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朱敏 | 黑金山水绘伟人故居 追思“太阳升起的地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朱敏 | 黑金山水绘伟人故居 追思“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创作《韶山立春早》这幅作品时,朱敏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激动的。画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物一人,都投射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真实感受,寄托了对伟人的深厚缅怀之情。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深切纪念和赞颂为党光辉事业奋斗过的所有仁人志士,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就是毛泽东。今天12月26日也是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纪念日。那个17岁从湖南韶山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村青年,在经历了39年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之后,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国家主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回顾其83年的传奇人生,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冲,是养育他成长的地方,也是早期他将革命思想播撒给亲友的地方,更是促使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的地方,因此这里被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关于韶山革命圣地的艺术创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中期形成高峰,几乎是当时所有山水画家都曾涉足过的题材。

目前,位于上海松江的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幕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中,就有这样一幅名为《韶山立春早》的国画作品正在展出中。

一、黑金山水  追思“太阳升起的地方”

此作品的创作者来自上海,是著名的海派画家朱敏,他以独具风格的黑金山水画享誉画坛。所谓黑金山水,是指以墨为主,层层复加,以求浑厚华滋之感,用笔重、留、拙、润等,主要强调笔墨意象化韵味,在似与不似之间,把握自然神韵。与婉约形成对比,取意雄阔。

作品《韶山立春早》目前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进行展出

画中的山水取满构图,很少留有空白,用积墨法反复皴染、叠加,达到一种清寂、华滋、雄浑、峻拔的艺术效果。毛泽东故居以黄色着墨,在浓得化不开的黑密山水中显得特别醒目。而画中的人,寓意今日到故居瞻仰的后人,红色旗子是点睛之笔,就像是墨海中的红色太阳,带来希望,寓意着韶山精神的传承,革命事业的后继有人。

《韶山立春早》
2021 年
88×55cm
国画

《韶山立春早》现场展览图 局部

在创作《韶山立春早》这幅作品时,朱敏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激动的。他曾回忆说到,站在韶山这个地方,追思伟人的一生,心灵无不被深深震撼。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构思良久,既要从水墨中体现山水的传统意境,又要让现代人看懂传统,从而更深刻体会画中内涵,感悟韶山精神。最终几易其稿,反复调整,画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物一人,都投射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真实感受,寄托了对伟人的深厚缅怀之情。

二、奉献一生 韶山精神激励后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毛泽东曾有五次回到过故土家乡韶山。1910年前,他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两年后,毛泽东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元旦,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调查会。1959年6月建国十年,已经是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1966年6月18日,就在一场政治暴风雨来临前夕,毛泽东最后一次秘密回到了故乡韶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住了11天。

被后世传颂最多的是1959年那次回韶山,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毛泽东才得以返回故乡。这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好多亲人也不在了。抚今追昔、感而赋诗,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与乡亲们亲切交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不仅奋斗了一生,也几乎付出了他整个家庭,六位亲人相继牺牲。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时候也曾说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韶山的骄傲,湖南的骄傲,全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好局面。”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毛泽东在1959年回韶山在母亲坟前所说的话,现都已经成为现实。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毛泽东诞辰128周年之际,《奋斗》展上展出这幅《韶山立春早》作品,更是提醒当下每一位奋斗者不要忘记初心。

今日韶山 毛泽东故乡

三、主题创作 让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

朱敏的作品主要采用以水墨为主的写意手法,浓墨淡彩的风格前后承续四十多年,继承了浙派传统风格,受黄宾虹、陆俨少风格影响较大。时至今日,一以贯之。

他曾谈到“以心造物”的观点:“画好山水画,应以主观臆兴融情于景的心境美——“心画”为起点,用心灵感应自然的生机,寄情于笔墨意上的、具有无穷生命力与想像力的、融合无尽人文意蕴和个体精神内涵的“再造”山川自然。”以此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而对于主题性作品创作,他认为思想性应与艺术性进行统一,表现手法需要为作品主题服务。二十多年来,先后画过:《曾经沧海》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往事不如烟—太行山兵工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上海中国画院收藏;《驼峰岁月》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並获2015年白玉兰美术大奖。

通过这些主题作品的创作,朱敏的黑金笔墨中更加融入了不同的气质风度,他在一篇创作感言中写到,自己创作的心胸扩展了,手段技巧也得到了一次飞跃,很大层度上提升了中国画表现力,是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愿伟大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滋养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为后人继续讲好红色故事,让韶山精神代代相传。据悉,此《奋斗》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3月31日,欢迎前往参观此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国画作品。

