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年一道坎,新消费来到分水岭|回望2021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年一道坎,新消费来到分水岭|回望2021㉚

从“0到1”似乎可以轻松崛起,但从“1到10”的道路却难比登天。如果说3年一道坎,那么阻碍新消费品牌的“坎”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2018年左右,借助电商平台、社交网络与流量红利,在看似已十分拥堵的消费品领域上,仍涌现出来的一批获得千万规模投资的新玩家,聚焦细分领域、凭借对市场的细微洞察,它们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并开始和传统老大哥品牌叫起板来。

3年过去,在2021年这批新跃进品牌告别了“疯狂生长,来到了发展的分水岭。从销售业绩、品牌声量、行业影响力以及口碑等维度来判断,风光的品牌并没有太多,暂时失意的玩家也不在少数。

贝恩咨询公司从2018年开始追踪46个新品牌,到2021年它发现只有17个品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其余品牌则停滞增长或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上,也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差异表现。蕉内、逐本、溪木源以及babycare称得上赢家,前两者在在天猫双11成交额超过1亿元,溪木源同比去年双11增长947%babycare在婴童榜上站稳脚跟排在第一。此外,花西子、Colorkeyusmile等维持了去年的发展势头。

这些品牌就没那么幸运了。王饱饱与去年双11对比下滑了近70%,只有142.9万元;拉面说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接近腰斩;主打控卡面的超级零”11月天猫旗舰店卖得最好的产品月销量仅有3000件;Wonderlab早已不见铺天盖地广告。

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一些新消费品牌的颓势早已显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在方便速食领域,李子柒、自嗨锅、拉面说、莫小仙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17%;零食方面,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分别下滑33%14%;王饱饱表现遗憾,在二季度和上半年同比下滑都超过50%;此外,咖啡品牌时萃和美妆个护Girlcult、花印、小奥汀和完美日记的销售增速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拉面说

从“01”似乎可以轻松崛起,但从“110”的道路却难比登天。3年一道坎,那么阻碍这些新消费品牌的“坎”到底是什么?

首先,外部环境变了。例如流量与疫情红利不再,还有资本也不复往日狂欢。

在这一轮新消费品牌浪潮中,天猫作为平台方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比往年,其今年双11大盘流量下滑超过30%,其它电商品台如抖音等瓜分走了不少流量。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和分流的背景下,伪刚需逐渐暴露。以健康代餐超级零、Wonderlab这种非刚需产品为例,没有了消费者尝新意愿,自然表现沉寂,Wonderlab不仅减少了朋友圈广告刷屏,重心还从代餐奶昔转移到益生菌类产品上。

也有品牌选择开始走向线下。三顿半、蕉内还是bosie等都纷纷跑到线下开店,除了打造品牌、增强曝光外,还是想要突破线上的流量限制,获得新客源。

蕉内线下门店

一些偶然因素带来的红利没有能够延续。

方便速食品牌来说,疫情红利没能延续到今年。拉面说在2020年拉面说是唯一进入天猫快消类TOP10的即食拉面品牌。2019年卖出2.5亿元的它,在2020年初把目标上调到了10亿元。但来到今年二季度,其销售增速迅速下滑28%,双11的表现也如前所述,令人失望。

疯狂的消费品投资热潮在下半年趋于理性,这意味着,部分品牌没钱可烧了。据统计,7-10月新消费领域投融资事件的数量分别为153127109111起;来到10月,虽然投融资事件与上月持平,但对比7月已经下降了27%

其次,刨去这些外部因素,新品牌们的模式也有局限。

成立品牌→取得销售资质→设计产品→找到代工厂生产→贴牌,借助这样的轻资产模式,不少新消费品牌能够很快建立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供应链、物流、人才等基础设施配备,为它们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消费行业近年来快时尚化的倾向,也都在迫使它们采用这样的打法:更快的生产周期,刺激出更多的需求,从而提高消费频次,同时,为了更准确把握流行趋势,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快速得出结论,进行优胜劣汰。

但是,这样的低门槛也许是“陷阱”。

缺乏研发创新的投入,过于依赖或模仿某种快速流行的元素,导致大量链家产品复制产生,竞争者蜂拥而至,一时间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无论在气泡水 、低度酒还是漱口水、袋泡茶领域,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付出惨痛代价的新品牌。

