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冲击20万亿,企业家、教师、医生纷纷入行的私募基金,能否在快车道继续狂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冲击20万亿,企业家、教师、医生纷纷入行的私募基金,能否在快车道继续狂欢?

在2016年底总规模实现10万亿后,2021年私募基金的增长依旧势如破竹。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独角金融 武丽娟

12月14日“某量化私募基金年终奖5000万”的消息刷屏社交网络,着实让广大网友羡慕不已。同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近日披露,私募基金当前管理规模已直指20万亿元。

作为资产管理业“皇冠上的明珠”,私募基金的吸金能力正在凸显。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已经从鲜为人知成为颇受高净值客户追捧的理财方式。

截至12月8日,私募基金成立数量达到30035只,历史性地突破3万只大关。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证券私募基金也突破100家。

1 行业规模冲击20万亿私募证券基金突破6万亿

在2016年底总规模实现10万亿后,2021年私募基金的增长依旧势如破竹。

据中基协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我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73万亿元。按照今年前11个月超过0.2万亿元的月均增量推算,私募基金规模离20万亿元只差“临门一脚”。

同时,目前全国百亿级股权类私募突破200家,百亿级证券类私募超过1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存量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私募基金规模已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从具体类别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贡献了当月增长的主要力量。仅仅11月份,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707只,占新备案基金数量的75.15%。

同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从2020年的3.7万亿元扩大到2021年12月最新的6.1万亿规模,比去年底增加2.4万亿,增幅达65%。

我国首批私募诞生于90年代末期,但长期处于非阳光化状态和灰色地带,野蛮生长。2003年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成立,作为开创者,赵丹阳也被赋予“阳光私募教父“的称号。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法》等10余条监管政策的出台,私募基金走上合法化发展道路。

2016年10月底,私募认缴规模已达到9.13万亿元,也是私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反超公募规模。

2020年以来,私募行业迎来新的爆发性增长。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增速为75.8%,远超公募基金34.2%的增速。

究其原因,天风证券认为,在房产税落地催化下,预计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将会从投资性地产持续向权益类产品转移。私募基金主要追求绝对收益和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更为多元化,且从收费模式角度管理人利益与客户高度绑定,更为适配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2 教师、医生也纷纷“入行”私募基金为何成香饽饽?

随着私募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各行各业人士开始在证券私募领域崭露锋芒。

值得一提的是,“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其中,朱雀投资的李华轮、从容投资的吕俊、世诚投资的陈家琳、鼎锋资产的张高、民森投资的蔡明、武当投资的田荣华成为公奔私的第一批主力军。“公募一哥”王亚伟于2012年9月辞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职位,转而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千合资本,当时在基金圈可谓名噪一时。

2020年是“公奔私”的大年,有原东方红资管基金经理林鹏创办和谐汇一资产,前富国基金基金经理于洋加盟钦沐资产等。今年“公奔私”再掀高潮,卢安平、谢军等不少公募高管、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加盟私募。

与此同时,实业大佬进军私募并不罕见。继76岁的前首富宗庆后、67岁的农夫山泉(9633.HK)实控人钟晱晱之后,刘强东也进军私募。

11月29日,海南三亚天博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刘强东(持股比例30%)、章泽天(持股比例49%)、李瑞玉(持股比例21%)共同持股,章泽天为该公司疑似实际控制人。

有意思的是,除了金融圈内的“科班”人士,不少圈外人士也“跨界”入行私募基金。

今年11月成立的青岛智聚量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魏波曾在郑州市一中学任教12年;汉石(平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温春泉也有担任教师的经历;珠海横琴康居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有从医经历;11月8日完成备案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玄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海玲曾有在酒店前厅服务中心担任接待的经历。

征途投资高级合伙人王兆江表示,成立私募要有资产证明、过往业绩等,除非有专业团队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否则外行很难进入私募行业。能够在私募取得成功的往往是业绩非常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行业竞争很激烈,如果不能持续实现正收益,会被市场淘汰。

谈及私募的吸引力,王兆江认为,在激励回报机制、仓位要求上,私募基金的优势更明显。比如,私募操作灵活,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仓位等方面限制少,私募更加注重绝对收益,如果没有持续赚钱能力,就无法支撑公司长期运营,现在一个私募至少要募集一个亿的规模才能实现较好的运营效益。而且私募行业是“固定管理费+业绩提成”模式,基金经理也可以购买自己的产品,因此更强调和投资者的长期关系,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果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超额收益,业绩提成所带来的薪酬回报会大大超过公募的收入。

