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柯汶利和他的“悬疑王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柯汶利和他的“悬疑王国”

柯汶利“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

文|剧焦一线  

继网剧《唐人街探案》、悬疑犯罪电影《误杀》之后,柯汶利再度以心理励志剧《女心理师》回归。

上线一周,《女心理师》连续2天拿下了猫眼热度日冠,还于开播当天拿下13个热搜。

这部网剧也沿袭了导演柯汶利一贯的风格,不仅镜头语言丰富、演员演技精湛、节奏干净利落,而且还具有电影版的观感体验。

然而近距离观察下,《女心理师》又有着“都市剧”致命的缺点,扁平、浅薄、断裂感强,有着“现实”的底色却失去了“真实”的呈现。

而在这一点上,导演柯汶利更是难辞其咎。

爱“挑战”的“疯狂导演”

柯汶利“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柯汶利在执导作品中时常喜欢自我挑战,他嘴里经常挂着的词是“挑战”、“新颖”和“富有创造力”,甚至笑称自己是一位“疯狂”的导演。

比如,电影《误杀》虽然是翻拍,但依然被柯汶利玩出了新高度,拍出了不少亮点。

电影《误杀》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被侵犯的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相较印度版原作《误杀瞒天记》,柯汶利对剧情做出较大改动。

原版《误杀瞒天记》专注于“瞒天”的完美犯罪,而柯汶利则把关注点放在了“误杀”二字上,“这世界,很多人都‘误杀’过别人”,柯汶利认为,影片的重点不是为了刻画一场完美犯罪,而是为了表现普通人对抗整个社会恶势力的那种“无力感”。

出于自己对影片的理解,柯汶利还大幅度修改了电影的结局。原版《误杀瞒天记》里,主人公得以侥幸逃脱,但电影《误杀》中,主人公李维杰最终选择了自首,虽然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却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在囚车上释放了内心的罪恶感,影片的立意也因此被拔高。

而在网剧《女心理师》中,柯汶利更是“别出心裁”,一反传统职业剧的套路,加入了自己擅长的“悬疑元素”,并将电影中常用的手法混入,在镜头、手法和视觉效果层面都力求突破。

《女心理师》改编自作家毕淑敏的同名小说,聚焦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原著小说最早出版于2012年,是国内较为知名的心理励志IP,但是心理题材的电视剧拍摄难度极大,多年来尚未被成功开发。

这也激起了导演柯汶利的挑战欲,偏要啃这块“硬骨头”,在这部心理励志剧中突破自我。比如《女心理师》开头的“一镜到底”,镜头从抑制不住暴食欲的少女到搞笑滑稽的商场小丑、吵吵闹闹的老少男女再到车流中的颓丧青年,构思精巧,设计紧凑,颇有悬疑大片的质感。

而在最棘手的心理咨询部分,柯汶利舍弃了电视剧中常用的平铺直叙手法,用“文戏武拍”的方式将心理诊疗的情节具象化,呈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给观众带来了新鲜刺激的感受。

除了对自己的高要求之外,柯汶利还特别喜欢颠覆演员。他非常善于激发出演员的“另一面”。比如《误杀》中的肖央,一改以往喜剧演员的形象,在剧中扮演了一名深沉的父亲;《女心理师》中,杨紫不再是傻白甜,而是一名冷静自持的职业女性,王嘉也突破了正面阳光的角色,饰演了一个腹黑冷静的人,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正是这股“不甘流俗”的冲劲,让青年导演柯汶利在影视圈内迅速崭露头角。

“独特表达”

柯汶利属于个人特色十分突出的导演,他的作品在氛围营造、故事节奏上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

柯汶利善于利用影片色调的转换来营造气氛,在电影《误杀》初期,画面的整体色调偏于暖黄色,象征着温暖、惬意的家庭生活,观众看着也轻松自在;而影片中期的色调由暖黄转为冷绿,暗指主人公不安、压抑的心理情绪,观众则产生更深的紧迫感。

他的镜头语言极度丰富,多用意象型镜头和观众交流。《女心理师》在拍摄时,柯汶利采用多个机位同时拍摄,以求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并且大胆地让演员直视镜头,看向观众,说出自我想法,打破了第四堵墙,让虚构的情节一瞬间有了实感。

而在刻画《女心理师》主角贺顿的超强听觉时,柯汶利用影像表现意象,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每一个事件的细节,以达到通感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出现在《唐人街探案》的主角林默身上,林默有着敏锐的嗅觉,气味在他眼里呈爆炸式涌现。