新式袋泡茶为例,在蜜桃乌龙成为爆款之后,只要在淘宝搜索,会发现相似款接近20页,有超过1000件相关产品。爆款的新鲜感在不断消耗,新品研发的速度又更不上,再加上供应链薄弱,这样的新进入者很难不遭遇淘汰的下场。

集中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投放、迷恋短期的流量打法(尤其是重明星流量艺人营销手段)是大部分新消费品牌从0-1阶段的基本诉求,本质在于破圈,实现快速转化,也在于以更好看的数据向资本方交代。

只不过一旦缺乏明星的刺激,销量很难不面临下滑。气泡水品牌KellyOne官宣王一博代言前,其产品“生气啵啵”月销量仅为1000+件,官宣之后,配合着王一博出演的几条短片,生气啵啵销量猛增至万件,缺乏频繁营销的这个月,销量恢复到4000+件。

气泡水品牌KellyOne的生气啵啵

事实上,消费者一般有很难有高的忠诚度。

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仅有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品牌是绝对忠诚。想要站稳脚长远走下去,重要的不是好看的产品包装和宣传照,不是营销做得有多炫目,更不是品牌成立初期融资金额的多少,而是要把产品做好做专业,否则将很难构成长期的复购。

也就是,只有从流量战转入品牌战、产品战,新消费品牌才能真正迎来下半场。

2021年,也有品牌开始进入从“1到10”的布局阶段。它们开始探索着如何让“流量红利变成留量红利,让网红品牌成为长红品牌”,默默修炼内功,包括重视科研、加强产品创新、自建工厂寻找稳定的供应链作为支撑等,喜茶、完美日记和元气森林都是其中的代表。例如元气森林目前已经针对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5大城市集群布局了5大工厂,未来这些工厂的总产能将达到50亿瓶饮料。

从2021年开始,新消费品牌的涌现依旧,但是洗牌周期也必然加快,谁能够熬过3年并继续成长,眼下正是考验真正功力的时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年一道坎,新消费来到分水岭|回望2021㉚

从“0到1”似乎可以轻松崛起,但从“1到10”的道路却难比登天。如果说3年一道坎,那么阻碍新消费品牌的“坎”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cfp

记者 |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2018年左右,借助电商平台、社交网络与流量红利,在看似已十分拥堵的消费品领域上,仍涌现出来的一批获得千万规模投资的新玩家,聚焦细分领域、凭借对市场的细微洞察,它们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并开始和传统老大哥品牌叫起板来。

3年过去,在2021年这批新跃进品牌告别了“疯狂生长,来到了发展的分水岭。从销售业绩、品牌声量、行业影响力以及口碑等维度来判断,风光的品牌并没有太多,暂时失意的玩家也不在少数。

贝恩咨询公司从2018年开始追踪46个新品牌,到2021年它发现只有17个品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其余品牌则停滞增长或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上,也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差异表现。蕉内、逐本、溪木源以及babycare称得上赢家,前两者在在天猫双11成交额超过1亿元,溪木源同比去年双11增长947%babycare在婴童榜上站稳脚跟排在第一。此外,花西子、Colorkeyusmile等维持了去年的发展势头。

这些品牌就没那么幸运了。王饱饱与去年双11对比下滑了近70%,只有142.9万元;拉面说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接近腰斩;主打控卡面的超级零”11月天猫旗舰店卖得最好的产品月销量仅有3000件;Wonderlab早已不见铺天盖地广告。

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一些新消费品牌的颓势早已显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在方便速食领域,李子柒、自嗨锅、拉面说、莫小仙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17%;零食方面,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分别下滑33%14%;王饱饱表现遗憾,在二季度和上半年同比下滑都超过50%;此外,咖啡品牌时萃和美妆个护Girlcult、花印、小奥汀和完美日记的销售增速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拉面说

从“01”似乎可以轻松崛起,但从“110”的道路却难比登天。3年一道坎,那么阻碍这些新消费品牌的“坎”到底是什么?