艺术家介绍

朱敏,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新昌。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现任上海中国画院专职画师,创作研究室副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朱敏 | 黑金山水绘伟人故居 追思“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创作《韶山立春早》这幅作品时,朱敏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激动的。画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物一人,都投射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真实感受,寄托了对伟人的深厚缅怀之情。

撰文 | 邱书婉
来源 | 界面艺术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深切纪念和赞颂为党光辉事业奋斗过的所有仁人志士,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就是毛泽东。今天12月26日也是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纪念日。那个17岁从湖南韶山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村青年,在经历了39年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之后,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国家主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

回顾其83年的传奇人生,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冲,是养育他成长的地方,也是早期他将革命思想播撒给亲友的地方,更是促使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的地方,因此这里被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关于韶山革命圣地的艺术创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中期形成高峰,几乎是当时所有山水画家都曾涉足过的题材。

目前,位于上海松江的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幕展《奋斗——新中国岁月回响》中,就有这样一幅名为《韶山立春早》的国画作品正在展出中。

一、黑金山水  追思“太阳升起的地方”

此作品的创作者来自上海,是著名的海派画家朱敏,他以独具风格的黑金山水画享誉画坛。所谓黑金山水,是指以墨为主,层层复加,以求浑厚华滋之感,用笔重、留、拙、润等,主要强调笔墨意象化韵味,在似与不似之间,把握自然神韵。与婉约形成对比,取意雄阔。

作品《韶山立春早》目前正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奋斗》展上进行展出

画中的山水取满构图,很少留有空白,用积墨法反复皴染、叠加,达到一种清寂、华滋、雄浑、峻拔的艺术效果。毛泽东故居以黄色着墨,在浓得化不开的黑密山水中显得特别醒目。而画中的人,寓意今日到故居瞻仰的后人,红色旗子是点睛之笔,就像是墨海中的红色太阳,带来希望,寓意着韶山精神的传承,革命事业的后继有人。

《韶山立春早》
2021 年
88×55cm
国画

《韶山立春早》现场展览图 局部

在创作《韶山立春早》这幅作品时,朱敏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激动的。他曾回忆说到,站在韶山这个地方,追思伟人的一生,心灵无不被深深震撼。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构思良久,既要从水墨中体现山水的传统意境,又要让现代人看懂传统,从而更深刻体会画中内涵,感悟韶山精神。最终几易其稿,反复调整,画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物一人,都投射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真实感受,寄托了对伟人的深厚缅怀之情。

二、奉献一生 韶山精神激励后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毛泽东曾有五次回到过故土家乡韶山。1910年前,他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外出求学。两年后,毛泽东回到这里教育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各种小型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元旦,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在这里召开过调查会。1959年6月建国十年,已经是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1966年6月18日,就在一场政治暴风雨来临前夕,毛泽东最后一次秘密回到了故乡韶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住了11天。

被后世传颂最多的是1959年那次回韶山,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毛泽东才得以返回故乡。这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好多亲人也不在了。抚今追昔、感而赋诗,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与乡亲们亲切交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不仅奋斗了一生,也几乎付出了他整个家庭,六位亲人相继牺牲。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时候也曾说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韶山的骄傲,湖南的骄傲,全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大好局面。”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毛泽东在1959年回韶山在母亲坟前所说的话,现都已经成为现实。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在毛泽东诞辰128周年之际,《奋斗》展上展出这幅《韶山立春早》作品,更是提醒当下每一位奋斗者不要忘记初心。

今日韶山 毛泽东故乡

三、主题创作 让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

朱敏的作品主要采用以水墨为主的写意手法,浓墨淡彩的风格前后承续四十多年,继承了浙派传统风格,受黄宾虹、陆俨少风格影响较大。时至今日,一以贯之。

他曾谈到“以心造物”的观点:“画好山水画,应以主观臆兴融情于景的心境美——“心画”为起点,用心灵感应自然的生机,寄情于笔墨意上的、具有无穷生命力与想像力的、融合无尽人文意蕴和个体精神内涵的“再造”山川自然。”以此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而对于主题性作品创作,他认为思想性应与艺术性进行统一,表现手法需要为作品主题服务。二十多年来,先后画过:《曾经沧海》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往事不如烟—太行山兵工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上海中国画院收藏;《驼峰岁月》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並获2015年白玉兰美术大奖。

通过这些主题作品的创作,朱敏的黑金笔墨中更加融入了不同的气质风度,他在一篇创作感言中写到,自己创作的心胸扩展了,手段技巧也得到了一次飞跃,很大层度上提升了中国画表现力,是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

愿伟大人物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滋养着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为后人继续讲好红色故事,让韶山精神代代相传。据悉,此《奋斗》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3月31日,欢迎前往参观此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国画作品。

艺术家介绍

朱敏,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新昌。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现任上海中国画院专职画师,创作研究室副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