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事儿之前,华尔街想提两个“印象”中的事儿。一个,是有一种普遍存在但又颇具争议的观点,认为日系所有的安全设计都是“应试”来的,放在现实中一撞都稀里哗啦。为什么说有争议呢?因为不认同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碰撞测试已经检测到车辆安全的绝大部分,成绩足以说明一切。而且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日系在“应试”,而其他车厂没有“应试。”
二一个,就是IIHS刚推出“25%正面偏置碰撞”时引发的争论。当时这个测试让不少“大牌”现了眼——包括BBA在内的很多车型均获得了“POOR”(最LOW)的评价。一时间,认为“大家都在应试”的说法开始蔓延:你看,NCAP不测的东西,BBA不也不行吗?更有趣的是,此刻深谙游戏规则的日系响应速度极快,并且连连在此项测试中获得好成绩——很多低级别的丰田本田斯巴鲁,成绩比贵一倍的BBA车型都好。这也让人有一种“很诡异”的感觉。
回顾之后,我们再来看最近爆出的新闻,事情就好玩了。这回IIHS来了一招狠的。同样是 “25%正面偏置碰撞”,但位置变了,由驾驶侧变成了副驾驶侧。结果,这些在之前驾驶侧碰撞测试中获得“GOOD”评价的车,在副驾驶碰撞测试中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很显然,这个结果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但同时也让不少人感觉“解恨”——总算揭了一回老底,看看之前认为日系不是在“应试”的人有何话说。尤其是一天到晚把GOA挂嘴边、整天嚷嚷自己首创了安全车身概念、整天在教育别人重新认识日系安全不要被德粉误导的丰田,这回居然获得了一个垫底的POOR……
左边是驾驶位测试时候的图,右边是副驾驶测试时的图
所有人都知道华尔街绝非“德粉”,之前也并不喜欢诋毁日系的不安全。然而此次事件在华尔街看来,IIHS的“小游戏”对于丰田已不仅仅是“打脸”这么简单了。
丰田赤裸裸的“应试”已基本坐实
如果说之前大家对于日系喜欢“应试”式的投机取巧还多少有点捕风捉影的话,有了此次测试以后,基本上就算是“证据确凿”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之前各种测试,很少是简单重复的,那么不同的测试,一款车的表现成绩不一致可以理解——可以解释为各厂商对于安全的侧重点不一样,有人认为正面碰撞频率高应该加强,有人认为侧面碰撞更容易要人命应该加强等等,不能说谁对谁错。
然而同样是正面,你能说应该重视驾驶员一侧还是副驾驶一侧吗?显然不可能。相反,从驾驶常理的角度,由于驾驶者在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躲避(让副驾一侧往上撞),再加上前方没有任何支撑物(如方向盘),因此历来认为车上的五个座位中副驾驶的安全性是最差的。既如此,在安全设计分配上,副驾驶应该比主驾驶更“抗撞”才对。
然后大家应该知道华尔街想说什么了。没错,虽然IIHS之前只侧了驾驶侧,但从“整车安全”设计的角度,任何厂家都应该保证左右两侧一样安全,甚至副驾驶侧安全性更好才对。然而此次丰田的RAV4,以及日产奇骏等等是怎么做的呢?只在驾驶侧进行了刻意强化,包括特别增加的钢结构,或者选用更强的材料,但却在副驾驶侧完全没有。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纯应试”吗?
坐实应试会引发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典型的例子如三聚氰胺对于中国奶业的影响。现在的国产奶没有三聚氰胺了,但为何大家仍然想买进口奶?因为大家对国产奶失去了信任——你的企业文化根子上就是唯利是图而不顾消费者的,而且在采取的措施上几乎没有底限,这让人完全无法信任。这回三聚氰胺是没有了,但谁知道里面还有没有四聚氰X或者五聚X胺之类?保险起见,索性一票否决——不喝你总归没事儿了。
对于丰田以及其他几个日企此次的表现也是如此。这已经赤裸裸地揭示出了丰田的造车文化或者理念——一切只为考试合格,而并不关心车主的安全与否。这种理念下想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车型,这是显然是鬼扯。可以相信,接下来的RAV4肯定可以在副驾驶“25%正面偏置碰撞”获得好成绩,而且比其他品牌更好。但即便如此,人们的信任已经没有了——谁知道你又在那个角落里软得像豆腐?万一那次事故碰到了呢?怎么办?不买你的车不就完了!
结论:
不要小看IIHS这次“小游戏”的威力。这种不经意间地测试方法改变,把丰田等日企的造车理念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了。当然,我们可以说丰田比较倒霉,第一轮就抽到了。没准第一轮抽大众,结果比这还糟糕呢!现在好了,丰田出糗以后,其他车企肯定会亡羊补牢,下一步这么惨的结果应该不至于看到……
貌似有理,但你要不“应试”不就没事儿了吗?再说了,这回毕竟有七款车,怎么就你丰田一辆是POOR呢?而且同为日系的本田、马自达,不都拿了第二档的ACCEPTABLE吗?而且还有一个实诚的现代,居然拿了GOOD。它们怎么没在这场倒霉的测试中栽跟头呢?所以不能说丰田运气不好,骨子里还是它的“文化”不对(其实华尔街更想用“心术不正”这个词)。
看看丰田对于此事的后续反应吧。以华尔街看来,这件事的影响要比之前的刹车门之类更大,因为它是“主观故意”的,而不是什么“设计缺陷”或者“技术失误”。
所谓IIHS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的简称,是世界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和美洲每年都会有很系统和专业的碰撞测试,由得出的安全性能指数对各个厂商的车型进行星级划分,这些指数反映了汽车在各种可能遇到的碰撞条件下对乘员和行人的安全程度。目前IIHS评测项目包括:前端侧角碰撞,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和追尾对颈椎的影响。IIHS的亮点在于对车顶强度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方法是,使用金属板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撞击车顶,然后测量车顶凹陷程度。评为“G(Good)”的条件是凹陷不超过5英寸,并且车顶必须能承受超过4倍于车重的碰撞力度;达到相同凹陷程度所能承受的强度为车重的3.25倍以上4倍以下时,评价为“A(Acceptable:允许范围内)”;2.5倍以上3.25倍以下时,评价为“M(Marginal:允许范围最底线)”;不到2.5倍时,评价为“P(Poor:差)”。与国内碰撞测试(如 C-NCAP)不同的是,IIHS只会选择最低配车型进行测试,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