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手游玩家行为报告:用户粘性两极分化,街机风格最受欢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手游玩家行为报告:用户粘性两极分化,街机风格最受欢迎

用数据了解用户,而不是感觉。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Jagger

中国目前有5.5亿活跃智能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均每部设备安装了5款游戏。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但是撑起其庞大体量的是高手游付费渗透率还是少数深度玩家?那么中国玩家的付费转化情况如何,与其他市场玩家有何差异?什么样的情况更容易让中国玩家付费呢?

哥本哈根的移动游戏数据分析公司Game Analytics通过对6234款活跃游戏(超过15种类型的游戏)的2.05亿月活跃用户数据总结出中国手游玩家报告,以下是手游那点事对报告的解读。

一、玩家参与度:20天后大部分中国玩家放弃游戏

手游数量暴增、社交元素不足、偏好迁移等因素都会影响玩家对一款手游的厌倦速度,中国玩家似乎更容易厌倦。

中国玩家只玩一款游戏的比率高达88%,其他国家有80%的玩家只玩一款游戏。从理论上来说,用户跳转的手游款数越少,意味着粘性越高。但是在中国玩家身上这理论不奏效。

从监测的三个月DAU/MAU比率(或粘性)对比来看,在前面第25天、第50天和第75天段,中国玩家的粘性要低于其他国家1%-4%。而在第90天段,中国玩家的粘性比其他玩家却高了大约4%。这种差异说明,尽管中国普通玩家的粘性较低,但是属于重度参与者的玩家群体粘性非常高。

留存率曲线也反映了中国玩家的这种行为。从第20天开始,大部分的中国玩家会放弃游戏,留存接近于零,而留下的极少数玩家则是会较长时间活跃于游戏内的重度参与玩家。而其他国家的留存率在前面30天都是高于中国玩家大约2%,过了30天以后与中国玩家留存率越来越接近。

另外中国玩家在4个时间阶段游戏所花费的时间为4分钟,高于其他国家花费的3分钟。

从玩家粘性、留存率和花费市场这三点共同表明了,中国玩家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选择去留的速度也远快于其他国家的玩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市场上的游戏早期数据非常漂亮,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却遭遇严重用户流失。

二、游戏偏好:最受中国玩家欢迎的游戏类型是街机风格

中国畅销榜单TOP10被重度游戏统治可能会对很多人造成误解,认为重度游戏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皇室战争》、《部落冲突》的全球火爆也时常让人猜测SLG会否会蔓延至中国;而将中国玩家归为仙侠武侠偏好者的认知更是还停留在手游发展早期。那么目前在中国最热门的是什么游戏类型呢?

中国玩家最喜爱的游戏三甲分别是街机风格、家庭游戏和角色扮演类。街机游戏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中国最早的一批玩家。这批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玩家在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下也更多是选择街机类的游戏来释放压力。《全民飞机大战》、《拳皇97》、《三国战纪之风云再起》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街机游戏。

以《天天爱消除》、《开心消消乐》和《卡通农场》为首的家庭游戏也非常受中国玩家欢迎,尤其是在节假日,家庭游戏是年轻人的消遣,也是与上一辈在智能手机上冲破沟通障碍的工具。中国的中老人基本上都有科技焦虑,70后往上的人群与时代脱节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家庭游戏则是少数能够让他们跟上年轻人节奏的领域。

而目前收入变现最漂亮的角色扮演类型排在第三名。《梦幻西游》、《问道》、《剑侠情缘》和《征途》手游均为角色扮演手游,这些手游的用户量与街机、家庭游戏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依靠大R用户在畅销榜上所向披靡。

除此之外,资源管理、冒险或射击等游戏类型在中国玩家中排名要比其他国家高得多,而欧美大热门的模拟手游和策略手游在中国仅排在第12位和第13位。

三、变现能力:中国付费转化率极低,却更有可能购买昂贵装备

中国游戏玩家的转化率在0.29%至12.56%之间,而其它国家的玩家的转化率高达15.3%。表明中国玩家比其它国家的玩家更难转化为付费玩家。而且中国玩家实际上交易次数也较低,其它国家的玩家最高会产生约40次游戏内购买,而中国玩家最高为30次。

不过付费行为上,中国玩家比其他国家的玩家更极端,在第90天阶段付费为29.6美元,而其他国家仅11.66美元。聚焦分析购买额和每次购买所带来的收益时,可以发现中国玩家平均每次交易的支出更高,较高的支出接近每次交易9美元。

中国玩家付费率转化率和付费玩家交易次数都非常低,是因为中国玩家整体上有着很高的预期,很难吸引他们参与游戏,达成转化就更加困难。但是一旦转化为付费玩家以后,他们更可能购买昂贵的游戏装备,这也是用户量没有太大优势的重度游戏能够笑傲中国市场畅销榜的重要原因。游戏厂商应该努力打造好游戏体验,提供大量的内容保持其娱乐性。玩家经过评估之后成为游戏的重度参与者后,自然会为之付费,这个时候只要在商店中提供昂贵的装备就能获得大量的收入。

总结:

用数据了解用户,而不是感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手游玩家行为报告:用户粘性两极分化,街机风格最受欢迎

用数据了解用户,而不是感觉。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Jagger

中国目前有5.5亿活跃智能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均每部设备安装了5款游戏。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但是撑起其庞大体量的是高手游付费渗透率还是少数深度玩家?那么中国玩家的付费转化情况如何,与其他市场玩家有何差异?什么样的情况更容易让中国玩家付费呢?

