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和菜头的委屈,来说说内容生产者到底如何致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和菜头的委屈,来说说内容生产者到底如何致富

内容的价值无非是形式美+信息,因其承载的介质的特殊性,内容极易被复制扩散,稀缺性难控制。以内容作为产品直接售卖的这一生意路子太糙。

前两天号称自媒体之王的罗振宇喜得二千金,同时文艺圈老油条和菜头以一篇《代罗振宇:致女儿书》温情满满的借势软文宣布入驻罗氏旗下“得到”App,做起199付费订阅的买卖。

我相信和菜头搞付费订阅是玩真的,同时也相信菜头叔叔对罗思思罗维维两位小朋友也情真意切。今天老徐既不拆解和菜头的文章,也不质疑罗振宇先生到底有没有逻辑,而要正经揭露一个残酷的现实——内容创业不懂门道很可能越努力越穷。

讲真,不考究灵魂的厚重,和菜头是个十足的魔法师,文字绝对脚底生风百媚千娇,善于调制笔法幽默灵巧活泼的有趣文章。摆弄文字这门手艺上,他甩罗振宇几条街。

但他真的不懂互联网啊!虽触网近20载,自认在各个时期的平台游刃有余,but,懂的套路还是太少,否则怎会成为罗某屋檐底下的一枚手艺人?在套路运营上和菜头如有其在文字上的一半妖法,躺碗里的可能就是罗某。

09年洒家以小号开始玩微博菜头就是俺的首批观察对象,印象中他爱极了刷屏跟粉丝互动抖机灵至今没改,精力最旺的当口一个月左右丫就能产3000条左右微博,比虫子拉屎还快。更让人一颗赛艇的是每隔一段时间他会手动一条条全部删掉清空!不经沧海定以为他神经病。

从2009-08-27开博至今,他的微博账号积累57万粉丝有余,还有个标志性件事是50块入手了宁财神一个600多万粉丝的大号,后来掉了几十万。转战微信公众号,他的粉也不过区区10来万(如雷贯耳其实是小众),从内容上倒不是他不行,主要是是逼格独具一般人欣赏不来。他脾气古怪缺乏耐心常常贬损follower们的智商,但仍旧挡不住一部分人的喜欢,不少甚至自甘蜕化为脑残粉受虐狂。

菜头至少算个小知识分子,粉丝量级大致就卡这位了(推荐看本篇:)。大知识分子粉可能更少,大师的文字压根出就出不来。诸位所见的著作等身的“大师”只能叫皇家看门狗。

但菜头一直以来对投入产出比都不大满意,“我的一篇文章有超过十万以上的人阅读,愿意赞赏的人平均下来也就一千人。对于剩下的九万九千人,现在我说:请为内容付费。”我想很多互联网老鸟看到这句话肯定要笑,要知道粉丝的关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啊,关注是一切的开始,只要有些智商的互联网人就不会轻易下逐客令,而是通过运营手段让粉丝给你比付费订阅多得多的收益认可。

就像有些人活了一辈子还是小粉红,玩一辈子互联网的也未必能整明白这玩意儿的真谛。

嗯,洒家就是欺负他不懂互联网,尤其是网络营销。

写文章图啥很重要

当然,本文不仅适用于写文章,也适用于其他内容生产方式。

如果你写文章纯粹为了陶冶情操生活记录感受灵魂升华,你就没必要看下去,请继续保持。

如果你想通过内容来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请认真看下面每一个字。

长期看洒家文字的人,对网络上的傻逼行为的判断力定当不差,下面老徐来给大家划几条互联网从业人员金线,可以用来量天量地量JJ。

内容本身极易沦为最轻贱的产品

内容的价值无非是形式美+信息,因其承载的介质的特殊性,内容极易被复制扩散,稀缺性难控制。以内容作为产品直接售卖的这一生意路子太糙。

如果非要用内容当产品跟粉丝做交易,洒家也能开几个方子。

记住咱们要的是商品卖个好价钱,内容卖好价钱只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所谓的价值,切记价值是个纯主观的,二是稀缺性。老徐之所以不建议用内容直接做买卖,一是很多人内容不具备给人塑造高价值感的魔力,二是不懂稀缺性控制。

那开方子的话,一是在内容推介上下苦功夫,找准目标客群的需求痛点,做好价值感好处的塑造;二是着手处理稀缺性,尽可能阻断复制链,例如印纸质书,签名限量发售,当然学和菜头躲别人碗里搞付费订阅也是从稀缺性做文章。

内容背后天外天

内容本身是桃花源容易让人迷醉的话,泅出山隧,方得天外天。

无可否认,当你出产的内容侵入他人意识产生化学反应的那一刻起,受众就会对你产生某种感觉,消极的不表,认可的才是内容生产者获取收益的源泉。对你具备积极感受的受众就是所谓的粉丝。

