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街头艺术究竟属于谁?(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街头艺术究竟属于谁?(下)

艺术为我,我为人人

撰文 | PT express
来源 | 布林客BLINK

在所有涂鸦者当中,逐渐开始分为两大类人。

第一类,聚集了那些用涂鸦来标记领土(tag)的涂鸦者,他们尽可能地以自己的昵称布满空间,最后只针对游戏的圈内人发话。

上世纪曼哈顿的涂鸦艺术家

第二类,则聚集了涂鸦艺术家,他们意识到在公共空间中绘画,是接触到最广泛群众的最理想方式,并决定使用自己的艺术技巧与手法,来创作出更复杂、更概念化、更幽默和更辛辣的作品。为达此个目的,这些艺术家们发展出了新的风格,也增加了新的创作媒材,比如模板涂鸦、马赛克、贴纸、海报、拼贴、雕塑、装置……衍生出一种独创的、新颖的视觉表达模式。

这是一种从博物馆中挣脱出来的、转瞬即逝的艺术型态,由匿名(或几乎匿名的)艺术家所创作,对他们来说,违反法律是刺激的点缀。

Futura 2000 的抽象涂鸦

因此,在 1980 年代的美国与欧洲,街头艺术与涂鸦双向并进。某些街头作品的美感以及诉求开始引起及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地下逐渐变成一门显学,而某些作者名字也渐渐浮现:在洛杉矶,查兹(Chaz)精彩的美术字体;纽约,Futura 2000 的抽象涂鸦,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在法国,Blek le Rat的模板、以及Miss Tic的诗意和女权主义模板涂鸦;英国的 Mode 2 及他画中的人像......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艺术作品

也正在这个当时,城市针对蓄意破坏公物,开始实施越来越强硬的镇压手腕。街头艺术家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或限定在法令允许或容忍的规定墙面上施展身手。有些人选择继续从体制中叛逃,移往城市郊区的废弃工厂,有些人则接下了城市或私人公司的委托创作涂鸦壁画,还有一些人转移阵地,改到画廊中发展。

凯斯·哈林在地铁车站中创作

街头新一代,站上风口浪尖

1990和2000年,街头艺术热潮在全世界一触即发。在此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年轻艺术家,他们选择站在反文化以及地下社会的那一边。

这些艺术家开始将城市的凹凸地貌、鳞次栉比的起伏高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不再将街道视为简单的画布,例如:Roa笔下的巨型动物与建筑特征巧妙互动,墙壁的裂缝或消防栓的形状也能融入作品中,变成一幅错视画。

Roa笔下的巨型动物与建筑特征巧妙互动

他们在幽默与社会批评(有时抗议)之间所传达的信息,触手延伸至广泛的受众。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轻易且高效的流传开来。

随着2010年代社交网络的发展,街头艺术有了爆炸性曝光。一群一群的死忠粉丝,孜孜不倦地追随这个或那个艺术家的作品。某些艺术家将自己日益壮大的饭圈视为一个良机,借此销售产品。例如,谢帕德·费尔雷(Shepard Fairey)的“OBEY”(服从)小贴纸,质疑社会环境中充斥的营销手法,它们的洗脑性重复让我们反思或服从!并购买他自家品牌的服饰便顺水推舟地推销,推出了自己的街头服饰品牌,直接针对他的粉丝和他所在的圈子。

谢帕德·费尔雷的“OBEY”(服从)小贴纸

2008年,谢帕德·费尔雷还动用自己的号召力,支持奥巴马的竞选,制作出海报“希望”(HOPE),登上了许多杂志的封面。这个支持行动,完全出自艺术家的个人信念,因为他所印制、发送了30万张贴纸和50万张海报,全部自费,资金来自销售衍生品。在这个例子中,独立的艺术创造、推动自己理念的方式、以及谋得资金的手段之间,显出很协调的一贯性。

谢帕德·费尔雷为奥巴马制作的海报

街头艺术家的新名声也受到了品牌的觊觎,比如服装。这些品牌的目标客户对准年轻人,或借着与艺术家的合作,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借着限量版的推出,炒作出高度热议的话题,并在粉丝圈中点燃收藏抢购的欲望(拥有某位艺术家的一切)。