柯汶利还经常通过移动的棋盘、摇晃的钟表、透光的百叶窗等道具,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误杀》中,身为警察局长的拉韫看到儿子的作恶视频后,内心极度复杂。而此时的光透过百叶窗照在了她的脸上,呈现出斑驳的效果,恰好映射了她内心的正邪相搏。“百叶窗的影子投射在她身上,恰好是一个牢笼的效果。”

通过剪辑操控影片节奏也是柯汶利的看家本领。从《唐人街探案》《误杀》再到《女心理师》,柯汶利将剪辑玩出了花。拿《女心理师》来说,片中导演多次运用场景化重现的方式代替普通的闪回,让观众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观影体验。

此外,柯汶利的影片也时常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哲学意味。比如,电影《误杀》的英文片名SheepWithout a Shepherd,这句话就起源于《圣经》。在西方,羊具有非常多的宗教寓意,整部《圣经》中,出现有关“羊”的字句,一共有1000多次。

而在电影《误杀》里,针对多次出现“羊”的元素,观众也产生了广泛的联想。有人认为“羊”指的是表面温顺的主人公李维杰,也有人认为羊暗示着受尽苦难和压迫的芸芸众生。

柯汶利导演却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观众去反复观影,深度挖掘。

纵观柯汶利的创作史,他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与他广泛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剪辑功底密不可分。

柯汶利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后代,祖籍福建,具有多元化背景。他说他从小就是流动的、变化的,比别人更懂得“包容”的要义,这使得他非常擅于与不同生活背景的演员沟通,也更倾向于拍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剪辑出身的导演,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剪辑想法和逻辑。柯汶利知道如何用剪辑来调动观众的潜意识情绪,而这些恰好是编剧和摄影转导演并不具备的长处。

最终,剪辑与导演的双重身份,也令他的创作别具一格。

缺失的“现实主义”

在合作拍摄网剧《唐人街探案》时,陈思诚曾说,选中柯汶利,是因为他具有拍类型片的基因。而柯汶利自己也说,“我对悬疑、惊悚、犯罪的电影是很感兴趣的”。

事实上,柯汶利很早就开始进入到电影这个领域,并且非常热爱悬疑类型片。在学电影时,他根据中国台湾当地最年轻死刑犯的故事,拍了一部短片《自由人》,荣获得奥斯卡实景短片提名。

但意气风发的柯汶利也不会想到,在他依靠剪辑特长玩转“悬疑类型”之时,也暴露出他在剧本方面的短板。在他将燃、爽等视听体验无限放大的背后,显示出他作为青年导演不安于现实主义的“浮躁”。

《女心理师》本来是一部聚焦于“普通人心理”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其中青春期叛逆少女、产后抑郁母亲、受性骚扰困惑的职场女性、暴食症患者、双向情感障碍症患者都是现实中普通人常见的心理患者案例,可《女心理师》错就错在过度浓缩类型元素,以至于出现了“现实失真”。

比如女主贺顿天生具有“听觉”神力,不仅能够听声辨位,还能通过声音侦查和破案,堪比“福尔摩斯”,更加夸张的是,女主贺顿还能够在混乱吵闹的酒吧中“听”出陌生男子喝了镇定剂,并成功施救。

男主角经常化身“蜘蛛侠”,飞檐走壁,执行超高难度任务,为了救人,用摩托车撞向飞速疾驰的大卡车后竟然毫发无伤。

这种人和事的不可信,对于现实主义剧来说是最致命的。客观来说,柯汶利的《女心理师》确实有出挑之处,但同时也陷入了“现实感丢失”的尴尬处境。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唐人街探案》里,虽然柯汶利在视听效果、惊悚氛围营造方面完成度相当高,但在展示推理过程时却显得十分草率,对凶手作案的真实状态刻画并不充分,让人觉着可信度略低。

最难接受的,是《唐人街探案》中几位主角的人物形象。主角林默天赋异禀,具有超常的嗅觉,和《女心理师》女主贺顿一样“不可信”,而萨沙警官的存在,就更像是一个傻白甜,不仅对破案的贡献微乎其微,还使剧情变得拖沓难看。

总体而言,导演柯汶利擅长用隆重的惊悚、快节奏的剪辑以及高频率的“爽感”来构建他的“悬疑王国”,但由于缺乏对现实主义的深度理解,柯汶利的作品又难以遮盖推理的孱弱、情节的牵强以及人物刻画的单薄。

可以说,柯汶利的“悬疑王国”,有空中之城的美,也有美丽之城的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柯汶利和他的“悬疑王国”

