人的第8张录音室专辑《Various Positions》,这张专辑加入了电子元素,录制氛围同样轻松,年纪渐长地Cohen逐渐对很多事情适应了,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同样的情况,没能打开美国的市场,甚至没有能够在美国同年发行,直到1985年才在一家小厂牌发行,而讽刺的是专辑里面的《哈利路亚》显灵了,从John Cale到Jeff Buckley的翻唱,让这歌曲成为了圣曲,不无讽刺。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专辑的巡演也是Cohen第一次不得不逼自己上路,还是钱,他要抚养孩子,孩子让他不得不去工作。

仰头望明月,张嘴把歌唱

这是杏山对写不出歌的Cohen说的话。Cohen开始边走边创作,同时他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己的歌被别人翻唱,以另一种方式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多少给创造陷入低潮的Cohen以鼓舞。

你无法停止,上张专辑显然没能帮Cohen走出经济窘迫,那就要创作新专辑了,新专辑的创造并不顺利,创作 重写然后进入循环,,没有乐手和制作人,只有一位录音师,一度Cohen觉得要放弃了,不如出家为僧。

“把音乐事业经营好需要强大且坚定地意志,单想把人生经营好就是给我全世界的意志都无济于事”,Cohen如此说道。

但命运还是很厚待Cohen的,这个生来就有一副金嗓子的绅士,在这张专辑里面,发掘了自己的新的发声模式,声音越发低沉而曲风上也几近简约,这张名为《我是你的男人》的Cohen的第九张个人录音室专辑终于彻底打开了美国的市场,也重塑了Cohen在年轻乐迷心中的地位。这时候已经是1988年了,Cohen54岁了,来得晚不过来的也刚刚好,在Cohen很低潮的一段时期,最终用这样一张专辑敲开了美国的大门,多少有点意外的惊喜,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这是一次重生。回首这张专辑的创作,没有灵感,生活上苏珊正在为了钱在起诉,但结果却是如此的惊喜。不仅只是唱片商业上的成功,还有再版的之前的专辑的大卖,接着还有一系列的受邀,而事情有双面性,之后,闲下来的Cohen面对的将是抑郁再次来袭。

万物皆有裂痕,那时光进来的地方

那时光进来的地方,难道不是爱情和抑郁同时也进来的地方吗?

从和苏珊分手,Cohen多久没有一个长期的伴侣了。而这一次走进他世界的是Rebecca De Mornay。她和Cohen一早认识,她是Cohen的乐迷,二者的交往也着实有趣。从普通朋友慢慢的友谊变成了爱情,直到Cohen送给她一枚结婚戒指,不可思议,这个拒绝婚姻的男人打算要结婚了吗?

Cohen说“女人的思维模式以承诺为中心”,那么这次他打算给出承诺了,这时候的Cohen已经年近六旬了。

爱情总归是美好的,无论何时。二者彼此激发着对方,Rebecca的演艺生涯大放光芒,而Cohen接下来的一张专辑《Future》也将获得空前的成功。

步入90年代,除了爱情,Cohen还正式入驻了加拿大音乐名人堂,他那段感言,这里有必要摘录下,他喜欢数字,一如说他和Marianne的那段故事:

如果我在26岁得到这个荣誉,我将会得意忘形;

如果我在36岁得到这个荣誉,我定会踏上一条病态的灵修之路;

如果我在46岁得到这个荣誉,它会戳到我能力不足的痛处;

而现在我56岁了,我会昂首阔步前行,它一点儿也不碍着我的事。

再回到《Future》上面,它获得了压倒性的一致好评。Cohen把这张92年11月份发行的专辑献给了自己的未婚妻:

“她下到井旁边,将水罐装满水。

我走过去对她说,

求你给我喝一点你罐子里的水”

之后随之而来的巡演大放异彩,而接着音乐的热潮,出版社们也亟不可待地推出Cohen的作品集。

还没有完,尽管拿奖拿到手软,在1993年,Cohen再次飞赴渥太华,和未婚妻一道,接受加拿大总督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太美好了,艺术人生如此圆满,还对一个年前的女孩许下了承诺,而各类艺人或者相关音乐工作者还在筹划着Cohen的60大寿,如此灿烂的表面下暗涌袭来,因为过不了多久将会出现我们开篇的一幕:秃山傲雪一袭黑袍的Cohen。

这次不是一周了,而是一晃数年。

至于Cohen为何选择遁入空门,尽管之前断断续续地来了20多年但这一次为和下定决心呢?

我想还是他心中潜意识里面的召唤。诚然,他年事已高,逐渐厌倦唱片工业,加上巡演带来的各种不适感,再到与Rebecca的不及而终的感情,“我们都没怨恨过对方,因为我们都尽力了”。

Cohen一辈子都在和自己较劲在寻找答案,这一次他来到了寺院寻找。但是Cohen不是一名“好僧人”,他终究还是放不下自我,一边是苦修,一边是访客的来访。而打发时光的同时,他也开始玩起了实验音乐,只是苦于有限的设备他无法得到预期的音乐效果;再接着是通过网络与外界保持联系,他自己甚至主动提供素材到网络上,通过网络,他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前是虚构而现在是网络,仅此而已。

尽管与外界隔绝的日子里面Cohen偶有体会到那种“空性”,但Cohen终究没有慧根,他多少斩不断情欲,或许注定他总归要走出的。到了1998年,已经64岁的Cohen,在山上的第五个年头,抑郁症非但没有减轻,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竟然越发严重起来了。

“老师,我得走了”,1999年一月的一个深夜,Cohen离开了。

而这次Cohen寻求的答案在印度,而这次他成功了,“不知不觉中,伴随了我一生的彻骨痛苦开始消散了。”他的抑郁症消逝的无踪了。

为什么?我想虽然跟年事渐长,看的多少开了有点关系,但是根源或许还在于对症下药。对于Cohen,宗教一直是他潜意识里面挥之不去的东西,而他本人虽然有过自我隔绝与封闭,但终究是入世的人。佛教的那套出世不适合他,而与之相比像巴尔谢卡这种有着浓厚印度教底子的大师则有微妙的不同。这类教本质上是入世的,没有去排斥所谓的七情六欲,以一种很开明的现世的教义,相对佛教而言,更易西方习惯了理性的人去接受,你要知道印度文明本身就有点东西交融的味道。(这里我要打住了,我说不清楚。很多人,特别是西方人,就是拿到诺贝尔奖的黑塞老师连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都经常混杂实在无语。不过对于理性的西方人来说,看重的是以他们的思维去理解教义来补充自己的世界观和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成为一个虔诚的教徒,这也决定了Cohen会去听巴尔谢卡的课,也会去杏山坐禅还会阅读犹太教的经典。)他终究不是虔诚的教徒,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思想武器,仅此而已。

倒吸一口凉气,已经快到21世纪了,昔日的嬉皮之地,多少英雄已如流星般陨落,太多的同辈之人离开了。对于Cohen这段时间何其漫长,还记得他妈妈的话吗?如果感到焦虑不妨去刮刮胡子剃剃须,如今用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光,Cohen出色的完成了这漫长的剃须过程,他也写下了那重重面具,如今他就站在这里,我是你的男人。

……………………………………………………………………

第四幕

与我共舞,直至爱的尽头

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笔挺的西装,费朵拉软呢帽

老人把帽子压低

可能是舞台的灯光太刺眼

也可能是他重返舞台后的羞涩

只见

他轻轻捧起话筒

开始唱道

“与我共舞

舞至你的美丽

伴着燃烧的小提琴”

