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机电产业受益RCEP关税减让,中国进口额最大单品迎减税利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机电产业受益RCEP关税减让,中国进口额最大单品迎减税利好

中国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贸易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 | 21世纪经济报道 缴翼飞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RCEP协议生效后,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其中,机电产品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类别,其出口稳定对于中国外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益于成员间关税减让、开放市场准入等政策,以及取消部分贸易壁垒措施因素,中国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贸易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出口比重超53.8%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RCEP国家出口机电产品2.6万亿元,占同期对RCEP成员国出口总值的53.8%。近十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机电产品贸易规模从4849亿美元增长到7755亿美元,增幅近六成,同时年均增速达到4.8%,高于同期机电产品及全商品贸易总额的增速水平。

根据RCEP协定关税减让承诺,机电产业有望从RCEP关税减让规则中进一步受益,大大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RCEP还在原产地累积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形成统一规定,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一规则的制定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进而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比如,中国一家企业生产冰箱出口到东盟国家,生产中使用了韩国产压缩机等零部件,超过整机价格的60%,如果适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由于未能满足规定的区域价值成分超过40%的原产地标准,出口到东盟不能享受优惠关税。但在RCEP项下,韩国产压缩机可视为区域原产材料累积价值,在中国组装的使用韩国产压缩机的冰箱出口至东盟,就可以享受优惠关税。

“中国机械工业门类齐全,日韩科技实力较强,东盟劳动力成本较低,澳新资源较丰富,可见RCEP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特征明显,有助于形成较强的优势互补效应,降低产业链的综合成本,会对稳定和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高立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RCEP落地使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形成一体化大市场,中国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深度融入RCEP大市场,进一步扩大区域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陆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为更好抓住RCEP机遇,中国企业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稳定电子信息制造和高端机械制造产业链,从全产业链角度推动东亚电子新兴产业分工模式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调整重构,利用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形成对日韩高级生产要素的强大牵引。

贸易逆差加速产业布局调整

在RCEP成员国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中国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国,但中国对日韩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为逆差,凸显了当前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差异。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自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基础部件,集成电路是中国目前进口额最大、最重要的单一产品。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389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41%;其中韩国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进口金额为79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5%。

目前在RCEP协定中,中韩已相互做出承诺,对集成电路各类产品立即免除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RCEP协定下,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从日本进口的电磁炉、电烤箱以及大部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都将逐步免除关税。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等也将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特别是202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57%的税号产品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在过渡期结束时,中日两国最终将分别享受88%和86%的出口产品零关税。

目前,中国机电产品对日逆差主要来自汽车产品的进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自日本合计进口汽车整车及零配件181.4亿美元,以22.9%的份额居中国该类产品进口来源地第二位,仅次于德国29.6%的份额。

在整车生产过程中,零部件流通成本是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根据RCEP协定,中国对约65%的汽车零部件作出了零关税承诺。

高立红指出,RCEP落地实施,成员国之间的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将有所降低,区域汽车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亚洲整车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为此,应借此机会支持我国汽车企业深度“走进东盟”,努力将其培育成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拳头产品。

目前,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都通过投资建厂或者并购的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同时,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注重节能减碳,新能源汽车企业到东盟投资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

陆菁表示,中日韩三国产业链比较优势高度互补,供应链联系高度紧密融合,可以将日本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输出方,将韩国作为半导体、储存器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半成品提供方,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数字化优势,对接RCEP关键制造业国家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重组为主,积极利用日韩对中国产业链短板的补充作用,谨慎适时地将适当产业梯度转移到东盟。随着中国综合生产成本提高,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将加工生产环节从中国转向东盟国家,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将因此获益。

面对更为成熟且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日韩机电产品,此前业界也有不少声音担心我国部分中低档机电产品受到冲击,希望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支持。

高立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政府在制定对日本、韩国关税承诺表时已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有所考虑,并给予相关产品5-10年不等的过渡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这也倒逼我国机械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装备制造质量和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但对于高铁轴承、RV减速机、高端密封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端液压元件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仍建议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机电产业受益RCEP关税减让 中国进口额最大单品迎减税利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机电产业受益RCEP关税减让,中国进口额最大单品迎减税利好