KAWS就是这类型的典型街头艺术家。他推出贩售自己涂鸦时所创的公仔、先与街头服饰品牌合作,然后跨界与许多高端大牌合作,像是Comme Des Gar ons, Marc Jacobs, Dior等。在这里,艺术家的声誉貌似成了一桩雄心勃勃营销计划的主题,这种感觉不免令人对他的艺术动机产生了一些疑问。

KAWS的巨型公仔

另一方面,围绕着某些艺术家作品的事件也正在激增。例如:2013年10月,当时已名声鹊起且始终匿名的班克斯,宣布他将在纽约呆上整整一个月,每天创作一幅作品。顿时,班克斯的粉丝和媒体沸腾了,将整座城市变成一场巨大的寻宝活动现场。另外,在许多城市的博物馆里,街头艺术相关的展览成倍增加,吸引大批民众纷纷涌向美术馆。

班克斯2013年在纽约停留时的作品:

一句话 “我们生命中的所作所为都在永恒中留下回声...”

...

正在被洗掉

从街头进入商业圈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商业模式是“从上到下”,即作品先受到艺评或史学的认可,建立了学术高度之后,才进入画廊销售,最后被慢慢普及的民众;那么,街头艺术的路径就是完全向反,它“从下到上”。

凯斯·哈林的艺术作品

首先,它来自于街头,所有人可见,在艺术家为人所知后,再以各种方式引起关注,最后进入主流商业圈,或是靠艺术家的自营自销,因出售画作或复制品賺得盆满钵满。例如,凯斯·哈林可爱的小人小狗涂鸦,原本遍布纽约市内的街头和地铁,最终进入各地博物馆和学术展览空间。

班克斯作品

而班克斯更是以各种引人议论的涂鸦、甚至艺术行动,博得大众媒体报纸新闻版面,最后,在拍卖行拥有天价的成交。更赤裸裸的例子则是上述的KAWS,我曾读过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兄弟们,让我们把KAWS买进艺术史!》。这论述乍看草莽,然而却非常切中要点的代表了最新的艺术现象。

KAWS的巨型公仔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作品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世界的关注,一位在巴拿马的街头艺术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张照片,隔天就可能吸引到位在佛罗里达的买家,而且这位收藏家可能对艺术收藏从不感兴趣,只在于关注艺术家动态。这种即刻的传播、以及打破地区与人群的限制,是传统画廊、以及传统艺术行销方式完全不可能做到的效益。

对此,我们不得不问:进入商业市场的街头艺术,究竟变成了什么?商业市场会“腐化”街头艺术家们反叛性的、或革命性的创作初衷吗?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的艺术作品

一笔大生意

在这个商业势头中,许多街头艺术家水涨船高,进入国际市场,变成了艺术明星。他们开始为自己洗白,拒绝“街头艺术家”这个标签,认为自己只是刚好在街头创作,艺术就是艺术,无关是在内或是在外。过去的亚文化,俨然成了一笔大生意,然而这也就如同在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发展,主流文化始终在找寻新的内容,融合并且前进。

纽约街头的涂鸦艺术

但是,也有艺术家试着在风口浪尖中站稳脚跟,与资本之手角力,争取自己的定位。他们继续向这个世界大吼大叫,想要唤醒或是表达。然而,目前看来,这场战争就如同小虾米与大鲸鱼搏斗,节节败退。艺术家失去了对其艺术创作的控制,作品被倒买倒卖、销赃哄抬、话语被改写,意图被曲解。

班克斯的作品在拍卖完成后当场自动销毁,全场始料未及

在2018年,一个艺术圈的大事件莫过于班克斯的纸上作品《执气球的女孩》,以100万英镑拍卖成交瞬间,隐秘藏设在画框中的碎纸机突然启动,作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绞碎,这个“意外”吓得拍卖官手足失措,在座众人全数惊呆。然而,破坏计画却未能顺利进行,碎纸机出现故障,作品只碎了一半。

班克斯藉由这场轰轰烈烈的表演,显示出对资本市场的厌恶,并戏谑地将作品更名为《爱在垃圾桶》。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班克斯试图破坏拍卖机制的同时,这件作品却因为它已经成为艺术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而变得更加值钱了!

