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丁筱芳、丁阳父子再度合作,艺术传承演绎家国情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丁筱芳、丁阳父子再度合作,艺术传承演绎家国情怀

一个擅长人物水墨画,一个专攻传统工笔画,父子二人联手创作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红色圣地》。这件作品背后演绎的动人一幕,既是整个国家的奋斗之路,也是“小家”艺术传承的奋斗之路。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沪上知名海派艺术家丁筱芳和学院派博士画家丁阳,就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父子。一个擅长人物水墨画,一个专攻传统工笔画,父子二人除了在各自领域有代表作品之外,还联手跨界创作过一些为人称道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父与子,国与家,这对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画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再次联手创作了名为《红色圣地》的作品,目前正在位于上海松江云堡未来市园区内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展出。

《红色圣地》作品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整幅作品独具创新地选用了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的两个意象做组合,寓意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承。丁阳用丝丝入扣的工笔画写实描绘了一百年前中共一大的会议地址全貌,望志路106号和门外的黄包车这些细节的点缀,仿佛都在述说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丁筱芳用写意的笔墨,渲染出了我党创建之初的不易,用红色的视觉主基调与石库门遥相呼应,寓意了革命希望之光的传承。据悉,这件作品是专门为美术馆的首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而做,也是丁氏父子在主题创作上的又一次创新,以此表达对那段奋斗之初岁月的致敬。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关键词,奋斗者是每个时代最美丽的人物,而奋斗精神成为其永不褪色的底色。

《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展厅内景

“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百年奋斗史作为切入点,从收藏作品中精选出100 件,以奋斗者的精神内核为策展视角,把整个展览分为“奋斗之艰”“奋斗之歌”“奋斗之美”“奋斗之勇”四个篇章。展览的第一篇章“奋斗之艰”,讲述的是一百年前,从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里,走出的最早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对丁氏父子而言,上海是他们共同的出生地,浙江又是祖籍所在地,所以这次主题创作的选题,对于丁筱芳和丁阳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将重大题材表现出新意,父子二人几易其稿,反复讨论商议,最终选用了既保留各自创作特点又能体现精神传承的创作方案,使得两件作品相得益彰,又能各自出彩,最终作品在展览中得到现场嘉宾的称赞。

丁筱芳(右三)、丁阳(左一)和开幕式嘉宾在作品《红色圣地》前合影

艺术上的传承,离不开父亲丁筱芳的言传身教。在丁阳的眼里,父亲一直是成长路上的灯塔,对艺术严谨用心、勤奋热爱,虽然没有经历学院的系统训练,但日常大量研习和对生活实践的积累,让父亲的笔墨功夫和人物造型能力对重大经典题材能够完全驾驭,这让一路走学院派路径的他心生敬佩。丁筱芳上世纪七十年代有过农场生活经历,画了很多速写和连环画,也在那里结识了下农场蹲点体验生活的连环画家贺友直,得到过指点和启蒙。回城进入出版社,接触到更多连环画创作,再后来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丁筱芳善于用笔墨表现人物,在各大展览中获奖无数,出版过的《丁筱芳水墨艺术》、《丁筱芳画世说新语》、《丁筱芳画水浒传一百零八图》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因多次参加上海市重大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等中外艺术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此次在《奋斗》展上,参观者还能欣赏到擅长人物画的丁筱芳近年创作的新作品《雷锋》,他将雷锋的形象进行创新,完成了非常难得的全身像,将一个无私奉献、乐观坚定的青年形象直观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值得欣赏留意。

丁筱芳作品《雷锋》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而日常创作中,父子之间除了常常沟通创作思路,也会交流现实主义题材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丁阳对创作素材的选择。在丁阳看来,自己画石库门与父亲有很大关系,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石库门系列作品是自身创作过程中对于特定题材的一种探索。从小生活在上海石库门的弄堂里,其建筑的整体特点、设计与构造、每扇窗与门的结构、每块砖的形状也都镌刻在脑海里,我认为石库门建筑所散发出的气息蕴含着海派文化的精神,而海派精神所代表的就是中国20世纪现代化转型以来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对于从小在石库门中长大的丁阳来说,虽然后来一直在北方求学,但对石库门记忆深刻,这也成为他现阶段的创作母题。在本次《奋斗》展览中就有丁阳的另一件作品——《新启程》,通过描绘石库门前一家人送子参军的场景来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和记忆。

