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ESG先锋谈】施耐德电气熊宜: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ESG先锋谈】施耐德电气熊宜: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早霞

编辑 | 郑萃颖

编者按: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国际社会作出双碳目标承诺。控制、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进程中的不确定。

“ESG”是国内资本市场正在逐渐接纳的投资理念,促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尝试搭建自己的ESG评价体系,引导资本和企业做出有长远价值的投资。

界面新闻ESG频道推出系列专访【ESG先锋谈】,听听学界、金融业和政策制定者的经验之谈和方向指引。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速驶入快车道。在埃森哲发布的《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分水岭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企业,正在推动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在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后,施耐德电气目前在全球共有四家“灯塔工厂”,彰显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独特优势。

近日,界面新闻对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进行了专访,以探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实现碳中和助力。

熊宜表示,中国企业真正成熟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完成,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少数成功突破”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模式会被其他企业大量复制,最终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出版的《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白皮书提出“碳金矩阵”,从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两个维度助力实现碳中和。熊宜指出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能源效率是企业当下最可行、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数字化是最佳工具。

熊宜还强调,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构建一个扁平化的敏捷组织,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快速地响应需求,并快速孵化新业务,还需要培养横跨多领域、懂得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 、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发布了《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和《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两项报告。通过这两项报告,施耐德电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有什么整体认识?对推动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有什么作用?

熊宜: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以“3060双碳目标”为导向的低碳新时代。中国产业正面临低碳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两大趋势,而数字化正是当前产业实现碳中和的最佳利器。施耐德电气聚焦减碳大户制造业的“低碳”和“可持续”双转型需求,在今年上海进博会上发布了这两项报告,对行业面临的转型挑战和路径进行解析。这两份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对此,我们有三大发现:第一,整体来看,已经有83%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到不同程度的实施阶段,15%的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推进和成熟阶段,其他企业仍处在试点、探索和局部创新之中,真正成熟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完成。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我们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强大,有超过九成的受访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的首要驱动力来自企业内部,并且高达70%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的数字化水平无法满足企业未来3-5 年的发展需要。此外,来自外部的产业链生态压力、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政策压力等也对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在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认为效果符合预期。排名前三的制约原因包括,投入过高而回报率偏低、缺乏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数字化技术与业务难以整合。

这两份报告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建议。首先,规划先行:数字化转型对整个链条、体系和平台的改造与重构绝非一日之功,也存在巨大的转换风险。而系统的规划无疑是一种预先演练,不仅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还可以从最佳实践中获取经验。其次,场景聚焦:把各个场景当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设计和管理,可成为局部达成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抓手。随着一系列关键场景数字化的实现和业务价值的形成,强化了企业推动转型的决心。再者,敏捷韧性:敏捷韧性不仅要求企业自身善于做出变化,也要善于应对环境的变化,并在其中找到恰当的平衡。因此,在明确的目标下,路径上的灵活性是确保企业投入与产出能够相对平衡的有效模式。最后,生态共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既需要企业内部跨部门协作,也需要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构建生态圈对于推动数字化转型都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少数成功突破”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模式会被其他企业大量复制,最终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 

全球数据中心效率提升80%,数据中心碳排放具有“乘数效应”

界面新闻: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之一,同时数据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那么数据中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熊宜:数据中心行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底座,在数字经济爆发和气候变化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数据中心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蓬勃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数据中心能耗在整体能耗的占比看起来还不算高,但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中心在过去几年以及可预期的未来都处于高速发展态势,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数据中心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数据中心的发展也需要向可持续方向转型。

此前,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数据中心从规划、建设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质的飞跃,并朝着智能化、模块化、预制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球的数据中心效率提升了80%,这些都是基于创新的产品技术以及愈加丰富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但随着5G基站和微型数据中心等边缘计算站点在商业、工业和电信等领域的快速部署,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边缘计算能耗的挑战。

同时,吸引ESG投资也是驱动数据中心减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根据特定的ESG相关标准对数据中心资产进行评估,因此,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将直接影响其能否获得更多第三方投资和绿色金融支持。

“碳中和”是个系统工程,需融合可持续经验与数字技术

界面新闻:在《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报告中,施耐德电气强调了企业的碳金能力,也提出一套双碳行动的方法论——碳金矩阵。施耐德电气自身的碳金能力是怎么样的?施耐德电气自身对“碳金矩阵”有着什么程度的应用?

