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旭
郑兆瑞带着一帮原奇瑞汽车的人以及行业精英用众包思维造车的事儿已经有两三年时间,凯翼是郑和团队呈现给中国汽车市场第一个打破传统的具备智能互联网思维的汽车品牌。
凯翼从诞生到现在,一路走来,各方说法褒贬不一。姑且不去谈论全新理念的众包模式的可行性,已经拥有128个品牌853款车型的中国汽车市场到底还需不需要凯翼,一个从零开始的品牌成功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问题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我对凯翼的认知和了解也是道听途说,不敢妄加评论,直到6月20日晚上,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见到凯翼首款智能互联SUV X3,我对凯翼才算是第一次眼见为实的接触。
在这之前,凯翼有C3和C3R两款轿车产品,说实话,没见过也没开过,但从去年2.4万辆销售数据来看,表现一般,还需努力,当然,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也还算成功。
而SUV 凯翼X3客观地说,6.66万的起步价,加上icar 1.0的智能互联系统以及中控台那块硕大的屏幕,且开机速度比ipad快一倍即19秒(ipad开机大约需要37秒),产品本身的卖点特别是智能化肯定是有的,也是符合“年轻人”的品牌主张,同时,目前自主SUV整体趋势正在向上,份额占据整个SUV市场的半壁江山,凯翼踩着顺势而为的大节奏,借势借力,稳步前行,这是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洞察以及正确把握。
紧凑型SUV消费需求虽然大,但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几乎家家都有,有的还不止一两款,与众多的同级别产品相比,凯翼X3的产品优势不能说绝对领先,但是前后独立悬挂、10.1寸电容触摸屏、360度全景泊车、选装18寸花瓣轮毂以及一键式启动等配置,1.6LDVVT发动机最大功率127马力,也算不错,所以,在紧凑型SUV阵容中,一定还是能进入消费者的选择视线,至于未来销量到底能否达到预期,与网络布局和终端的销售能力关系非常密切。
实话讲,凯翼众包造车理念虽然闹腾了一两年,但是真正落地就是这款X3身上,从整个产品的定位、设计和生产以及最后的定价,都是运用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进行直接对话的结果,对于凯翼品牌以及郑兆瑞整个团队来讲,凯翼X3不仅仅是一款以智能互联网科技为卖点的SUV,也是他们为当初吹下的牛逼的一种承诺。
所以,凯翼X3只能成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从目前产品本身的造型、配置以及价格来看的话,问题不会太大,我们也希望X3能够成功,因为X3的胜利,是对包括我们所有创业者和创新者的一种鼓励,创新无止境。
话题再次回到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凯翼?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这之前,我的态度肯定是NO,而今天我要说YES。
惯性思维告诉我们,汽车生产厂家肯定都是重资产,然而,凯翼却采取了轻资产企业运作模式,制造采用代工和租赁,将资源集中到研发和品牌营销方面,减少投入,轻装上阵。
这种大胆的造汽车理念和想法,放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而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特别是听了郑兆瑞在凯翼X3发布会现场的演讲之后,我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带着思考和研究的心态看待这个品牌。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凯翼从品牌规划到生产制造再到未来产品布局,每一步战略都是很清晰的,而且有理有据。
例如,在产品方面,按照郑兆瑞的演讲PPT资料,凯翼未来将顺应SUV\MPV、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在同一平台下,SUV为主,辅以CROSS\MPV,并同步规划新能源,形成5+1的产品架构,其中SUV有中型X3和X5,中大型X7,CROSS\MPV有中型车V5\V3,A级和A0级也有布局,以上所有产品动力上面都有新能源。
至于能否按照规划逐步推进,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起码凯翼以及团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清晰思路,也算是给所有投资人的一个交代。我觉得,从品牌角度来讲,凯翼是对传统的颠覆,也是对多年来造车模式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甚至欢迎更多的包括互联网造车大军加盟这个行业,因为汽车行业太守旧太保守了,需要有人站出来不断突破和创新,任何创新总是有人先探路,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站出来去做。如果这时候,我们就以藐视或打压的心态来对待,这就是我们的错。
有人说凯翼的基因也有互联网造车的套路,郑兆瑞说,有相似之处,但凯翼与其它互联网造车企业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叫互联网+,而凯翼叫+互联网,这种先后顺序的颠倒,导致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凯翼之所以是+互联网,说明凯翼没有脱离汽车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他只是给品牌属性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这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翅膀。
凯翼开展了众包造车,打破了中国传统汽车工业“闭门造车”的模式,为传统汽车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凯翼坚持传统汽车核心技术与智能化、互联网相结合,成立国内首个智能互联研究院,在推进汽车智能互联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依靠不断创新逐步走强!
总之,凯翼X3作为凯翼首款践行智能互联汽车愿景的SUV车型,无疑拉开了凯翼汽车互联网造车的大幕。它的上市对凯翼品牌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承载着凯翼汽车破局国内传统SUV市场的重要使命,追求以“智能互联”和过硬品质给中国的年轻一代带来全新的汽车消费体验。
最后再次祝福凯翼以及郑兆瑞的团队能够越来越好,创新肯定有压力,挺住,坚持就是胜利,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