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Cloud for Good背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行的实践

以技术创新,让美好发生

在不确定事件频发的2021年,每一份对关怀都显得尤为可贵,而科技公司,一定是这背后的主角之一。无论是抗疫、救灾、节能减排还是改善民生,技术创新都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2021年,界面新闻第四次颁发“年度臻善案例大奖”,寻找在社会公益上发挥重大影响力CSR(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榜样,华为云与千博信息助力听障人群的案例获奖。通过研发无障碍信息交流平台与工具,华为云帮助听障人群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这是技术对个体的关怀,也是华为云“Cloud for Good”的又一次实践。

“Cloud for Good”是华为云在2019年发起的行动,试着探索在商业之外,将其擅长的5G、云、AI技术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个体和组织,赋予技术温度和感性。

它试着告诉所有人,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云、大数据、AI这一系列新兴技术尝试在快速变革中寻找一种确定。

两年过去,华为云在各行各业播撒的“种子”已经逐渐生根、发芽,影响着城市、家庭和每个渺小的生命体。从冬天离不开暖气的哈尔滨,凌晨依旧忙碌的天津港,的山西煤矿,再到面临老龄化难题的繁华“魔都”,云正在让一切变得高效而有序。

如今,华为云提出“为美好 做更好”的全新Slogan,在城市乡野、在海陆天空,进行着一场漫长而美好的技术接力。

于无声处,云悄悄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探索边界,闯关技术“无人区”

2021年,全球民众在不确定中寻找生机。除了与变化多端的疫情持续对抗,还要面对不时而来的热浪、飓风和洪水肆虐。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恰如7月突袭河南的水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多数人还难以作出反应,洪水已冲走了家园。

河南水灾发生后,华为第一时间派出187名工程师前往一线,另有68名研发专家远程投入,全力以赴支持当地网络的维修和恢复,只为在最快时间恢复当地通信网络。当洪涝来袭,及时的救援信息传输很有可能在危机时刻救下一条性命。

但在通信基站被暴雨掐断之时,救灾人员要想快速掌握灾区情况,只能依靠卫星传输的灾区图像,经图像分析后才能确定救援方向。

由于地表66%以上地区常年被云覆盖,卫星图像也常常被云层遮挡,卫星需要将大量图像传递回地面,经过图像处理才能将图片传给救灾中心。但是,卫星传输的带宽资源有限,每日卫星传输的数据中,只有10%左右能传输到地面。灾难不等人,这种传统的传输方式,很容易对救灾效率造成影响。

好消息是,这一现状正在被改变。2021年,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天算星座”计划,由华为云参与共建。华为云云原生边缘计算技术与卫星结合,能够把一些计算技术直接交给卫星,卫星在过滤掉无效影像后,将有价值的图像传递回地面,将卫星处理灾区图像的过程从过去的1天缩短至1小时。

在没有灾难发生的时候,卫星边缘任务也可按需更新,通过AI技术来比较暴雨前后图片,发现山体坍塌风险,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预警,尽可能避免灾害发生和生命财产损失。

这已经不是华为云技术第一次“上天”。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土地普查、气象规划、灾害预警乃至环境治理,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遥感卫星。但时至今日,全球仍然有95%的国家没有卫星发射能力,就连中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自己的观测系统,卫星数据只能依赖海外。

从2010年开始,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遥感技术项目“高分卫星”,包含至少9颗卫星和观测平台。如今,它在农业、国土、海洋、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已经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推出了“高分卫星16m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宣布中国高分卫星数据全部上云,中国高分16米数据将对全世界开放共享。

华为云是参与该项目研制创建的单位之一,为其提供海量数据处理和实时共享能力。如今,其它没有卫星发生能力的国家也可以利用中国开放的数据服务,而华为等厂商提供的云技术,则能够支持全球用户同时在线访问和下载数据,确保网站不卡顿、下载低时延。

