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来源 | 中创节

前 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新时代的高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散地,更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使命。本期访谈旨在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Shanghai Art and Design Academy)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的发展思路,积累了较强的综合办学实力。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和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曾当选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本期访谈人物

仓平院长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本期访谈内容

Q: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60年,为新中国初期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设计大师,他们是红色文化在历史转折期的传承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在上工美校史中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和优秀人才的事迹?

A:我们有一位老师叫徐宝庆,他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建设了我们的黄杨木雕专业。1958年他们去北京负责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雕塑创作,并设计和制作了上万件银质餐具,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的时候非常满意。他说上海有这么多的能工巧匠,你们千万不能把这些手艺给丢了,一定要传承下去。

上海手工业局的领导回来以后,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国家和总理的指示,能够推动建设,学校就是在这样一个对经济政治建设贡献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建校初期就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围绕红色生活,红色文化相结合的良好基因。老校长汪邦彦提出美术和文化,动脑和动手,传承和创新三结合,这个三结合到今天看来,仍旧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方向。

我们在整个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培养了大批非常知名的工艺美术师了,这些人才分配到上海的各行各业 像上海工业美术研究所或者玉石玉雕厂,学校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玉雕刻方面培养人才,当时上海玉雕厂主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出口创汇发挥作用,解决国家经济方面的问题,玉雕厂原来的师傅和技术人员都是手工作坊里出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一个科学的训练,我们的学生进去以后,理论和专业很好地结合,为国家的出口创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Q: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

A:我们一直倡导和引导学生,首先要扎根于中国大地,要热爱人民和生活,要对我们优秀的文化有了解,对新中国的历史有了解,对中国能够走到现在这样一个世界地位,有哪些优良的传统要汲取,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如何去奉献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实际上,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是他们设计和创作的源泉。只有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人文素养的底色,有为社会持续贡献和设计的动力机制,厚积薄发,再加上你的技能,才会有更好地为人民为生活的设计。

Q: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学院传统工艺上的传承和创新做了很多的尝试,这些传统手工艺也曾经在中国革命道路上起到过作用,您能讲一讲,手工艺学院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了哪些推动和尝试?

A:我们一位学生的红木雕塑作品,只有水壶和草鞋两个元素,但一看到就让人联想到长征,设计得非常精巧。红木的肌理比较适合表现使用历久的水壶和草鞋的形态。他先做泥塑,雕的时候非常细致,反复揣摩草鞋的形态,红木质地很硬,但是他雕出来让你觉得草鞋非常柔软,就像刚刚从战士脚上脱下来,你能感觉到红军战士走了很长的路坐下来休息,把鞋脱下来放到水壶边上。这件作品很好,做得非常地完整,有他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我们有两位老师,他们大量搜集整理上海的红色文化,挖掘上海红色的代表人物,先后拿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市文化基金,创作了不少红色主题的雕塑。

我们的展厅,校内部称之为小展厅,里面有历届校友好的毕业设计作品,里面有有非常多的红色文化的作品 ,建党百年我们做了一个红色主题的展览。

Q:作为注重手工艺传承和创新的手工艺学院,同学们的红色基因培养是如何体现在教学当中的?您如何看待红色基因对手工艺的影响?

A:我们组织学生到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让他们了解我们的革命历史以及新中国建立之不易,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教育很大。我们先带老师上老山前线,老师站在老山感动得流泪,很多老师回来以后,就会跟同学们讲我们在老山看到了什么,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传承什么,我觉得这种渗透和影响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帮助。

今年我们专门组织学生深入云南麻栗坡和老山支教,跟孩子们讲革命历史故事。我们的美育结合了当地的红色文化和当地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解读门票的元素,或者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民族元素,然后教这些学生们怎么用美术的方法去表达。

Q:本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青年·新百年”,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工艺美术人身上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很多高校都提倡红色基因,红色传承。我们围绕着数字时代和信息化做了大量的专业建设,比如说艺术和生活结合,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作品和商业相结合等。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它更多的是需要成为一个商品,反哺社会。最近几年围绕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扶贫和乡村振兴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献礼建党百年,高校红色美育专题系列访谈

来源 | 中创节

前 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新时代的高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散地,更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使命。本期访谈旨在深入探讨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以及培养红色基因人才在当代美育中的重要意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Shanghai Art and Design Academy)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创造当代、拓展未来"的发展思路,积累了较强的综合办学实力。学院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也是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和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曾当选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本期访谈人物

仓平院长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本期访谈内容

Q: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60年,为新中国初期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设计大师,他们是红色文化在历史转折期的传承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在上工美校史中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和优秀人才的事迹?