熊宜:“碳金矩阵”是我们在《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报告中给出的实现“双碳”目标可落地的方法论。它指出,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和标准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技术路径,而数字化将成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的一大利器。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针对21个行业、100家以上企业进行的有关碳中和议题的研究调查,超90%的企业表示将在碳治理中使用数字化技术。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兼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碳金矩阵。碳金矩阵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上配备了需要用到的组合工具库。

在数字化转型维度,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和碳减排任务,通过规划先行的管理咨询指导数字化,然后推进分步实施和持续优化。在可持续发展维度,以低碳化为目标,通过“战略规划”、“管理提升”和“执行优化”三个步骤,推动绿色制造。我们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核心。早在2005年,施耐德电气就推出了业界首批企业级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数SSI,通过定期自我评估和发布报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的碳金矩阵方案,分为“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个维度来推进。这两个维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吗?会有交叉融合?

熊宜: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是融合并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赋能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提高能源效率是企业当下最可行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数字化是最佳工具。碳排放的“量化”是减排的第一步,通过以数字化技术搭建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我们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可视化,从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水平的衡量与分析。其次,数字化大幅提升能效。当前中国能源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数字化通过四维融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并实现系统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新能源和电气化这两方面,数字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能源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可助力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和微电网的部署运营。同时,供给侧和消费侧是联动的,在楼宇和交通领域,电气设施的部署在进一步加快,这些都需要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全面的能源管理和能效提升。同时,可持续发展又推动数字化的进一步加速。

碳中和是个系统工程,需融合可持续经验与数字技术创新。为了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施耐德电气总结了利用数字化助力企业迈向可持续的四步法:首先,以数字化实现互联互通,为企业搭建衡量和分析能耗的基础;第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数字化促进循环经济、清洁电气化的发展以及效率的提升;第三,通过数字化实现四维融合,推进可持续战略的执行;第四,通过数字化不断精进运营,不断改善策略与方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迭代发展。

界面新闻:由于碳处理的形式多样,过程复杂,缺乏标准,统计难度很大,中国碳减排标准体系尚在建设之中。没有统一的碳减排标准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困难?

熊宜:碳减排不能说没有标准,当前全球层面有ISO14064这样的计算标准,也有PAS2060这样的碳中和标准。在中国有发改委以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南供企业参考。相信未来相关标准和机制会更加完善。

我们认为,碳减排标准并非是制约数字化转型的瓶颈。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否协同,形成闭环是关键。施耐德电气的碳中和咨询服务从企业的披露和认证工作角度出发,在规划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论和标准,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评估,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建设整个碳资产管理体系。

界面新闻:通过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从外部环境和施耐德电气自身来两方面来说,主要有哪些因素会阻碍转型?

熊宜: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

企业转型需要跨越的“三座大山”:第一,观念的挑战。当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就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这就需要全员具备数字化变革意识。如果认为转型是领导的事情,或者IT部门的事情,就无法推行。

第二,组织和管理的挑战。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垂直化的,条线割裂严重、等级森严,此外大量企业仍采用KPI管理模式。而数字化时代提出了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打破层级边界,构建一个扁平化的敏捷组织,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快速地响应需求,并快速孵化新业务。

第三,人才的挑战。单一领域的专才将难以胜任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数字时代需要的是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懂得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企业还需要切实将碳中和目标结合到主业中去,这样才能有动力长效减碳。

制造业工厂加速双转型,14个“零碳工厂”落地中国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共在本次进博会上达成多项合作,这些合作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这些合作有哪些是涉及碳中和?有什么特点?