这件作品更名为《爱在垃圾桶》之后,

拍出了一千八百万英镑,

比之前高出了18倍!预估价格在

400-600万英镑之间,比之前高出了4-6倍!

那么,为什么街头艺术家们一定要以这种非法、公共、甚至“画作根本不可能属于自己”的形式创作呢?

首先,街头艺术来源于涂鸦。它与涂鸦行为同样,拥有在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意图。占用这个空间通常是非法的,因此需要匿名,并也意味了快速和有效地进行。最后,作品的短暂性,也是这种艺术性表现的关键特征。然而,与涂鸦不同的是,街头艺术针对尽可能广泛的观众,向人们传达能够激起反应的信息与主张,有时让人们思考正在运转的世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在貌似很“正常”的事物之中,当拉开一点距离之后,可能会显得有些异样。为了使艺术行动产生效果并吸引眼球,街头艺术家扩增了自身的技巧,玩弄城市和它的所有物理特点,他包含而不局限于绘涂。

纽约街头的涂鸦艺术

其次,艺术家想靠自己的作品谋生,这合情合理。然而,在无法向外界出售作品本身的情况下,改为贩卖其复制品或衍生品,是一种巧妙的做法。由于街头艺术家无法主张自己对非法创作的实体作品拥有权利——这是很正常的,艺术家们对此也并无异议。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他人可以单方面夺走这一权利并从中获利呢?一件作品的知识产权和道德产权不等于你在地上捡到的钞票,然后塞进自己的口袋。

班克斯的作品

再者,利用街头来表达自己,艺术家争取到了完全自由和独立的奢侈,摆脱了讨好取悦“艺术专业人士”的义务与长期斗争。不需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被注意,绞尽脑汁争取举办展览的机会。不需要有一个跟这个、或那个画廊经理混得很熟的朋友,不需要管旁人怎么建议作品的方向,以便在展览中取悦公众,或是摆出某种姿态迎合记者,不用费心买几套体面的服装与某位挑剔的收藏家共进晚餐。所有人,包括那些从不踏入美术馆的,都能接触到他们的作品。

最后,当一些人希望以迄今为止的传统方式与定义,收藏街头艺术作品——即成为唯一拥有”原作”的人,问题似乎就会出现。如何拥有短暂的、非法建构在所有权本身具有争议的表面上的东西?

也许,这才是街头艺术所带给我们最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究竟应该在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位置?展在博物馆贴好标签?挂在公寓的深处?在沙发上方高光展示?或者陈列在每个人都能触及的地方,从公交车上就可以看到?当商人设法满足这一需求,并创建一个利润丰厚的系统,同时将艺术家排除在外时,这些棘手的问题就会成倍增加。

所有的矛盾现在全都扎堆成一团,海量麻烦开始疯狂涌现。尖锐刺耳的警笛盖过了喷漆罐里钢球喀哒喀哒摇晃的碰撞声,城市的碎片门、墙被拆卸撕扯的巨大噪音,水柱喷射以及刷子擦去颜料的声音,那些自以为见过匿名艺术家的人信誓旦旦的叫嚷声,索要同个匿名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家沮丧的哀嚎声,印刷机器轮转出震耳欲聋的噪音打印出关于他身份的最终假设,一群试图确定谁拥有什么的律师的唇枪舌战激辩声,拍卖室里口沫横飞的喊价声……停下來!

万籁俱寂。

25000年前。岩洞入口处的石墙前,寂静几乎被呼吸声给打断。这个人类好像在考虑什么,交替着看看自己的手掌,上面涂着黑色的煤烟或炭灰,又看看墙。终于,他下定决心,坚决地把张开的手,印到墙上,慢慢地收回。然后专注地瞪着自己在石头上留下的印记。只说出一个字:我!

