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俞永福如何用“刘备式管理”主导阿里的大文娱棋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俞永福如何用“刘备式管理”主导阿里的大文娱棋局?

如果此次阿里成立大文娱板块是这个超级公司的新一场革命,那么“刘备式的管理”可能会让俞永福在怀柔与攻坚的协调运用中拥有更大的动员能力。

作者:方舟

制图:托马斯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就在几小时前,阿里集团CEO张勇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该版块囊括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

张勇在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表示,要最终实现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快乐版块”,必须在组织架构上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合体”的凝聚性,达到最终合围的战略目的。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公布了大文娱版块的组织架构:以古永锵为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席,协助集团制定大文娱产业长期发展及投资布局战略;以俞永福为阿里巴巴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阿里影业CEO张强、合一集团总裁杨伟东;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CEO宋柯;阿里体育CEO张大钟;UC总裁何小鹏。以上成员均向俞永福汇报。阿里巴巴集团企业发展部副总裁张宇(语嫣)担任领导小组秘书长。

俞永福对这场大兵团作战的路径给予了更为清晰的表述:“我们第一阶段的重点就是先完成‘三通’,即信息通、人情通,最终实现战略通,形成共同的‘一张图’;推进集团整体战略和资源与大文娱版块的衔接,帮助版块各业务线,减少刷脸,减少重复建设,增加资源分享,支持各品牌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

主席加领导小组组长的搭配,有没有觉得很中国特色?但是,职务任命上不难看出俞永福的重要性。作为“外来人口”的俞永福,在他掌管的UC并入阿里巴巴后,其一路的跃升速度堪称神速。

可以看出,俞永福将承担整个内部打通和外部整合的工作。对于一个立志在4年后成为中国“第一大省”的庞大公司,内部有着纷乱的人际关系和职能划分,“减少重复建设”、“增加资源分享”等词汇也意味着这场改革或将触动原有的部门利益。

相比被任命为主席的古永锵,生于1976年的俞永福正处于能力和精力最好的阶段,政治智慧和执行能力俱佳。2014年带领UC全面并入阿里巴巴,出任高德总裁,实现了业务和组织的良好对接;2015年3月31日,身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在过去的一年中,俞永福主导了整个媒体内容产业链的重构,并花费200亿到300亿美金进行投资、合作和并购。2015年12月8日,俞永福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新增的四位合伙人之一。

不难理解,任何一次大规模的改革都需要一个拥有能力、智慧和大老板支持的“局外人”。

显然,并非阿里早期创业元老的俞永福是最佳人选——他身上的历史包袱和人情纠葛相对较少,也符合阿里巴巴在2015年5月宣布的“全面向70后移交领导管理权,以真正实现公司健康持久发展102年的远景”。

俞永福的圈中好友、小米创始人、UC天使投资人雷军将他称为“刘备式管理者”。俞永福如此回应此类评价,“完善创业者的能力其实是完善团队的能力,选择当曹操式还是刘备式的大哥,这很重要,我选择当刘备式,擅长团结各方面有能力的同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业团队。”

如果此次阿里成立大文娱板块是这个超级公司的新一场革命,那么“刘备式的管理”可能会让俞永福在怀柔与攻坚的协调运用中拥有更大的动员能力。

阿里的动作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实际上,这种整合有迹可循。

在今年6月14日举行的2016阿里投资者日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从2017财年起,收入项目中的“移动媒体及娱乐”将从“其他”类别中分列出来。这预示以UCWeb、阿里音乐、阿里体育、优酷土豆为核心的移动媒体及娱乐矩阵,而“移动媒体及娱乐”,正是今日“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核心组成部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解释上述变化时说:

人们觉得我们无处不在,其实不是,我们专注在double H(Health&Happy)。一个公司如何基业长青,如何永葆活力,我请教了很多人,我找到了答案,你必须解决社会问题,你解决越多的问题,你就有越大的发展。

这就是阿里巴巴使命,我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在想10年后,什么会成为社会的问题,所以我们专注于double H。健康和快乐,十亿人口大国,中国的足球还踢不过马尔代夫,你敢相信吗?14亿,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体育,我们有 90%的员工小于28岁,但缺乏团队精神,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如果从小加入体育运动,就会有团队精神。所在阿里巴巴,团队精神是我们价值观之一。但在美国不是问题,因为从小的体育训练,给了他们团队精神。

你问一下中国的年轻人,有多少人看电视?很少,因为太难看,但那么多人在网上看视频,为什么,因为内容好。所以如果能让人开心,那就值得。9年前我投资了华谊兄弟,我每个季度花2个小时给他们咨询,帮助他们转型。我告诉他10年后,这个产业会非常大, 但绝不是今天的模式。今天我们投入很少的钱,10年后就会成为伟大的事业。

过去几年见,阿里通过在文娱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已经构建了围绕“快乐”的一个庞大版图。无论是投资华谊、光线、优酷土豆这类行业头部公司,还是新片场、向上影业这类新势力,作为“局外人”的阿里进入后对娱乐行业的改变是显而显见的。单就2015年以来,阿里就已经花了500亿元左右。

看到这里,不少人感慨——如果这些业务之间真的能整合好,那将不得了。不过,在《三声》看来,这场战役并不好打。起码从之前的几年里不难发现,花了大投入的阿里,在娱乐行业的话语权还依然在建立中。当然,这并不影响马云对“快乐”产业的向往和雄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俞永福

  • 携程同行年入超5亿,俞永福、王兴背后的男人冲刺IPO
  • 王兴俞永福背后的男人,也要冲刺IPO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俞永福如何用“刘备式管理”主导阿里的大文娱棋局?