诗情画意的背后,总免不了残酷的真相,这一如此优雅的一幕的背后远不是老牌绅士的歌者传奇,而或许只是一次猝不及防的经济危机,没错,Leonard Cohen非常幸运地在晚年摆脱了抑郁症,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财产被经纪人一扫而空,这其中纠纷这里不谈,总之留给Cohen的是一个巨大亏空的烂摊子,他不得不再次上路。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以艺术家在受到上帝眷顾的同时也饱受着恶魔般的捉弄。进入了21世纪的Cohen创作依然在继续,2001年的专辑《十首新歌》,这张专辑中Cohen的声音有了很大的变化,给人一种“私密感”,醇厚的男中音像是他人熟睡之刻,一个人对着麦克风的喃喃自语。而专辑封面上的那位女士叫莎朗,令人好奇的是,照片竟然是Cohen使用电脑的内置摄像头照的。这张专辑中莎朗在作曲方面贡献巨大,而之后的乐评也是赞不绝口;而2004年的专辑《Dear Heather》,已经70岁的Cohen依然让人信服,这张专辑堪称是Cohen实验色彩最强烈的一张专辑。而精神状态方面,比起来之前的焦虑,忧心自己随时死去,Cohen自己表示已经70岁的自己,虽然依旧保持紧迫感,但是此紧迫感不是彼紧迫感。不在困惑,更多是以自己的步伐做事情。

如果不是财政亏空,我想Cohen不一定去巡演,但是无巧不成双,无论如何,已是古稀之年的Cohen又要上路了!

他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是内心一定波涛汹涌,这是他的性格,尽管年事已高的他看得更开了。如果母亲在,会让他焦虑的时候去剃剃胡子,而现在Cohen只是深呼一口气,挺直腰杆,带上费朵拉呢帽走上舞台,开始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

“我上次在这里,是14或15年前,当时我年近六旬,还是个怀揣疯狂梦想的孩子”

与我共舞,直至爱的尽头。谢谢您,有幸能够令听您,Leonard Cohen。

有人在颤抖,有人在哭泣,不只是小孩子,更多是成年人,那些很少哭泣的男人。这是Cohen的首演,很多担心一消而散。之后的巡演继续着,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Glastonbury音乐节,74岁的Cohen不知有没有想起那个烟雨之夜喧嚣的怀特岛,他如同魔术师般的催眠了一切。

结果是不可思议的成功,继续的巡演,继续的一售而空的门票,2008年的巡演之后被认为是商业最成功的巡演之一。此时的Cohen已经挣回来了被偷走的每个子儿,可以见好就收了,但是此时Cohen的心态已经变了,他想继续在舞台上,不只是简单的赚钱。

当然08年,在巡演之前,Cohen入驻了摇滚名人堂。Lou Reed走上台,没有评论,读起来了Cohen的作品,他说“我们是何等的幸运,与Leonard Cohen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而巡演结束后,Cohen面临了再一次的分手,谈不上伤感,只是追逝,虽然分手了,但安嘉妮依然是Cohen的密切合作伙伴,我已经说不清楚,这是第多少次分手,关于情感,且听这首歌《我总想写首歌给安嘉妮唱》,

“我总想写首给安嘉妮唱的歌,或轻松或沉重

我作词 她谱曲 调会很高 我唱不了

她会将它唱得很美,我会纠正她的唱

她会纠正我的词,令它美到无以复加

然后,在我们的余生,我们将聆听它

不是经常,不是永远在一起

而是偶尔”。

“这首诗把我读哭了,我写它的时候,我也哭了”,Cohen后来说。

时间就这样过着,这是属于老年的Cohen,他已经七旬多了;

这又是年轻的Cohen,他终于脱下了那种焦虑与阴郁,我不敢打包票百分百,但是足以让他在舞台上轻舞,一直到爱的尽头。

巡演在继续,新的专辑在发行,你会听到2012年的《Old Ideas》,2014年的《Popular Problems》或许还有2016年的………………

谢幕

后记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这一年,最冷的冬天,最冷的文字》,诚然,上海过去的这个冬季很冷,而Cohen的这本传记无处不透露着一种寒气,无论是让人瞬间从燥热回归到冷静的寒气还是让人有点感到阴郁的寒气。

Cohen的家乡在蒙特利尔,那里很冷;Cohen的抑郁一部分来自自己的母亲,一部分来自于自身。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歌者,或许诗人只能要时不时的把自己“隔绝起来”才能触发灵感。对精神方面的近似挑剔般的追求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然而焦虑与抑郁的同时,Cohen身上也有一种战士般的力量,他虽然有过临场脱逃,但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正视自己,无论是借助药物还是借助宗教,再或者是破产之后,暮年的他依然从容的批刀上阵,勇敢去面对这个对他已经陌生的世界。我想着也这是Cohen终生困扰但是一直得以幸存的原因。

最后,这篇冬季开始构思的文章,写作时间横跨了3个月,其实写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罢了。我越来越能理解写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不写作的话,对于那些宿命般要去写作的人来说不可能,他会被推着一步步去写作。

写作有时候不只是一个职业,一种宣泄的途径,好像如同命中注定一样。

现在已经是上海的初春了,樱花也开了,路两旁十分漂亮,人来人往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妨出去转转,莫辜负这好时光。

余韵

还是忍不住说点啥

再回到 《Famous Blue Raincoat》这首歌上来,我对这首歌的喜爱仅次于《Bird On A Wire》,珍妮弗.沃恩斯的那张同名专辑也让Cohen的名声大躁,然而Cohen本人一直“从没感到满意,从未觉得歌词到位,总觉得哪里不对”。

曾经有个女孩对他说,这件蓝雨衣,彼时还是25岁的Cohen初到伦敦买的这件巴宝莉的雨衣,穿起来让他看起来像个蜘蛛,一点不酷。

多年以后的Cohen写道:

当我取出衬里再穿上它的时候,更显英雄气概

当磨破的袖子用皮革缝补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荣耀

Cohen的老家蒙特利尔的春天是个奢侈品,因为冬季像个顽皮的孩子死皮赖脸地不舍得离开;

而对于这个来自冰冷天气的老牌绅士而言,阳光虽好,但大多时候敌不过寒意,那一抹凄冷的阴郁,但还好我们足够庆幸地是晚年的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阳台,地方不大,但光线很好,重要的是足够抵挡寒意。

他说他希望自己80岁的时候还能巡演,有一件事情他是确认的,“不想也不会退休”,届时,他还会忙里偷闲地溜到大巴之外,静静地抽根烟;

他的那些过往,那些自己与自己较劲,搞得自己焦虑和抑郁的日子过去了,他说,他已经不在那个世界了。他对这些事情兴趣不大了,也从不去想它们了。

那年冬天,最冷的文字,写到这里,终于结束了,写完后,我自己应该不会再去读它了,像Cohen一样不去想它们了,我也要到自己的阳台了,阳光不够阻挡寒意的时候,就找个避风但光线可以射进来的地方坐着吧,听着歌,晒着太阳,然后不要辜负。

参考资料: 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一年,最冷的冬天,最冷的文字

诚然,上海过去的这个冬季很冷,而Cohen的这本传记无处不透露着一种寒气。

It's four in the morning, the end of December

现在凌晨四点 在十二月的末尾

I'm writing you now just to see if you're better

我写信给你 只想看看你是否过得更好

New York is cold, but I like where I'm living

纽约很冷 但我喜欢我所住的地方

......

