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母单恋综,素人参加能行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母单恋综,素人参加能行吗?

母单恋综能成为恋爱综艺新玩法吗?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短短几年,恋综就把明星、素人的相识相恋分手都拍了个七七八八,还能有什么创新点?只能拍“无法恋爱的人们”了。

优酷官宣过一档名为《没谈过恋爱的我》的恋爱综艺,点名要帮母胎单身(从未谈过恋爱的人)们找对象。

消息一出群情激动,不少母单表示莫非自己终于脱单有望?已经看腻男女海王过招的观众老爷也颇为期待,这才叫真正的恋爱养成啊。

不过想法固然好,母单恋综怎么拍,实际操作也有不少问题。某网红报名参加,结果被发现初中时谈过一次青涩恋爱,惨遭拒绝。却又有网友爆料,自己朋友被节目组邀请做嘉宾,当朋友坦白告知谈过恋爱时,对方却表示“现在没在谈就行”。

母单恋综怎么拍?从选人到故事线再到需要规避的雷点,作为十个朋友八个母单的“母单吸引体质”,硬糖君也来抛砖引玉一下。各位母单,不要再试图隐藏,亮出你们的真实身份畅所欲言吧!

母胎单身何处寻?

从目前网友讨论看,大家虽然对母单恋综喜闻乐见,但“就担心是一群小网红跑去节目刷脸”。这几年恋综翻车事件不少,也不怪我们网友风声鹤唳。

与其他恋综一样,优酷这档节目仍旧采取素人报名+节目组邀约的方式。但节目既然打出了“从出生就没谈过恋爱”的噱头,网友难免担心会有谈过恋爱的人企图蒙混过关。

与资料足够多,且有大量粉丝提供“考古”素材的明星不同,审核素人的难度其实更大,工作人员能做的无非就是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翻看社交账号有没有蛛丝马迹,或从其关联好友账号中寻找端倪。

但如果有心作伪,素人清理掉自己的过往,重新包装一个网络形象并不难。节目组也不是克格勃,没有能力挖地三尺寻真相。

可一旦节目播出来,嘉宾爆雷影响的不止是本人,还有节目的品牌。作为新类型的母单恋综想要立足,对嘉宾的选择必须审慎。

素人报名海选的老办法,或许并不适合母单群体。

通常来说,愿意报名参加节目并接受节目组一轮轮检验的素人嘉宾,或多或少对舞台、出名心怀向往。上节目能脱单固然好,实在不行靠节目积攒点人气做个网红也不错。

然而硬糖君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母单人士,本身对社交就有一定抵触情绪,更别提主动报名参加节目,把自己的感情生活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了。所以,母单恋综的嘉宾人选,与其等着素人自己报名,倒不如节目组主动出击。

母单确实有社恐的一面,但到网络上,母单人士可就是另一个样了。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话题讨论,愿意通过网络交友脱单,而且比起门当户对,他们往往更注重圈层及兴趣爱好的一致。

节目组完全可以从网络入手,大量母单社群就是嘉宾富矿,比如豆瓣知名的“母单互助小组”,微博上的各类征婚征友账号。这些账号本身还会按照二次元、博士等不同标签对投稿人进行划分,节目组直接在这些账号下蹲守,信息真实性比个人报名更有保障。

高校校内网的留言板,也是母单人大量聚集的地方,且校内网的用户资料相对更真实透明;如果思路打开一点,去城市相亲角找合适人选也不是不可,期盼儿女脱单的父母还没等你开口,就会将自家儿女的情况和盘托出。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嘉宾遴选方式,既然节目组打出了“从出生一直单身”的口号,就要彻底落实这一点,审核调查环节要尽可能详实细致。否则新节目自打脸,后果可比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老牌节目严重得多。

母单故事如何写?

合适的人选只是第一步,母单恋爱故事如何书写更是重中之重。这几年素人恋综为何比明星恋综更受欢迎,就是因为我等观众在素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加之大众总是存在着“明星习惯性演戏,素人才是真实反应”的思维,更为素人恋综的火爆添砖加瓦。

但母单这个群体,特殊又庞大。母单恋综或许不该只局限于“搞对象”,可以有更广的心灵和生活观照。

单身的原因千千万,母单恋综如果能够挖掘深层次的原因,节目会更有质感,观众也能看到嘉宾的成长性。

以硬糖君身边的母单朋友为例,有些人因父母长年争吵不休,对亲密关系有了心理阴影,甚至对异性产生厌恶心理,主动拒绝走进恋爱关系,这属于主动单身;也有些朋友,生性腼腆羞于社交,也羞于对他人袒露自己对恋情的向往,渴望天降良缘的同时又不敢去接触外部世界。又或者就是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去认识其他人,这属于被动单身。