丁阳作品《新启航》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父子二人一直秉承“艺术从生活中来”的原则,为人民而创作,是这个艺术世家不变的家风。丁筱芳认为:“无论画什么题材、什么样式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都要画出当代画家的气韵。一百年后,让后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时代的作品。” 这其实需要艺术家将原本的生活状态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升华,是对艺术家生活观、审美观以及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验。丁阳受到父亲的影响,在传承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基础上,尝试用新的语言去描绘当下时代。“画面的表达必须是触发人心的,让观众有代入感,找到这个触及人心的点才是最难的事情。”丁阳认为。

《前进,前进,进》219x210cm 国画  2021丁筱芳 
《火速神奇》191x88cm 国画 2021 丁阳

《前进,前进,进》和《火速神奇》,正是丁氏父子对现实题材的一种创新。两幅作品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作为国之小家,父子二人用笔墨丹青传承文化,而对国家来说,正是每个家庭的接力奋斗才铸造起国之大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俗话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在日常点滴中渗透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儿女血脉的精神养料,在成长的过程中烙下深刻的印记。丁氏父子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辛勤耕耘,始终关注生活,向传统学习,将现实创新,不忘创作初心,不迷失自我。《奋斗》展中的这件《红色圣地》作品背后演绎的动人一幕,既是整个国家的奋斗之路,也是“小家”艺术传承的奋斗之路。 

丁筱芳、丁阳父子受邀出席《奋斗》展开幕式

艺术家介绍:

丁筱芳:祖籍浙江绍兴,1957年生于上海。字小方,斋名竹攸堂、紫逸阳轩、天圆地方。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觉群书画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特聘教授。

丁阳:1987年出生于上海。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18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2日—2022年3月31日,10:00—18: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王家厍路885弄云堡未来市艺术文创园区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丁筱芳、丁阳父子再度合作,艺术传承演绎家国情怀

一个擅长人物水墨画,一个专攻传统工笔画,父子二人联手创作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红色圣地》。这件作品背后演绎的动人一幕,既是整个国家的奋斗之路,也是“小家”艺术传承的奋斗之路。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沪上知名海派艺术家丁筱芳和学院派博士画家丁阳,就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父子。一个擅长人物水墨画,一个专攻传统工笔画,父子二人除了在各自领域有代表作品之外,还联手跨界创作过一些为人称道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父与子,国与家,这对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画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再次联手创作了名为《红色圣地》的作品,目前正在位于上海松江云堡未来市园区内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展出。

《红色圣地》作品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整幅作品独具创新地选用了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的两个意象做组合,寓意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承。丁阳用丝丝入扣的工笔画写实描绘了一百年前中共一大的会议地址全貌,望志路106号和门外的黄包车这些细节的点缀,仿佛都在述说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丁筱芳用写意的笔墨,渲染出了我党创建之初的不易,用红色的视觉主基调与石库门遥相呼应,寓意了革命希望之光的传承。据悉,这件作品是专门为美术馆的首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而做,也是丁氏父子在主题创作上的又一次创新,以此表达对那段奋斗之初岁月的致敬。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关键词,奋斗者是每个时代最美丽的人物,而奋斗精神成为其永不褪色的底色。

《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展厅内景

“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红色艺术主题展,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百年奋斗史作为切入点,从收藏作品中精选出100 件,以奋斗者的精神内核为策展视角,把整个展览分为“奋斗之艰”“奋斗之歌”“奋斗之美”“奋斗之勇”四个篇章。展览的第一篇章“奋斗之艰”,讲述的是一百年前,从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里,走出的最早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对丁氏父子而言,上海是他们共同的出生地,浙江又是祖籍所在地,所以这次主题创作的选题,对于丁筱芳和丁阳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将重大题材表现出新意,父子二人几易其稿,反复讨论商议,最终选用了既保留各自创作特点又能体现精神传承的创作方案,使得两件作品相得益彰,又能各自出彩,最终作品在展览中得到现场嘉宾的称赞。