熊宜:在2021年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带来了全面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展示了“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城市”等领先理念。在进博会上,我们展出了与来自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比如,我们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深圳中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等伙伴携手,为进博会带来了风电、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同时,依托进博会平台,我们与多个领域的客户达成了合作关系,涵盖新能源、生物制药、水泥建材、房地产、基础设施、铁路、酒店文旅等众多行业,利用产品、技术和服务赋能客户实现低碳发展。例如,与松赞集团达成合作,进一步推进松赞香格里拉林卡零碳酒店合作项目;通过采购智能电气元器件设备并运用到建筑电气领域的各个方面,帮助中建四局以数字化提升效率。

界面新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双碳行动的号召,许多国内企业制定了双碳规划,这对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业务有什么变化与影响?施耐德电气的用户需求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熊宜: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产业升级与低碳发展的双转型带来大量用户需求,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根据我们的调查,有9成企业明确表示准备或正在建立数字化驱动的碳治理方针。

施耐德电气的专长是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将呈现更加可持续、更加数字化和更加本地化的特点。目前,我们在全球的绿色收入占总收入的70%,到2025年将实现占比80%。从2003年到2020年,我们全球的数字化收入占比从10%提升到50%,未来这个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升级,用户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从满足通用市场向聚焦细分行业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本土市场需求。

在研发方面,我们持续加大对中国研发的投资,近几年施耐德电气每年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增长达到15%以上。中国已经成为施耐德电气的创新源泉,也是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并以中国原创的绿色数字化产品赋能全球用户。在供应链方面,以短链为特征的本土化供应链实现了90%的本土采购率。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展示了“零碳工厂”——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零碳工厂还会在哪些地区和哪些行业进行推广? 

熊宜: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授予的端到端“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的“零碳工厂”、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 “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无锡工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不断减少从设计、采购、生产到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此外,工厂采购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并采用数字化技术推进生产、运营、销售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相同的举措也在施耐德电气其它工厂中实施。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打造了30个“零碳工厂”,其中14个在中国,无锡工厂便是其中一例。到2025年,施耐德电气计划将在全球打造150个“零碳工厂”。

界面新闻:在工业的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难点会是什么?有哪些领域已经领先一步?施耐德电气在其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熊宜: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工业界对于全开放控制系统的呼吁和诉求也日益强烈。当前,工业自动化效率提升的阻碍来自历史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目前的自动化应用很难在“万国设备”间跨平台运行,许多企业认识到,下一代工业自动化必须具有可互操作性,并且必须摆脱现行有的专有系统模式。以硬件为中心的传统专有系统将被以软件为中心的开放系统替代,更多的云端技术将运用到边缘计算,大批IT人才可以在这个开放体系中和工业应用知识深度结合。

全开放、可移植、可配置、互操作的开放自动化体系,关系着目前工业正在向数字化加速转型,未来工业互联网能否突破瓶颈,关系着数字化在工业领域的真正实现。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要依赖于建立在新思路,新架构和新标准之上的开放自动化体系。 

施耐德电气于2020年发布了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实现了自动化软硬件解耦,帮助企业松绑,释放生产潜能的同时做到面向未来的自动化。经过多次迭代,目前已经发展到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V21.2版本,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开放工业自动化的工程开发基于IEC61499标准。在这一环境中,创建的资产、服务等模型和软件应用程序可跨多家厂商的硬件平台进行移植,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比如,施耐德电气上海智慧物流中心部署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后,故障识别和排除的速度提升至原来的4倍,错误率减少了45%,物流中心吞吐量提高了5.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施耐德电气

84
  • 中建国际与施耐德电气、松下电器签署合作协议
  • 施耐德电气旗下剑维软件启动中国客户体验中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ESG先锋谈】施耐德电气熊宜: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孙早霞