Leonard Cohen

去年的冬天是我来到上海这座城市最冷的一个冬天。

不知从何时开始,习惯很晚睡觉,

习惯在凌晨之后写作,习惯在深夜听着Leonard Cohen.

在这个最冷的冬季的一个凌晨两点钟,当唱片中传来

“New York is cold, but I like where I'm living”

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被Cohen击中过,

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我此刻在上海,而他当时在纽约。

这冰冷而脱俗的声音娓娓道来,

上海的冬夜,此刻已经冰冷到地上掉一根针也可以听声响,

我故意不开空调,我只想在寒意下,清醒的写东西而已。

随着Cohen的声音,我脑海中浮现了一幕幕的画面......

......

下面就开始吧

第一幕

那件著名的蓝雨衣

1959年,英国,伦敦,一个寒冷的清晨

灰沉沉雾都的天空飘起了阴雨,

紧握着手提箱和写有地址纸条的加拿大男子

行色匆匆地走在了汉普斯泰德街头。

在搞定住宿问题之后,

他出门买了一台olivetti打字机

在去买打字机的路上

他顺道走进了巴宝莉的专卖店

购买了一件蓝雨衣

伦敦晦暗的天气没有让他感到不安,

相反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个加拿大的男子叫 LeonardCohen,在加拿大艺术委员会的赞助下,在参加完纽约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之后,便飞向了伦敦,彼时他25岁了。

这个穿着西装出生的孩子有着常人无比羡慕的家庭。Cohen家族在当地,也就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所有犹太望族中声名最显赫的家族。从父亲那里,Cohen继承了整洁体面和西服的偏好,而从母亲那里则继承了迷人的魅力,那骨子里的忧郁和音乐天赋。尽管童年正处二战,但是对于Cohen童年却相对安逸。他总是那么优秀,轻而易举地完成大人们的要求,成绩好,入选冰球队诸如此类。

这一切知道他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虽然Cohen自己说父亲的死对他的影响不大,但是那内心深处泛起的波澜谁能否认呢。

“Leonard,你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男主人,你要照顾家中的女人--你的妈妈,你14岁姐姐的责任”

后来Cohen说道“我倍感骄傲,我是长房长孙,像一个继了位的小王子”。

这样Cohen的童年可以告一段落。

成人礼之后的Cohen开始了深夜外出。良好的家教让他觉得缺少些什么,他需要这个。

“我爱黑夜,会时不时的沿着圣凯瑟琳大街走上几英里。走在大街上,我会憧憬起自己二十来岁的情景”

“穿着雨衣,戴着一顶帽檐压的很低的旧帽子”,依稀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与此同时,Cohen的音乐领域也开始了拓展。他开始上钢琴课,他学习吹竖笛,他练习单簧管,他也开始涉足写作,是学校年刊出版委员会委员,并一度当选为学生会主席,16岁的时候,在校刊上发表了《Killed or Be Killed》.同样是在16随着一年,1950年,文学和音乐还有饥渴感,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第一次在Cohen体内短兵相接。Cohen遇到了洛尔迦,当他第一次看到洛尔迦诗集,如同多年之后的Patti Smith读到兰波的《彩图集》一般,“彻底被迷住了”。洛尔迦不仅是诗人也是民歌的采集者,Cohen开始写诗,以此来与偶像隔空对话,当然或许还有混合着青春期吸引女孩的原因在里头。

还是同一时期,开始写诗的Cohen买了吉他,参加了夏令营,一方面专研Woody GuthrieLead Belly们的民谣,一方面开始学习吉他。这个年龄的Cohen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卧室写诗弹吉他,再或者到了晚上去夜游,和他的好伙伴,当时此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驾驶年龄,这样使得Cohen可以坐在车里在深夜游荡,经过那些俱乐部,望着那些灯光与妓女,然后肆无忌惮地谈论着他们想要的一切,这是一个开始成长的Cohen。

再往后的大学期间,相比于自己的学业,Cohen越发的投入到写作与泡妞这两大“不务正业”上来。文学上对他影响大的是Louis Dudek,Cohen在麦吉尔大学的导师,带着Cohen进入歌德,托尔斯泰,托马斯曼,乔伊斯这些巨擘的世界,现代诗歌和现代文学还有18世纪以来的文学运动和思潮,对于青年Cohen如同醍醐灌顶般。

同时,音乐也没有拉下,The Buckskin Boys,Cohen大学时期玩的乐队,当然不是唯一。这期间最大的转折在于Cohen碰到了诗人Irving Layton,他的引路人。比起Cohen的优雅截然相反,Layton离经叛道桀骜不驯。

就这样,在1955年底,Cohen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诗集《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即将要出版,而此刻的Cohen大学也即将毕业,下一站将是曼哈顿,等待他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生活,而他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此评价道“一天看书时,我瞥了下镜子,发现镜子里什么都没有,我忽然明白了,学术之路不适合我。”

当1956年5月份,Cohen的处女诗集问世之时,这些诗作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感,关于性,关于宗教,关于情感。它为Cohen赢得了“第一桶金”,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最好的事情与最坏的事情总是同时到来,从大学毕业到远赴美国开始研究生生涯的一开始,伴随Cohen一生的重度抑郁症首次发作,那种焦虑让人备受煎熬,而且考虑到作为诗人,你还要时不时地把自己与外界短暂的隔绝起来来创作,真是雪上加霜。

生活还在继续,Cohen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位缪斯Georgianna Sherman,但这段恋情在走向婚姻的时候宣告了结束,Cohen提出了分手,原因是“他和她结伴走向亲密无间的婚姻生活,走向没完没了的闲话家常,那不等同于是在丢弃一种质朴,理想化的东西吗?”,无论女人的爱多么能够缓解孤单,Cohen还是感到不安,他亲手杀死了这段恋情,但他依然想念着她,后来在希腊的一座小岛上,他写下了《For Anne》。

祸不单行,Cohen自己十分看重的小说《A Ballad of Lepers》被出版社集体退稿,但Cohen没有泄气,这期间他和Layton,这个大学时期的导师和诗人走得更近了,二者不断地交流切磋。不幸的事情还没有完,和好友合办的画廊意外地造大火的焚烧,加上没有买保险,还有大学时期的领Cohen入门的老师Dudek又在杂志社发表文章批判Cohen的作品,尽管友谊还在,但是裂痕产生了。万般无助之下的Cohen何去何从,只能祈求援助了,这样Cohen不停地填着申请表,终于最后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一幕,加拿大艺术委员会决定赞助他,这样在1959年的伦敦,我们得以看到阴霾天气下,那个巴宝莉店里面购买蓝色雨衣的男子。

第二幕

午夜唱诗班的醉酒汉

1970年,夏天,怀特岛

失控的场面,充斥着喧嚣与暴力

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

几十万人坐在寒风冷雨中

而不久前

正是这些人刚刚点燃了Hendrix的表演舞台

此时的Cohen,头发蓬乱,胡子拉碴

而且刚服过Mandrax

缓步走上舞台

只见他轻启双唇,微微念道

“Like...a ...bird...on the wire”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魔法