发射卫星,这件常常由“国家队”来推动的大事,背后已经越来越多商业公司的身影。在华为云看来,探索未知已经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使命,技术应该不断向前、向前,冲破极限。

优化环境,科技助力“双碳”革命

云能“上天”,也能“入地”。

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比尔·盖茨一开始就提醒读者注意两个数字:510亿和0。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而0则是未来需要达成的目标,未来人类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将一年约510亿吨当量的碳排放变成0。

如何把510亿变成0?人们已经开始付出实践。2021年,“双碳”成为全社会的头号热词之一。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展开启了一场节能减排硬仗。

如果说到碳排放的“重灾区”,那必定离不开燃煤。

每到冬季,北方地区都会迎来巨大的采暖需求,尽管清洁能源已经在逐步引进当中,但燃煤仍是当前采暖的主力热源。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年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在21亿吨左右。其中,北方城镇供暖的碳排放量约为5.5亿吨,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

大量燃煤已经成为北方空气质量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在保障均衡供热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安全高效,还北方居民一片蓝天,成了政府与企业迫在眉睫的挑战。

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公司选择从供热方式入手。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主要依赖人工计算和经验,结果不准确就很容易造成浪费。在与华为云合作之后,华为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来改进原有供热系统,让供热公司感知到用户室温,从而按需定产,实现智能化的室温调节。

这种改进颇具成效。上一个采暖季,在1400余万平方米的热网内,华为云智慧供热方案覆盖了122座换热站,涉及居民6.6万户,节约了约5193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为平衡居民供热和控制碳排放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创新解法。

云关怀人的冷暖,也守护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人们在与这些憨态可掬的国宝互动时,少有人知道这个易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多重安全风险。就拿森林火灾来说,野外森林不时有火情发生,如果做不到及时预警,造成的后果将不可设想。

以往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手段堪称原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一线护林人员、科研人员在野外工获取的数据极不精准,难以用于管理。随着生态觉悟和科技能力的提升,野生动物的保护方式也开始进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经开始成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重要角色。

今年,四川林草局依托华为云平台研发了一套可实时监测、汇总、核查森林草原火情的监测即报系统,覆盖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在内的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在这之后,一线人员能够提前预知野外情况,减少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作业次数;另一方面,森林火情的上报流程也被大大缩短,节约大量处置时间。

技术为包括大熊猫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人们不常注意到的地方,云守护着每一个“美好”的生命。

赋能产业,投奔“一线”提质增效

2021是传统企业的上“云”大年。作为国内主要云服务商之一,华为云在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样本。

中国是用煤大国,但煤炭消费背后的一座座煤矿却鲜少被聚光灯关注。很多时候,煤矿登上媒体头条都是因为令人惋惜的安全事故。一次矿难,看上去是一组普通的伤亡数据,但背后却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井下大量设备都需要依赖人眼判断,但由于设备多、操作枯燥重复繁重,作业人员极易懈怠出错,而现有的自动化监控也存在一定盲区。如何为井下人员创造更安全的生产环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煤矿企业的难题。

云在其中发挥了不小作用。2020年,华为云与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煤矿大脑”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监控和多维度的作业场景分析模型,来识别和提示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每当发现违规行为,会自动进行实时广播并记入安全考核记录,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不需要依赖于人。

在实现事故风险预警的同时,“煤矿大脑”也可以代替部分生产及质量管理中的人工环节。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业者能够实时收到验收结果,及时提示和帮助改进工作不到位之处,无须管理者现场监督检查和验收,大大降低了煤矿企业的运维成本。

乘着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华为云也将新兴技术从内陆的煤矿带向港口。

海河入海口,繁忙的天津港承载着一年3亿吨的集装箱运转。这里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然而随着来往船舶日渐频繁,不断增加的货物吞吐量对天津港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

停靠港口的船舶何时到岸、离岸,看上去是简单的排序问题,但要排布起来却极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的泊位和配载计划。传统的计划必须依赖人工计算,一次完整做下来需要耗费24个小时。随着船舶数量增加,传统的计划效率已经跟不上如今的港口负载,港口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也带来经济损失。