编辑 | 郑萃颖

编者按: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国际社会作出双碳目标承诺。控制、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进程中的不确定。

“ESG”是国内资本市场正在逐渐接纳的投资理念,促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尝试搭建自己的ESG评价体系,引导资本和企业做出有长远价值的投资。

界面新闻ESG频道推出系列专访【ESG先锋谈】,听听学界、金融业和政策制定者的经验之谈和方向指引。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速驶入快车道。在埃森哲发布的《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分水岭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企业,正在推动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在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后,施耐德电气目前在全球共有四家“灯塔工厂”,彰显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独特优势。

近日,界面新闻对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进行了专访,以探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实现碳中和助力。

熊宜表示,中国企业真正成熟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完成,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少数成功突破”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模式会被其他企业大量复制,最终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出版的《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白皮书提出“碳金矩阵”,从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两个维度助力实现碳中和。熊宜指出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能源效率是企业当下最可行、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数字化是最佳工具。

熊宜还强调,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构建一个扁平化的敏捷组织,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快速地响应需求,并快速孵化新业务,还需要培养横跨多领域、懂得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 、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发布了《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和《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两项报告。通过这两项报告,施耐德电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有什么整体认识?对推动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有什么作用?

熊宜: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以“3060双碳目标”为导向的低碳新时代。中国产业正面临低碳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两大趋势,而数字化正是当前产业实现碳中和的最佳利器。施耐德电气聚焦减碳大户制造业的“低碳”和“可持续”双转型需求,在今年上海进博会上发布了这两项报告,对行业面临的转型挑战和路径进行解析。这两份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概念走向价值实现。

对此,我们有三大发现:第一,整体来看,已经有83%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到不同程度的实施阶段,15%的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推进和成熟阶段,其他企业仍处在试点、探索和局部创新之中,真正成熟的数字化转型尚未完成。少数突破、多数攻坚和大众投入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工厂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我们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强大,有超过九成的受访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的首要驱动力来自企业内部,并且高达70%的受访企业认为当前的数字化水平无法满足企业未来3-5 年的发展需要。此外,来自外部的产业链生态压力、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政策压力等也对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在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认为效果符合预期。排名前三的制约原因包括,投入过高而回报率偏低、缺乏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数字化技术与业务难以整合。

这两份报告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建议。首先,规划先行:数字化转型对整个链条、体系和平台的改造与重构绝非一日之功,也存在巨大的转换风险。而系统的规划无疑是一种预先演练,不仅可以提早发现问题,还可以从最佳实践中获取经验。其次,场景聚焦:把各个场景当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设计和管理,可成为局部达成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抓手。随着一系列关键场景数字化的实现和业务价值的形成,强化了企业推动转型的决心。再者,敏捷韧性:敏捷韧性不仅要求企业自身善于做出变化,也要善于应对环境的变化,并在其中找到恰当的平衡。因此,在明确的目标下,路径上的灵活性是确保企业投入与产出能够相对平衡的有效模式。最后,生态共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既需要企业内部跨部门协作,也需要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构建生态圈对于推动数字化转型都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少数成功突破”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模式会被其他企业大量复制,最终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 

全球数据中心效率提升80%,数据中心碳排放具有“乘数效应”

界面新闻: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之一,同时数据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那么数据中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熊宜:数据中心行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和底座,在数字经济爆发和气候变化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数据中心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蓬勃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数据中心能耗在整体能耗的占比看起来还不算高,但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中心在过去几年以及可预期的未来都处于高速发展态势,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数据中心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数据中心的发展也需要向可持续方向转型。

此前,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数据中心从规划、建设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质的飞跃,并朝着智能化、模块化、预制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球的数据中心效率提升了80%,这些都是基于创新的产品技术以及愈加丰富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但随着5G基站和微型数据中心等边缘计算站点在商业、工业和电信等领域的快速部署,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边缘计算能耗的挑战。

同时,吸引ESG投资也是驱动数据中心减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根据特定的ESG相关标准对数据中心资产进行评估,因此,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将直接影响其能否获得更多第三方投资和绿色金融支持。

“碳中和”是个系统工程,需融合可持续经验与数字技术

界面新闻:在《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报告中,施耐德电气强调了企业的碳金能力,也提出一套双碳行动的方法论——碳金矩阵。施耐德电气自身的碳金能力是怎么样的?施耐德电气自身对“碳金矩阵”有着什么程度的应用?