主动与被动背后,是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与心理障碍,节目不应只局限于帮助母单找对象,而是要解决“造成母单的心结”。也就是说,可以将一部分真人秀篇幅放在交代嘉宾的过去,这要比一上来就搞对象猜心更有人情味。

至于节目的表现形式,目前主流的“相亲约会式”与“合宿猜心式”,似乎都不太适合母单人群。

诚如前文所说,母单往往对社交有一定抵触情绪。若像其他恋综那样,搞个早中晚赶场式相亲,其一没有“母单恋综”的特色,其二对嘉宾本身也可能造成伤害。

至于“合宿猜心式”,更是社交牛逼人群专属。一群母单合宿,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变成男生女生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组,各自低头玩手机。

淡化恋爱元素,将“合宿搞对象”变为“一起旅行”,也许能让母单嘉宾在节目中表现得更松弛自然。

比如最近很火的露营,就挺适合与母单恋综配搭食用。年纪相仿的母单一同踏上露营之旅,在一起动手安营扎寨中逐渐打开心结,在交流中产生感情,这不比明晃晃一上来就“我要搞对象”自然吗。

甚至可以格局更大一点,谁说母单必须得搞对象了,咱拍成一部成长综艺不也成吗?在旅行中无论收没收获爱情,但都获得了成长。这种嘉宾在节目中的成长性就是综艺人常说的“人物弧光”,观众老爷最容易对这种个人成长故事动情,从而对节目产生感情,成为长期用户。

公关雷点怎样躲?

平时在网上喊着“今天就要脱单”的母单不少,但真有这么个节目提供脱单机会,不少人却怂了。一方面与母单的社恐有关,另一方面大家这几年看过太多素人上恋综被网暴的例子,害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母单恋综更需要节目组保护素人嘉宾。不少素人嘉宾遭遇网暴,都与明星观察员的“口无遮拦”有关。观察员对素人倒也没啥恶意,就是一时嘴快,母单恋综在观察员选择上需要更慎重。

首先,素人嘉宾的父母肯定不适合作为观察员出现。其次,走吐槽派的明星嘉宾与节目的适配度也不高。母单恋综的观察员需要有较强的共情能力,且对恋爱的态度要更开放包容。可别人家素人还没怎么着,这边观察间就着急“这可怎么搞对象啊”,实在没必要。

大众对于母单也有许多刻板偏见,比如“长得不好看、性格古怪、原生家庭有问题”等。如果真的迎合大众印象把母单当做特殊群体来展现,反而容易遭到舆论反噬。

硬糖君与几位母单朋友探讨后发现,大家对母单恋综本身并不反感,但希望节目不要把母单刻画成格格不入的社会边缘人一样,“我们跟大家没区别,就是没谈过恋爱而已”。

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而生的综艺,不是去加深刻板印象的,而是要打破偏见。节目组在展现每个嘉宾的个人特质时,不妨参考一下那些“拯救大龄二次元”之类的征友贴,看看人家是如何用文字的方式,展现一个人有趣的不同侧面。

还有一个恋综的通病,母单节目也不妨吸取教训加以规避,即网友常常抱怨的:恋综男嘉宾整体颜值逊于女嘉宾的问题。或许节目组的出发点是老一辈说的“郎才女貌”,但这都2021年了,男女嘉宾的整体颜值平均一点不好吗?

如今恋综隐隐有追上音综的势头,一年四季不间断,这也与年轻人普遍的情感焦虑有关。母单恋综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不再助推这种对亲密关系的焦虑,而是以包容态度来看待个人选择。

对于母单人群的关注,不该只为突破现有恋综瓶颈,而是让外界了解“何谓母单”“母单并不可怕”。如果节目组不是想搞话题一波流,而是希望做成长期IP,那么选择做有温度的内容,会比有噱头的内容,更有生命力。

话说母单这个好题材,可不止被综艺盯上。steam今年夏天就上架了一款名为《母胎单身》的交互式影像游戏,29岁仍旧没谈过恋爱的男主,能不能避免成为“魔导士”的命运就靠玩家了。这款游戏才上架就拿下“特别好评”,关注母单,任重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母单恋综,素人参加能行吗?