中国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贸易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 | 21世纪经济报道 缴翼飞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RCEP协议生效后,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其中,机电产品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类别,其出口稳定对于中国外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益于成员间关税减让、开放市场准入等政策,以及取消部分贸易壁垒措施因素,中国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贸易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机电产品对RCEP国家出口比重超53.8%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RCEP国家出口机电产品2.6万亿元,占同期对RCEP成员国出口总值的53.8%。近十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机电产品贸易规模从4849亿美元增长到7755亿美元,增幅近六成,同时年均增速达到4.8%,高于同期机电产品及全商品贸易总额的增速水平。

根据RCEP协定关税减让承诺,机电产业有望从RCEP关税减让规则中进一步受益,大大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RCEP还在原产地累积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等方面形成统一规定,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一规则的制定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进而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比如,中国一家企业生产冰箱出口到东盟国家,生产中使用了韩国产压缩机等零部件,超过整机价格的60%,如果适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由于未能满足规定的区域价值成分超过40%的原产地标准,出口到东盟不能享受优惠关税。但在RCEP项下,韩国产压缩机可视为区域原产材料累积价值,在中国组装的使用韩国产压缩机的冰箱出口至东盟,就可以享受优惠关税。

“中国机械工业门类齐全,日韩科技实力较强,东盟劳动力成本较低,澳新资源较丰富,可见RCEP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特征明显,有助于形成较强的优势互补效应,降低产业链的综合成本,会对稳定和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起到积极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高立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RCEP落地使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形成一体化大市场,中国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深度融入RCEP大市场,进一步扩大区域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陆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为更好抓住RCEP机遇,中国企业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稳定电子信息制造和高端机械制造产业链,从全产业链角度推动东亚电子新兴产业分工模式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调整重构,利用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形成对日韩高级生产要素的强大牵引。

贸易逆差加速产业布局调整

在RCEP成员国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中国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国,但中国对日韩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为逆差,凸显了当前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差异。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自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基础部件,集成电路是中国目前进口额最大、最重要的单一产品。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389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41%;其中韩国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进口金额为79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5%。

目前在RCEP协定中,中韩已相互做出承诺,对集成电路各类产品立即免除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RCEP协定下,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从日本进口的电磁炉、电烤箱以及大部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都将逐步免除关税。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等也将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特别是202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57%的税号产品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在过渡期结束时,中日两国最终将分别享受88%和86%的出口产品零关税。

目前,中国机电产品对日逆差主要来自汽车产品的进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自日本合计进口汽车整车及零配件181.4亿美元,以22.9%的份额居中国该类产品进口来源地第二位,仅次于德国29.6%的份额。

在整车生产过程中,零部件流通成本是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根据RCEP协定,中国对约65%的汽车零部件作出了零关税承诺。

高立红指出,RCEP落地实施,成员国之间的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将有所降低,区域汽车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亚洲整车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为此,应借此机会支持我国汽车企业深度“走进东盟”,努力将其培育成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拳头产品。

目前,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都通过投资建厂或者并购的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同时,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注重节能减碳,新能源汽车企业到东盟投资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

陆菁表示,中日韩三国产业链比较优势高度互补,供应链联系高度紧密融合,可以将日本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输出方,将韩国作为半导体、储存器制造等领域的重要半成品提供方,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数字化优势,对接RCEP关键制造业国家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重组为主,积极利用日韩对中国产业链短板的补充作用,谨慎适时地将适当产业梯度转移到东盟。随着中国综合生产成本提高,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将加工生产环节从中国转向东盟国家,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将因此获益。

面对更为成熟且国际化水平较高的日韩机电产品,此前业界也有不少声音担心我国部分中低档机电产品受到冲击,希望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支持。

高立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政府在制定对日本、韩国关税承诺表时已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有所考虑,并给予相关产品5-10年不等的过渡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这也倒逼我国机械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装备制造质量和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但对于高铁轴承、RV减速机、高端密封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端液压元件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仍建议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机电产业受益RCEP关税减让 中国进口额最大单品迎减税利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