那狂躁的情绪瞬间瓦解

整个怀特岛瞬间被催眠

1970年8月底,如你所闻所见,Cohen在怀特岛的这场演出,堪称某种程度的音乐生涯的最佳现场。

1959年春季,伦敦阴霾天气下那个买蓝色雨衣的加拿大作家到1970年夏末怀特岛的游吟诗人和歌者,这10年间,Cohen走过了些许路呢?我想以女人为主线展开这个属于Cohen最重要的10年,无论从创作上还是就人类自然的规律,25到35岁自然是黄金年龄。

第一个进来的是Marianne,这位Leonard Cohen第二张录音室专辑《Songs from a room》封底上的那位缪斯,端坐在打字机前面,头扭向镜头微微的笑着,故事开始了。

在刚到英国住进普尔曼夫人的公寓后,Cohen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钟爱的游戏》的初稿,之后他每日深夜同一个发小结识的叫南希巴卡尔的女子夜游,伦敦的夜晚让他大开眼界,无论是街头的各种事物还是俱乐部里面弥漫着大麻味道的黑人音乐。毫无疑问,伦敦这段时间,Cohen很高效,在完成《钟爱的游戏》初稿,他又马不停蹄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第二本诗集《尘世香盒》上来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不巧合的是,诗集将延期出版;巧合的是,在经常下雨的伦敦,一次他溜到一栋建筑下避雨,刚好碰到一个希腊人,跟他说此刻的希腊春意正浓。伦敦的天气很容易触发Cohen的抑郁情绪,这不妨刚好到希腊走一遭。

而正是这次的希腊之行,在一次雅典的聚会,一位旧识向他推荐了

Hydra,这个希腊小岛,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作家组成的社群,不同于早一点的“垮掉的一代”和再后来的“嬉皮士”,在60年代的开始,他们属于国际波西米亚一族,这里的阳光与大海或许能够片刻治愈Cohen的阴郁。在这里,虽然物质相对贫瘠,但是Cohen却很享受,蓝天大海阳光友情当然还有爱情。

Marianne在自己年方二十二的时候,与挪威作家男友来到这个岛上,当身怀六甲的Marianne生完孩子重返小岛的时候,却发现作家男友爱上了一个美国女友,离她而去,而这个时候,Cohen命运般的出现了。很普通的一幕,注定要成为传奇,女人买东西,那个绅士般的男人走了过来,只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能坐过来一起聊聊吗?我们坐在外边。”

就这样当Marianne后来回忆道“奶奶给我说过,你会遇到一个男人,他说着金子般的话。”。之后的Cohen会陪伴着Marianne还有她的小孩子去散步,然后吃饭,再接着睡觉。“我虽然对她一见钟情,但那是一部缓慢的电影”,这部电影极其缓慢,到后来Marianne追随Cohen飞回蒙特利尔,《尘世香盒》的大卖,加上Cohen越发的沉浸在药物之中,他需要Maxiton这种亢奋的药物来让他比别人慢几拍的节奏达到正常;同时也需要Mandrax这种药效相反的镇静剂。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女人走到Cohen的视野里,虽然他选择了Marianne,但不代表他不同其他女性发生关系。

《尘世香盒》的大获成功催生了Cohen创作下一部名为《鸦片与希特勒》的诗集,比起前一部诗集,同样的话题是性暴力谋杀还有宗教,不同的是这部诗集的风格更为私人化,可以看到字里行间对Marianne的爱意。

而感情自然要有终结之时,至于原因很难说得清楚,我不想评价,用两段话说一下好了。

我和她一起生活了八年,

开始每年大约有六个月在一起,

然后是四个月,再然后是两个月,

到了第八年,就只有两三周了,

我知道是时候给她写首歌了

Cohen在一次演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如是说

Marianne的话也让人感慨不已

“他还是那个Leonard ,

一个绅士,一个坚忍的人,

我们曾经相爱但缘分已尽,

不过我们永远是朋友,

他永远是我最亲爱的朋友,

我将永远爱他。

与Leonard相知相识是我的幸运,他教会了我太多”

读到这里,不妨在欣赏下这首经典之作

I used to think I was some kind of Gypsy boy

before I let you take me home.

我曾常认为自己是流浪的吉普赛小伙

在我让你带我回家之前

Now so long, Marianne, it's time that we began

to laugh and cry and cry and laugh about it all again.

那么再见,玛丽安,是时候我们开始再次

大笑、痛哭、痛哭、大笑,对这所有的一切

说不清楚又是哪一个冬夜,在寒冷的蒙特利尔,那年的雪下的比任何一年都要大,Cohen邂逅了Suzanne Verdal。这是一段浪漫而颇带柏拉图的情谊。Suzanne是一位职业舞者,她喜欢招待上门的人儿茉莉花茶,这些都是她从唐人街买来的。若干年后,你在Cohen那首同名曲中可以听到

And you know that she's half crazy

你知道她是有点儿疯狂

But that's why you want to be there

但这正是你想呆在那儿的原因

And she feeds you tea and oranges

她给你喝中国来的茶 吃中国来的桔子

That come all the way from China

吃中国来的桔子

他们一同漫步,走过蒙特利尔的老街,路过波斯可斯圣母教堂,再一步步走到河边,这是一段无比浪漫的交往。Suzanne后来回忆说“Leonard Cohen很有魅力,但是我们没有发生关系。我很尊重我们的友谊,不想玷污它。”

荣格说过所谓缪斯只是诗人潜意识里的女性特质而已。Cohen借这首歌想表达些什么呢?或如他自己所言,苏珊是扇门,不打开它,无法看到自己,谁说得清楚呢,但真实的是那段短暂而纯洁的邂逅。

同时,Cohen继续沉浸在LSD和写作之中。1964年,《钟爱的游戏》获得了“魁北克文学奖”,在结束之后的巡回诵诗会之后,或感于一种强烈的催促感,他将开始去完成那本他自称为“自己最好的作品”的《美丽的失败者》,“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失败者,我身心俱疲,我讨厌我自己。我郑重发誓,写不完它,我就自杀”,当然最重要的一幕发生了,

之后他回忆,在岛上的一天,黑压压的鸟群遮住了天空,,落在了所有教堂的顶上,直到第二天才离开,突然间他觉得是祥瑞之兆,他要去纳什维尔,然后成为一名词曲作者。但现实很惨淡,这部Cohen自己器重的小说现实销量不尽人意,媒体的评论也不足以乐观。

这已经是1965年了,31岁的Leonard Cohen还没有开始正式歌唱,然而这一年比他将近小一轮的的Dylan已经开始叛离自己成名的抗议民谣,开始了电声民谣的探索,新港民谣节的演出将改变这个时代乐坛的脉络。再过不久,在1966年的夏天,Cohen动身前往纳什维尔,再接着又去了纽约,在那里遇到了Judy Collins,彼时的格林威治村的民谣贵族。Cohen带着吉他,给她演奏了《苏珊》《Dress Rehearsal Rag》和《陌生人之歌》3首曲目,毫无疑问Cohen的新起点就此开始了。除了唱Cohen写的歌曲,Collins还不遗余力的宣传Cohen本人,而正是她的力推,让Cohen走进了John Hammond的视线里面,这个堪称史上最伟大的星探,挖掘了Billie Holliday Aretha Franklin Bob Dylan们的大腕级别的人物,无疑给Cohen的歌唱生涯开了个好头。