 

来源:布林客BLINK

原标题:从占领城市到野心勃勃的营销计划,街头艺术发生了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街头艺术究竟属于谁?(下)

艺术为我,我为人人

撰文 | PT express
来源 | 布林客BLINK

在所有涂鸦者当中,逐渐开始分为两大类人。

第一类,聚集了那些用涂鸦来标记领土(tag)的涂鸦者,他们尽可能地以自己的昵称布满空间,最后只针对游戏的圈内人发话。

上世纪曼哈顿的涂鸦艺术家

第二类,则聚集了涂鸦艺术家,他们意识到在公共空间中绘画,是接触到最广泛群众的最理想方式,并决定使用自己的艺术技巧与手法,来创作出更复杂、更概念化、更幽默和更辛辣的作品。为达此个目的,这些艺术家们发展出了新的风格,也增加了新的创作媒材,比如模板涂鸦、马赛克、贴纸、海报、拼贴、雕塑、装置……衍生出一种独创的、新颖的视觉表达模式。

这是一种从博物馆中挣脱出来的、转瞬即逝的艺术型态,由匿名(或几乎匿名的)艺术家所创作,对他们来说,违反法律是刺激的点缀。

Futura 2000 的抽象涂鸦

因此,在 1980 年代的美国与欧洲,街头艺术与涂鸦双向并进。某些街头作品的美感以及诉求开始引起及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地下逐渐变成一门显学,而某些作者名字也渐渐浮现:在洛杉矶,查兹(Chaz)精彩的美术字体;纽约,Futura 2000 的抽象涂鸦,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凯斯·哈林(Keith Haring);在法国,Blek le Rat的模板、以及Miss Tic的诗意和女权主义模板涂鸦;英国的 Mode 2 及他画中的人像......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艺术作品

也正在这个当时,城市针对蓄意破坏公物,开始实施越来越强硬的镇压手腕。街头艺术家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或限定在法令允许或容忍的规定墙面上施展身手。有些人选择继续从体制中叛逃,移往城市郊区的废弃工厂,有些人则接下了城市或私人公司的委托创作涂鸦壁画,还有一些人转移阵地,改到画廊中发展。

凯斯·哈林在地铁车站中创作

街头新一代,站上风口浪尖

1990和2000年,街头艺术热潮在全世界一触即发。在此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年轻艺术家,他们选择站在反文化以及地下社会的那一边。

这些艺术家开始将城市的凹凸地貌、鳞次栉比的起伏高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不再将街道视为简单的画布,例如:Roa笔下的巨型动物与建筑特征巧妙互动,墙壁的裂缝或消防栓的形状也能融入作品中,变成一幅错视画。

Roa笔下的巨型动物与建筑特征巧妙互动

他们在幽默与社会批评(有时抗议)之间所传达的信息,触手延伸至广泛的受众。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轻易且高效的流传开来。

随着2010年代社交网络的发展,街头艺术有了爆炸性曝光。一群一群的死忠粉丝,孜孜不倦地追随这个或那个艺术家的作品。某些艺术家将自己日益壮大的饭圈视为一个良机,借此销售产品。例如,谢帕德·费尔雷(Shepard Fairey)的“OBEY”(服从)小贴纸,质疑社会环境中充斥的营销手法,它们的洗脑性重复让我们反思或服从!并购买他自家品牌的服饰便顺水推舟地推销,推出了自己的街头服饰品牌,直接针对他的粉丝和他所在的圈子。

谢帕德·费尔雷的“OBEY”(服从)小贴纸

2008年,谢帕德·费尔雷还动用自己的号召力,支持奥巴马的竞选,制作出海报“希望”(HOPE),登上了许多杂志的封面。这个支持行动,完全出自艺术家的个人信念,因为他所印制、发送了30万张贴纸和50万张海报,全部自费,资金来自销售衍生品。在这个例子中,独立的艺术创造、推动自己理念的方式、以及谋得资金的手段之间,显出很协调的一贯性。

谢帕德·费尔雷为奥巴马制作的海报

街头艺术家的新名声也受到了品牌的觊觎,比如服装。这些品牌的目标客户对准年轻人,或借着与艺术家的合作,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借着限量版的推出,炒作出高度热议的话题,并在粉丝圈中点燃收藏抢购的欲望(拥有某位艺术家的一切)。