熊宜:“碳金矩阵”是我们在《中国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之路》报告中给出的实现“双碳”目标可落地的方法论。它指出,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和标准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技术路径,而数字化将成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的一大利器。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针对21个行业、100家以上企业进行的有关碳中和议题的研究调查,超90%的企业表示将在碳治理中使用数字化技术。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兼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碳金矩阵。碳金矩阵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上配备了需要用到的组合工具库。

在数字化转型维度,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和碳减排任务,通过规划先行的管理咨询指导数字化,然后推进分步实施和持续优化。在可持续发展维度,以低碳化为目标,通过“战略规划”、“管理提升”和“执行优化”三个步骤,推动绿色制造。我们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核心。早在2005年,施耐德电气就推出了业界首批企业级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数SSI,通过定期自我评估和发布报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的碳金矩阵方案,分为“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个维度来推进。这两个维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吗?会有交叉融合?

熊宜: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是融合并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赋能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提高能源效率是企业当下最可行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而数字化是最佳工具。碳排放的“量化”是减排的第一步,通过以数字化技术搭建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我们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可视化,从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水平的衡量与分析。其次,数字化大幅提升能效。当前中国能源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数字化通过四维融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效率,并实现系统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新能源和电气化这两方面,数字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能源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可助力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和微电网的部署运营。同时,供给侧和消费侧是联动的,在楼宇和交通领域,电气设施的部署在进一步加快,这些都需要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全面的能源管理和能效提升。同时,可持续发展又推动数字化的进一步加速。

碳中和是个系统工程,需融合可持续经验与数字技术创新。为了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施耐德电气总结了利用数字化助力企业迈向可持续的四步法:首先,以数字化实现互联互通,为企业搭建衡量和分析能耗的基础;第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数字化促进循环经济、清洁电气化的发展以及效率的提升;第三,通过数字化实现四维融合,推进可持续战略的执行;第四,通过数字化不断精进运营,不断改善策略与方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迭代发展。

界面新闻:由于碳处理的形式多样,过程复杂,缺乏标准,统计难度很大,中国碳减排标准体系尚在建设之中。没有统一的碳减排标准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困难?

熊宜:碳减排不能说没有标准,当前全球层面有ISO14064这样的计算标准,也有PAS2060这样的碳中和标准。在中国有发改委以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南供企业参考。相信未来相关标准和机制会更加完善。

我们认为,碳减排标准并非是制约数字化转型的瓶颈。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否协同,形成闭环是关键。施耐德电气的碳中和咨询服务从企业的披露和认证工作角度出发,在规划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论和标准,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评估,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建设整个碳资产管理体系。

界面新闻:通过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从外部环境和施耐德电气自身来两方面来说,主要有哪些因素会阻碍转型?

熊宜: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难点在于组织管理和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的作用。

企业转型需要跨越的“三座大山”:第一,观念的挑战。当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就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这就需要全员具备数字化变革意识。如果认为转型是领导的事情,或者IT部门的事情,就无法推行。

第二,组织和管理的挑战。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垂直化的,条线割裂严重、等级森严,此外大量企业仍采用KPI管理模式。而数字化时代提出了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打破层级边界,构建一个扁平化的敏捷组织,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快速地响应需求,并快速孵化新业务。

第三,人才的挑战。单一领域的专才将难以胜任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数字时代需要的是横跨多领域、学习能力更强、懂得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企业还需要切实将碳中和目标结合到主业中去,这样才能有动力长效减碳。

制造业工厂加速双转型,14个“零碳工厂”落地中国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共在本次进博会上达成多项合作,这些合作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这些合作有哪些是涉及碳中和?有什么特点?