对港口运转进行科学规划,本质上是对数学问题的求解。当一个数学模型涉及到百万级、千万级变量,就需要借助求解器软件来计算。对产业而言,求解器就是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必备工具,但鉴于求解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国内成型并且能够被熟练运用的求解器软件仍然很少。

这时,天津港拉来华为合作,在港口计划中引入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通过与AI的结合,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不仅可以支撑千万级规模的问题求解,而且能把产业问题变成求解器能够理解的数学问题。在求解器的帮助下,如今天津港完成整个计划仅需10分钟,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这是中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一道缩影。从煤矿到港口,云用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传统产业驶向更“美好”。

关注个体,赋予技术人性与温度

“美好”的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上海,这座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城市之一,不得不开始面临深度老龄化的城市治理难题。

从七普数据来看,上海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超过518万,其占比已经超过18.70%的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这些老年人中,有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

老龄化挑战不单单出现在上海,江苏南通、四川资阳等近150个城市都不得不开始应对老龄化的挑战。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成人,为工作奔波,独居老人的照料之难,将是不少城市的社会焦点问题。

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华为与上海黄浦区的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合作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车水马龙的南京东路上,承载过众多老字号的南京大楼已在这里屹立百年。2021年,华为云与合作伙伴为这栋楼设计了一个1:1的“数字孪生”,通过楼内安装的多个传感器,再融入多维度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大楼客流如何、水电管道运行是否正常、消防安全隐患是否排除,都能够及时预判、发现并通知安保人员处置。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有600多万辆动车、480万栋建筑物,4.75万幢高层建筑,24万台电梯等,这些都是城市运行管理中的最小单元。随着南京大楼治理经验的推广,未来“数字孪生”也有可能走向独居老人家中,为其排除安全隐患,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技术的温度。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也为个体的生活带来向好的转变。在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事件中,技术从未冰冷。

2020年疫情初爆发时,人们或许很难想象新冠疫苗的诞生会来得如此之快。但实际上,想要让疫苗真正造福人类,研发仅仅是第一重难题。

由于疫苗对温度极为敏感,运输全过程必须恒定在2℃至8℃之间,但疫苗的分发过程需要经历采购、库存、运输、配送种种环节,要做到“无缝”衔接并非易事。世卫组织预测,由于缺乏温控系统和设备,全球每年约有50%的疫苗被浪费。

为了给新冠疫苗“保驾护航”,冷链管理企业冷王科技与华为云合作,依托华为云物联网IoT平台建立了智慧冷库。所有疫苗冷链设备均能通过温度探头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实时预警。同时,华为云还帮助冷王科技提升了冷链设备温度预测的算法精度,避免疫苗损坏。

截至2022年1月4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8.5亿剂次,接种率达80%以上,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疫苗为全国人民搭建了一座对抗病毒的“免疫长城”,这座长城的快速搭建离不开国家的科学防控策略,也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帮忙。

2021年匆匆过去。这一年,疫情仍然反复,灾难也并未间断,但人类创造的技术从未在挑战前认输,甚至更有热情攻克难题、探索未知、传递美好。

面对复杂多变的2021年,华为云交出了一份以美好为名的答卷。它用实践向外界发声:“Cloud for Good”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将造福人类社会变成持续的行动,在解决商业问题的同时,为美好做更好。

这是“Cloud for Good”的真正含义,亦是一家科技公司在时代变革洪流之下坚持的价值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生态伙伴的紧密协同,华为云在不断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同时,不限于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是真正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去考虑技术的落地,以技术创新让美好发生。

践行社会责任从来不意味着就只是一种商业利益的牺牲,它也能为企业、为平台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过来,这又能让正向的价值观更好地坚守下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天津港

369
  • 天津港:拟向大连商品交易所申请焦炭、焦煤、铁矿石三个品种的指定交割仓库资格
  • 价格暴跌七成,“车厘子自由”是海运直航给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华为云Cloud for Good背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行的实践

