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底,新一代奔驰E级在德国巴符州辛德芬根的奔驰工厂正式下线;2016年6月16日,新一代奔驰E级在中国北京奔驰工厂正式下线。
中德工厂下线仅仅相差不到四个月时间,新一代E级车就在中国创造了最新的“奔驰速度”。
这是两年内,驾仕派第四次来到位于亦庄的北京奔驰工厂,我们分别见证了国产奔驰C级、GLA、GLC以及眼下全新E级长轴距轿车的生产线和下线仪式。就像是来到极速前进中的奔驰核心动力区域,这里,是一切销量奇迹发生的起点。
记得在2009年5月,我就曾经第一次到访亦庄,翻看我的采访笔录,当时我专程去采访时任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部总经理的李宏鹏,我做的记录显示,那时候国产奔驰在奔驰全系中的销量比重为41%——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突破70%,仅国产全新C级车的销量就保持在月销9000台左右的高位,在去年年底,新C级的月销量甚至曾突破万台。
奔驰重回全球销量老大宝座已有数月时间,全球同比增长长期高于10%,将保持个位数微增的两位对手逐渐抛开半个身位,但对于奔驰来说,绝对不容忽视的无疑是中国市场——长期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仅2016年5月的单月增速就高达39%,中国,无疑是奔驰全球销量加速中,动力最为强劲的那股力量。
事实也的确如此,奔驰前五月在华总销量为180,537辆,同比增长35.9%,继续成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占全球总销量的20.5%,相比第二大市场美国134,404辆的销量数据而言,有着逐渐加大的优势。而在中国市场前5个月销量为18万辆级别的奔驰,距离分别为23.9万辆、20.2万辆级别的奥迪与宝马,显然也已经越来越近。
奔驰在全球已经完成了超越宝马、夺回销量第一宝座的任务,那么,奔驰今年能在中国市场超越宝马、紧追奥迪么?影响这一切格局的关键,就是全新一代E级车。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对奔驰为何以如此快的速度,将E级车进行国产的原因解释清楚:因为它足够重要,在中国早一个月上市,它就会对奔驰贡献至少每月6000台的销量——事实上,6000台也仅仅只是上一代E级车的较好水平,这一数字放在全新一代E级车身上恐怕远远不止,对于此消彼长且份额最大的豪华商务轿车细分区间,E级车能带给奔驰品牌下一步“中国排位赛”的想象空间可谓巨大。
正因为如此,这台车型在北京工厂下线才显得格外被重视。驾仕派拿到的参会嘉宾就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高言杰先生;北汽集团董事长、北京奔驰董事长徐和谊先生;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先生;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峰先生;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李宏鹏先生;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杨林先生;北京奔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博韬先生;北京奔驰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宏良先生——这样一份超长且超重量级的嘉宾名单,其壮观程度不亚于一场新车发布会。
这其中的主语除了“奔驰”之外,更是“北京汽车”。北汽方面的领导全部出席,表现出这款全新车型不仅对于奔驰,更对于北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个意义,关乎时光。2005年,正是第八代E级车开启了奔驰国产化的序幕。E级车在此后11年中的每一次革新,都与北京奔驰紧密相连。它不仅拉开了梅赛德斯-奔驰的国产序幕,也结束了北京汽车工业没有豪华车的历史,更见证了北京奔驰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奔驰品牌在中国的进击历程。
有意思的是,奔驰国产化由E级车开启,而作为“迟到者”的奔驰则是在C级与SUV车型身上完成了对竞品具有历史意义的追赶;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在反攻的关键时刻,临门一脚的任务又回到了全新E级车的身上。岁月流转,时代轮回,在习惯以甲子纪年的中国,E级车或许将实践奔驰用了一个甲子的时间,在中国市场所完成的华丽蜕变。
更让人感慨的是身处其中的这群人。从当年采访时那个年轻的女孩子,到当下的自己,在变化天翻地覆而完全已经认不得路的亦庄,再次看到第八代、第九代国产奔驰E级车和全新一代E级车并列在一起的那一刻,我感觉我的青春都被它见证了。值得欣慰的是,至少在岁月中,我们在变得越变越好。
此外,请恕我在产品更为具体的层面无法给出更详尽的解答,因为此番下线,北京奔驰更愿意展示的是生产实力和生产品质,现场有一台专门针对全新一代E级车内饰的解剖车,简直美的像艺术品,但:禁止拍照。我挤进人群去摸了摸它,触感一流,视觉效果和S级不分伯仲。尤其是如同调色板一般多达64色的氛围灯实在太美,简直是要逼死选择恐惧症患者,可能这会是让他们不得不下手拥有之的潜力杀手锏之一。
而对于广大中国消费者们最为关注的品质问题,驾仕派专访时也曾专门提到: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此快速的国产节奏,在品质方面如何保证?主管工程与制造的莱瑞宁、陈巍向驾仕派表示,在速度与质量之间,奔驰永远以后者为重。
全球统一的质量体系在北京奔驰完全运行,全球最高的质量标准在北京奔驰也绝不会打任何折扣。
北京奔驰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宏良的一席话在驾仕派看来则尤为走心,他并没有去列举条条框框的质量标准、也没有大喊口号为品牌背书。他说:
“北京汽车无比地珍视星徽、爱惜奔驰,因此唯有以中国至高的‘工匠精神’,方能表达这份对合作伙伴的敬意与尊重。”
所以,前方高能预警,未来的格局,即将由眼下开始。
P.S.:至于老生常谈的上市时间,每次驾仕派都会问及,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除了无可奉告之外,顶多是一句“在秋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奔驰在2016年,已经准备好收割一场好收成了。
撰稿:赵小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