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为何选择石景山首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为何选择石景山首钢?

科幻产业集聚区是什么,为什么是首钢?

文|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小军哥

编辑| 田佳宁

近期, 全世界似乎都在谈“元宇宙”。围绕于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成为资本炒作或竞逐的新热点。不过,日前随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发布,国内对这个来自美国小说《雪崩》中描述的“科幻场景”有了“中国化”的认知。《规划》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指出,要研究促进科幻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那么,科幻产业集聚区是什么,为什么是首钢?未来应该怎么做呢?

提到科幻产业,有人会想到2015年荣获雨果奖的国产科幻小说《三体》,有人会想起2019年横空出世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也有会想起AI、VR、AR等前沿黑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11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要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促进科幻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

根据北京市科委《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金韶权威解释,我国科幻产业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兴产业,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前沿科技为驱动,以科学精神和想象力文化为内核,以工业化设计、生产和制造为支撑,以超现实叙事、视听体验、沉浸式场景等为载体,提供科技传播和文化消费服务的新型业态。

可见,科幻产业不仅仅是出版业中的科幻小说和电影产业的科幻作品,更不仅仅是人云亦云的“元宇宙”,而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所催生的一种超越传统文化创意的科技文化创意产业。下面,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为大家揭开“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的神秘面纱!

选定石景山,落子首钢园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集团总部旧址。

2005年,为了服务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首钢把钢铁产能外迁到河北曹妃甸。2010年底首钢搬迁基本结束,为石景山区腾出了巨大发展空间,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这块区域纳入全市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之一,并将其命名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未来将在此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集聚区。

党的十九大后,石景山被确定为北京中心城区,并赋予“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抢抓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石景山按照战略定位和建设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全面推进首钢园高精尖产业发展。

2016年,在中央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入驻新首钢园。曾经的修理车间、焦化厂、高炉等遗存保留着这里的“钢铁记忆”,滑雪大跳台、首钢冬训中心等新建和改建的冬奥及配套设施备倍受瞩目。

△首钢滑雪大跳台(来源:首钢园)

2017年可以说是石景山迈入科幻产业的元年。当年4月,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在石景山区建设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预计三年内将建成190万平米高端商务载体,形成“一园多基地”空间格局,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形成“一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

作为北京市首个针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地,石景山绝非偶然。石景山区作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形成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商务服务和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产业。据了解,当地文创企业规模突破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突破450亿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品牌相继落地,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中被布局为文化科技融合主线。

△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启动仪式(来源:AI石景山)

天时、地利、人合具备,2019年底石景山区启动科幻产业规划,陆续出台促进数字创意、游戏产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等系列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首钢园工业遗址资源禀赋特色,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幻产业集群,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中被布局为文化科技融合主线。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鼓励科幻电影相关企业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享受场租等优惠政策。作为国家首个促进科幻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对首钢建设科幻产业园再次添薪加火。

△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在首钢园成立(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2020年11月,第五届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开幕,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在首钢园正式挂牌;石景山区发布了科幻产业促进政策方案“科幻16条”及《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明确将利用占地面积71.7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区域,打造科幻国际交流中心、科幻技术赋能中心、科幻消费体验中心、科幻公共服务平台(三中心一平台)。

△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时隔一年,2021中国科幻大会于9月29日再次落户石景山区首钢园。开幕式“北京发布环节”为推动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带来强音,全国首支规模达10亿元的北京科幻产业基金和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加快促进各类要素加速聚集,完善创新和产业生态,提升科幻产业发展能级。

△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举行(来源:石景山区新媒体)

同时,2021中国科幻大会的开幕式上还以科幻之美、科幻之迹、科幻之心三大篇章展示了最新科幻成果。以三高炉外立面为载体打造科幻光影秀,将科幻符号、建筑结构和宇宙空间融为一体,展现未来人类和科技的共生共存。首钢园3号高炉平台上演的沉浸式科幻戏剧《未来的约定》,将永定河文化与科幻产业元素结合,带领现场观众纵观历史和未来,探索科幻想象的无限边界。