丁筱芳(右三)、丁阳(左一)和开幕式嘉宾在作品《红色圣地》前合影

艺术上的传承,离不开父亲丁筱芳的言传身教。在丁阳的眼里,父亲一直是成长路上的灯塔,对艺术严谨用心、勤奋热爱,虽然没有经历学院的系统训练,但日常大量研习和对生活实践的积累,让父亲的笔墨功夫和人物造型能力对重大经典题材能够完全驾驭,这让一路走学院派路径的他心生敬佩。丁筱芳上世纪七十年代有过农场生活经历,画了很多速写和连环画,也在那里结识了下农场蹲点体验生活的连环画家贺友直,得到过指点和启蒙。回城进入出版社,接触到更多连环画创作,再后来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丁筱芳善于用笔墨表现人物,在各大展览中获奖无数,出版过的《丁筱芳水墨艺术》、《丁筱芳画世说新语》、《丁筱芳画水浒传一百零八图》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因多次参加上海市重大美术创作工程,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等中外艺术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此次在《奋斗》展上,参观者还能欣赏到擅长人物画的丁筱芳近年创作的新作品《雷锋》,他将雷锋的形象进行创新,完成了非常难得的全身像,将一个无私奉献、乐观坚定的青年形象直观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值得欣赏留意。

丁筱芳作品《雷锋》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而日常创作中,父子之间除了常常沟通创作思路,也会交流现实主义题材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丁阳对创作素材的选择。在丁阳看来,自己画石库门与父亲有很大关系,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石库门系列作品是自身创作过程中对于特定题材的一种探索。从小生活在上海石库门的弄堂里,其建筑的整体特点、设计与构造、每扇窗与门的结构、每块砖的形状也都镌刻在脑海里,我认为石库门建筑所散发出的气息蕴含着海派文化的精神,而海派精神所代表的就是中国20世纪现代化转型以来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对于从小在石库门中长大的丁阳来说,虽然后来一直在北方求学,但对石库门记忆深刻,这也成为他现阶段的创作母题。在本次《奋斗》展览中就有丁阳的另一件作品——《新启程》,通过描绘石库门前一家人送子参军的场景来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和记忆。

丁阳作品《新启航》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父子二人一直秉承“艺术从生活中来”的原则,为人民而创作,是这个艺术世家不变的家风。丁筱芳认为:“无论画什么题材、什么样式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都要画出当代画家的气韵。一百年后,让后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时代的作品。” 这其实需要艺术家将原本的生活状态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升华,是对艺术家生活观、审美观以及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验。丁阳受到父亲的影响,在传承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基础上,尝试用新的语言去描绘当下时代。“画面的表达必须是触发人心的,让观众有代入感,找到这个触及人心的点才是最难的事情。”丁阳认为。

《前进,前进,进》219x210cm 国画  2021丁筱芳 
《火速神奇》191x88cm 国画 2021 丁阳

《前进,前进,进》和《火速神奇》,正是丁氏父子对现实题材的一种创新。两幅作品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展出。

作为国之小家,父子二人用笔墨丹青传承文化,而对国家来说,正是每个家庭的接力奋斗才铸造起国之大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俗话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在日常点滴中渗透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儿女血脉的精神养料,在成长的过程中烙下深刻的印记。丁氏父子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辛勤耕耘,始终关注生活,向传统学习,将现实创新,不忘创作初心,不迷失自我。《奋斗》展中的这件《红色圣地》作品背后演绎的动人一幕,既是整个国家的奋斗之路,也是“小家”艺术传承的奋斗之路。 

丁筱芳、丁阳父子受邀出席《奋斗》展开幕式

艺术家介绍:

丁筱芳:祖籍浙江绍兴,1957年生于上海。字小方,斋名竹攸堂、紫逸阳轩、天圆地方。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觉群书画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特聘教授。

丁阳:1987年出生于上海。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18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2日—2022年3月31日,10:00—18: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王家厍路885弄云堡未来市艺术文创园区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