时间进入了1967年,33岁的Cohen,这个被质疑过了30岁的摇滚歌星已经垂垂老矣的年代,Cohen在这一年底最终给出了世界自己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Songs of Leonard Cohen》,这张专辑收录了《Suzanne》《So Long, Marianne》,关于Cohen的歌词难不免被拿来和Dylan对比,Dylan的背后是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刻的民谣传统,而Cohen的背后更像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造诣颇深的诗人。当年这一年,Cohen还追求了Nico,不过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这也让Cohen这位情圣多少有点怀疑自己的泡妞水平;同时他还住进了切尔西酒店,试图融入沃霍尔的圈子,却有点不被接纳,像一个局外人。

而在切尔西酒店的一天夜里,他碰到了Janis Joplin,这个舞台上如此高调私下却无比孤寂的歌者,那段事后已成佳话的一夜情在《切尔西酒店》系列的歌曲中很文学的阐释出来了。

“你所有的衣衫,没有一丝遮体 你闪烁的眼睛 照亮我最黑暗的角落”

除了和Joplin的一夜情,Cohen还在切尔西酒店与Joni Mitchell开始同居,二人相识于不久前的新港民谣节。这Cohen的面前,当时只有23岁的Joni无疑只是个学生。虽然免不了分手,但是你可以看到Joni作品里面Cohen的影响。

与此同时,Cohen的第二张专辑《来自一个房子的歌》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这张专辑的录制同样困苦不堪,尽管纳什维尔给Cohen提供了差不多一切所要的音乐元素和一流的乐手,固然不假。尤其是其中《Bird On a Wire》,在经历了一次次尝试得不到满意结果,快要放弃的时候。最后一次录制的同时突然唱出了想要的效果,那是Cohen自己的《My Way》.而触发这首歌的灵感是Cohen重回到Hydra那个希腊小岛,有点讨厌现代文明的Cohen望着窗前突然多出来的电线,同时还有几只鸟儿在电线上歇脚,然后哼了出来这首歌的雏形。而到最终的版本,Cohen足足花了三年。那首《Seems So Long Ago,Nancy》说的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儿时的发小。到目前,Cohen已经给出了两张经典的专辑,但是事实上,他在美国依然没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尽管可能他在欧洲已经大放异彩。值得一提的是,Cohen很满意这段田纳西的生活,“在这里,我活在了当下”。

这样离怀特岛那场传奇的演出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来到了1969年,这一年注定动荡不已,关于这一年的文章太多太多了,然而对于Cohen像是置身事外。

在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名叫苏珊的女孩子,在离开纳什维尔回到纽约后,只不过此苏珊不是彼苏珊,他们很少社交,过着很低调的生活,最终Cohen将成为一个父亲;

而同样是这一年,Cohen在朋友的婚礼上碰到了杏山,他们日后还会有交集,也是一段津津乐道的故事。

这样在筹集第三张专辑的同时,Cohen开始了欧陆巡演,自己歌手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巡演。

不知不觉过完了1969年,来到了1970年,Cohen在欧陆的呼声明显比美国要高太多了,Cohen对此颇有点受宠若惊。就表演来说,作为处子巡演的Cohen表演的可圈可点。从德国到大不列颠再到维也纳,一浪高过一浪。

到了8月份,终于来到了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个夜晚。

结束了60年代的嬉皮盛世,进入了70年代,人们更趋向于愤怒,怀特音乐节比起之前的Woodstock,显得躁乱不堪。愤怒的歌迷,抗议高票价,大家一拥而上,他们推翻栅栏,他们焚烧汽车,他们歇斯底地发泄着,像是灭亡之前的最后疯狂。

如果怀特岛音乐节是一场战役,那么Joni mitchell和Hendrix可以说是这场战役的失败者,你可以看到档案纪录片里面Joni略带哭腔的喊着要尊重,然而台下依然是嘘声一片。而这时的Cohen还在云里雾里,因为他刚服用过Mandrax,他面对的将是数十万名愤怒的人群,我想此刻工作人员或许多少捏了一把汗,Cohen缓步走上台,邋遢的样子显得越发的有种游吟诗人和优雅绅士合体的感觉。

唱歌之前,Cohen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当然他是嗑多了,他讲起了童年的时期,父亲带他去马戏团游玩;接着他又让愤怒的人群点燃手中的火柴,像是一个巫师在催眠。再接着,他唱出来那首《Bird On A Wire》,那是我心中的Cohen这首歌的最佳现场,他录制这首歌的时候总找不到状态,直到精疲力竭之时,状态自然地来了,而怀特岛此时此景,我想面对一群随时可能酿成暴乱的人群,Cohen一副悠然世外的感觉,“像是………一只……鸟儿”,这样的开始,然后空气中有什么在改变,温度的降低,随之降低的还有人们的愤怒和焦躁。

事后,有人说,这将是一场灾难,然而Cohen拯救了这场演出,这个音乐节。而我想对Cohen当时而言,只是疲惫后嗑药后的一场演出而已,他说过自己不是英雄,也不崇拜英雄,我想那一瞬间,他有种自己纠结一生的宗教感附体,像一位布道者一样,展示着无比奇妙的魅力,让一切漂浮在空气中的愤怒慢慢地着陆。若干年后的人们通过纪录片再次回忆那个夜晚,1970年怀特岛的那个烟雨之夜,台下数十万人群的愤怒,变成了一个个随风飘荡的小火苗,然后台上是一位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他没有穿那件蓝色的雨衣,只是很普通的白色上装,那刻的他像一位午夜唱诗班的醉酒汉,只是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获得解脱罢了,仅此而已,却不经意间拯救了这个音乐节,铸就了一场传奇。

第三幕

寒山傲雪一僧人

那一抹雪仍挂在山尖

山尖堆积着各色的岩石

在太阳的照射下

发出冷清的余光

像是砧板上的木屑

此刻

一袭黑袍,脚着木屐的绅士

双目低垂

他在寻找着答案

它是什么,它在何方

1996年8月9日,Leonard Cohen正式受戒,这样在修行了三年之后,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高龄的临济宗禅僧,此时,还差一个多月的时间,Cohen就要度过自己的62周岁生日了了。

很多人喜欢拿Leonard Cohen和Bob Dylan相对比,这里我只比较一方面,比起Bob Dylan的“快”,无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写歌的高效,Cohen无疑是一个“慢”的人,一如他的老派绅士的优雅,从1970年到正式成为禅僧,Cohen26年的时间只出了7张录音室专辑,这就是Cohen,他一生都在寻找着答案,他写诗歌,他写小说,他做音乐,但到头来他还是下定决心遁入佛门,而这与1969年在一场婚礼上初缝杏山和尚分不开,Cohen自己的话说,他遁入佛门,与其说是热爱佛教或者做和尚,不如说是爱杏山。

第一次,Cohen留了下来,但只待了不到一周

1972年的9月18日,Leonard Cohen成了父亲,如前面所说,在结识杏山和尚的同一年,他结识了Suzanne(再次强调,此苏珊不是彼苏珊),而她让他成了一名父亲。

而此时的Cohen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但他的家教与责任感让他不得不对这个儿子负责,彼时的他身处纽约的切尔西酒店,那里的黑暗与纷乱正符合他的心境。

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蒙特利尔,不可避免地他再次陷入抑郁,他打电话给朋友,他想去见杏山。然后就是第一次的秃山之行,短短的一周。

越有精神追求,思考的越多的人越有可能陷入抑郁,而或许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赶紧投入工作,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但起码是个可行的法子,至少之前的Cohen干过。