△沉浸式科幻光影秀(来源:石景山区新媒体)

截至目前,石景山首钢园已吸引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腾讯、当红齐天、天图万境、未来事务管理局、小米、百度、科大讯飞等10余家科幻企业入驻及相关项目落地,“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旅游”“科幻+智造”五大领域布局基本形成,一座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科幻之城正在崛起。

坚持前瞻布局,锁定未来产业

截至目前,在国际上尚没有哪个国家将“科幻产业”列入官方公布的产业目录中。美国将电影归属在其“版权产业”中,科幻电影是其中的主流类型;日本将动漫归属在“内容产业”中,科幻动漫和游戏占据其中的相当规模。将科幻产业嵌套在本国文化产业的门类中,成为国际普遍现象。

例如,201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发展计划,将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东伦敦命名为“伦敦科技城”,政府投入了4亿英镑支持科技城的发展,先后成功吸引包括思科、英特尔、亚马逊、Twitter、高通、Facebook、谷歌等大型公司在内的2000多家企业进驻。如今,伦敦科技城是除了美国硅谷和纽约之外,世界第三大科创产业聚集地,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一直世界领先,但也没有科幻产业典型案例参考。

△伦敦科技城地标建筑(来源:知乎)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进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也是美国文化产业持续繁荣的强劲动因。美国文化产业的三大支柱,“迪士尼”“百老汇”“好莱坞”,都与高科技结合得淋漓尽致。迪士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营业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仅4年的时间就达到225亿美元,2018年营业额已达600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其表演场景美伦美奂,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再如日本,动漫产业是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日本在动漫产品的创作中融入科技元素,从传统的手绘的图画摄制到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再到现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等技术融为一体,既催生出了日本动画的新兴题材,也促进动漫产业快速崛起。如日本科幻动画经典《攻壳机动队》,尽管2017年被好莱坞改编成真人版同名电影,但仍无法超越动画片的经典。

△日本科幻动画经典《攻壳机动队》原版

此外,以人工智能为例。据相关报道显示,美国2019年发布《人工智能倡议》,优先考虑联邦政府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投资需求,确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开发、测试和部署的技术标准。目前,在人工智能私人投资领域,美国仍然是私人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20年的投资超过236亿美元,其后是中国(99亿美元)和英国(19亿美元)。

相较之下,虽然我国的科幻产业虽起步略晚,但在科技创新、政府引导、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快速崛起,尤其大数据、人工智能、“5G传输+8K超高清视频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扩展现实/混合现实(AR/VR/XR/MR)等技术在传播、影视、出版、演艺、文旅及未来虚实融合社区场景应用,科幻产业的内涵愈发丰富,产业体系与产业链日益庞大,为我国科幻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石景山大正创想广场虚拟现实产业展厅想定图

据2015-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科幻产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产业体系,目前主要集合在科幻阅读、科幻电影、科幻电视剧、科幻电子游戏、科幻教育、科幻周边等产业,但科幻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15年我国科幻产业年产值仅为88亿元,到2019年总产值达到658.71亿元,比2015年增长7.49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为551.09亿元。今年上半年科幻产业产值已达362.92亿元,有望超过去年。

有专家预言,未来,所有行业,所有人,都将会与科幻共生。这可能也是当前“元宇宙”爆炸式扩散的动因所在。

做到“硬规划”,强化“真落地”

综上分析,国内外关于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并无先例可找,这恰恰展现了中国开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国际视野和坚定决心。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和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项重点工程,并把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作为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重要任务。

这是继去年8月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科幻十条”之后,由国务院站在更高层面扶持科幻发展,无疑给了各地和社会各界推动科普事业和科幻产业发展吃了“定心丸”。此次《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也特别提出,精准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培育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的未来产业企业。

中国科幻产业如何发展?国务院给出了纲要;科幻产业集聚区怎么建?北京拿出了规划,石景山探索了经验,首钢园的路径已经形成。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未来能否将中国的科幻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硬规划”,强化“真落地”。