柯汶利“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

文|剧焦一线  

继网剧《唐人街探案》、悬疑犯罪电影《误杀》之后,柯汶利再度以心理励志剧《女心理师》回归。

上线一周,《女心理师》连续2天拿下了猫眼热度日冠,还于开播当天拿下13个热搜。

这部网剧也沿袭了导演柯汶利一贯的风格,不仅镜头语言丰富、演员演技精湛、节奏干净利落,而且还具有电影版的观感体验。

然而近距离观察下,《女心理师》又有着“都市剧”致命的缺点,扁平、浅薄、断裂感强,有着“现实”的底色却失去了“真实”的呈现。

而在这一点上,导演柯汶利更是难辞其咎。

爱“挑战”的“疯狂导演”

柯汶利“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柯汶利在执导作品中时常喜欢自我挑战,他嘴里经常挂着的词是“挑战”、“新颖”和“富有创造力”,甚至笑称自己是一位“疯狂”的导演。

比如,电影《误杀》虽然是翻拍,但依然被柯汶利玩出了新高度,拍出了不少亮点。

电影《误杀》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被侵犯的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相较印度版原作《误杀瞒天记》,柯汶利对剧情做出较大改动。

原版《误杀瞒天记》专注于“瞒天”的完美犯罪,而柯汶利则把关注点放在了“误杀”二字上,“这世界,很多人都‘误杀’过别人”,柯汶利认为,影片的重点不是为了刻画一场完美犯罪,而是为了表现普通人对抗整个社会恶势力的那种“无力感”。

出于自己对影片的理解,柯汶利还大幅度修改了电影的结局。原版《误杀瞒天记》里,主人公得以侥幸逃脱,但电影《误杀》中,主人公李维杰最终选择了自首,虽然失去了身体的自由,却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在囚车上释放了内心的罪恶感,影片的立意也因此被拔高。

而在网剧《女心理师》中,柯汶利更是“别出心裁”,一反传统职业剧的套路,加入了自己擅长的“悬疑元素”,并将电影中常用的手法混入,在镜头、手法和视觉效果层面都力求突破。

《女心理师》改编自作家毕淑敏的同名小说,聚焦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原著小说最早出版于2012年,是国内较为知名的心理励志IP,但是心理题材的电视剧拍摄难度极大,多年来尚未被成功开发。

这也激起了导演柯汶利的挑战欲,偏要啃这块“硬骨头”,在这部心理励志剧中突破自我。比如《女心理师》开头的“一镜到底”,镜头从抑制不住暴食欲的少女到搞笑滑稽的商场小丑、吵吵闹闹的老少男女再到车流中的颓丧青年,构思精巧,设计紧凑,颇有悬疑大片的质感。

而在最棘手的心理咨询部分,柯汶利舍弃了电视剧中常用的平铺直叙手法,用“文戏武拍”的方式将心理诊疗的情节具象化,呈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给观众带来了新鲜刺激的感受。

除了对自己的高要求之外,柯汶利还特别喜欢颠覆演员。他非常善于激发出演员的“另一面”。比如《误杀》中的肖央,一改以往喜剧演员的形象,在剧中扮演了一名深沉的父亲;《女心理师》中,杨紫不再是傻白甜,而是一名冷静自持的职业女性,王嘉也突破了正面阳光的角色,饰演了一个腹黑冷静的人,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正是这股“不甘流俗”的冲劲,让青年导演柯汶利在影视圈内迅速崭露头角。

“独特表达”

柯汶利属于个人特色十分突出的导演,他的作品在氛围营造、故事节奏上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

柯汶利善于利用影片色调的转换来营造气氛,在电影《误杀》初期,画面的整体色调偏于暖黄色,象征着温暖、惬意的家庭生活,观众看着也轻松自在;而影片中期的色调由暖黄转为冷绿,暗指主人公不安、压抑的心理情绪,观众则产生更深的紧迫感。

他的镜头语言极度丰富,多用意象型镜头和观众交流。《女心理师》在拍摄时,柯汶利采用多个机位同时拍摄,以求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并且大胆地让演员直视镜头,看向观众,说出自我想法,打破了第四堵墙,让虚构的情节一瞬间有了实感。

而在刻画《女心理师》主角贺顿的超强听觉时,柯汶利用影像表现意象,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每一个事件的细节,以达到通感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出现在《唐人街探案》的主角林默身上,林默有着敏锐的嗅觉,气味在他眼里呈爆炸式涌现。