而对内容的认可,只不过是粉丝对你爱的一小部分。

收益最大化的秘诀在于给粘度处于各个层级的粉们提供一套立体的示爱通道。从产业观察角度来看,就是对内容招引来的流量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全方位变现。

以罗辑思维为例:

1.0版本,视频+微信公众号,通过内容吸粉为变现做铺垫。

2.0版本,招募会员,引入有赞商城,尝试卖货。

3.0版本,获得融资,推出线下20年演讲,收割粘度更高层次粉丝。

4.0版本,各种对外投资,推出得到APP,搭建立体式交易平台,同时招募其他手艺人,提供变现方案。盈利模式趋于多样化,平台化路线初见端倪。

Ps,得到app极有可能为微信应用号的推出做的准备。

如果我是和菜头:

1.0版本,写文章码字吸引流量,结交四方气味相通的朋友。

2.0出书奠定江湖地位,长久引流兼初步变现,基友互推扩大粉丝基数。

3.0搭建团队,做付费订阅,搞主题演讲,付费社群,当然还可以卖货,接点品牌广告。

4.0不多废话,罗振宇玩过的你都来一套,他没玩过的你也大踏步去尝试,只要记住把粉丝当爸爸敬着。

5.0大招我肯定不会在这扯,老徐自己还要谋生捏,当然抖料群成员可以在群内向我刺探一二。

截止今天,在得到订阅他的人数已达8654人,199丨人,预计能破1万人,经此一役当有200万左右入账。诸位看清楚啊,这只是一个套路的收益哟。可是他的玩法只收割了这一波用户,对一些可能只愿意付10块的就漏了。

所谓内容创业,内容只是定语起修饰作用,创业才是正主儿。那啥是创业呢,做买卖!那你知道为什么一大波人越写越穷逼吗?——钻在了内容的死角,而忘了自己其实是在做买卖,内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赚钱),不明所以就上路很容易越玩越穷。

大多数号的内容看似在利他实则是在自摸,仙仙欲死,尤其是那些文艺号。

洒家贼讨厌这么一句话——判断网红自媒体的广告价值不是看他们带动的流量有多大,而要看心里唤起的作用有多大。这种文艺性的句子总是把某个角落打扮的花里胡哨,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错觉,但并不具备驱散迷雾获得大观的效用。

内容玩家应有的意识是全方位的立体变现思维,不但要兼顾内容这个小生意,真正富得流油的是用内容为入口流量的深入系统性开发。

粉丝如流水,有花堪折直须折

每一个体一般来讲欣赏能力都是不断增长的,对内容深度的需求也逐渐攀升。

刚开始你可能对课本上的傻逼文章都崇拜不得了,后来你觉得海明威才是真男人,再后来尼采才耐嚼够味儿……掉粉是每一个内容生产者都要面对的一个苦坎。

不苦的方法就是趁着粉丝爱你的时候把能挣的钱挣了呗。

别幻想有50万粉就能够上500万,不玩大套路脱胎换骨每个人都有天花板,粉丝不断涨的同时也在不断掉,最终可能在你的内容创作生涯总共吸引了500万,但由于你蹩脚的套路可能只跟40万人做成了买卖,你不穷谁穷。

很久以前,我对和菜头的文字也颇有好感,但现在他只能当俺解剖台上的一只青蛙,而当年洒家可能喜欢到想洗剥干净跟他来一发。

最后扯点题外话

文学板块的家伙基本跟花面小丑的效用差不多,仅供消遣,花里胡哨的谬误更要人命,尤其是国内多智障,诸位要想大彻大悟还是另择他路。王小波等少数几人是例外,与其说王是作家不如说是思想家,真实,启发你思考动脑,他是普通人自我解毒反省,通向大彻大悟的极佳引路人。

而具体到各类细分技能型内容板块,内容生产者无外乎以下几种段位:

1, 一段蝼蚁,只能输出信息流,技能点,如各种搞培训的采集型账号,刚入门的小白。

2, 二段老油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较为系统地输出一些行业技巧。

3, 三段大师,对一行有着独到见解,开宗立派。

4, 四段大神,技能只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手段,在一行甚至多行业有很高造诣,并能系统性地输出三观,引导人们探索精彩人生,感受多彩世界,为人类智识库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允许洒家在这不要脸一下下,俺的内容定位在大师段,正朝第四段进发,最大的愿望就是跟诸位都成为朋友而非简单意义的粉,让认识洒家的人从这吸收点精华实现财富自由。

目前老徐知道的活着的处于第四段位的大神,很多粉丝可能区区数千,多也不过两三万(开个博客服务器还得搁国外),主要还是吃了不懂互联网套路的亏。你身边有这样的大神吗,欢迎引荐给洒家,我给他双翅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和菜头的委屈,来说说内容生产者到底如何致富