他催促自己录制个人的第三张专辑,当然唱片合约也是一个客观原因,这样1971年的3月,Cohen发行了自己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Songs of Love and Hate》。商业上一如既往地在欧洲受到好评的同时,在美国连前100都没能进入,同时越来越多的歌手翻唱他的曲目,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使用他的歌曲,这无疑是个好兆头,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荣誉博士学位之时他说道“有人说我的歌抑郁了一代人,那么他们就别听Leonard Cohen的歌,他们会像剃须刀片一样割破他们的手腕”;他在开始对诗集《奴隶的力量》校对的同时,开始创作下一本诗集《Death of a Lady's Man》。

另一块则是Cohen的第二次巡演,于唱片公司无非是促销新发的唱片,而对于Cohen来说,他觉得这好像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演了。

在纪录片中,你可以看到磕着迷幻药的Cohen,在台上失声流涕的Cohen,还有他长时间的沉默。尽管女人们成群结队的向他示爱也让他很纠结与焦躁。他自感惭愧,不满意自己的表现,甚至要退回歌迷的门票钱,一度他还在台上吟诵自己的诗句“在这充满痛苦与迷惑的不幸中,让我做一刻快乐的动物吧”。又有那么几次,再回到回台,他一度崩溃,他觉得自己在分裂,但无论如何现实得让他撑着把演出演完,工作对于抑郁的人来说,有时候是件好事,在无法摆脱情绪纠缠的情况下,不让自己有闲工夫去想多少有点帮助降低抑郁。

值得一提的是,巡演的歌曲,在哥伦比亚随后也就是73年推出的现场专辑《Live songs》有部分收录,乐迷们可以通过聆听唱片感受到那种阴冷与抑郁的氛围。它代表了Cohen那段迷茫而且没有方向的阶段,Cohen表示他喜欢这张,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时光。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当苏珊抱着儿子出现在Cohen位于希腊Hydra小岛上的房子的时候,Marianne知道自己要离开了,是时候回到挪威老家了,她谢绝了Cohen的好意,好聚好散。

Cohen还和曾经一样,像初始Marianne的时候那样,去游泳,去写作,在这个希腊的小岛上,他喜欢希腊的东西,一如多年后的他依然轻揉兜内的希腊忘忧珠,缓解自己与他人交谈的拘束。

这一年的10月份,在遥远的东方古老的中国进行着文革最后三年的疯狂之时,西方世界爆发了全面的石油危机,原因是赎罪日的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而在爆发的第二天,Cohen飞去了特拉维夫,“我将去阻挡埃及人的子弹”。而到了以色列,Cohen一度很失望,因为他不能去作战,以色列只接受他作为歌手,通过歌唱来劳军,不过最后Cohen也接受了,他与士兵们交谈,领悟到了他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他之后说过“战争是奇妙的……你能感受到现代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此外这期间他也创作了像《Field Commander Cohen》(战地指挥官科恩,名字很有趣)。

最终Cohen还是疲倦了,目睹着太多的流血与死亡,他想回去了。他也要开始录制自己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了:《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这张专辑的录制虽然编曲复杂精致但是制作却相对轻松,新的制作人,大量新鲜的乐器,当然重要的还有杏山和尚的探班,尽管他大多说时候都在打盹,但这不重要,我觉得他在就能让Cohen很舒服了。

新专辑来了,巡演也要随之而来,这张专辑同样没能敲开美国的大门!这是Cohen的第三次巡演,也是相对较平静的一次巡演。在洛杉矶,又再次邂逅了Joni Mitchell,此时的Joni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女孩子了;而Dylan也打电话过来,表示Cohen是他最爱的诗人之一。

每天早晨,他都会开车去禅宗中心静坐冥想

到了1979年了,这时候的Cohen已经和苏珊离婚了,尽管二者没有合法结婚。

关于离婚,还是新鲜感的丧失。Cohen说过自己不愿意走进这所围城,同时在结束个人第三次巡演的时候,回到Hydra小岛的时候,Cohen就写道“我不得不用新鲜的爱情颠覆现在的生活”,虽然与苏珊同居,但是私情却一桩接着一桩。而事业上Cohen持续在创作《Songs For Rebecca》,不幸的是最后这张专辑成了摇滚乐史上有名的“走失”专辑,母带消失了,这中间有着商业上的利益争夺,Phil Spector的经纪人要撮合Cohen和Phil带走了母带。而最后在Cohen的第五张录音室专辑《Death of a Lady's Man》里面的不少歌就是这张走失的专辑里面曲目的重新加工或者半成品的补充完善。Cohen尽管和Spector彼此欣赏,但是面对强势的后者,Cohen显得精疲力竭,对这张专辑失去了操控,让后者操控着局面,这次合作,不是很愉快。到了专辑的后期制作,Cohen甚至被排除在外当然也和当时二者的生活状态有关,彼时的Cohen要往返于蒙特利尔和洛杉矶之间,母亲到了白血病晚期,而与苏珊的关系也趋离瓦解;而Spector感情分崩离析,有酗酒的问题,还枪不离手,甚至在录音室拿枪指着Cohen的脖子,说“Leonard,我爱你。”当然不止Cohen,小提琴手Bobby Bruce差点被崩了。当然Specto将自己送进监狱是要到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而关于这张专辑的乐评也令人咋舌,尽管Cohen本人多少不满意,但是导师一度反应冷淡的美国媒体对这张金曲制作机器Phil Spector打造的专辑评价很高,《洛杉矶时报》甚至称之为“1977年度最佳专辑”。

接下来的一年,Cohen出版了同名的诗集,这部诗集更像是Cohen自己的《易经》,这是Cohen最棒的诗集之一,但是与同名专辑截然相反的是备受冷落,在加拿大一致被否定,而到了美国更是连书评都没人写。

这样到了1979年,在一个春天,“苏珊走了”,Cohen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他深深沉浸在佛教里面,但多半还是精神上的去佛教的思想去化解焦虑而不是皈依佛门。同时也开始录制新专辑,这次他接手了Joni Mitchell的建议别与Spector,上一次没有听,这次Cohen听了,同时Joni也把自己的制作人Henry Lewy推荐给了Cohen。这是一次轻松的录音,没有枪,没有暴力,而Joni也会来探班。而专辑的内页文字特意献给了自己刚过世的母亲,专辑最终于79年的9月发行,Cohen强势回归了,在他失去爱人和母亲的日子做的专辑,其实失去爱人,多少对他是种解脱,而不是煎熬。

像是个埋头读书的和尚

新专辑新巡演,1979年10月开始的欧洲巡演,这次杏山随团出征,而Cohen在现场唱到《Birds On A Wire》的时候,也一度将歌词改成“像个埋头读书的和尚”,向杏山致敬。这次巡演的现场,终于多少带来了些明亮的气氛,多少也和Cohen彼时的状态和心境有关,巡演的录音收录在了《Field Commander Cohen》这张现场专辑里面。欧洲巡演结束后,又开赴澳大利亚巡演,而这是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80年代。80年代对于60年代的那帮人来说是噩梦,时代变了,音乐风格变了,嬉皮士们早就无影无踪了,而对于Cohen自己来说,80年代的上半段深陷低谷;而后半段的卷土从来则有让其他同期歌手望尘莫及。

