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再香的粿都不能抢第一口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再香的粿都不能抢第一口吃

这种浓缩了农耕文化与精髓的食制,也成为了闽南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密码,为什么要叫“粿”呢?

文|悦食Epicure  

假如阿嫲知道我写了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肯定会揪起我的耳朵去跪“地主爷”!而印象中的“地主爷”面前,时常供有一两个长霉的松粿或发硬的发粿,又难免让人对神明和粿的关系再度浮想翩翩。在那个单纯的光阴里,阿嫲的话似乎接近真理:神明爱吃粿,而神明吃过的粿又是法力无边的。

但对这种毫无因果的强硬关系,我们总会萌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可一旦到做粿祭祀的时节,大人们的紧张与慎重,粿的美味与温热,又让种种质疑淡去在温暖的氤氲里,只剩下回忆里关于粿的喜悦。

这种浓缩了农耕文化与精髓的食制,也成为了闽南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密码,为什么要叫“粿”呢?曾经满腹疑惑地追问大人长辈,得到的答案都是:“那是自古流传的叫法”。没人知道历史开端的缘由,也没人知晓其中所以然。唯独流传下来的是粿这个字(我也一直怀疑这不是粿的正确写法),还有那些一代代手手相授的炊制流程。

说起粿的炊制,柴火土灶和烟火的气息总是让人分外眷恋的。在一年的粿之中,均是从一甑橙亮温润的甜粿开始(甑古意为蒸饭的瓦器)。彼时炊甜粿总是繁文缛节尤多,而且一甑的体积近一个成人男子的环抱大小,大人们小心翼翼地守着一天一夜,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岔子。

等甜粿出锅,就须搁置楼阁放到红亮。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粿”,这时的甜粿已经变得如琥珀般坚实红亮,糖的纯粹与粿汁的清爽随着第一刀的切开而弥漫在空气中。但再大的诱惑也不管用,循例先片好的甜粿会首先拿去供家里的各个神明,等神明供完,才轮到自家品尝。

甜粿供过神后当然是获得了巨大的神力,所以对于甜粿往往阿嫲不会轻易分给我们吃,多是留着要出远门的叔伯。这大概也是阿嫲的真理,就像“炊甜粿”总是躲在厨房神神秘秘生怕别人看见,就像“存甜粿”也须无人见到一般。阿嫲说:甜粿怕生,千万莫见到陌生人。

等年岁渐长,也就认为这是一种不必顾忌的传统习俗,不过那时候我也很少吃到这种有男人环抱大的甜粿了。试想在那个万事皆靠人工,万事皆不可知的年代里,一甑巨大的甜粿肯定很耗一家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万一真的甜粿夹生了,那掌厨的妇女压力将如何之大。

后来有一次去拍摄朋友母亲做“鼠壳粿”,阿姨便说一般不给拍的,以前都怕做粿做生了。不仅让人感叹文化与传承的血脉是如此的强大又温暖。那次所拍的鼠壳粿也是冬收初春的粿。

因为鼠壳草的加入让原本朴素的粿成为翠绿耀眼的角儿,再配搭猪油花生芝麻末,就尤为香口甜腻。鼠壳粿除了作为祭祀的粿贡,大多分派给邻里亲友。因为个中制作讲究,所以能做出美味的鼠壳粿的人家几乎很少。而鼠壳粿宛如一位春的使者,带着热情与美味,在街坊邻里中间传递。

这种虔诚的礼敬即使是面对中元节的神秘与魔幻,闽南人也依旧一视同仁。流传至今的中元打醮抢孤,其中最重要的粿品是一种一层一层米浆重叠的咸味粿,其名也如其状被称为“层糕粿”。老话里有一句:层糕粿十八层,无采阿嫲的工成。

言下之意就是层糕粿做得好吃一下就吃光了,但阿嫲做这个粿却花尽力气经历艰辛。试想在炎炎七月天站在大火炉灶旁一层层的叠粿是何等滋味呢?而十八层应该与十八层地狱无关的,大概也就是为了形容阿嫲做粿的功力深厚。

说起咸味的粿,个人认为是比甜味粿好吃也丰富太多,虽然这种想法可能会遭到老辈人的白眼,像黄婉玲的父亲认为菜头粿是粿的佳品,就一度让认为白糖粿是上品的府城阿舍们看不起。毕竟我们无法想象那个只有富人才用到糖的年代是如何哪般。倒是层糕粿,每一层的虾米、鱿鱼、芋头、花生、肉丁与大米的丝滑清香,在熟油的伴随下,能给予味蕾不同层次的冲击。鲜美又浓烈,令人想起来就口干舌燥。