内容的价值无非是形式美+信息,因其承载的介质的特殊性,内容极易被复制扩散,稀缺性难控制。以内容作为产品直接售卖的这一生意路子太糙。

前两天号称自媒体之王的罗振宇喜得二千金,同时文艺圈老油条和菜头以一篇《代罗振宇:致女儿书》温情满满的借势软文宣布入驻罗氏旗下“得到”App,做起199付费订阅的买卖。

我相信和菜头搞付费订阅是玩真的,同时也相信菜头叔叔对罗思思罗维维两位小朋友也情真意切。今天老徐既不拆解和菜头的文章,也不质疑罗振宇先生到底有没有逻辑,而要正经揭露一个残酷的现实——内容创业不懂门道很可能越努力越穷。

讲真,不考究灵魂的厚重,和菜头是个十足的魔法师,文字绝对脚底生风百媚千娇,善于调制笔法幽默灵巧活泼的有趣文章。摆弄文字这门手艺上,他甩罗振宇几条街。

但他真的不懂互联网啊!虽触网近20载,自认在各个时期的平台游刃有余,but,懂的套路还是太少,否则怎会成为罗某屋檐底下的一枚手艺人?在套路运营上和菜头如有其在文字上的一半妖法,躺碗里的可能就是罗某。

09年洒家以小号开始玩微博菜头就是俺的首批观察对象,印象中他爱极了刷屏跟粉丝互动抖机灵至今没改,精力最旺的当口一个月左右丫就能产3000条左右微博,比虫子拉屎还快。更让人一颗赛艇的是每隔一段时间他会手动一条条全部删掉清空!不经沧海定以为他神经病。

从2009-08-27开博至今,他的微博账号积累57万粉丝有余,还有个标志性件事是50块入手了宁财神一个600多万粉丝的大号,后来掉了几十万。转战微信公众号,他的粉也不过区区10来万(如雷贯耳其实是小众),从内容上倒不是他不行,主要是是逼格独具一般人欣赏不来。他脾气古怪缺乏耐心常常贬损follower们的智商,但仍旧挡不住一部分人的喜欢,不少甚至自甘蜕化为脑残粉受虐狂。

菜头至少算个小知识分子,粉丝量级大致就卡这位了(推荐看本篇:)。大知识分子粉可能更少,大师的文字压根出就出不来。诸位所见的著作等身的“大师”只能叫皇家看门狗。

但菜头一直以来对投入产出比都不大满意,“我的一篇文章有超过十万以上的人阅读,愿意赞赏的人平均下来也就一千人。对于剩下的九万九千人,现在我说:请为内容付费。”我想很多互联网老鸟看到这句话肯定要笑,要知道粉丝的关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啊,关注是一切的开始,只要有些智商的互联网人就不会轻易下逐客令,而是通过运营手段让粉丝给你比付费订阅多得多的收益认可。

就像有些人活了一辈子还是小粉红,玩一辈子互联网的也未必能整明白这玩意儿的真谛。

嗯,洒家就是欺负他不懂互联网,尤其是网络营销。

写文章图啥很重要

当然,本文不仅适用于写文章,也适用于其他内容生产方式。

如果你写文章纯粹为了陶冶情操生活记录感受灵魂升华,你就没必要看下去,请继续保持。

如果你想通过内容来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请认真看下面每一个字。

长期看洒家文字的人,对网络上的傻逼行为的判断力定当不差,下面老徐来给大家划几条互联网从业人员金线,可以用来量天量地量JJ。

内容本身极易沦为最轻贱的产品

内容的价值无非是形式美+信息,因其承载的介质的特殊性,内容极易被复制扩散,稀缺性难控制。以内容作为产品直接售卖的这一生意路子太糙。

如果非要用内容当产品跟粉丝做交易,洒家也能开几个方子。

记住咱们要的是商品卖个好价钱,内容卖好价钱只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所谓的价值,切记价值是个纯主观的,二是稀缺性。老徐之所以不建议用内容直接做买卖,一是很多人内容不具备给人塑造高价值感的魔力,二是不懂稀缺性控制。

那开方子的话,一是在内容推介上下苦功夫,找准目标客群的需求痛点,做好价值感好处的塑造;二是着手处理稀缺性,尽可能阻断复制链,例如印纸质书,签名限量发售,当然学和菜头躲别人碗里搞付费订阅也是从稀缺性做文章。

内容背后天外天

内容本身是桃花源容易让人迷醉的话,泅出山隧,方得天外天。

无可否认,当你出产的内容侵入他人意识产生化学反应的那一刻起,受众就会对你产生某种感觉,消极的不表,认可的才是内容生产者获取收益的源泉。对你具备积极感受的受众就是所谓的粉丝。