KAWS就是这类型的典型街头艺术家。他推出贩售自己涂鸦时所创的公仔、先与街头服饰品牌合作,然后跨界与许多高端大牌合作,像是Comme Des Gar ons, Marc Jacobs, Dior等。在这里,艺术家的声誉貌似成了一桩雄心勃勃营销计划的主题,这种感觉不免令人对他的艺术动机产生了一些疑问。

KAWS的巨型公仔

另一方面,围绕着某些艺术家作品的事件也正在激增。例如:2013年10月,当时已名声鹊起且始终匿名的班克斯,宣布他将在纽约呆上整整一个月,每天创作一幅作品。顿时,班克斯的粉丝和媒体沸腾了,将整座城市变成一场巨大的寻宝活动现场。另外,在许多城市的博物馆里,街头艺术相关的展览成倍增加,吸引大批民众纷纷涌向美术馆。

班克斯2013年在纽约停留时的作品:

一句话 “我们生命中的所作所为都在永恒中留下回声...”

...

正在被洗掉

从街头进入商业圈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商业模式是“从上到下”,即作品先受到艺评或史学的认可,建立了学术高度之后,才进入画廊销售,最后被慢慢普及的民众;那么,街头艺术的路径就是完全向反,它“从下到上”。

凯斯·哈林的艺术作品

首先,它来自于街头,所有人可见,在艺术家为人所知后,再以各种方式引起关注,最后进入主流商业圈,或是靠艺术家的自营自销,因出售画作或复制品賺得盆满钵满。例如,凯斯·哈林可爱的小人小狗涂鸦,原本遍布纽约市内的街头和地铁,最终进入各地博物馆和学术展览空间。

班克斯作品

而班克斯更是以各种引人议论的涂鸦、甚至艺术行动,博得大众媒体报纸新闻版面,最后,在拍卖行拥有天价的成交。更赤裸裸的例子则是上述的KAWS,我曾读过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兄弟们,让我们把KAWS买进艺术史!》。这论述乍看草莽,然而却非常切中要点的代表了最新的艺术现象。

KAWS的巨型公仔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作品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世界的关注,一位在巴拿马的街头艺术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张照片,隔天就可能吸引到位在佛罗里达的买家,而且这位收藏家可能对艺术收藏从不感兴趣,只在于关注艺术家动态。这种即刻的传播、以及打破地区与人群的限制,是传统画廊、以及传统艺术行销方式完全不可能做到的效益。

对此,我们不得不问:进入商业市场的街头艺术,究竟变成了什么?商业市场会“腐化”街头艺术家们反叛性的、或革命性的创作初衷吗?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的艺术作品

一笔大生意

在这个商业势头中,许多街头艺术家水涨船高,进入国际市场,变成了艺术明星。他们开始为自己洗白,拒绝“街头艺术家”这个标签,认为自己只是刚好在街头创作,艺术就是艺术,无关是在内或是在外。过去的亚文化,俨然成了一笔大生意,然而这也就如同在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发展,主流文化始终在找寻新的内容,融合并且前进。

纽约街头的涂鸦艺术

但是,也有艺术家试着在风口浪尖中站稳脚跟,与资本之手角力,争取自己的定位。他们继续向这个世界大吼大叫,想要唤醒或是表达。然而,目前看来,这场战争就如同小虾米与大鲸鱼搏斗,节节败退。艺术家失去了对其艺术创作的控制,作品被倒买倒卖、销赃哄抬、话语被改写,意图被曲解。

班克斯的作品在拍卖完成后当场自动销毁,全场始料未及

在2018年,一个艺术圈的大事件莫过于班克斯的纸上作品《执气球的女孩》,以100万英镑拍卖成交瞬间,隐秘藏设在画框中的碎纸机突然启动,作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绞碎,这个“意外”吓得拍卖官手足失措,在座众人全数惊呆。然而,破坏计画却未能顺利进行,碎纸机出现故障,作品只碎了一半。

班克斯藉由这场轰轰烈烈的表演,显示出对资本市场的厌恶,并戏谑地将作品更名为《爱在垃圾桶》。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班克斯试图破坏拍卖机制的同时,这件作品却因为它已经成为艺术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而变得更加值钱了!

