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月信贷、社融均创历史新高,稳增长驱动宽信用加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月信贷、社融均创历史新高,稳增长驱动宽信用加速

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同比增加9842亿元。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央行周四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分析师表示,数据全面超预期,且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体现了稳增长政策正在形成合力。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同比增加9842亿元。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均值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3.78万亿元,新增社融5.45万亿元。

“1月份金融数据(释放)的最大信号在于充分表达了中央对于稳增长政策的信心和决心。在稳增长的导向下,与经济增速相关的一些负面因素应该会陆续消除。”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对界面新闻说。

“从信贷的‘开门红’来看,整个稳增长的发力,前期主要还是靠基建投资,后续地产投资可能会逐步企稳,接着再传导到消费。”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判断经济最快在二季度能企稳。”

企业贷款是信贷实现“开门红”的主力。1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3.36万亿元,同比多增8100亿元。其中,短贷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434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结束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同比少增的态势;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同比多增3193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界面新闻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对纾困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导致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大幅多增。与此同时,在逆周期调控加速发力的背景下,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逐步回升,表明市场对经济预期有所回暖。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月信贷总量同比较大幅度多增,企业贷款贡献最大,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反映稳信贷、稳增长政策正在起效。

董琦表示,政策逐渐向宽信用扩张的过程中,会呈现票据和短贷贡献幅度较大的规律,未来中长期贷款会逐渐改善。“这次也不例外,比如房企的预售资金账户监管政策变动,后面对于房企,包括基建的配套贷款,居民的购房中长贷都会陆续改善,这个会进一步带来宽信用的全面支撑。”他说。

居民部门方面,上个月新增贷款8430亿元,同比少增42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同比少增22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同比少增2024亿元。

分析师表示,1月新冠疫情局部多发,对居民消费形成一定抑制,同时住房需求低迷,叠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使得居民部门贷款出现明显同比少增。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虽然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及1月20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调降5个基点(bp),但1月地产销售数据并未有明显回升,住房需求仍然低迷。

央行在1月中下旬先后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LPR利率。其中,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至2.85%,是自2020年5月来首次下调;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7%,主要和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报价下调5个基点至4.6%,为2020年5月来首次调整。

分析师表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居民住房贷款融资将继续呈现偏紧态势,难以出现明显放松。因此,未来几个月,居民中长贷可能维持同比少增的态势。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亦创历史新高。除贷款外,政府债券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35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799亿元,同比多1882亿元。

王青表示,政府债券同比多增源于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企业债券融资放量则与宽货币下发行利率走低和基建稳增长提振城投基建配套融资需求有关,两者均反映出稳增长政策发力对宽信用的推动作用。

梁斯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指出,一方面,1月份央行下调了逆回购、MLF利率,政策利率体系整体下移带动市场利率走低,债券发行成本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地方专项债计划提前下达带动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促使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走高。

此外,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

对于M2的走高,梁斯表示,在贷款规模创新高背景下,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推高了M2增速。“根据往年经验,预计M2和社融增速难以维持持续性高增长,但仍有望维持在9%-10%的区间内运行。”他说。

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降温过程仍未结束,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接下来几个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同比多增势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月信贷、社融均创历史新高,稳增长驱动宽信用加速

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同比增加9842亿元。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央行周四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分析师表示,数据全面超预期,且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体现了稳增长政策正在形成合力。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同比增加9842亿元。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均值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3.78万亿元,新增社融5.45万亿元。

“1月份金融数据(释放)的最大信号在于充分表达了中央对于稳增长政策的信心和决心。在稳增长的导向下,与经济增速相关的一些负面因素应该会陆续消除。”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对界面新闻说。

“从信贷的‘开门红’来看,整个稳增长的发力,前期主要还是靠基建投资,后续地产投资可能会逐步企稳,接着再传导到消费。”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判断经济最快在二季度能企稳。”

企业贷款是信贷实现“开门红”的主力。1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3.36万亿元,同比多增8100亿元。其中,短贷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434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结束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同比少增的态势;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同比多增3193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界面新闻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对纾困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导致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大幅多增。与此同时,在逆周期调控加速发力的背景下,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逐步回升,表明市场对经济预期有所回暖。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月信贷总量同比较大幅度多增,企业贷款贡献最大,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反映稳信贷、稳增长政策正在起效。

董琦表示,政策逐渐向宽信用扩张的过程中,会呈现票据和短贷贡献幅度较大的规律,未来中长期贷款会逐渐改善。“这次也不例外,比如房企的预售资金账户监管政策变动,后面对于房企,包括基建的配套贷款,居民的购房中长贷都会陆续改善,这个会进一步带来宽信用的全面支撑。”他说。

居民部门方面,上个月新增贷款8430亿元,同比少增42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同比少增22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同比少增2024亿元。

分析师表示,1月新冠疫情局部多发,对居民消费形成一定抑制,同时住房需求低迷,叠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使得居民部门贷款出现明显同比少增。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虽然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及1月20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调降5个基点(bp),但1月地产销售数据并未有明显回升,住房需求仍然低迷。

央行在1月中下旬先后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LPR利率。其中,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至2.85%,是自2020年5月来首次下调;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7%,主要和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报价下调5个基点至4.6%,为2020年5月来首次调整。

分析师表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居民住房贷款融资将继续呈现偏紧态势,难以出现明显放松。因此,未来几个月,居民中长贷可能维持同比少增的态势。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亦创历史新高。除贷款外,政府债券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35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799亿元,同比多1882亿元。

王青表示,政府债券同比多增源于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企业债券融资放量则与宽货币下发行利率走低和基建稳增长提振城投基建配套融资需求有关,两者均反映出稳增长政策发力对宽信用的推动作用。

梁斯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指出,一方面,1月份央行下调了逆回购、MLF利率,政策利率体系整体下移带动市场利率走低,债券发行成本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地方专项债计划提前下达带动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促使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走高。

此外,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

对于M2的走高,梁斯表示,在贷款规模创新高背景下,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推高了M2增速。“根据往年经验,预计M2和社融增速难以维持持续性高增长,但仍有望维持在9%-10%的区间内运行。”他说。

王青表示,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降温过程仍未结束,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接下来几个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同比多增势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