从80年结束巡演到84年推出新书《宽恕之书》,这四年的功夫,Cohen近似隐退,近似人间蒸发。而书籍发行后,Cohen有打算出一张关于该书的专辑,原因很简单,Money,缺钱,书远不如音乐赚钱,起码在他看来。

这张专辑后来成了Cohen个人的第8张录音室专辑《Various Positions》,这张专辑加入了电子元素,录制氛围同样轻松,年纪渐长地Cohen逐渐对很多事情适应了,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同样的情况,没能打开美国的市场,甚至没有能够在美国同年发行,直到1985年才在一家小厂牌发行,而讽刺的是专辑里面的《哈利路亚》显灵了,从John Cale到Jeff Buckley的翻唱,让这歌曲成为了圣曲,不无讽刺。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专辑的巡演也是Cohen第一次不得不逼自己上路,还是钱,他要抚养孩子,孩子让他不得不去工作。

仰头望明月,张嘴把歌唱

这是杏山对写不出歌的Cohen说的话。Cohen开始边走边创作,同时他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己的歌被别人翻唱,以另一种方式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多少给创造陷入低潮的Cohen以鼓舞。

你无法停止,上张专辑显然没能帮Cohen走出经济窘迫,那就要创作新专辑了,新专辑的创造并不顺利,创作 重写然后进入循环,,没有乐手和制作人,只有一位录音师,一度Cohen觉得要放弃了,不如出家为僧。

“把音乐事业经营好需要强大且坚定地意志,单想把人生经营好就是给我全世界的意志都无济于事”,Cohen如此说道。

但命运还是很厚待Cohen的,这个生来就有一副金嗓子的绅士,在这张专辑里面,发掘了自己的新的发声模式,声音越发低沉而曲风上也几近简约,这张名为《我是你的男人》的Cohen的第九张个人录音室专辑终于彻底打开了美国的市场,也重塑了Cohen在年轻乐迷心中的地位。这时候已经是1988年了,Cohen54岁了,来得晚不过来的也刚刚好,在Cohen很低潮的一段时期,最终用这样一张专辑敲开了美国的大门,多少有点意外的惊喜,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这是一次重生。回首这张专辑的创作,没有灵感,生活上苏珊正在为了钱在起诉,但结果却是如此的惊喜。不仅只是唱片商业上的成功,还有再版的之前的专辑的大卖,接着还有一系列的受邀,而事情有双面性,之后,闲下来的Cohen面对的将是抑郁再次来袭。

万物皆有裂痕,那时光进来的地方

那时光进来的地方,难道不是爱情和抑郁同时也进来的地方吗?

从和苏珊分手,Cohen多久没有一个长期的伴侣了。而这一次走进他世界的是Rebecca De Mornay。她和Cohen一早认识,她是Cohen的乐迷,二者的交往也着实有趣。从普通朋友慢慢的友谊变成了爱情,直到Cohen送给她一枚结婚戒指,不可思议,这个拒绝婚姻的男人打算要结婚了吗?

Cohen说“女人的思维模式以承诺为中心”,那么这次他打算给出承诺了,这时候的Cohen已经年近六旬了。

爱情总归是美好的,无论何时。二者彼此激发着对方,Rebecca的演艺生涯大放光芒,而Cohen接下来的一张专辑《Future》也将获得空前的成功。

步入90年代,除了爱情,Cohen还正式入驻了加拿大音乐名人堂,他那段感言,这里有必要摘录下,他喜欢数字,一如说他和Marianne的那段故事:

如果我在26岁得到这个荣誉,我将会得意忘形;

如果我在36岁得到这个荣誉,我定会踏上一条病态的灵修之路;

如果我在46岁得到这个荣誉,它会戳到我能力不足的痛处;

而现在我56岁了,我会昂首阔步前行,它一点儿也不碍着我的事。

再回到《Future》上面,它获得了压倒性的一致好评。Cohen把这张92年11月份发行的专辑献给了自己的未婚妻:

“她下到井旁边,将水罐装满水。

我走过去对她说,

求你给我喝一点你罐子里的水”

之后随之而来的巡演大放异彩,而接着音乐的热潮,出版社们也亟不可待地推出Cohen的作品集。

还没有完,尽管拿奖拿到手软,在1993年,Cohen再次飞赴渥太华,和未婚妻一道,接受加拿大总督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太美好了,艺术人生如此圆满,还对一个年前的女孩许下了承诺,而各类艺人或者相关音乐工作者还在筹划着Cohen的60大寿,如此灿烂的表面下暗涌袭来,因为过不了多久将会出现我们开篇的一幕:秃山傲雪一袭黑袍的Cohen。

这次不是一周了,而是一晃数年。

至于Cohen为何选择遁入空门,尽管之前断断续续地来了20多年但这一次为和下定决心呢?

我想还是他心中潜意识里面的召唤。诚然,他年事已高,逐渐厌倦唱片工业,加上巡演带来的各种不适感,再到与Rebecca的不及而终的感情,“我们都没怨恨过对方,因为我们都尽力了”。

Cohen一辈子都在和自己较劲在寻找答案,这一次他来到了寺院寻找。但是Cohen不是一名“好僧人”,他终究还是放不下自我,一边是苦修,一边是访客的来访。而打发时光的同时,他也开始玩起了实验音乐,只是苦于有限的设备他无法得到预期的音乐效果;再接着是通过网络与外界保持联系,他自己甚至主动提供素材到网络上,通过网络,他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前是虚构而现在是网络,仅此而已。

尽管与外界隔绝的日子里面Cohen偶有体会到那种“空性”,但Cohen终究没有慧根,他多少斩不断情欲,或许注定他总归要走出的。到了1998年,已经64岁的Cohen,在山上的第五个年头,抑郁症非但没有减轻,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竟然越发严重起来了。

“老师,我得走了”,1999年一月的一个深夜,Cohen离开了。

而这次Cohen寻求的答案在印度,而这次他成功了,“不知不觉中,伴随了我一生的彻骨痛苦开始消散了。”他的抑郁症消逝的无踪了。

为什么?我想虽然跟年事渐长,看的多少开了有点关系,但是根源或许还在于对症下药。对于Cohen,宗教一直是他潜意识里面挥之不去的东西,而他本人虽然有过自我隔绝与封闭,但终究是入世的人。佛教的那套出世不适合他,而与之相比像巴尔谢卡这种有着浓厚印度教底子的大师则有微妙的不同。这类教本质上是入世的,没有去排斥所谓的七情六欲,以一种很开明的现世的教义,相对佛教而言,更易西方习惯了理性的人去接受,你要知道印度文明本身就有点东西交融的味道。(这里我要打住了,我说不清楚。很多人,特别是西方人,就是拿到诺贝尔奖的黑塞老师连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都经常混杂实在无语。不过对于理性的西方人来说,看重的是以他们的思维去理解教义来补充自己的世界观和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成为一个虔诚的教徒,这也决定了Cohen会去听巴尔谢卡的课,也会去杏山坐禅还会阅读犹太教的经典。)他终究不是虔诚的教徒,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思想武器,仅此而已。

倒吸一口凉气,已经快到21世纪了,昔日的嬉皮之地,多少英雄已如流星般陨落,太多的同辈之人离开了。对于Cohen这段时间何其漫长,还记得他妈妈的话吗?如果感到焦虑不妨去刮刮胡子剃剃须,如今用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光,Cohen出色的完成了这漫长的剃须过程,他也写下了那重重面具,如今他就站在这里,我是你的男人。