这件作品更名为《爱在垃圾桶》之后,

拍出了一千八百万英镑,

比之前高出了18倍!预估价格在

400-600万英镑之间,比之前高出了4-6倍!

那么,为什么街头艺术家们一定要以这种非法、公共、甚至“画作根本不可能属于自己”的形式创作呢?

首先,街头艺术来源于涂鸦。它与涂鸦行为同样,拥有在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意图。占用这个空间通常是非法的,因此需要匿名,并也意味了快速和有效地进行。最后,作品的短暂性,也是这种艺术性表现的关键特征。然而,与涂鸦不同的是,街头艺术针对尽可能广泛的观众,向人们传达能够激起反应的信息与主张,有时让人们思考正在运转的世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在貌似很“正常”的事物之中,当拉开一点距离之后,可能会显得有些异样。为了使艺术行动产生效果并吸引眼球,街头艺术家扩增了自身的技巧,玩弄城市和它的所有物理特点,他包含而不局限于绘涂。

纽约街头的涂鸦艺术

其次,艺术家想靠自己的作品谋生,这合情合理。然而,在无法向外界出售作品本身的情况下,改为贩卖其复制品或衍生品,是一种巧妙的做法。由于街头艺术家无法主张自己对非法创作的实体作品拥有权利——这是很正常的,艺术家们对此也并无异议。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他人可以单方面夺走这一权利并从中获利呢?一件作品的知识产权和道德产权不等于你在地上捡到的钞票,然后塞进自己的口袋。

班克斯的作品

再者,利用街头来表达自己,艺术家争取到了完全自由和独立的奢侈,摆脱了讨好取悦“艺术专业人士”的义务与长期斗争。不需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被注意,绞尽脑汁争取举办展览的机会。不需要有一个跟这个、或那个画廊经理混得很熟的朋友,不需要管旁人怎么建议作品的方向,以便在展览中取悦公众,或是摆出某种姿态迎合记者,不用费心买几套体面的服装与某位挑剔的收藏家共进晚餐。所有人,包括那些从不踏入美术馆的,都能接触到他们的作品。

最后,当一些人希望以迄今为止的传统方式与定义,收藏街头艺术作品——即成为唯一拥有”原作”的人,问题似乎就会出现。如何拥有短暂的、非法建构在所有权本身具有争议的表面上的东西?

也许,这才是街头艺术所带给我们最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究竟应该在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位置?展在博物馆贴好标签?挂在公寓的深处?在沙发上方高光展示?或者陈列在每个人都能触及的地方,从公交车上就可以看到?当商人设法满足这一需求,并创建一个利润丰厚的系统,同时将艺术家排除在外时,这些棘手的问题就会成倍增加。

所有的矛盾现在全都扎堆成一团,海量麻烦开始疯狂涌现。尖锐刺耳的警笛盖过了喷漆罐里钢球喀哒喀哒摇晃的碰撞声,城市的碎片门、墙被拆卸撕扯的巨大噪音,水柱喷射以及刷子擦去颜料的声音,那些自以为见过匿名艺术家的人信誓旦旦的叫嚷声,索要同个匿名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家沮丧的哀嚎声,印刷机器轮转出震耳欲聋的噪音打印出关于他身份的最终假设,一群试图确定谁拥有什么的律师的唇枪舌战激辩声,拍卖室里口沫横飞的喊价声……停下來!

万籁俱寂。

25000年前。岩洞入口处的石墙前,寂静几乎被呼吸声给打断。这个人类好像在考虑什么,交替着看看自己的手掌,上面涂着黑色的煤烟或炭灰,又看看墙。终于,他下定决心,坚决地把张开的手,印到墙上,慢慢地收回。然后专注地瞪着自己在石头上留下的印记。只说出一个字:我!

 

来源:布林客BLINK

原标题:从占领城市到野心勃勃的营销计划,街头艺术发生了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