一是政府层面要强化规划引领。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各地“十四五”科技创新及相关规划发现,除北京市及其城区外鲜见其他地区和重点城市将科幻产业纳入规划之中,有的甚至只字未见,仍停留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技术运用层面。其关注群体多为科委、科协等部门和相关协会组织,很难实质性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是政策层面要强化扶持力度。科幻产业包括科幻内容产业、科幻休闲旅游产业、科幻科技支撑产业、科幻设计和场景营造产业和科幻运营服务产业五大子类。尽管对类似“科技+”融合业态比较重视,但同样缺乏靶向性和针对性的行业支持政策,多以概念式内容嵌入其中,导致相关企业很难对口得到专项支持。因此,各地要向北京学习,既要有专项规,也要专项政策,更要有专业化队伍。

三是地区层面要强化同向发力。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发现,当前除北京市外,上海、重庆等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科技创新重点区域,都具备发展科幻产业的实力和资源,亟待同步激活同向发展,我国科幻产业才有可能发展壮大。例如,上海张江科学城拥有张江国际创新港集聚区、传奇创业广场集聚区、长泰商圈众创集聚区、国创中心集聚区以及张江南区集聚区5大创新创业孵化集聚区,都有发展科幻产业的支撑点。

△上海张江科学城(来源:张江科学城官网)

四是项目层面要强化落地落实。我国科幻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政府和地方项目投资。但近年来,各地虽有报道但少见其项目落地。据相关报道,在2017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120亿元打造一座占地1400亩、由9大园区组成、覆盖科创产业全链条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目前查不到该项目进展信息。

结语

人工智能和5G时代的到来,将带领人类走入科幻世界吗?

答案是肯定的,AI和5G的到来会带领人类走入科幻世界。但有个前提,你是如何定义“科幻”二字?如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科创及科幻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非人云亦云炒作“元宇宙”。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下,中国的科幻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为何选择石景山首钢?

科幻产业集聚区是什么,为什么是首钢?

文|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小军哥

编辑| 田佳宁

近期, 全世界似乎都在谈“元宇宙”。围绕于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成为资本炒作或竞逐的新热点。不过,日前随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发布,国内对这个来自美国小说《雪崩》中描述的“科幻场景”有了“中国化”的认知。《规划》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指出,要研究促进科幻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那么,科幻产业集聚区是什么,为什么是首钢?未来应该怎么做呢?

提到科幻产业,有人会想到2015年荣获雨果奖的国产科幻小说《三体》,有人会想起2019年横空出世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也有会想起AI、VR、AR等前沿黑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11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要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促进科幻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

根据北京市科委《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金韶权威解释,我国科幻产业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兴产业,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前沿科技为驱动,以科学精神和想象力文化为内核,以工业化设计、生产和制造为支撑,以超现实叙事、视听体验、沉浸式场景等为载体,提供科技传播和文化消费服务的新型业态。

可见,科幻产业不仅仅是出版业中的科幻小说和电影产业的科幻作品,更不仅仅是人云亦云的“元宇宙”,而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所催生的一种超越传统文化创意的科技文化创意产业。下面,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为大家揭开“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的神秘面纱!

选定石景山,落子首钢园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集团总部旧址。

2005年,为了服务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首钢把钢铁产能外迁到河北曹妃甸。2010年底首钢搬迁基本结束,为石景山区腾出了巨大发展空间,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这块区域纳入全市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之一,并将其命名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未来将在此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集聚区。

党的十九大后,石景山被确定为北京中心城区,并赋予“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抢抓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石景山按照战略定位和建设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全面推进首钢园高精尖产业发展。

2016年,在中央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入驻新首钢园。曾经的修理车间、焦化厂、高炉等遗存保留着这里的“钢铁记忆”,滑雪大跳台、首钢冬训中心等新建和改建的冬奥及配套设施备倍受瞩目。

