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家拟出台剧本杀规定,“最严限令”下,剧本杀走向何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家拟出台剧本杀规定,“最严限令”下,剧本杀走向何方?

曾被视为“风口”的明星产业还有未来吗?

图片来源:Unsplash-Mick Haupt

文|文化产业新闻 胡钰敏

4月1日,为规范“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稿意见),拟规定剧本杀娱乐经营单位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不得在居民楼、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等地从事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等。

这不是第一次政府对剧本杀行业进行政策规整。

2022年开年,上海便发布了《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随后,辽宁省、天津市、重庆市也发布了相关管理规定。

疫情和严格政策规定双重打击下,曾被视为“风口”的明星产业还有未来吗?

市场背景

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2019年一年,全国剧本杀线下实体店已由2400家增至1.2万家。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约为117.4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至238.9亿元。

行业规模提升的同时,产业生态也在逐步完善:剧本杀行业以剧本创作者——剧本发行商——剧本分发平台——线上游戏APP/线下门店为主轴的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图片来源:36氪研究院

2020年疫情的爆发、居家隔离的防疫政策刺激了线上社交游戏的需求,剧本杀APP迎来了爆发式的用户增长。在疫情缓解后,需求进一步转移至线下,推动了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

根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2021年国内剧本杀消费者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超四成用户消费频次在一周一次以上。

然而,增长背后的行业乱象与无序竞争很快使得行业迎来了增长后的“冷静期”,门店越开越多,客流越来越少,不少门店在短时间内迅速倒闭,“资金都贡献给了装修业”。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整合,资本市场对于剧本杀行业的态度也是越来越冷漠。

2019年,剧本杀注销企业数量为140家,到了2021年增长至245家,而2022年短短3个月,已经有超过60家企业注销。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剧本杀、密室逃脱相关企业共发生131起投资,投资金额近20亿元;2020年、2021年,投资数量分别增长至164起、178起,投资总额分别为33.59亿元、22.54亿元。而今年前3个月,投资数量仅为33起,投资总额为5.74亿元。从投资变化来看,虽然整体上仍呈现增长趋势,但在2021年以来,增速明显放缓。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融资领域,变化更加明显。2019年,剧本杀、密室逃脱相关企业共完成34起融资,融资总额共86.66亿元;而到了2021年,融资数量虽然增长至47起,但融资总额骤降,仅2.36亿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诟病与政策良方,亟待解决的盗版问题

由于目前的剧本没有相关法律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自己购得的剧本被盗版,维权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高价购买的城市限定本(一个城市只有3-5家店有这个剧本)和独家剧本(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店有此剧本),一旦被盗版,店家的竞争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剧本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抄袭也是常有的事,这也为整个行业的口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盗版侵权问题,同样会困扰线下剧本杀玩家。不少玩家反映,现在网上售卖盗版剧本的商家比正版商家还要多,数千倍的价格差会引导部分玩家转而购买盗版剧本,但盗版剧本质量差,游戏体验不佳。对于售卖盗版,一些商家不以为意,售后回复也是不加掩饰,颇为“硬气”。

 

剧本采购乱象丛生

剧本是产业链的核心资源,优质剧本决定玩家消费频次。由于好剧本稀缺,城市限定与独家剧本更是成为店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拿到好的剧本,给发行方塞红包、甚至房卡等乱象频发。展会作为重要的剧本采购地,甚至发生过举办方携款跑路的恶性事件。种种问题让正规经营的店家苦不堪言,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也将行业送到了监管的风口浪尖上。

除了以上问题,门店的安全隐患、剧本内容低俗血腥等也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36氪研究院

政策良方

在一系列的政策中,内容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是相关政策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以上海出台的政策为例,该政策规定,剧本杀行业经营者都需要将手上的剧本向文旅局报备,未报备的作品都将进行下架处理。这样的报备形式,发行方将承受更大的监管与经营压力。执法部门一般直接到线下门店执法,发现未报备作品的话直接的利益受损者是经营的店家,这就使得店家在采购剧本的时候就会挑选已完成报备的作品,而资质不够的发行方势必会被市场所抛弃。

一位剧本杀企业负责人告诉文化产业观察记者,其本人对作品的报备规定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相关部门联合业内制定出明确的审核标准之后,发行方可以很方便地对作品进行修改以达到审核标准进行报备,而且根据目前他们手上作品的实际报备情况,整个报备周期其实很短,一个月以内能完成报备。另外,剧本的预售制度其实也为作品报备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政府管理一方面给剧本杀行业发展划定了底线,另一方面也给予了企业探索的空间,允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比如,以系统性思维明确了行业在版权领域所面临困境的解决方案,以版权合法声明为基础,引导剧本杀行业建立起尊重版权的发展机制。另外,备案和版权登记同步进行,可以有效保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剧本杀新玩法