A:我们有一位老师叫徐宝庆,他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建设了我们的黄杨木雕专业。1958年他们去北京负责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雕塑创作,并设计和制作了上万件银质餐具,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的时候非常满意。他说上海有这么多的能工巧匠,你们千万不能把这些手艺给丢了,一定要传承下去。

上海手工业局的领导回来以后,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国家和总理的指示,能够推动建设,学校就是在这样一个对经济政治建设贡献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建校初期就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围绕红色生活,红色文化相结合的良好基因。老校长汪邦彦提出美术和文化,动脑和动手,传承和创新三结合,这个三结合到今天看来,仍旧是培养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方向。

我们在整个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培养了大批非常知名的工艺美术师了,这些人才分配到上海的各行各业 像上海工业美术研究所或者玉石玉雕厂,学校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在玉雕刻方面培养人才,当时上海玉雕厂主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出口创汇发挥作用,解决国家经济方面的问题,玉雕厂原来的师傅和技术人员都是手工作坊里出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一个科学的训练,我们的学生进去以后,理论和专业很好地结合,为国家的出口创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Q:您认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尤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

A:我们一直倡导和引导学生,首先要扎根于中国大地,要热爱人民和生活,要对我们优秀的文化有了解,对新中国的历史有了解,对中国能够走到现在这样一个世界地位,有哪些优良的传统要汲取,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如何去奉献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实际上,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是他们设计和创作的源泉。只有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人文素养的底色,有为社会持续贡献和设计的动力机制,厚积薄发,再加上你的技能,才会有更好地为人民为生活的设计。

Q: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学院传统工艺上的传承和创新做了很多的尝试,这些传统手工艺也曾经在中国革命道路上起到过作用,您能讲一讲,手工艺学院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了哪些推动和尝试?

A:我们一位学生的红木雕塑作品,只有水壶和草鞋两个元素,但一看到就让人联想到长征,设计得非常精巧。红木的肌理比较适合表现使用历久的水壶和草鞋的形态。他先做泥塑,雕的时候非常细致,反复揣摩草鞋的形态,红木质地很硬,但是他雕出来让你觉得草鞋非常柔软,就像刚刚从战士脚上脱下来,你能感觉到红军战士走了很长的路坐下来休息,把鞋脱下来放到水壶边上。这件作品很好,做得非常地完整,有他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我们有两位老师,他们大量搜集整理上海的红色文化,挖掘上海红色的代表人物,先后拿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市文化基金,创作了不少红色主题的雕塑。

我们的展厅,校内部称之为小展厅,里面有历届校友好的毕业设计作品,里面有有非常多的红色文化的作品 ,建党百年我们做了一个红色主题的展览。

Q:作为注重手工艺传承和创新的手工艺学院,同学们的红色基因培养是如何体现在教学当中的?您如何看待红色基因对手工艺的影响?

A:我们组织学生到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让他们了解我们的革命历史以及新中国建立之不易,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教育很大。我们先带老师上老山前线,老师站在老山感动得流泪,很多老师回来以后,就会跟同学们讲我们在老山看到了什么,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传承什么,我觉得这种渗透和影响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帮助。

今年我们专门组织学生深入云南麻栗坡和老山支教,跟孩子们讲革命历史故事。我们的美育结合了当地的红色文化和当地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解读门票的元素,或者结合当地的自然和民族元素,然后教这些学生们怎么用美术的方法去表达。

Q:本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的主题是“新青年·新百年”,现今历史的车轮又驶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艺术类院校,您认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弘扬在新一代工艺美术人身上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很多高校都提倡红色基因,红色传承。我们围绕着数字时代和信息化做了大量的专业建设,比如说艺术和生活结合,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作品和商业相结合等。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它更多的是需要成为一个商品,反哺社会。最近几年围绕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扶贫和乡村振兴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

 

来源:中创节

原标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