△首钢滑雪大跳台(来源:首钢园)

2017年可以说是石景山迈入科幻产业的元年。当年4月,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在石景山区建设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预计三年内将建成190万平米高端商务载体,形成“一园多基地”空间格局,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形成“一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

作为北京市首个针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地,石景山绝非偶然。石景山区作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形成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商务服务和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产业。据了解,当地文创企业规模突破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突破450亿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品牌相继落地,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中被布局为文化科技融合主线。

△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启动仪式(来源:AI石景山)

天时、地利、人合具备,2019年底石景山区启动科幻产业规划,陆续出台促进数字创意、游戏产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等系列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首钢园工业遗址资源禀赋特色,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幻产业集群,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中被布局为文化科技融合主线。

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鼓励科幻电影相关企业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享受场租等优惠政策。作为国家首个促进科幻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对首钢建设科幻产业园再次添薪加火。

△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在首钢园成立(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2020年11月,第五届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开幕,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在首钢园正式挂牌;石景山区发布了科幻产业促进政策方案“科幻16条”及《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明确将利用占地面积71.7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区域,打造科幻国际交流中心、科幻技术赋能中心、科幻消费体验中心、科幻公共服务平台(三中心一平台)。

△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时隔一年,2021中国科幻大会于9月29日再次落户石景山区首钢园。开幕式“北京发布环节”为推动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带来强音,全国首支规模达10亿元的北京科幻产业基金和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加快促进各类要素加速聚集,完善创新和产业生态,提升科幻产业发展能级。

△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举行(来源:石景山区新媒体)

同时,2021中国科幻大会的开幕式上还以科幻之美、科幻之迹、科幻之心三大篇章展示了最新科幻成果。以三高炉外立面为载体打造科幻光影秀,将科幻符号、建筑结构和宇宙空间融为一体,展现未来人类和科技的共生共存。首钢园3号高炉平台上演的沉浸式科幻戏剧《未来的约定》,将永定河文化与科幻产业元素结合,带领现场观众纵观历史和未来,探索科幻想象的无限边界。

△沉浸式科幻光影秀(来源:石景山区新媒体)

截至目前,石景山首钢园已吸引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腾讯、当红齐天、天图万境、未来事务管理局、小米、百度、科大讯飞等10余家科幻企业入驻及相关项目落地,“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旅游”“科幻+智造”五大领域布局基本形成,一座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科幻之城正在崛起。

坚持前瞻布局,锁定未来产业

截至目前,在国际上尚没有哪个国家将“科幻产业”列入官方公布的产业目录中。美国将电影归属在其“版权产业”中,科幻电影是其中的主流类型;日本将动漫归属在“内容产业”中,科幻动漫和游戏占据其中的相当规模。将科幻产业嵌套在本国文化产业的门类中,成为国际普遍现象。

例如,201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发展计划,将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东伦敦命名为“伦敦科技城”,政府投入了4亿英镑支持科技城的发展,先后成功吸引包括思科、英特尔、亚马逊、Twitter、高通、Facebook、谷歌等大型公司在内的2000多家企业进驻。如今,伦敦科技城是除了美国硅谷和纽约之外,世界第三大科创产业聚集地,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一直世界领先,但也没有科幻产业典型案例参考。

△伦敦科技城地标建筑(来源:知乎)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进高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也是美国文化产业持续繁荣的强劲动因。美国文化产业的三大支柱,“迪士尼”“百老汇”“好莱坞”,都与高科技结合得淋漓尽致。迪士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营业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仅4年的时间就达到225亿美元,2018年营业额已达600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其表演场景美伦美奂,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再如日本,动漫产业是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日本在动漫产品的创作中融入科技元素,从传统的手绘的图画摄制到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再到现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等技术融为一体,既催生出了日本动画的新兴题材,也促进动漫产业快速崛起。如日本科幻动画经典《攻壳机动队》,尽管2017年被好莱坞改编成真人版同名电影,但仍无法超越动画片的经典。