某次陪友人到樟林古港,在木棉树下看见有一位阿姨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卖朥粿的,小摊旁边还放着些细竹签。朥粿看起来就润白细腻,中间盛着葱油爆香的菜脯粒,让人一看就流口水 ,因为蒸汽的关系又在其边缘添了些浅浅的如出浴后的水珠,着实分外诱人。友人便迫不及待地买下几个,在老屋前开吃起来。我们用竹叉将其挑起,这粿便瞬间成了棒棒糖一样。一连几个下肚,我仿佛也明白这份滋味为何让人雀跃。

像我的父辈,缺米少糖的成长岁月让他们对松粿、甜粿、栀粿、发粿这类甜味的粿有些独特的痴迷。但论上钟情的莫过于是热烫香喷的鼎溜粿(一种汤在中间煮沸,米浆在边缘靠热力成型,尔后推下汤中煮成的粿),他们说这是世界上和番薯最相配的粿。

这一年的粿,能说的故事着实太多,我们对于粿的热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形,也成为每一条街道上最让人留恋的美味小摊。在燃着煤气的小炉灶上,盛着卷粿、芋粿、菜头粿,可以翻炒着吃。这算是一种主食。

初春可以吃白食粿,入夏有凉粉粿,便像是龟苓膏一样的甜品,可以作为夏日一天的结束。

秋收有豆包粿,冬至则有菜粿和冬至饸……这中间有许多土地与人的情愫。那些日常被人视为餐点的鲎粿、鼎响粿、粿卷、糕粿和宫粿等,则在每代人的生命中留下别致的绚美。

这种以米为皮肤包容,以米为肌底承载,以米为手足相随,以米为身躯盛开,甚至以米为装饰点缀的食制,借由神明的名誉给予我们一生的守护与厚爱。又在一日三餐之中,为故乡、童年与家在漫漫岁月之中找到停泊的锚,滋养另一段传承的涟漪。

图|连幼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再香的粿都不能抢第一口吃

这种浓缩了农耕文化与精髓的食制,也成为了闽南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密码,为什么要叫“粿”呢?

文|悦食Epicure  

假如阿嫲知道我写了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肯定会揪起我的耳朵去跪“地主爷”!而印象中的“地主爷”面前,时常供有一两个长霉的松粿或发硬的发粿,又难免让人对神明和粿的关系再度浮想翩翩。在那个单纯的光阴里,阿嫲的话似乎接近真理:神明爱吃粿,而神明吃过的粿又是法力无边的。

但对这种毫无因果的强硬关系,我们总会萌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可一旦到做粿祭祀的时节,大人们的紧张与慎重,粿的美味与温热,又让种种质疑淡去在温暖的氤氲里,只剩下回忆里关于粿的喜悦。

这种浓缩了农耕文化与精髓的食制,也成为了闽南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密码,为什么要叫“粿”呢?曾经满腹疑惑地追问大人长辈,得到的答案都是:“那是自古流传的叫法”。没人知道历史开端的缘由,也没人知晓其中所以然。唯独流传下来的是粿这个字(我也一直怀疑这不是粿的正确写法),还有那些一代代手手相授的炊制流程。

说起粿的炊制,柴火土灶和烟火的气息总是让人分外眷恋的。在一年的粿之中,均是从一甑橙亮温润的甜粿开始(甑古意为蒸饭的瓦器)。彼时炊甜粿总是繁文缛节尤多,而且一甑的体积近一个成人男子的环抱大小,大人们小心翼翼地守着一天一夜,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岔子。

等甜粿出锅,就须搁置楼阁放到红亮。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粿”,这时的甜粿已经变得如琥珀般坚实红亮,糖的纯粹与粿汁的清爽随着第一刀的切开而弥漫在空气中。但再大的诱惑也不管用,循例先片好的甜粿会首先拿去供家里的各个神明,等神明供完,才轮到自家品尝。

甜粿供过神后当然是获得了巨大的神力,所以对于甜粿往往阿嫲不会轻易分给我们吃,多是留着要出远门的叔伯。这大概也是阿嫲的真理,就像“炊甜粿”总是躲在厨房神神秘秘生怕别人看见,就像“存甜粿”也须无人见到一般。阿嫲说:甜粿怕生,千万莫见到陌生人。