以技术创新,让美好发生

在不确定事件频发的2021年,每一份对关怀都显得尤为可贵,而科技公司,一定是这背后的主角之一。无论是抗疫、救灾、节能减排还是改善民生,技术创新都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2021年,界面新闻第四次颁发“年度臻善案例大奖”,寻找在社会公益上发挥重大影响力CSR(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榜样,华为云与千博信息助力听障人群的案例获奖。通过研发无障碍信息交流平台与工具,华为云帮助听障人群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这是技术对个体的关怀,也是华为云“Cloud for Good”的又一次实践。

“Cloud for Good”是华为云在2019年发起的行动,试着探索在商业之外,将其擅长的5G、云、AI技术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个体和组织,赋予技术温度和感性。

它试着告诉所有人,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并非遥不可及。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云、大数据、AI这一系列新兴技术尝试在快速变革中寻找一种确定。

两年过去,华为云在各行各业播撒的“种子”已经逐渐生根、发芽,影响着城市、家庭和每个渺小的生命体。从冬天离不开暖气的哈尔滨,凌晨依旧忙碌的天津港,的山西煤矿,再到面临老龄化难题的繁华“魔都”,云正在让一切变得高效而有序。

如今,华为云提出“为美好 做更好”的全新Slogan,在城市乡野、在海陆天空,进行着一场漫长而美好的技术接力。

于无声处,云悄悄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探索边界,闯关技术“无人区”

2021年,全球民众在不确定中寻找生机。除了与变化多端的疫情持续对抗,还要面对不时而来的热浪、飓风和洪水肆虐。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恰如7月突袭河南的水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多数人还难以作出反应,洪水已冲走了家园。

河南水灾发生后,华为第一时间派出187名工程师前往一线,另有68名研发专家远程投入,全力以赴支持当地网络的维修和恢复,只为在最快时间恢复当地通信网络。当洪涝来袭,及时的救援信息传输很有可能在危机时刻救下一条性命。

但在通信基站被暴雨掐断之时,救灾人员要想快速掌握灾区情况,只能依靠卫星传输的灾区图像,经图像分析后才能确定救援方向。

由于地表66%以上地区常年被云覆盖,卫星图像也常常被云层遮挡,卫星需要将大量图像传递回地面,经过图像处理才能将图片传给救灾中心。但是,卫星传输的带宽资源有限,每日卫星传输的数据中,只有10%左右能传输到地面。灾难不等人,这种传统的传输方式,很容易对救灾效率造成影响。

好消息是,这一现状正在被改变。2021年,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天算星座”计划,由华为云参与共建。华为云云原生边缘计算技术与卫星结合,能够把一些计算技术直接交给卫星,卫星在过滤掉无效影像后,将有价值的图像传递回地面,将卫星处理灾区图像的过程从过去的1天缩短至1小时。

在没有灾难发生的时候,卫星边缘任务也可按需更新,通过AI技术来比较暴雨前后图片,发现山体坍塌风险,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预警,尽可能避免灾害发生和生命财产损失。

这已经不是华为云技术第一次“上天”。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土地普查、气象规划、灾害预警乃至环境治理,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遥感卫星。但时至今日,全球仍然有95%的国家没有卫星发射能力,就连中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自己的观测系统,卫星数据只能依赖海外。

从2010年开始,中国开始建设自己的遥感技术项目“高分卫星”,包含至少9颗卫星和观测平台。如今,它在农业、国土、海洋、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已经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推出了“高分卫星16m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宣布中国高分卫星数据全部上云,中国高分16米数据将对全世界开放共享。

华为云是参与该项目研制创建的单位之一,为其提供海量数据处理和实时共享能力。如今,其它没有卫星发生能力的国家也可以利用中国开放的数据服务,而华为等厂商提供的云技术,则能够支持全球用户同时在线访问和下载数据,确保网站不卡顿、下载低时延。