柯汶利还经常通过移动的棋盘、摇晃的钟表、透光的百叶窗等道具,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误杀》中,身为警察局长的拉韫看到儿子的作恶视频后,内心极度复杂。而此时的光透过百叶窗照在了她的脸上,呈现出斑驳的效果,恰好映射了她内心的正邪相搏。“百叶窗的影子投射在她身上,恰好是一个牢笼的效果。”

通过剪辑操控影片节奏也是柯汶利的看家本领。从《唐人街探案》《误杀》再到《女心理师》,柯汶利将剪辑玩出了花。拿《女心理师》来说,片中导演多次运用场景化重现的方式代替普通的闪回,让观众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观影体验。

此外,柯汶利的影片也时常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哲学意味。比如,电影《误杀》的英文片名SheepWithout a Shepherd,这句话就起源于《圣经》。在西方,羊具有非常多的宗教寓意,整部《圣经》中,出现有关“羊”的字句,一共有1000多次。

而在电影《误杀》里,针对多次出现“羊”的元素,观众也产生了广泛的联想。有人认为“羊”指的是表面温顺的主人公李维杰,也有人认为羊暗示着受尽苦难和压迫的芸芸众生。

柯汶利导演却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观众去反复观影,深度挖掘。

纵观柯汶利的创作史,他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与他广泛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剪辑功底密不可分。

柯汶利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后代,祖籍福建,具有多元化背景。他说他从小就是流动的、变化的,比别人更懂得“包容”的要义,这使得他非常擅于与不同生活背景的演员沟通,也更倾向于拍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剪辑出身的导演,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剪辑想法和逻辑。柯汶利知道如何用剪辑来调动观众的潜意识情绪,而这些恰好是编剧和摄影转导演并不具备的长处。

最终,剪辑与导演的双重身份,也令他的创作别具一格。

缺失的“现实主义”

在合作拍摄网剧《唐人街探案》时,陈思诚曾说,选中柯汶利,是因为他具有拍类型片的基因。而柯汶利自己也说,“我对悬疑、惊悚、犯罪的电影是很感兴趣的”。

事实上,柯汶利很早就开始进入到电影这个领域,并且非常热爱悬疑类型片。在学电影时,他根据中国台湾当地最年轻死刑犯的故事,拍了一部短片《自由人》,荣获得奥斯卡实景短片提名。

但意气风发的柯汶利也不会想到,在他依靠剪辑特长玩转“悬疑类型”之时,也暴露出他在剧本方面的短板。在他将燃、爽等视听体验无限放大的背后,显示出他作为青年导演不安于现实主义的“浮躁”。

《女心理师》本来是一部聚焦于“普通人心理”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其中青春期叛逆少女、产后抑郁母亲、受性骚扰困惑的职场女性、暴食症患者、双向情感障碍症患者都是现实中普通人常见的心理患者案例,可《女心理师》错就错在过度浓缩类型元素,以至于出现了“现实失真”。

比如女主贺顿天生具有“听觉”神力,不仅能够听声辨位,还能通过声音侦查和破案,堪比“福尔摩斯”,更加夸张的是,女主贺顿还能够在混乱吵闹的酒吧中“听”出陌生男子喝了镇定剂,并成功施救。

男主角经常化身“蜘蛛侠”,飞檐走壁,执行超高难度任务,为了救人,用摩托车撞向飞速疾驰的大卡车后竟然毫发无伤。

这种人和事的不可信,对于现实主义剧来说是最致命的。客观来说,柯汶利的《女心理师》确实有出挑之处,但同时也陷入了“现实感丢失”的尴尬处境。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唐人街探案》里,虽然柯汶利在视听效果、惊悚氛围营造方面完成度相当高,但在展示推理过程时却显得十分草率,对凶手作案的真实状态刻画并不充分,让人觉着可信度略低。

最难接受的,是《唐人街探案》中几位主角的人物形象。主角林默天赋异禀,具有超常的嗅觉,和《女心理师》女主贺顿一样“不可信”,而萨沙警官的存在,就更像是一个傻白甜,不仅对破案的贡献微乎其微,还使剧情变得拖沓难看。

总体而言,导演柯汶利擅长用隆重的惊悚、快节奏的剪辑以及高频率的“爽感”来构建他的“悬疑王国”,但由于缺乏对现实主义的深度理解,柯汶利的作品又难以遮盖推理的孱弱、情节的牵强以及人物刻画的单薄。

可以说,柯汶利的“悬疑王国”,有空中之城的美,也有美丽之城的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