……………………………………………………………………

第四幕

与我共舞,直至爱的尽头

我就在这儿,我是你的男人

笔挺的西装,费朵拉软呢帽

老人把帽子压低

可能是舞台的灯光太刺眼

也可能是他重返舞台后的羞涩

只见

他轻轻捧起话筒

开始唱道

“与我共舞

舞至你的美丽

伴着燃烧的小提琴”

诗情画意的背后,总免不了残酷的真相,这一如此优雅的一幕的背后远不是老牌绅士的歌者传奇,而或许只是一次猝不及防的经济危机,没错,Leonard Cohen非常幸运地在晚年摆脱了抑郁症,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财产被经纪人一扫而空,这其中纠纷这里不谈,总之留给Cohen的是一个巨大亏空的烂摊子,他不得不再次上路。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以艺术家在受到上帝眷顾的同时也饱受着恶魔般的捉弄。进入了21世纪的Cohen创作依然在继续,2001年的专辑《十首新歌》,这张专辑中Cohen的声音有了很大的变化,给人一种“私密感”,醇厚的男中音像是他人熟睡之刻,一个人对着麦克风的喃喃自语。而专辑封面上的那位女士叫莎朗,令人好奇的是,照片竟然是Cohen使用电脑的内置摄像头照的。这张专辑中莎朗在作曲方面贡献巨大,而之后的乐评也是赞不绝口;而2004年的专辑《Dear Heather》,已经70岁的Cohen依然让人信服,这张专辑堪称是Cohen实验色彩最强烈的一张专辑。而精神状态方面,比起来之前的焦虑,忧心自己随时死去,Cohen自己表示已经70岁的自己,虽然依旧保持紧迫感,但是此紧迫感不是彼紧迫感。不在困惑,更多是以自己的步伐做事情。

如果不是财政亏空,我想Cohen不一定去巡演,但是无巧不成双,无论如何,已是古稀之年的Cohen又要上路了!

他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是内心一定波涛汹涌,这是他的性格,尽管年事已高的他看得更开了。如果母亲在,会让他焦虑的时候去剃剃胡子,而现在Cohen只是深呼一口气,挺直腰杆,带上费朵拉呢帽走上舞台,开始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

“我上次在这里,是14或15年前,当时我年近六旬,还是个怀揣疯狂梦想的孩子”

与我共舞,直至爱的尽头。谢谢您,有幸能够令听您,Leonard Cohen。

有人在颤抖,有人在哭泣,不只是小孩子,更多是成年人,那些很少哭泣的男人。这是Cohen的首演,很多担心一消而散。之后的巡演继续着,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Glastonbury音乐节,74岁的Cohen不知有没有想起那个烟雨之夜喧嚣的怀特岛,他如同魔术师般的催眠了一切。

结果是不可思议的成功,继续的巡演,继续的一售而空的门票,2008年的巡演之后被认为是商业最成功的巡演之一。此时的Cohen已经挣回来了被偷走的每个子儿,可以见好就收了,但是此时Cohen的心态已经变了,他想继续在舞台上,不只是简单的赚钱。

当然08年,在巡演之前,Cohen入驻了摇滚名人堂。Lou Reed走上台,没有评论,读起来了Cohen的作品,他说“我们是何等的幸运,与Leonard Cohen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而巡演结束后,Cohen面临了再一次的分手,谈不上伤感,只是追逝,虽然分手了,但安嘉妮依然是Cohen的密切合作伙伴,我已经说不清楚,这是第多少次分手,关于情感,且听这首歌《我总想写首歌给安嘉妮唱》,

“我总想写首给安嘉妮唱的歌,或轻松或沉重

我作词 她谱曲 调会很高 我唱不了

她会将它唱得很美,我会纠正她的唱

她会纠正我的词,令它美到无以复加

然后,在我们的余生,我们将聆听它

不是经常,不是永远在一起

而是偶尔”。

“这首诗把我读哭了,我写它的时候,我也哭了”,Cohen后来说。

时间就这样过着,这是属于老年的Cohen,他已经七旬多了;

这又是年轻的Cohen,他终于脱下了那种焦虑与阴郁,我不敢打包票百分百,但是足以让他在舞台上轻舞,一直到爱的尽头。

巡演在继续,新的专辑在发行,你会听到2012年的《Old Ideas》,2014年的《Popular Problems》或许还有2016年的………………

谢幕

后记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这一年,最冷的冬天,最冷的文字》,诚然,上海过去的这个冬季很冷,而Cohen的这本传记无处不透露着一种寒气,无论是让人瞬间从燥热回归到冷静的寒气还是让人有点感到阴郁的寒气。

Cohen的家乡在蒙特利尔,那里很冷;Cohen的抑郁一部分来自自己的母亲,一部分来自于自身。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歌者,或许诗人只能要时不时的把自己“隔绝起来”才能触发灵感。对精神方面的近似挑剔般的追求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然而焦虑与抑郁的同时,Cohen身上也有一种战士般的力量,他虽然有过临场脱逃,但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正视自己,无论是借助药物还是借助宗教,再或者是破产之后,暮年的他依然从容的批刀上阵,勇敢去面对这个对他已经陌生的世界。我想着也这是Cohen终生困扰但是一直得以幸存的原因。

最后,这篇冬季开始构思的文章,写作时间横跨了3个月,其实写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罢了。我越来越能理解写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不写作的话,对于那些宿命般要去写作的人来说不可能,他会被推着一步步去写作。

写作有时候不只是一个职业,一种宣泄的途径,好像如同命中注定一样。

现在已经是上海的初春了,樱花也开了,路两旁十分漂亮,人来人往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妨出去转转,莫辜负这好时光。

余韵

还是忍不住说点啥

再回到 《Famous Blue Raincoat》这首歌上来,我对这首歌的喜爱仅次于《Bird On A Wire》,珍妮弗.沃恩斯的那张同名专辑也让Cohen的名声大躁,然而Cohen本人一直“从没感到满意,从未觉得歌词到位,总觉得哪里不对”。

曾经有个女孩对他说,这件蓝雨衣,彼时还是25岁的Cohen初到伦敦买的这件巴宝莉的雨衣,穿起来让他看起来像个蜘蛛,一点不酷。

多年以后的Cohen写道:

当我取出衬里再穿上它的时候,更显英雄气概

当磨破的袖子用皮革缝补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荣耀

Cohen的老家蒙特利尔的春天是个奢侈品,因为冬季像个顽皮的孩子死皮赖脸地不舍得离开;

而对于这个来自冰冷天气的老牌绅士而言,阳光虽好,但大多时候敌不过寒意,那一抹凄冷的阴郁,但还好我们足够庆幸地是晚年的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阳台,地方不大,但光线很好,重要的是足够抵挡寒意。

他说他希望自己80岁的时候还能巡演,有一件事情他是确认的,“不想也不会退休”,届时,他还会忙里偷闲地溜到大巴之外,静静地抽根烟;

他的那些过往,那些自己与自己较劲,搞得自己焦虑和抑郁的日子过去了,他说,他已经不在那个世界了。他对这些事情兴趣不大了,也从不去想它们了。

那年冬天,最冷的文字,写到这里,终于结束了,写完后,我自己应该不会再去读它了,像Cohen一样不去想它们了,我也要到自己的阳台了,阳光不够阻挡寒意的时候,就找个避风但光线可以射进来的地方坐着吧,听着歌,晒着太阳,然后不要辜负。

参考资料: 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