发射卫星,这件常常由“国家队”来推动的大事,背后已经越来越多商业公司的身影。在华为云看来,探索未知已经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使命,技术应该不断向前、向前,冲破极限。

优化环境,科技助力“双碳”革命

云能“上天”,也能“入地”。

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比尔·盖茨一开始就提醒读者注意两个数字:510亿和0。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而0则是未来需要达成的目标,未来人类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将一年约510亿吨当量的碳排放变成0。

如何把510亿变成0?人们已经开始付出实践。2021年,“双碳”成为全社会的头号热词之一。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展开启了一场节能减排硬仗。

如果说到碳排放的“重灾区”,那必定离不开燃煤。

每到冬季,北方地区都会迎来巨大的采暖需求,尽管清洁能源已经在逐步引进当中,但燃煤仍是当前采暖的主力热源。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年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在21亿吨左右。其中,北方城镇供暖的碳排放量约为5.5亿吨,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

大量燃煤已经成为北方空气质量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在保障均衡供热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安全高效,还北方居民一片蓝天,成了政府与企业迫在眉睫的挑战。

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公司选择从供热方式入手。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主要依赖人工计算和经验,结果不准确就很容易造成浪费。在与华为云合作之后,华为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来改进原有供热系统,让供热公司感知到用户室温,从而按需定产,实现智能化的室温调节。

这种改进颇具成效。上一个采暖季,在1400余万平方米的热网内,华为云智慧供热方案覆盖了122座换热站,涉及居民6.6万户,节约了约5193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为平衡居民供热和控制碳排放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创新解法。

云关怀人的冷暖,也守护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人们在与这些憨态可掬的国宝互动时,少有人知道这个易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存在着多重安全风险。就拿森林火灾来说,野外森林不时有火情发生,如果做不到及时预警,造成的后果将不可设想。

以往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手段堪称原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一线护林人员、科研人员在野外工获取的数据极不精准,难以用于管理。随着生态觉悟和科技能力的提升,野生动物的保护方式也开始进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经开始成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重要角色。

今年,四川林草局依托华为云平台研发了一套可实时监测、汇总、核查森林草原火情的监测即报系统,覆盖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在内的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在这之后,一线人员能够提前预知野外情况,减少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作业次数;另一方面,森林火情的上报流程也被大大缩短,节约大量处置时间。

技术为包括大熊猫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人们不常注意到的地方,云守护着每一个“美好”的生命。

赋能产业,投奔“一线”提质增效

2021是传统企业的上“云”大年。作为国内主要云服务商之一,华为云在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样本。

中国是用煤大国,但煤炭消费背后的一座座煤矿却鲜少被聚光灯关注。很多时候,煤矿登上媒体头条都是因为令人惋惜的安全事故。一次矿难,看上去是一组普通的伤亡数据,但背后却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井下大量设备都需要依赖人眼判断,但由于设备多、操作枯燥重复繁重,作业人员极易懈怠出错,而现有的自动化监控也存在一定盲区。如何为井下人员创造更安全的生产环境,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煤矿企业的难题。

云在其中发挥了不小作用。2020年,华为云与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煤矿大脑”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监控和多维度的作业场景分析模型,来识别和提示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每当发现违规行为,会自动进行实时广播并记入安全考核记录,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不需要依赖于人。

在实现事故风险预警的同时,“煤矿大脑”也可以代替部分生产及质量管理中的人工环节。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业者能够实时收到验收结果,及时提示和帮助改进工作不到位之处,无须管理者现场监督检查和验收,大大降低了煤矿企业的运维成本。

乘着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华为云也将新兴技术从内陆的煤矿带向港口。

海河入海口,繁忙的天津港承载着一年3亿吨的集装箱运转。这里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然而随着来往船舶日渐频繁,不断增加的货物吞吐量对天津港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