熊宜:在2021年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带来了全面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展示了“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城市”等领先理念。在进博会上,我们展出了与来自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比如,我们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深圳中瀚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等伙伴携手,为进博会带来了风电、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同时,依托进博会平台,我们与多个领域的客户达成了合作关系,涵盖新能源、生物制药、水泥建材、房地产、基础设施、铁路、酒店文旅等众多行业,利用产品、技术和服务赋能客户实现低碳发展。例如,与松赞集团达成合作,进一步推进松赞香格里拉林卡零碳酒店合作项目;通过采购智能电气元器件设备并运用到建筑电气领域的各个方面,帮助中建四局以数字化提升效率。

界面新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双碳行动的号召,许多国内企业制定了双碳规划,这对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业务有什么变化与影响?施耐德电气的用户需求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熊宜: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产业升级与低碳发展的双转型带来大量用户需求,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根据我们的调查,有9成企业明确表示准备或正在建立数字化驱动的碳治理方针。

施耐德电气的专长是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将呈现更加可持续、更加数字化和更加本地化的特点。目前,我们在全球的绿色收入占总收入的70%,到2025年将实现占比80%。从2003年到2020年,我们全球的数字化收入占比从10%提升到50%,未来这个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升级,用户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从满足通用市场向聚焦细分行业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本土市场需求。

在研发方面,我们持续加大对中国研发的投资,近几年施耐德电气每年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增长达到15%以上。中国已经成为施耐德电气的创新源泉,也是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并以中国原创的绿色数字化产品赋能全球用户。在供应链方面,以短链为特征的本土化供应链实现了90%的本土采购率。

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展示了“零碳工厂”——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零碳工厂还会在哪些地区和哪些行业进行推广? 

熊宜:作为世界经济论坛授予的端到端“灯塔工厂”,施耐德电气的“零碳工厂”、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 “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无锡工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每个环节,不断减少从设计、采购、生产到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此外,工厂采购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并采用数字化技术推进生产、运营、销售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相同的举措也在施耐德电气其它工厂中实施。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打造了30个“零碳工厂”,其中14个在中国,无锡工厂便是其中一例。到2025年,施耐德电气计划将在全球打造150个“零碳工厂”。

界面新闻:在工业的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难点会是什么?有哪些领域已经领先一步?施耐德电气在其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熊宜: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工业界对于全开放控制系统的呼吁和诉求也日益强烈。当前,工业自动化效率提升的阻碍来自历史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目前的自动化应用很难在“万国设备”间跨平台运行,许多企业认识到,下一代工业自动化必须具有可互操作性,并且必须摆脱现行有的专有系统模式。以硬件为中心的传统专有系统将被以软件为中心的开放系统替代,更多的云端技术将运用到边缘计算,大批IT人才可以在这个开放体系中和工业应用知识深度结合。

全开放、可移植、可配置、互操作的开放自动化体系,关系着目前工业正在向数字化加速转型,未来工业互联网能否突破瓶颈,关系着数字化在工业领域的真正实现。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要依赖于建立在新思路,新架构和新标准之上的开放自动化体系。 

施耐德电气于2020年发布了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实现了自动化软硬件解耦,帮助企业松绑,释放生产潜能的同时做到面向未来的自动化。经过多次迭代,目前已经发展到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V21.2版本,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开放工业自动化的工程开发基于IEC61499标准。在这一环境中,创建的资产、服务等模型和软件应用程序可跨多家厂商的硬件平台进行移植,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比如,施耐德电气上海智慧物流中心部署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后,故障识别和排除的速度提升至原来的4倍,错误率减少了45%,物流中心吞吐量提高了5.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