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蔡昉:加大教育投入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蔡昉:加大教育投入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说,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

2018年1月8日,湖南湘西,因为冻雨路滑,隆九金老师护送孩子们回家,把年龄小的孩子背在身上过河。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周日表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总量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他在2021《财经》年会上说,国际上,一般将基尼系数0.4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基准线,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反之表示收入分配趋向平等。

“基尼系数要降到0.4以下,靠初次分配是做不到的,任何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在初次分配后基尼系数都在0.4或0.5以上。而经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普遍下降到0.4以下,下降的幅度可以达到35%。”他说,因此,再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的终极手段。

蔡昉进一步表示,在再分配的过程中,扩大公共开支并提高社会福利对降低收入差距有显著效果。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社会支出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越高,基尼系数越低。

他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个“有所”: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支出的方向,这七个“有所”中,学有所教是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二是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他呼吁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特别是要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5年,比2010年提高了近1.1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今年3月表示,国家力争到2025年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3年。

蔡昉说,中国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扩招等措施使得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也是过去几十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负增长,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速也在放慢,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明显减缓,新成长起来的人力资本总量呈下降趋势,这不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蔡昉以日本为例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说,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第一个十年大家普遍认为和经济泡沫破灭、老龄化等有关,但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日本在人力资源培养上犯了错。

“50、60年代日本大规模发展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那时候主要普及中等教育。随后开始扩大高校发展,采取扩招的政策。但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家都抱怨。文教部门接受了批评,有意识地放慢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果到了80年代后期,本来和美国逐渐缩小的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又扩大了。90年代达到最接近美国的经济总量之后就不再增长了,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重要的错误。”他说。

除了日本,蔡昉说,美国在人力资本培养上也有过教训。“曾经有一度制造业还在(美国)国内很重要的时候,制造业工人是个很好的职业,叫做中产阶级。当时人们说不需要受高等教育,中学毕业就可以充当制造业熟练、半熟练劳动力。因此当时他们有个口号是‘从中等到中产’,很多人不再上大学了。所以美国的教育是两极化的,最好的教育有,也有相当多普通家庭连中学都不想上。这导致了美国教育的两极化,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化,收入的两极化,社会分裂,政治分裂。”

因此,蔡昉说,中国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继续扩大民众的受教育年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蔡昉:加大教育投入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说,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

2018年1月8日,湖南湘西,因为冻雨路滑,隆九金老师护送孩子们回家,把年龄小的孩子背在身上过河。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樊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周日表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总量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他在2021《财经》年会上说,国际上,一般将基尼系数0.4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基准线,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反之表示收入分配趋向平等。

“基尼系数要降到0.4以下,靠初次分配是做不到的,任何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在初次分配后基尼系数都在0.4或0.5以上。而经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普遍下降到0.4以下,下降的幅度可以达到35%。”他说,因此,再分配是缩小收入差距的终极手段。

蔡昉进一步表示,在再分配的过程中,扩大公共开支并提高社会福利对降低收入差距有显著效果。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社会支出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越高,基尼系数越低。

他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个“有所”: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支出的方向,这七个“有所”中,学有所教是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二是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他呼吁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特别是要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5年,比2010年提高了近1.1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今年3月表示,国家力争到2025年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3年。

蔡昉说,中国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扩招等措施使得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也是过去几十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负增长,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速也在放慢,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明显减缓,新成长起来的人力资本总量呈下降趋势,这不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蔡昉以日本为例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说,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第一个十年大家普遍认为和经济泡沫破灭、老龄化等有关,但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日本在人力资源培养上犯了错。

“50、60年代日本大规模发展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那时候主要普及中等教育。随后开始扩大高校发展,采取扩招的政策。但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家都抱怨。文教部门接受了批评,有意识地放慢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果到了80年代后期,本来和美国逐渐缩小的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又扩大了。90年代达到最接近美国的经济总量之后就不再增长了,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重要的错误。”他说。

除了日本,蔡昉说,美国在人力资本培养上也有过教训。“曾经有一度制造业还在(美国)国内很重要的时候,制造业工人是个很好的职业,叫做中产阶级。当时人们说不需要受高等教育,中学毕业就可以充当制造业熟练、半熟练劳动力。因此当时他们有个口号是‘从中等到中产’,很多人不再上大学了。所以美国的教育是两极化的,最好的教育有,也有相当多普通家庭连中学都不想上。这导致了美国教育的两极化,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化,收入的两极化,社会分裂,政治分裂。”

因此,蔡昉说,中国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继续扩大民众的受教育年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