首先,外部环境变了。例如流量与疫情红利不再,还有资本也不复往日狂欢。

在这一轮新消费品牌浪潮中,天猫作为平台方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比往年,其今年双11大盘流量下滑超过30%,其它电商品台如抖音等瓜分走了不少流量。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和分流的背景下,伪刚需逐渐暴露。以健康代餐超级零、Wonderlab这种非刚需产品为例,没有了消费者尝新意愿,自然表现沉寂,Wonderlab不仅减少了朋友圈广告刷屏,重心还从代餐奶昔转移到益生菌类产品上。

也有品牌选择开始走向线下。三顿半、蕉内还是bosie等都纷纷跑到线下开店,除了打造品牌、增强曝光外,还是想要突破线上的流量限制,获得新客源。

蕉内线下门店

一些偶然因素带来的红利没有能够延续。

方便速食品牌来说,疫情红利没能延续到今年。拉面说在2020年拉面说是唯一进入天猫快消类TOP10的即食拉面品牌。2019年卖出2.5亿元的它,在2020年初把目标上调到了10亿元。但来到今年二季度,其销售增速迅速下滑28%,双11的表现也如前所述,令人失望。

疯狂的消费品投资热潮在下半年趋于理性,这意味着,部分品牌没钱可烧了。据统计,7-10月新消费领域投融资事件的数量分别为153127109111起;来到10月,虽然投融资事件与上月持平,但对比7月已经下降了27%

其次,刨去这些外部因素,新品牌们的模式也有局限。

成立品牌→取得销售资质→设计产品→找到代工厂生产→贴牌,借助这样的轻资产模式,不少新消费品牌能够很快建立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供应链、物流、人才等基础设施配备,为它们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消费行业近年来快时尚化的倾向,也都在迫使它们采用这样的打法:更快的生产周期,刺激出更多的需求,从而提高消费频次,同时,为了更准确把握流行趋势,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快速得出结论,进行优胜劣汰。

但是,这样的低门槛也许是“陷阱”。

缺乏研发创新的投入,过于依赖或模仿某种快速流行的元素,导致大量链家产品复制产生,竞争者蜂拥而至,一时间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无论在气泡水 、低度酒还是漱口水、袋泡茶领域,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付出惨痛代价的新品牌。

新式袋泡茶为例,在蜜桃乌龙成为爆款之后,只要在淘宝搜索,会发现相似款接近20页,有超过1000件相关产品。爆款的新鲜感在不断消耗,新品研发的速度又更不上,再加上供应链薄弱,这样的新进入者很难不遭遇淘汰的下场。

集中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投放、迷恋短期的流量打法(尤其是重明星流量艺人营销手段)是大部分新消费品牌从0-1阶段的基本诉求,本质在于破圈,实现快速转化,也在于以更好看的数据向资本方交代。

只不过一旦缺乏明星的刺激,销量很难不面临下滑。气泡水品牌KellyOne官宣王一博代言前,其产品“生气啵啵”月销量仅为1000+件,官宣之后,配合着王一博出演的几条短片,生气啵啵销量猛增至万件,缺乏频繁营销的这个月,销量恢复到4000+件。

气泡水品牌KellyOne的生气啵啵

事实上,消费者一般有很难有高的忠诚度。

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仅有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品牌是绝对忠诚。想要站稳脚长远走下去,重要的不是好看的产品包装和宣传照,不是营销做得有多炫目,更不是品牌成立初期融资金额的多少,而是要把产品做好做专业,否则将很难构成长期的复购。

也就是,只有从流量战转入品牌战、产品战,新消费品牌才能真正迎来下半场。

2021年,也有品牌开始进入从“1到10”的布局阶段。它们开始探索着如何让“流量红利变成留量红利,让网红品牌成为长红品牌”,默默修炼内功,包括重视科研、加强产品创新、自建工厂寻找稳定的供应链作为支撑等,喜茶、完美日记和元气森林都是其中的代表。例如元气森林目前已经针对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5大城市集群布局了5大工厂,未来这些工厂的总产能将达到50亿瓶饮料。

从2021年开始,新消费品牌的涌现依旧,但是洗牌周期也必然加快,谁能够熬过3年并继续成长,眼下正是考验真正功力的时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