等年岁渐长,也就认为这是一种不必顾忌的传统习俗,不过那时候我也很少吃到这种有男人环抱大的甜粿了。试想在那个万事皆靠人工,万事皆不可知的年代里,一甑巨大的甜粿肯定很耗一家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万一真的甜粿夹生了,那掌厨的妇女压力将如何之大。

后来有一次去拍摄朋友母亲做“鼠壳粿”,阿姨便说一般不给拍的,以前都怕做粿做生了。不仅让人感叹文化与传承的血脉是如此的强大又温暖。那次所拍的鼠壳粿也是冬收初春的粿。

因为鼠壳草的加入让原本朴素的粿成为翠绿耀眼的角儿,再配搭猪油花生芝麻末,就尤为香口甜腻。鼠壳粿除了作为祭祀的粿贡,大多分派给邻里亲友。因为个中制作讲究,所以能做出美味的鼠壳粿的人家几乎很少。而鼠壳粿宛如一位春的使者,带着热情与美味,在街坊邻里中间传递。

这种虔诚的礼敬即使是面对中元节的神秘与魔幻,闽南人也依旧一视同仁。流传至今的中元打醮抢孤,其中最重要的粿品是一种一层一层米浆重叠的咸味粿,其名也如其状被称为“层糕粿”。老话里有一句:层糕粿十八层,无采阿嫲的工成。

言下之意就是层糕粿做得好吃一下就吃光了,但阿嫲做这个粿却花尽力气经历艰辛。试想在炎炎七月天站在大火炉灶旁一层层的叠粿是何等滋味呢?而十八层应该与十八层地狱无关的,大概也就是为了形容阿嫲做粿的功力深厚。

说起咸味的粿,个人认为是比甜味粿好吃也丰富太多,虽然这种想法可能会遭到老辈人的白眼,像黄婉玲的父亲认为菜头粿是粿的佳品,就一度让认为白糖粿是上品的府城阿舍们看不起。毕竟我们无法想象那个只有富人才用到糖的年代是如何哪般。倒是层糕粿,每一层的虾米、鱿鱼、芋头、花生、肉丁与大米的丝滑清香,在熟油的伴随下,能给予味蕾不同层次的冲击。鲜美又浓烈,令人想起来就口干舌燥。

某次陪友人到樟林古港,在木棉树下看见有一位阿姨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卖朥粿的,小摊旁边还放着些细竹签。朥粿看起来就润白细腻,中间盛着葱油爆香的菜脯粒,让人一看就流口水 ,因为蒸汽的关系又在其边缘添了些浅浅的如出浴后的水珠,着实分外诱人。友人便迫不及待地买下几个,在老屋前开吃起来。我们用竹叉将其挑起,这粿便瞬间成了棒棒糖一样。一连几个下肚,我仿佛也明白这份滋味为何让人雀跃。

像我的父辈,缺米少糖的成长岁月让他们对松粿、甜粿、栀粿、发粿这类甜味的粿有些独特的痴迷。但论上钟情的莫过于是热烫香喷的鼎溜粿(一种汤在中间煮沸,米浆在边缘靠热力成型,尔后推下汤中煮成的粿),他们说这是世界上和番薯最相配的粿。

这一年的粿,能说的故事着实太多,我们对于粿的热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形,也成为每一条街道上最让人留恋的美味小摊。在燃着煤气的小炉灶上,盛着卷粿、芋粿、菜头粿,可以翻炒着吃。这算是一种主食。

初春可以吃白食粿,入夏有凉粉粿,便像是龟苓膏一样的甜品,可以作为夏日一天的结束。

秋收有豆包粿,冬至则有菜粿和冬至饸……这中间有许多土地与人的情愫。那些日常被人视为餐点的鲎粿、鼎响粿、粿卷、糕粿和宫粿等,则在每代人的生命中留下别致的绚美。

这种以米为皮肤包容,以米为肌底承载,以米为手足相随,以米为身躯盛开,甚至以米为装饰点缀的食制,借由神明的名誉给予我们一生的守护与厚爱。又在一日三餐之中,为故乡、童年与家在漫漫岁月之中找到停泊的锚,滋养另一段传承的涟漪。

图|连幼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