如果此次阿里成立大文娱板块是这个超级公司的新一场革命,那么“刘备式的管理”可能会让俞永福在怀柔与攻坚的协调运用中拥有更大的动员能力。

作者:方舟

制图:托马斯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就在几小时前,阿里集团CEO张勇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该版块囊括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

张勇在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表示,要最终实现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快乐版块”,必须在组织架构上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合体”的凝聚性,达到最终合围的战略目的。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公布了大文娱版块的组织架构:以古永锵为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席,协助集团制定大文娱产业长期发展及投资布局战略;以俞永福为阿里巴巴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阿里影业CEO张强、合一集团总裁杨伟东;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CEO宋柯;阿里体育CEO张大钟;UC总裁何小鹏。以上成员均向俞永福汇报。阿里巴巴集团企业发展部副总裁张宇(语嫣)担任领导小组秘书长。

俞永福对这场大兵团作战的路径给予了更为清晰的表述:“我们第一阶段的重点就是先完成‘三通’,即信息通、人情通,最终实现战略通,形成共同的‘一张图’;推进集团整体战略和资源与大文娱版块的衔接,帮助版块各业务线,减少刷脸,减少重复建设,增加资源分享,支持各品牌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

主席加领导小组组长的搭配,有没有觉得很中国特色?但是,职务任命上不难看出俞永福的重要性。作为“外来人口”的俞永福,在他掌管的UC并入阿里巴巴后,其一路的跃升速度堪称神速。

可以看出,俞永福将承担整个内部打通和外部整合的工作。对于一个立志在4年后成为中国“第一大省”的庞大公司,内部有着纷乱的人际关系和职能划分,“减少重复建设”、“增加资源分享”等词汇也意味着这场改革或将触动原有的部门利益。

相比被任命为主席的古永锵,生于1976年的俞永福正处于能力和精力最好的阶段,政治智慧和执行能力俱佳。2014年带领UC全面并入阿里巴巴,出任高德总裁,实现了业务和组织的良好对接;2015年3月31日,身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在过去的一年中,俞永福主导了整个媒体内容产业链的重构,并花费200亿到300亿美金进行投资、合作和并购。2015年12月8日,俞永福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新增的四位合伙人之一。

不难理解,任何一次大规模的改革都需要一个拥有能力、智慧和大老板支持的“局外人”。

显然,并非阿里早期创业元老的俞永福是最佳人选——他身上的历史包袱和人情纠葛相对较少,也符合阿里巴巴在2015年5月宣布的“全面向70后移交领导管理权,以真正实现公司健康持久发展102年的远景”。

俞永福的圈中好友、小米创始人、UC天使投资人雷军将他称为“刘备式管理者”。俞永福如此回应此类评价,“完善创业者的能力其实是完善团队的能力,选择当曹操式还是刘备式的大哥,这很重要,我选择当刘备式,擅长团结各方面有能力的同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创业团队。”

如果此次阿里成立大文娱板块是这个超级公司的新一场革命,那么“刘备式的管理”可能会让俞永福在怀柔与攻坚的协调运用中拥有更大的动员能力。

阿里的动作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实际上,这种整合有迹可循。

在今年6月14日举行的2016阿里投资者日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从2017财年起,收入项目中的“移动媒体及娱乐”将从“其他”类别中分列出来。这预示以UCWeb、阿里音乐、阿里体育、优酷土豆为核心的移动媒体及娱乐矩阵,而“移动媒体及娱乐”,正是今日“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核心组成部分。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解释上述变化时说:

人们觉得我们无处不在,其实不是,我们专注在double H(Health&Happy)。一个公司如何基业长青,如何永葆活力,我请教了很多人,我找到了答案,你必须解决社会问题,你解决越多的问题,你就有越大的发展。

这就是阿里巴巴使命,我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在想10年后,什么会成为社会的问题,所以我们专注于double H。健康和快乐,十亿人口大国,中国的足球还踢不过马尔代夫,你敢相信吗?14亿,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体育,我们有 90%的员工小于28岁,但缺乏团队精神,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如果从小加入体育运动,就会有团队精神。所在阿里巴巴,团队精神是我们价值观之一。但在美国不是问题,因为从小的体育训练,给了他们团队精神。

你问一下中国的年轻人,有多少人看电视?很少,因为太难看,但那么多人在网上看视频,为什么,因为内容好。所以如果能让人开心,那就值得。9年前我投资了华谊兄弟,我每个季度花2个小时给他们咨询,帮助他们转型。我告诉他10年后,这个产业会非常大, 但绝不是今天的模式。今天我们投入很少的钱,10年后就会成为伟大的事业。

过去几年见,阿里通过在文娱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已经构建了围绕“快乐”的一个庞大版图。无论是投资华谊、光线、优酷土豆这类行业头部公司,还是新片场、向上影业这类新势力,作为“局外人”的阿里进入后对娱乐行业的改变是显而显见的。单就2015年以来,阿里就已经花了500亿元左右。

看到这里,不少人感慨——如果这些业务之间真的能整合好,那将不得了。不过,在《三声》看来,这场战役并不好打。起码从之前的几年里不难发现,花了大投入的阿里,在娱乐行业的话语权还依然在建立中。当然,这并不影响马云对“快乐”产业的向往和雄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