剧本杀+景区

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底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发展沉浸式业态”,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等。

2021年5月,飞猪推出景点“剧本杀”旅游产品,首款飞猪定制沉浸式旅游产品设置在长江邮轮上,以民国故事为主线。

去年“五一”小长假,国内首个国漫主体数字景区——浙江杭州《狐妖小红娘》景区正式开业,景区首创“动漫+科技+沉浸式夜游”的全新体验模式,让游客可以真实进入一个可触可感的《狐妖小红娘》世界。

相比于实景“剧本杀”场馆,景区在开发“剧本杀”项目具备天然优势,比如大面积的实景场地,剧本核心主题可以从景区文化元素中提取,景区餐饮住宿可与“剧本杀“进行联动,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完成景区增收,丰富景区沉浸式业态,,提升留客能力、促进二次消费、提升景区口碑。

剧本杀+影视

爱奇艺推出了四大剧本杀综艺,阅文集团入股剧本杀企业,万达《唐人街探案3》被改编为剧本杀,华谊的《八佰》剧本杀改编亦已授权。可以预见,影视资本将推动更多的头部剧本杀项目产出。

同时,越来越多与影视相通的元素,正融入剧本杀之中。不少剧本杀店内在利用真人NPC演出之外,还会将光影效果结合订制配乐,辅之以VR等影视手段,进一步将剧本杀环境打造得更加真实。在剧本杀的内容创作和人物设定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剧本创作的经典范式和类型化元素。因此,剧本杀不仅吸引了许多普通玩家,也成为不少影视行业圈内人工作之余的互动和交流平台。

剧本杀+酒店

一位剧本杀爱好者在《中国旅游报》的一篇报道上分享了她的酒店剧本杀体验:“一边‘盘’线索一边喝下午茶,酒店定时响起的钢琴曲,服务员密码般的敲门声……从我们踏入酒店起,故事便已开始了,吃饭、睡觉全部都在剧情设定之中,我们所听、所见、所闻、所触都变成可推理的线索,这种体验真的太入戏了。”

2021年5月,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与NINES推理馆签约,开发“酒店+剧本杀”沉浸式实景游戏产品,随后酒店管理品牌“百达屋“也宣布推出剧本杀品牌“甜水镇”。

开元酒店集团董事长郑南雁表示,要提高酒店的体验价值。相较于在酒店买东西,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在酒店玩一局剧本杀。这意味着,客人也许不会为了买东西而住酒店,反而会因为自带流量的剧本杀去住酒店。

酒店利用场地、人员、餐饮方面的优势,与剧本杀品牌合作,根据酒店自身情况设计剧本,为年轻群体提供沉浸式体验活动,实现酒店利用物理空间对线下流量的拓展。酒店与剧本杀的融合,是空间和内容的合作,或许能将“情景社交”和“社会临场感“极致提升。

剧本杀+相亲

今年2月22日,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了《中国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分析2021》,报告提到了占市场份额28.49%的百合佳缘集团(旗下包含百合网、世纪佳缘),正在“创新直播、短视频等婚恋模式,辅以狼人杀、剧本杀等游戏融入相亲社交,打造新式婚恋社交。”

今年3月18日,共青团四川省委“青恋计划”项目办联合成都市武侯区青青公益服务中心,在盐市口某实景游戏剧场首次举办了“姻爱相剧·缘本是你”剧本杀线下主题交友活动。据悉,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四川省机场集团、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等单位的24位单身青年走进剧本,活动最后共有5对青年牵手成功。

剧本杀+元宇宙

今年2月份,恒信东方推出了一款次时代剧本杀原创作品《失落的王朝》。其剧本和线索以数字化资产打造,通过VR技术塑造了与现实近乎相同的平行时空。同时,故事背景和人物剧情通过全景CG、CV等形式展现。

在元宇宙剧本杀中,玩家不再需要现实DM的引导,而是在系统提示下寻找线索和搜集物证。另外,元宇宙技术能够使门店突破场景和内容的限制,解除物理空间对游戏的束缚,同时实现对同款游戏场景的“再创作”。

结语

国家对于剧本杀行业的严格监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这预示着这个新兴文化产业,在未来一定有巨大的发挥潜力和发挥空间。改革会淘汰掉那些不好的东西,经历种种留下的发行平台、剧本、店家才是精华,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部分资料参考:36氪研究院,艾媒咨询,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网,南都周刊,中国知识产权报,沉浸文旅,清元宇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家拟出台剧本杀规定,“最严限令”下,剧本杀走向何方?

