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明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降至5.0%左右,“前高后低”特征明显,不排除四季度个别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同时,伴随海外供应链的逐步恢复,2022年我国出口的商品份额在全球占比将降至14.2%,比2021年跌约2个百分点。
他指出,从全球来看,2022年全球贸易增速回落已经成为市场普遍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预计称,明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将从上年的9.7%回落至6.7%。从价格因素来看,明年欧美等大型经济体通胀水平将趋于回落,这一现象最迟将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这就意味着2021年拉动我国出口增速的一个关键因素将被弱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也认为中国出口增长回落的方向比较明确。首先,全球疫后经济复苏最快的时间段已经过去,贸易增速将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而下降,“去全球化”进程亦会对出口产生拖累。
其次,钟正生表示,欧洲、东南亚及其它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恢复,而随着美国供应链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其终端低库存状态或将快速反转,这些因素都将令我国出口份额进一步承压。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预计明年中国出口增长6%,上半年还具有韧性,回落的速度可能比较缓和,全年走势为“前高后低”。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导致2022年出口动能前高后低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海外经济复苏动能逐季减缓,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也将逐季减缓;二是价格因素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也将逐步走弱,从三季度开始表现将更加明显。
董琦指出,7月以来,价格因素对我国出口的贡献度不断提升,9月达到56%。在国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今年四季度价格因素对出口的贡献度仍将超过50%,至2022年上半年,依然会对出口构成一定支撑。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际运费、全球通胀趋弱,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支撑将快速消退。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则认为,价格因素对中国出口的支撑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逐步减弱。他们指出,中国出口周期与PPI周期大致同步,目前两者均在顶部,而PPI已显露见顶回落的迹象,因此,在明年上半年出口增速就会有明显的下行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明年出口增速4.5%,贸易顺差维持在6500亿美元左右。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表示,虽然明年出口增速将趋势性回落,但依然有一些潜在的支撑因素。他们多指向三个因素,即新冠疫情的反复,海运费的大幅下降和美国对华关税的调整。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如果新冠疫情再度大规模反复,将导致中国出口的供给替代效果延续。如果海运费下行较多,纺织服饰等前期积压的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可能提升。此外,美国可能迫于通胀压力,降低对华关税。
对此董琦也持相同看法。“2022年依旧存在疫情反复的风险,或将再次强化中国供给替代逻辑,利好防疫物资和‘宅经济’消费品;其次,海运运费有见顶迹象,后续海运运费若出现大幅下降,将促进前期积压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如纺织服装、贱金属、塑料橡胶等;最后,美国在国内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可能调降部分对华关税,电气设备、有色金属、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最为受益。”他说。
此外,罗志恒还指出,当前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走高,进入补库期,生产恢复加速也可能持续支撑中国中间品出口。
进口方面,分析师表示,明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不再,价格因素对进口的推动作用将显著回落,进口同比增速亦将大幅回调。不过,也有分析师乐观地表示,中国扩大进口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些对冲。
从主要进口商品看,1-11月,我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金额同比增长58.6%,进口原油金额同比增长39.1%,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金额同比增长59.3%,是拉动今年进口的主要动力。
董琦表示,进口增速跟国内基本面运行节奏大体一致,预计将在明年二季度左右触底,然后企稳。预计全年同比增速在5%左右。
王青表示,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不再,价格因素对进口的推动作用将显著回落,进口额同比也将出现大幅回调。不过,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加之出口有望保持正增长,无论是内需还是加工贸易环节进口需求,都将对进口形成一定支撑。他预计,明年全年进口同比将增长4.4%左右。
中国银行研究院则较为乐观,他们表示,2022年宏观政策将加大力度提振内需,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落实RCEP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推动进口多元化,预计进口将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增长6%左右。
上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郑嘉伟也表示,虽然进口增速存在下行压力,但中国扩大进口政策将予以对冲,引进高质量供给有利于打开一部分受抑制的需求,综合来看,2022年进口回落程度可能低于出口,贸易差额呈收窄趋势。
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加强对进出口的政策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培育一批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地区),按照市场化方式加大对建设使用海外仓的支持,优化跨境电商零售商品进口清单、扩大进口类别。
考虑到明年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将加强跨周期调节,多措并举稳外贸,商务部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落实好稳外贸政策;二是推进外贸创新发展;三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四是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