哥本哈根的移动游戏数据分析公司Game Analytics通过对6234款活跃游戏(超过15种类型的游戏)的2.05亿月活跃用户数据总结出中国手游玩家报告,以下是手游那点事对报告的解读。

一、玩家参与度:20天后大部分中国玩家放弃游戏

手游数量暴增、社交元素不足、偏好迁移等因素都会影响玩家对一款手游的厌倦速度,中国玩家似乎更容易厌倦。

中国玩家只玩一款游戏的比率高达88%,其他国家有80%的玩家只玩一款游戏。从理论上来说,用户跳转的手游款数越少,意味着粘性越高。但是在中国玩家身上这理论不奏效。

从监测的三个月DAU/MAU比率(或粘性)对比来看,在前面第25天、第50天和第75天段,中国玩家的粘性要低于其他国家1%-4%。而在第90天段,中国玩家的粘性比其他玩家却高了大约4%。这种差异说明,尽管中国普通玩家的粘性较低,但是属于重度参与者的玩家群体粘性非常高。

留存率曲线也反映了中国玩家的这种行为。从第20天开始,大部分的中国玩家会放弃游戏,留存接近于零,而留下的极少数玩家则是会较长时间活跃于游戏内的重度参与玩家。而其他国家的留存率在前面30天都是高于中国玩家大约2%,过了30天以后与中国玩家留存率越来越接近。

另外中国玩家在4个时间阶段游戏所花费的时间为4分钟,高于其他国家花费的3分钟。

从玩家粘性、留存率和花费市场这三点共同表明了,中国玩家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选择去留的速度也远快于其他国家的玩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市场上的游戏早期数据非常漂亮,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却遭遇严重用户流失。

二、游戏偏好:最受中国玩家欢迎的游戏类型是街机风格

中国畅销榜单TOP10被重度游戏统治可能会对很多人造成误解,认为重度游戏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皇室战争》、《部落冲突》的全球火爆也时常让人猜测SLG会否会蔓延至中国;而将中国玩家归为仙侠武侠偏好者的认知更是还停留在手游发展早期。那么目前在中国最热门的是什么游戏类型呢?

中国玩家最喜爱的游戏三甲分别是街机风格、家庭游戏和角色扮演类。街机游戏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中国最早的一批玩家。这批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玩家在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下也更多是选择街机类的游戏来释放压力。《全民飞机大战》、《拳皇97》、《三国战纪之风云再起》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街机游戏。

以《天天爱消除》、《开心消消乐》和《卡通农场》为首的家庭游戏也非常受中国玩家欢迎,尤其是在节假日,家庭游戏是年轻人的消遣,也是与上一辈在智能手机上冲破沟通障碍的工具。中国的中老人基本上都有科技焦虑,70后往上的人群与时代脱节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家庭游戏则是少数能够让他们跟上年轻人节奏的领域。

而目前收入变现最漂亮的角色扮演类型排在第三名。《梦幻西游》、《问道》、《剑侠情缘》和《征途》手游均为角色扮演手游,这些手游的用户量与街机、家庭游戏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依靠大R用户在畅销榜上所向披靡。

除此之外,资源管理、冒险或射击等游戏类型在中国玩家中排名要比其他国家高得多,而欧美大热门的模拟手游和策略手游在中国仅排在第12位和第13位。

三、变现能力:中国付费转化率极低,却更有可能购买昂贵装备

中国游戏玩家的转化率在0.29%至12.56%之间,而其它国家的玩家的转化率高达15.3%。表明中国玩家比其它国家的玩家更难转化为付费玩家。而且中国玩家实际上交易次数也较低,其它国家的玩家最高会产生约40次游戏内购买,而中国玩家最高为30次。

不过付费行为上,中国玩家比其他国家的玩家更极端,在第90天阶段付费为29.6美元,而其他国家仅11.66美元。聚焦分析购买额和每次购买所带来的收益时,可以发现中国玩家平均每次交易的支出更高,较高的支出接近每次交易9美元。

中国玩家付费率转化率和付费玩家交易次数都非常低,是因为中国玩家整体上有着很高的预期,很难吸引他们参与游戏,达成转化就更加困难。但是一旦转化为付费玩家以后,他们更可能购买昂贵的游戏装备,这也是用户量没有太大优势的重度游戏能够笑傲中国市场畅销榜的重要原因。游戏厂商应该努力打造好游戏体验,提供大量的内容保持其娱乐性。玩家经过评估之后成为游戏的重度参与者后,自然会为之付费,这个时候只要在商店中提供昂贵的装备就能获得大量的收入。

总结:

用数据了解用户,而不是感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