其次,近几年A股市场整体演绎结构性上涨行情,私募基金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自然吸纳了大量资金。

根据私募排排网、朝阳永续的数据,截止2021年11月30日,公开数据的5亿规模以上的私募基金有762家,其中今年收益为正的有631家,收益为负的有131家,82.8%的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在0-10%的私募基金数量有200余家,平均收益超过50%的私募基金有51家,占比6.7%。其中,纳入统计的22815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前11个月的平均收益为11.99%,有73.38%的私募基金赚钱。

百亿级私募作为行业的头部梯队,其产品的收益表现更是备受关注。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五的百亿私募平均收益达58.1%;业绩排名前二十的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5.71%。

很多有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大部分也在较长时间维度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表明,截至11月底,有业绩展示、擅长策略包含股票策略的私募基金经理共2616人,将运行中管理产品数大于等于3只的列为有效数据,共1270人。其中,公募派基金经理156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0.67%。

3 赚钱效应可观违法违规问题频现

私募基金整体赚钱效应良好,但在规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诸多问题。

今年10月,知名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股权争夺风波发酵后,多家券商采取了暂停相关产品募集、将其产品不再纳入重点产品池等处理方式。详情请戳:《百亿私募鸣石投资控制权之战打响,股权代持协议能引发清盘吗?》近日,随着李硕辞任总裁消息的确认,鸣石投资控制权之争得已落幕,旗下产品申购也恢复。不过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此事也反映出私募机构内部治理的缺陷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

12月3日,知名私募万方资产因内部操作流程存在缺陷,向投资者披露错误预估净值信息,给投资者造成误导,广东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针对量化私募的监管政策趋严,基金公司开始主动调整产品申报节奏和控制存续规模。12月10日,幻方、明汯等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发布通知称,基于合规考虑,将不再提供预估净值推送服务。

行业发展迅猛、持续扩容的同时,私募基金仍存在机构发展不平衡、“头部聚集”特征显著的问题,以及鱼目混珠、合规程度参差不齐等风险。

根据近期各地证监局的监管措施来看,私募基金主要有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部分基金产品协议内容表述存在承诺最低收益情况,挪用和侵占基金财产、未按规定填报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

历经野蛮生长、趋向规范等多个发展阶段,如今,私募基金在资管行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你有投资过私募基金吗?收益怎样?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冲击20万亿,企业家、教师、医生纷纷入行的私募基金,能否在快车道继续狂欢?

在2016年底总规模实现10万亿后,2021年私募基金的增长依旧势如破竹。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独角金融 武丽娟

12月14日“某量化私募基金年终奖5000万”的消息刷屏社交网络,着实让广大网友羡慕不已。同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近日披露,私募基金当前管理规模已直指20万亿元。

作为资产管理业“皇冠上的明珠”,私募基金的吸金能力正在凸显。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已经从鲜为人知成为颇受高净值客户追捧的理财方式。

截至12月8日,私募基金成立数量达到30035只,历史性地突破3万只大关。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证券私募基金也突破100家。

1 行业规模冲击20万亿私募证券基金突破6万亿

在2016年底总规模实现10万亿后,2021年私募基金的增长依旧势如破竹。

据中基协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我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73万亿元。按照今年前11个月超过0.2万亿元的月均增量推算,私募基金规模离20万亿元只差“临门一脚”。

同时,目前全国百亿级股权类私募突破200家,百亿级证券类私募超过1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存量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私募基金规模已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从具体类别来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贡献了当月增长的主要力量。仅仅11月份,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707只,占新备案基金数量的75.15%。

同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从2020年的3.7万亿元扩大到2021年12月最新的6.1万亿规模,比去年底增加2.4万亿,增幅达65%。

我国首批私募诞生于90年代末期,但长期处于非阳光化状态和灰色地带,野蛮生长。2003年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成立,作为开创者,赵丹阳也被赋予“阳光私募教父“的称号。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法》等10余条监管政策的出台,私募基金走上合法化发展道路。

2016年10月底,私募认缴规模已达到9.13万亿元,也是私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反超公募规模。

2020年以来,私募行业迎来新的爆发性增长。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增速为75.8%,远超公募基金34.2%的增速。

究其原因,天风证券认为,在房产税落地催化下,预计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将会从投资性地产持续向权益类产品转移。私募基金主要追求绝对收益和风险控制、投资策略更为多元化,且从收费模式角度管理人利益与客户高度绑定,更为适配高净值客户的需求。

2 教师、医生也纷纷“入行”私募基金为何成香饽饽?