而对内容的认可,只不过是粉丝对你爱的一小部分。

收益最大化的秘诀在于给粘度处于各个层级的粉们提供一套立体的示爱通道。从产业观察角度来看,就是对内容招引来的流量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全方位变现。

以罗辑思维为例:

1.0版本,视频+微信公众号,通过内容吸粉为变现做铺垫。

2.0版本,招募会员,引入有赞商城,尝试卖货。

3.0版本,获得融资,推出线下20年演讲,收割粘度更高层次粉丝。

4.0版本,各种对外投资,推出得到APP,搭建立体式交易平台,同时招募其他手艺人,提供变现方案。盈利模式趋于多样化,平台化路线初见端倪。

Ps,得到app极有可能为微信应用号的推出做的准备。

如果我是和菜头:

1.0版本,写文章码字吸引流量,结交四方气味相通的朋友。

2.0出书奠定江湖地位,长久引流兼初步变现,基友互推扩大粉丝基数。

3.0搭建团队,做付费订阅,搞主题演讲,付费社群,当然还可以卖货,接点品牌广告。

4.0不多废话,罗振宇玩过的你都来一套,他没玩过的你也大踏步去尝试,只要记住把粉丝当爸爸敬着。

5.0大招我肯定不会在这扯,老徐自己还要谋生捏,当然抖料群成员可以在群内向我刺探一二。

截止今天,在得到订阅他的人数已达8654人,199丨人,预计能破1万人,经此一役当有200万左右入账。诸位看清楚啊,这只是一个套路的收益哟。可是他的玩法只收割了这一波用户,对一些可能只愿意付10块的就漏了。

所谓内容创业,内容只是定语起修饰作用,创业才是正主儿。那啥是创业呢,做买卖!那你知道为什么一大波人越写越穷逼吗?——钻在了内容的死角,而忘了自己其实是在做买卖,内容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赚钱),不明所以就上路很容易越玩越穷。

大多数号的内容看似在利他实则是在自摸,仙仙欲死,尤其是那些文艺号。

洒家贼讨厌这么一句话——判断网红自媒体的广告价值不是看他们带动的流量有多大,而要看心里唤起的作用有多大。这种文艺性的句子总是把某个角落打扮的花里胡哨,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错觉,但并不具备驱散迷雾获得大观的效用。

内容玩家应有的意识是全方位的立体变现思维,不但要兼顾内容这个小生意,真正富得流油的是用内容为入口流量的深入系统性开发。

粉丝如流水,有花堪折直须折

每一个体一般来讲欣赏能力都是不断增长的,对内容深度的需求也逐渐攀升。

刚开始你可能对课本上的傻逼文章都崇拜不得了,后来你觉得海明威才是真男人,再后来尼采才耐嚼够味儿……掉粉是每一个内容生产者都要面对的一个苦坎。

不苦的方法就是趁着粉丝爱你的时候把能挣的钱挣了呗。

别幻想有50万粉就能够上500万,不玩大套路脱胎换骨每个人都有天花板,粉丝不断涨的同时也在不断掉,最终可能在你的内容创作生涯总共吸引了500万,但由于你蹩脚的套路可能只跟40万人做成了买卖,你不穷谁穷。

很久以前,我对和菜头的文字也颇有好感,但现在他只能当俺解剖台上的一只青蛙,而当年洒家可能喜欢到想洗剥干净跟他来一发。

最后扯点题外话

文学板块的家伙基本跟花面小丑的效用差不多,仅供消遣,花里胡哨的谬误更要人命,尤其是国内多智障,诸位要想大彻大悟还是另择他路。王小波等少数几人是例外,与其说王是作家不如说是思想家,真实,启发你思考动脑,他是普通人自我解毒反省,通向大彻大悟的极佳引路人。

而具体到各类细分技能型内容板块,内容生产者无外乎以下几种段位:

1, 一段蝼蚁,只能输出信息流,技能点,如各种搞培训的采集型账号,刚入门的小白。

2, 二段老油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较为系统地输出一些行业技巧。

3, 三段大师,对一行有着独到见解,开宗立派。

4, 四段大神,技能只是实现财富自由的手段,在一行甚至多行业有很高造诣,并能系统性地输出三观,引导人们探索精彩人生,感受多彩世界,为人类智识库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允许洒家在这不要脸一下下,俺的内容定位在大师段,正朝第四段进发,最大的愿望就是跟诸位都成为朋友而非简单意义的粉,让认识洒家的人从这吸收点精华实现财富自由。

目前老徐知道的活着的处于第四段位的大神,很多粉丝可能区区数千,多也不过两三万(开个博客服务器还得搁国外),主要还是吃了不懂互联网套路的亏。你身边有这样的大神吗,欢迎引荐给洒家,我给他双翅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