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治理需要依据法律尊重现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治理需要依据法律尊重现实

对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不能简单参照对义务教育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执行。

图虫来源:图虫

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在线教育合规化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备改审”名单。广东省14家拟拿证机构中,有7家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学而思、作业帮、掌门教育等7家为营利性机构,提供高中学科类培训。

令舆论关注的是,高中培训机构没有按照“双减”政策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但多位地方教育部门主管人士表示,高中学科类培训也将实行政府指导价,并禁止在周末、寒暑假补课。

按照多位地方教育部门主管人士的表述,高中学科类培训可能被统一要求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因为“实行政府指导价,禁止在周末、寒暑假补课”这样的监管措施,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非营利性机构的监管措施,完全一致。

是不是应该要求高中学科培训机构都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呢?

这需要从法律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

从法律层面看,2017年9月1日实施的《民办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这里的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按照这一规定,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并没有禁止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不得登记为营利性。要求所有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另外,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其他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的,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允的原则,合理定价、规范决策,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根据这些规定,就是非营利的民办高中,也是可以进行关联交易,被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控制的。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高中学科培训机构是允许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登记为非营利性的高中学科培训机构也可作为上市教育公司的资产。

从治理逻辑看,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中,可以登记为营利性,非营利性高中也可作为上市教育公司的资产,如果非学历的高中学科培训机构却不允许登记为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其逻辑并不一致。

从现实层面看,义务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免费、义务、均衡、强制,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并不要求均衡,我国高中阶段的不均衡情况还比较严重,各地都有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一般普高和中职等。由于学校办学质量不均衡,就会有部分学生有校外培训的需求。从严监管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都需要通过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来疏导学生和家长的培训需求,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高中生的学生构成也比义务教育学生复杂,包括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另外,每年还有超过100万高复生。我国已经明确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复读生,很多复读生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复读。艺术类考生的情况也比较特殊,有不少艺术类考生是需要到校外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与文化辅导的,因为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虽然这是一种比较扭曲的现象,但是,却也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如果要求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在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开展培训,那么,这部分培训需求必定转到地下和家庭。

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从严监管后,北京从现实出发,建立教师在线辅导平台,为初中学生提供在线学科辅导。之所以针对初中生开展学科辅导,是因为初中生有中考的任务,不能无视他们的学科辅导需求。

如果按照监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一样的监管措施,从严监管高中学科培训机构,就更需要学校教育来满足面临高考任务的高中生的学科辅导需求了。不论是政府财力,还是学校老师,都将面临的更大的压力,而学生的学业压力并没有有效减轻。

对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不能简单参照对义务教育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执行。

《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是基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不同属性,以及政府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承担不同的责任,实行分类管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治理需要依据法律尊重现实

对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不能简单参照对义务教育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执行。

图虫来源:图虫

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在线教育合规化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备改审”名单。广东省14家拟拿证机构中,有7家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学而思、作业帮、掌门教育等7家为营利性机构,提供高中学科类培训。

令舆论关注的是,高中培训机构没有按照“双减”政策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但多位地方教育部门主管人士表示,高中学科类培训也将实行政府指导价,并禁止在周末、寒暑假补课。

按照多位地方教育部门主管人士的表述,高中学科类培训可能被统一要求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因为“实行政府指导价,禁止在周末、寒暑假补课”这样的监管措施,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非营利性机构的监管措施,完全一致。

是不是应该要求高中学科培训机构都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呢?

这需要从法律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

从法律层面看,2017年9月1日实施的《民办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这里的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按照这一规定,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并没有禁止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不得登记为营利性。要求所有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另外,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其他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的,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允的原则,合理定价、规范决策,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根据这些规定,就是非营利的民办高中,也是可以进行关联交易,被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控制的。

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高中学科培训机构是允许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登记为非营利性的高中学科培训机构也可作为上市教育公司的资产。

从治理逻辑看,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中,可以登记为营利性,非营利性高中也可作为上市教育公司的资产,如果非学历的高中学科培训机构却不允许登记为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其逻辑并不一致。

从现实层面看,义务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免费、义务、均衡、强制,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并不要求均衡,我国高中阶段的不均衡情况还比较严重,各地都有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一般普高和中职等。由于学校办学质量不均衡,就会有部分学生有校外培训的需求。从严监管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都需要通过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来疏导学生和家长的培训需求,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高中生的学生构成也比义务教育学生复杂,包括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另外,每年还有超过100万高复生。我国已经明确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复读生,很多复读生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复读。艺术类考生的情况也比较特殊,有不少艺术类考生是需要到校外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与文化辅导的,因为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虽然这是一种比较扭曲的现象,但是,却也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如果要求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在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开展培训,那么,这部分培训需求必定转到地下和家庭。

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从严监管后,北京从现实出发,建立教师在线辅导平台,为初中学生提供在线学科辅导。之所以针对初中生开展学科辅导,是因为初中生有中考的任务,不能无视他们的学科辅导需求。

如果按照监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一样的监管措施,从严监管高中学科培训机构,就更需要学校教育来满足面临高考任务的高中生的学科辅导需求了。不论是政府财力,还是学校老师,都将面临的更大的压力,而学生的学业压力并没有有效减轻。

对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不能简单参照对义务教育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执行。

《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是基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不同属性,以及政府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承担不同的责任,实行分类管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