曾被视为“风口”的明星产业还有未来吗?

图片来源:Unsplash-Mick Haupt

文|文化产业新闻 胡钰敏

4月1日,为规范“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稿意见),拟规定剧本杀娱乐经营单位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不得在居民楼、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等地从事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等。

这不是第一次政府对剧本杀行业进行政策规整。

2022年开年,上海便发布了《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随后,辽宁省、天津市、重庆市也发布了相关管理规定。

疫情和严格政策规定双重打击下,曾被视为“风口”的明星产业还有未来吗?

市场背景

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2019年一年,全国剧本杀线下实体店已由2400家增至1.2万家。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约为117.4亿元,2022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至238.9亿元。

行业规模提升的同时,产业生态也在逐步完善:剧本杀行业以剧本创作者——剧本发行商——剧本分发平台——线上游戏APP/线下门店为主轴的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图片来源:36氪研究院

2020年疫情的爆发、居家隔离的防疫政策刺激了线上社交游戏的需求,剧本杀APP迎来了爆发式的用户增长。在疫情缓解后,需求进一步转移至线下,推动了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

根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2021年国内剧本杀消费者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超四成用户消费频次在一周一次以上。

然而,增长背后的行业乱象与无序竞争很快使得行业迎来了增长后的“冷静期”,门店越开越多,客流越来越少,不少门店在短时间内迅速倒闭,“资金都贡献给了装修业”。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整合,资本市场对于剧本杀行业的态度也是越来越冷漠。

2019年,剧本杀注销企业数量为140家,到了2021年增长至245家,而2022年短短3个月,已经有超过60家企业注销。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剧本杀、密室逃脱相关企业共发生131起投资,投资金额近20亿元;2020年、2021年,投资数量分别增长至164起、178起,投资总额分别为33.59亿元、22.54亿元。而今年前3个月,投资数量仅为33起,投资总额为5.74亿元。从投资变化来看,虽然整体上仍呈现增长趋势,但在2021年以来,增速明显放缓。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融资领域,变化更加明显。2019年,剧本杀、密室逃脱相关企业共完成34起融资,融资总额共86.66亿元;而到了2021年,融资数量虽然增长至47起,但融资总额骤降,仅2.36亿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诟病与政策良方,亟待解决的盗版问题

由于目前的剧本没有相关法律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自己购得的剧本被盗版,维权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高价购买的城市限定本(一个城市只有3-5家店有这个剧本)和独家剧本(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店有此剧本),一旦被盗版,店家的竞争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剧本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抄袭也是常有的事,这也为整个行业的口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盗版侵权问题,同样会困扰线下剧本杀玩家。不少玩家反映,现在网上售卖盗版剧本的商家比正版商家还要多,数千倍的价格差会引导部分玩家转而购买盗版剧本,但盗版剧本质量差,游戏体验不佳。对于售卖盗版,一些商家不以为意,售后回复也是不加掩饰,颇为“硬气”。

 

剧本采购乱象丛生

剧本是产业链的核心资源,优质剧本决定玩家消费频次。由于好剧本稀缺,城市限定与独家剧本更是成为店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拿到好的剧本,给发行方塞红包、甚至房卡等乱象频发。展会作为重要的剧本采购地,甚至发生过举办方携款跑路的恶性事件。种种问题让正规经营的店家苦不堪言,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也将行业送到了监管的风口浪尖上。

除了以上问题,门店的安全隐患、剧本内容低俗血腥等也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36氪研究院

政策良方

在一系列的政策中,内容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是相关政策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以上海出台的政策为例,该政策规定,剧本杀行业经营者都需要将手上的剧本向文旅局报备,未报备的作品都将进行下架处理。这样的报备形式,发行方将承受更大的监管与经营压力。执法部门一般直接到线下门店执法,发现未报备作品的话直接的利益受损者是经营的店家,这就使得店家在采购剧本的时候就会挑选已完成报备的作品,而资质不够的发行方势必会被市场所抛弃。

一位剧本杀企业负责人告诉文化产业观察记者,其本人对作品的报备规定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相关部门联合业内制定出明确的审核标准之后,发行方可以很方便地对作品进行修改以达到审核标准进行报备,而且根据目前他们手上作品的实际报备情况,整个报备周期其实很短,一个月以内能完成报备。另外,剧本的预售制度其实也为作品报备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政府管理一方面给剧本杀行业发展划定了底线,另一方面也给予了企业探索的空间,允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比如,以系统性思维明确了行业在版权领域所面临困境的解决方案,以版权合法声明为基础,引导剧本杀行业建立起尊重版权的发展机制。另外,备案和版权登记同步进行,可以有效保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剧本杀新玩法

