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姐(Niwo已获授权)
*小龙女修成正果,这结婚证都拿反了,鸡冻。
*以下这条爆出来,胡歌又忙活了起来吧
*这还有呢,今天“结婚日”好日子啊
于是,又一大批人说被虐了,干了这杯狗粮你随意。我想说这事跟你没什么关系,羡慕人家的幸福没半毛钱用,别人家的幸福,通过模仿是得不来的。给大家奉上才女伊姐的好文,好日子里我们依然坚定的相信自家的幸福,幸福不需要被敬仰,不需要外人的认同,即便满身缺点,也从不影响相亲相爱。
别人家的幸福,是否模仿得来?
最近,闺蜜珍妮家开始了一次整顿,叫做“9天改变人生计划”。
她很早就跟我抱怨,觉得自己家的作息和环境糟透了:老公回家袜子就扔在地上,孩子玩具到处都是,卫生间永远都不够干净的样子……
她跟我说,你知道吗,我觉得就这么LOW的家庭氛围,挣再多钱,也没有办法跻身有品位的中产阶级。看看隔壁莉莉家精通茶道的静谧,看看Andy家北欧风格的清爽……
“9天改变人生计划”的规则制定得十分详细:老公几点要洗衣服,孩子玩具放在什么位置,全家集体大扫除的频率。
无独有偶,另一个闺蜜杰西卡,也在做类似的事。
她认为自己的先生过于安逸,先生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她强烈要求先生学习一个共同的朋友,选择高风险职业,理由是——我也想过阔太太的日子,我也想当体验人生赢家的感觉。
这两件事叠加,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别人家的幸福,我们模仿得来吗?
别人的家庭,是否真的那么完美?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出品的动画情景喜剧,某一集中,一家之主候默辛普森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他是最普通的核电厂安检员,不求上进,受到挫折就意志消沉。老婆有一次差点跟高富帅跑了,三个孩子各有各的不省心。
他没有办法跟别人比财富,他想在家庭感情上赢回一局。在老板组织的聚会中,他要求孩子们“必须表现得爱我或者尊重我”。
结果是,两个孩子分别踩踏草地,掉进喷泉,妻子把最小的孩子落在婴儿室,并喝多了耍起了酒疯。
看着周围同事表现出的彬彬有礼,合家幸福,他感到深深悲哀,他喝令所有家庭成员从那天开始学习家庭礼仪,不看电视,谈论政治,终于有一天,妻子在尴尬的家庭野炊中受不了,大喊了一句:其实每个家庭都是一样的!
候默不甘心,为了推翻这个结论,去当了一个偷窥狂。结果,他发现,吃饭像宴会的家庭,举止都古怪;交流得很好的家庭,会狂躁得用枪驱赶他……
真的耶,原来别人的家庭,也不那么完美。
但他没有放弃,他报名参加了一个电击疗法,改变家庭关系的计划,这个计划花费昂贵,并把家人折磨得奄奄一息。最终他认输了,他决定退回那笔钱,买个超级大电视。
他做决定一瞬间,所有的孩子都扑过去,喊,爸爸我爱你。一家人全体松了一口气,回到家,继续之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边吃饭边看电视,其乐融融。
那一瞬间,他感到了真切的幸福。这种幸福,不需要被敬仰,不需要很完美,不需要外人的认同——它如此实在又温暖,只在家庭成员的内部之中流动。
满身缺点,也不影响相亲相爱
朋友圈的存在,常常让我们产生一种活在“别人家幸福样板间”的错觉,我们追求幸福,追着追着,就跟候默辛普森一样,变成了——追求像别人一样幸福,甚至,比别人更幸福。
我采访过很多名人、明星,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幸福的家庭和光鲜的家庭,一定程度上是无法划等号的。光鲜这件事,在自由度和财富上,会提供给家庭成员更多选择;但幸福,是真正的甘苦自知,只有融入其中,才能体会。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价值,从来都无法通过任何方式,展示在公众面前。家庭和谐的内在动力,只有成员内心深处,才能深深清楚。
前文提到的珍妮家,她先生是有点邋遢,不过很有艺术家思维,戏剧、音乐、电影,总能让家庭洋溢在一种愉悦中。
至于杰西卡,她所羡慕的有钱人,往往是在兼顾家庭上,是无法做的跟他先生那么好的。更何况,我们的人生,终归还是属于彼此自己的,其实由不得打着家庭幸福的旗号去干涉。
所以,不管珍妮还是杰西卡,也许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家庭都有不足,但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是相亲相爱、让人羡慕的两个家庭,在用彼此熟悉和舒适的方式,好好相处着。
我们都不可能完美。完美的个体都不存在,何况个体组合在一起,成为家庭综合体,我们的生活,一定伴随着问题和缺陷。
我们因为不完美而相爱,不完美,就成了见证我们共度时光的意义的信物,甚至是我们依赖对方的小秘密。
所以,即便满身缺点的家庭成员,也是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因为凝聚一个家庭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条件,而是彼此的爱。
作者| 伊姐,14岁出版小说集,18岁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30岁出版畅销书《心若宁静,便是幸福》。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原创公众号“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