母单恋综能成为恋爱综艺新玩法吗?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短短几年,恋综就把明星、素人的相识相恋分手都拍了个七七八八,还能有什么创新点?只能拍“无法恋爱的人们”了。

优酷官宣过一档名为《没谈过恋爱的我》的恋爱综艺,点名要帮母胎单身(从未谈过恋爱的人)们找对象。

消息一出群情激动,不少母单表示莫非自己终于脱单有望?已经看腻男女海王过招的观众老爷也颇为期待,这才叫真正的恋爱养成啊。

不过想法固然好,母单恋综怎么拍,实际操作也有不少问题。某网红报名参加,结果被发现初中时谈过一次青涩恋爱,惨遭拒绝。却又有网友爆料,自己朋友被节目组邀请做嘉宾,当朋友坦白告知谈过恋爱时,对方却表示“现在没在谈就行”。

母单恋综怎么拍?从选人到故事线再到需要规避的雷点,作为十个朋友八个母单的“母单吸引体质”,硬糖君也来抛砖引玉一下。各位母单,不要再试图隐藏,亮出你们的真实身份畅所欲言吧!

母胎单身何处寻?

从目前网友讨论看,大家虽然对母单恋综喜闻乐见,但“就担心是一群小网红跑去节目刷脸”。这几年恋综翻车事件不少,也不怪我们网友风声鹤唳。

与其他恋综一样,优酷这档节目仍旧采取素人报名+节目组邀约的方式。但节目既然打出了“从出生就没谈过恋爱”的噱头,网友难免担心会有谈过恋爱的人企图蒙混过关。

与资料足够多,且有大量粉丝提供“考古”素材的明星不同,审核素人的难度其实更大,工作人员能做的无非就是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翻看社交账号有没有蛛丝马迹,或从其关联好友账号中寻找端倪。

但如果有心作伪,素人清理掉自己的过往,重新包装一个网络形象并不难。节目组也不是克格勃,没有能力挖地三尺寻真相。

可一旦节目播出来,嘉宾爆雷影响的不止是本人,还有节目的品牌。作为新类型的母单恋综想要立足,对嘉宾的选择必须审慎。

素人报名海选的老办法,或许并不适合母单群体。

通常来说,愿意报名参加节目并接受节目组一轮轮检验的素人嘉宾,或多或少对舞台、出名心怀向往。上节目能脱单固然好,实在不行靠节目积攒点人气做个网红也不错。

然而硬糖君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母单人士,本身对社交就有一定抵触情绪,更别提主动报名参加节目,把自己的感情生活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了。所以,母单恋综的嘉宾人选,与其等着素人自己报名,倒不如节目组主动出击。

母单确实有社恐的一面,但到网络上,母单人士可就是另一个样了。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话题讨论,愿意通过网络交友脱单,而且比起门当户对,他们往往更注重圈层及兴趣爱好的一致。

节目组完全可以从网络入手,大量母单社群就是嘉宾富矿,比如豆瓣知名的“母单互助小组”,微博上的各类征婚征友账号。这些账号本身还会按照二次元、博士等不同标签对投稿人进行划分,节目组直接在这些账号下蹲守,信息真实性比个人报名更有保障。

高校校内网的留言板,也是母单人大量聚集的地方,且校内网的用户资料相对更真实透明;如果思路打开一点,去城市相亲角找合适人选也不是不可,期盼儿女脱单的父母还没等你开口,就会将自家儿女的情况和盘托出。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嘉宾遴选方式,既然节目组打出了“从出生一直单身”的口号,就要彻底落实这一点,审核调查环节要尽可能详实细致。否则新节目自打脸,后果可比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老牌节目严重得多。

母单故事如何写?

合适的人选只是第一步,母单恋爱故事如何书写更是重中之重。这几年素人恋综为何比明星恋综更受欢迎,就是因为我等观众在素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加之大众总是存在着“明星习惯性演戏,素人才是真实反应”的思维,更为素人恋综的火爆添砖加瓦。

但母单这个群体,特殊又庞大。母单恋综或许不该只局限于“搞对象”,可以有更广的心灵和生活观照。

单身的原因千千万,母单恋综如果能够挖掘深层次的原因,节目会更有质感,观众也能看到嘉宾的成长性。

以硬糖君身边的母单朋友为例,有些人因父母长年争吵不休,对亲密关系有了心理阴影,甚至对异性产生厌恶心理,主动拒绝走进恋爱关系,这属于主动单身;也有些朋友,生性腼腆羞于社交,也羞于对他人袒露自己对恋情的向往,渴望天降良缘的同时又不敢去接触外部世界。又或者就是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去认识其他人,这属于被动单身。