△日本科幻动画经典《攻壳机动队》原版

此外,以人工智能为例。据相关报道显示,美国2019年发布《人工智能倡议》,优先考虑联邦政府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投资需求,确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开发、测试和部署的技术标准。目前,在人工智能私人投资领域,美国仍然是私人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20年的投资超过236亿美元,其后是中国(99亿美元)和英国(19亿美元)。

相较之下,虽然我国的科幻产业虽起步略晚,但在科技创新、政府引导、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快速崛起,尤其大数据、人工智能、“5G传输+8K超高清视频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扩展现实/混合现实(AR/VR/XR/MR)等技术在传播、影视、出版、演艺、文旅及未来虚实融合社区场景应用,科幻产业的内涵愈发丰富,产业体系与产业链日益庞大,为我国科幻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石景山大正创想广场虚拟现实产业展厅想定图

据2015-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科幻产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产业体系,目前主要集合在科幻阅读、科幻电影、科幻电视剧、科幻电子游戏、科幻教育、科幻周边等产业,但科幻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15年我国科幻产业年产值仅为88亿元,到2019年总产值达到658.71亿元,比2015年增长7.49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为551.09亿元。今年上半年科幻产业产值已达362.92亿元,有望超过去年。

有专家预言,未来,所有行业,所有人,都将会与科幻共生。这可能也是当前“元宇宙”爆炸式扩散的动因所在。

做到“硬规划”,强化“真落地”

综上分析,国内外关于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并无先例可找,这恰恰展现了中国开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国际视野和坚定决心。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和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5项重点工程,并把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作为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重要任务。

这是继去年8月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科幻十条”之后,由国务院站在更高层面扶持科幻发展,无疑给了各地和社会各界推动科普事业和科幻产业发展吃了“定心丸”。此次《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也特别提出,精准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培育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的未来产业企业。

中国科幻产业如何发展?国务院给出了纲要;科幻产业集聚区怎么建?北京拿出了规划,石景山探索了经验,首钢园的路径已经形成。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未来能否将中国的科幻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硬规划”,强化“真落地”。

一是政府层面要强化规划引领。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各地“十四五”科技创新及相关规划发现,除北京市及其城区外鲜见其他地区和重点城市将科幻产业纳入规划之中,有的甚至只字未见,仍停留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技术运用层面。其关注群体多为科委、科协等部门和相关协会组织,很难实质性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是政策层面要强化扶持力度。科幻产业包括科幻内容产业、科幻休闲旅游产业、科幻科技支撑产业、科幻设计和场景营造产业和科幻运营服务产业五大子类。尽管对类似“科技+”融合业态比较重视,但同样缺乏靶向性和针对性的行业支持政策,多以概念式内容嵌入其中,导致相关企业很难对口得到专项支持。因此,各地要向北京学习,既要有专项规,也要专项政策,更要有专业化队伍。

三是地区层面要强化同向发力。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发现,当前除北京市外,上海、重庆等中心城市以及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科技创新重点区域,都具备发展科幻产业的实力和资源,亟待同步激活同向发展,我国科幻产业才有可能发展壮大。例如,上海张江科学城拥有张江国际创新港集聚区、传奇创业广场集聚区、长泰商圈众创集聚区、国创中心集聚区以及张江南区集聚区5大创新创业孵化集聚区,都有发展科幻产业的支撑点。

△上海张江科学城(来源:张江科学城官网)

四是项目层面要强化落地落实。我国科幻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政府和地方项目投资。但近年来,各地虽有报道但少见其项目落地。据相关报道,在2017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120亿元打造一座占地1400亩、由9大园区组成、覆盖科创产业全链条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目前查不到该项目进展信息。

结语

人工智能和5G时代的到来,将带领人类走入科幻世界吗?

答案是肯定的,AI和5G的到来会带领人类走入科幻世界。但有个前提,你是如何定义“科幻”二字?如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科创及科幻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非人云亦云炒作“元宇宙”。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下,中国的科幻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