停靠港口的船舶何时到岸、离岸,看上去是简单的排序问题,但要排布起来却极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的泊位和配载计划。传统的计划必须依赖人工计算,一次完整做下来需要耗费24个小时。随着船舶数量增加,传统的计划效率已经跟不上如今的港口负载,港口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也带来经济损失。

对港口运转进行科学规划,本质上是对数学问题的求解。当一个数学模型涉及到百万级、千万级变量,就需要借助求解器软件来计算。对产业而言,求解器就是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必备工具,但鉴于求解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国内成型并且能够被熟练运用的求解器软件仍然很少。

这时,天津港拉来华为合作,在港口计划中引入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通过与AI的结合,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不仅可以支撑千万级规模的问题求解,而且能把产业问题变成求解器能够理解的数学问题。在求解器的帮助下,如今天津港完成整个计划仅需10分钟,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这是中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一道缩影。从煤矿到港口,云用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传统产业驶向更“美好”。

关注个体,赋予技术人性与温度

“美好”的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上海,这座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城市之一,不得不开始面临深度老龄化的城市治理难题。

从七普数据来看,上海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超过518万,其占比已经超过18.70%的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这些老年人中,有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

老龄化挑战不单单出现在上海,江苏南通、四川资阳等近150个城市都不得不开始应对老龄化的挑战。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成人,为工作奔波,独居老人的照料之难,将是不少城市的社会焦点问题。

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华为与上海黄浦区的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合作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车水马龙的南京东路上,承载过众多老字号的南京大楼已在这里屹立百年。2021年,华为云与合作伙伴为这栋楼设计了一个1:1的“数字孪生”,通过楼内安装的多个传感器,再融入多维度实时动态数据,进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大楼客流如何、水电管道运行是否正常、消防安全隐患是否排除,都能够及时预判、发现并通知安保人员处置。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有600多万辆动车、480万栋建筑物,4.75万幢高层建筑,24万台电梯等,这些都是城市运行管理中的最小单元。随着南京大楼治理经验的推广,未来“数字孪生”也有可能走向独居老人家中,为其排除安全隐患,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技术的温度。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也为个体的生活带来向好的转变。在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事件中,技术从未冰冷。

2020年疫情初爆发时,人们或许很难想象新冠疫苗的诞生会来得如此之快。但实际上,想要让疫苗真正造福人类,研发仅仅是第一重难题。

由于疫苗对温度极为敏感,运输全过程必须恒定在2℃至8℃之间,但疫苗的分发过程需要经历采购、库存、运输、配送种种环节,要做到“无缝”衔接并非易事。世卫组织预测,由于缺乏温控系统和设备,全球每年约有50%的疫苗被浪费。

为了给新冠疫苗“保驾护航”,冷链管理企业冷王科技与华为云合作,依托华为云物联网IoT平台建立了智慧冷库。所有疫苗冷链设备均能通过温度探头进行实时温度监控、实时预警。同时,华为云还帮助冷王科技提升了冷链设备温度预测的算法精度,避免疫苗损坏。

截至2022年1月4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8.5亿剂次,接种率达80%以上,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疫苗为全国人民搭建了一座对抗病毒的“免疫长城”,这座长城的快速搭建离不开国家的科学防控策略,也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帮忙。

2021年匆匆过去。这一年,疫情仍然反复,灾难也并未间断,但人类创造的技术从未在挑战前认输,甚至更有热情攻克难题、探索未知、传递美好。

面对复杂多变的2021年,华为云交出了一份以美好为名的答卷。它用实践向外界发声:“Cloud for Good”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将造福人类社会变成持续的行动,在解决商业问题的同时,为美好做更好。

这是“Cloud for Good”的真正含义,亦是一家科技公司在时代变革洪流之下坚持的价值观。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生态伙伴的紧密协同,华为云在不断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同时,不限于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是真正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去考虑技术的落地,以技术创新让美好发生。

践行社会责任从来不意味着就只是一种商业利益的牺牲,它也能为企业、为平台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过来,这又能让正向的价值观更好地坚守下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