剧本杀+景区

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底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发展沉浸式业态”,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等。

2021年5月,飞猪推出景点“剧本杀”旅游产品,首款飞猪定制沉浸式旅游产品设置在长江邮轮上,以民国故事为主线。

去年“五一”小长假,国内首个国漫主体数字景区——浙江杭州《狐妖小红娘》景区正式开业,景区首创“动漫+科技+沉浸式夜游”的全新体验模式,让游客可以真实进入一个可触可感的《狐妖小红娘》世界。

相比于实景“剧本杀”场馆,景区在开发“剧本杀”项目具备天然优势,比如大面积的实景场地,剧本核心主题可以从景区文化元素中提取,景区餐饮住宿可与“剧本杀“进行联动,增加游戏趣味性的同时完成景区增收,丰富景区沉浸式业态,,提升留客能力、促进二次消费、提升景区口碑。

剧本杀+影视

爱奇艺推出了四大剧本杀综艺,阅文集团入股剧本杀企业,万达《唐人街探案3》被改编为剧本杀,华谊的《八佰》剧本杀改编亦已授权。可以预见,影视资本将推动更多的头部剧本杀项目产出。

同时,越来越多与影视相通的元素,正融入剧本杀之中。不少剧本杀店内在利用真人NPC演出之外,还会将光影效果结合订制配乐,辅之以VR等影视手段,进一步将剧本杀环境打造得更加真实。在剧本杀的内容创作和人物设定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剧本创作的经典范式和类型化元素。因此,剧本杀不仅吸引了许多普通玩家,也成为不少影视行业圈内人工作之余的互动和交流平台。

剧本杀+酒店

一位剧本杀爱好者在《中国旅游报》的一篇报道上分享了她的酒店剧本杀体验:“一边‘盘’线索一边喝下午茶,酒店定时响起的钢琴曲,服务员密码般的敲门声……从我们踏入酒店起,故事便已开始了,吃饭、睡觉全部都在剧情设定之中,我们所听、所见、所闻、所触都变成可推理的线索,这种体验真的太入戏了。”

2021年5月,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与NINES推理馆签约,开发“酒店+剧本杀”沉浸式实景游戏产品,随后酒店管理品牌“百达屋“也宣布推出剧本杀品牌“甜水镇”。

开元酒店集团董事长郑南雁表示,要提高酒店的体验价值。相较于在酒店买东西,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在酒店玩一局剧本杀。这意味着,客人也许不会为了买东西而住酒店,反而会因为自带流量的剧本杀去住酒店。

酒店利用场地、人员、餐饮方面的优势,与剧本杀品牌合作,根据酒店自身情况设计剧本,为年轻群体提供沉浸式体验活动,实现酒店利用物理空间对线下流量的拓展。酒店与剧本杀的融合,是空间和内容的合作,或许能将“情景社交”和“社会临场感“极致提升。

剧本杀+相亲

今年2月22日,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了《中国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分析2021》,报告提到了占市场份额28.49%的百合佳缘集团(旗下包含百合网、世纪佳缘),正在“创新直播、短视频等婚恋模式,辅以狼人杀、剧本杀等游戏融入相亲社交,打造新式婚恋社交。”

今年3月18日,共青团四川省委“青恋计划”项目办联合成都市武侯区青青公益服务中心,在盐市口某实景游戏剧场首次举办了“姻爱相剧·缘本是你”剧本杀线下主题交友活动。据悉,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四川省机场集团、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等单位的24位单身青年走进剧本,活动最后共有5对青年牵手成功。

剧本杀+元宇宙

今年2月份,恒信东方推出了一款次时代剧本杀原创作品《失落的王朝》。其剧本和线索以数字化资产打造,通过VR技术塑造了与现实近乎相同的平行时空。同时,故事背景和人物剧情通过全景CG、CV等形式展现。

在元宇宙剧本杀中,玩家不再需要现实DM的引导,而是在系统提示下寻找线索和搜集物证。另外,元宇宙技术能够使门店突破场景和内容的限制,解除物理空间对游戏的束缚,同时实现对同款游戏场景的“再创作”。

结语

国家对于剧本杀行业的严格监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这预示着这个新兴文化产业,在未来一定有巨大的发挥潜力和发挥空间。改革会淘汰掉那些不好的东西,经历种种留下的发行平台、剧本、店家才是精华,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部分资料参考:36氪研究院,艾媒咨询,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网,南都周刊,中国知识产权报,沉浸文旅,清元宇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