随着私募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各行各业人士开始在证券私募领域崭露锋芒。

值得一提的是,“公转私”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其中,朱雀投资的李华轮、从容投资的吕俊、世诚投资的陈家琳、鼎锋资产的张高、民森投资的蔡明、武当投资的田荣华成为公奔私的第一批主力军。“公募一哥”王亚伟于2012年9月辞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职位,转而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千合资本,当时在基金圈可谓名噪一时。

2020年是“公奔私”的大年,有原东方红资管基金经理林鹏创办和谐汇一资产,前富国基金基金经理于洋加盟钦沐资产等。今年“公奔私”再掀高潮,卢安平、谢军等不少公募高管、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加盟私募。

与此同时,实业大佬进军私募并不罕见。继76岁的前首富宗庆后、67岁的农夫山泉(9633.HK)实控人钟晱晱之后,刘强东也进军私募。

11月29日,海南三亚天博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刘强东(持股比例30%)、章泽天(持股比例49%)、李瑞玉(持股比例21%)共同持股,章泽天为该公司疑似实际控制人。

有意思的是,除了金融圈内的“科班”人士,不少圈外人士也“跨界”入行私募基金。

今年11月成立的青岛智聚量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魏波曾在郑州市一中学任教12年;汉石(平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温春泉也有担任教师的经历;珠海横琴康居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有从医经历;11月8日完成备案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玄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海玲曾有在酒店前厅服务中心担任接待的经历。

征途投资高级合伙人王兆江表示,成立私募要有资产证明、过往业绩等,除非有专业团队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否则外行很难进入私募行业。能够在私募取得成功的往往是业绩非常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行业竞争很激烈,如果不能持续实现正收益,会被市场淘汰。

谈及私募的吸引力,王兆江认为,在激励回报机制、仓位要求上,私募基金的优势更明显。比如,私募操作灵活,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仓位等方面限制少,私募更加注重绝对收益,如果没有持续赚钱能力,就无法支撑公司长期运营,现在一个私募至少要募集一个亿的规模才能实现较好的运营效益。而且私募行业是“固定管理费+业绩提成”模式,基金经理也可以购买自己的产品,因此更强调和投资者的长期关系,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果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超额收益,业绩提成所带来的薪酬回报会大大超过公募的收入。

其次,近几年A股市场整体演绎结构性上涨行情,私募基金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自然吸纳了大量资金。

根据私募排排网、朝阳永续的数据,截止2021年11月30日,公开数据的5亿规模以上的私募基金有762家,其中今年收益为正的有631家,收益为负的有131家,82.8%的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在0-10%的私募基金数量有200余家,平均收益超过50%的私募基金有51家,占比6.7%。其中,纳入统计的22815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前11个月的平均收益为11.99%,有73.38%的私募基金赚钱。

百亿级私募作为行业的头部梯队,其产品的收益表现更是备受关注。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五的百亿私募平均收益达58.1%;业绩排名前二十的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5.71%。

很多有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大部分也在较长时间维度里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表明,截至11月底,有业绩展示、擅长策略包含股票策略的私募基金经理共2616人,将运行中管理产品数大于等于3只的列为有效数据,共1270人。其中,公募派基金经理156人,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0.67%。

3 赚钱效应可观违法违规问题频现

私募基金整体赚钱效应良好,但在规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诸多问题。

今年10月,知名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股权争夺风波发酵后,多家券商采取了暂停相关产品募集、将其产品不再纳入重点产品池等处理方式。详情请戳:《百亿私募鸣石投资控制权之战打响,股权代持协议能引发清盘吗?》近日,随着李硕辞任总裁消息的确认,鸣石投资控制权之争得已落幕,旗下产品申购也恢复。不过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此事也反映出私募机构内部治理的缺陷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

12月3日,知名私募万方资产因内部操作流程存在缺陷,向投资者披露错误预估净值信息,给投资者造成误导,广东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针对量化私募的监管政策趋严,基金公司开始主动调整产品申报节奏和控制存续规模。12月10日,幻方、明汯等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发布通知称,基于合规考虑,将不再提供预估净值推送服务。

行业发展迅猛、持续扩容的同时,私募基金仍存在机构发展不平衡、“头部聚集”特征显著的问题,以及鱼目混珠、合规程度参差不齐等风险。

根据近期各地证监局的监管措施来看,私募基金主要有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部分基金产品协议内容表述存在承诺最低收益情况,挪用和侵占基金财产、未按规定填报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

历经野蛮生长、趋向规范等多个发展阶段,如今,私募基金在资管行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你有投资过私募基金吗?收益怎样?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