主动与被动背后,是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与心理障碍,节目不应只局限于帮助母单找对象,而是要解决“造成母单的心结”。也就是说,可以将一部分真人秀篇幅放在交代嘉宾的过去,这要比一上来就搞对象猜心更有人情味。

至于节目的表现形式,目前主流的“相亲约会式”与“合宿猜心式”,似乎都不太适合母单人群。

诚如前文所说,母单往往对社交有一定抵触情绪。若像其他恋综那样,搞个早中晚赶场式相亲,其一没有“母单恋综”的特色,其二对嘉宾本身也可能造成伤害。

至于“合宿猜心式”,更是社交牛逼人群专属。一群母单合宿,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变成男生女生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组,各自低头玩手机。

淡化恋爱元素,将“合宿搞对象”变为“一起旅行”,也许能让母单嘉宾在节目中表现得更松弛自然。

比如最近很火的露营,就挺适合与母单恋综配搭食用。年纪相仿的母单一同踏上露营之旅,在一起动手安营扎寨中逐渐打开心结,在交流中产生感情,这不比明晃晃一上来就“我要搞对象”自然吗。

甚至可以格局更大一点,谁说母单必须得搞对象了,咱拍成一部成长综艺不也成吗?在旅行中无论收没收获爱情,但都获得了成长。这种嘉宾在节目中的成长性就是综艺人常说的“人物弧光”,观众老爷最容易对这种个人成长故事动情,从而对节目产生感情,成为长期用户。

公关雷点怎样躲?

平时在网上喊着“今天就要脱单”的母单不少,但真有这么个节目提供脱单机会,不少人却怂了。一方面与母单的社恐有关,另一方面大家这几年看过太多素人上恋综被网暴的例子,害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母单恋综更需要节目组保护素人嘉宾。不少素人嘉宾遭遇网暴,都与明星观察员的“口无遮拦”有关。观察员对素人倒也没啥恶意,就是一时嘴快,母单恋综在观察员选择上需要更慎重。

首先,素人嘉宾的父母肯定不适合作为观察员出现。其次,走吐槽派的明星嘉宾与节目的适配度也不高。母单恋综的观察员需要有较强的共情能力,且对恋爱的态度要更开放包容。可别人家素人还没怎么着,这边观察间就着急“这可怎么搞对象啊”,实在没必要。

大众对于母单也有许多刻板偏见,比如“长得不好看、性格古怪、原生家庭有问题”等。如果真的迎合大众印象把母单当做特殊群体来展现,反而容易遭到舆论反噬。

硬糖君与几位母单朋友探讨后发现,大家对母单恋综本身并不反感,但希望节目不要把母单刻画成格格不入的社会边缘人一样,“我们跟大家没区别,就是没谈过恋爱而已”。

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而生的综艺,不是去加深刻板印象的,而是要打破偏见。节目组在展现每个嘉宾的个人特质时,不妨参考一下那些“拯救大龄二次元”之类的征友贴,看看人家是如何用文字的方式,展现一个人有趣的不同侧面。

还有一个恋综的通病,母单节目也不妨吸取教训加以规避,即网友常常抱怨的:恋综男嘉宾整体颜值逊于女嘉宾的问题。或许节目组的出发点是老一辈说的“郎才女貌”,但这都2021年了,男女嘉宾的整体颜值平均一点不好吗?

如今恋综隐隐有追上音综的势头,一年四季不间断,这也与年轻人普遍的情感焦虑有关。母单恋综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不再助推这种对亲密关系的焦虑,而是以包容态度来看待个人选择。

对于母单人群的关注,不该只为突破现有恋综瓶颈,而是让外界了解“何谓母单”“母单并不可怕”。如果节目组不是想搞话题一波流,而是希望做成长期IP,那么选择做有温度的内容,会比有噱头的内容,更有生命力。

话说母单这个好题材,可不止被综艺盯上。steam今年夏天就上架了一款名为《母胎单身》的交互式影像游戏,29岁仍旧没谈过恋爱的男主,能不能避免成为“魔导士”的命运就靠玩家了。这款游戏才上架就拿下“特别好评”,关注母单,任重道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