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漫画一生》的真实,为什么不是年轻人想看的真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漫画一生》的真实,为什么不是年轻人想看的真实?

认知分歧背后,行业的现实困境。

文|ACGx

有着“第一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纪录片”之称的《漫画一生》完结了。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本土漫画创作者的纪录片,却在观众间引发了争议。

一些漫画爱好者拿同样展现国内创作者现状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与之对比,在他们眼里,纪录片应该交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或者漫画从构思到上线的详尽步骤,而《漫画一生》则多呈现漫画家的日常琐事,显得“零散、无趣”。

而部分漫画从业者则表示,在这个漫画几乎“被消失”的时代,仍有专注于漫画的纪录片诞生,已十分难得。让更多圈外人意识到漫画行业的存在,真实地展现了从业者的生存现状。

针对同一部纪录片,为何“爱好者”与“从业者”的评价分歧如此明显?有人可能会将其归因于身份视角不同、个人评价标准各异,可从本质上看,这种分歧其实代表了一种评价体系的偏差,即读者、漫画家和产业链从业者们对于国漫市场的认知差异。 我们的讨论,也将从这种分歧开始。

读者眼中的漫画家vs真实的漫画家

大多数漫画爱好者与漫画家产生联结,是从作品开始的。

无论何种题材的漫画作品,都会融入创作者的经历和思考,自然也能吸引到观念相近的读者。过去漫画读者会通过信件留言、参与签售活动,向创作者表达喜爱,现如今在社交平台,漫画家能够直接展示自我状态,与粉丝互动。看上去现在读者想了解漫画家变得更容易了?其实恰恰相反。互联网的虚拟性,用户会有选择地表达内心想法,许多创作者也会刻意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好的一面,将苦与泪藏在心底。

读者依稀感受得到“画漫画”并非易事,可究竟身处业内状态究竟是怎样的,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纪录片,便是其中一个渠道。

在《漫画一生》里,即使已经处于行业头部的资深创作者,也不乏自省、迷茫、困惑的时刻。

曾在中日两国同步连载作品的少女漫画家丁冰,从业二十多年,创作出了《梦开始的地方》《楼兰旖梦》等代表作,经历过失败后一度质疑自己创作的意义,开启新连载后依旧会为了故事、截稿日发愁;

恐怖漫画家祝耕夫讲述了自己入行、转型的历程,将曾经经历的校园暴力画进故事里、通过展现人性传达正向意义,而现在,比起“成为漫画大师”他更希望给家庭更好的生活;

两度获得集英社新人奖的肖新宇,在“个人喜好”与“市场需求”间不断调整创作方向,才诞生了搞笑与武侠元素并存的《绝顶》,看待衍生作品,比起“内心抗拒”的漫画爱好者他表示漫画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可当演员正经分析角色时,原作者突然诞生的“羞耻感”又显得真实可爱;

知名绘本作家寂地,她的作品温馨治愈,社交平台晒出的照片的舒适惬意同样令人向往,但在纪录片里,她会谈生活对内容的影响、现实对热情的消耗,想到最初因创作结识的朋友现在各自的处境时,甚至止不住地流泪。这些坚持创作多年的漫画家,阅历丰富,对市场、对创作也有了清晰认知,亮眼成绩背后的苦辣酸甜,其实也值得被知晓。

初出茅庐的新生代创作者,所处境遇不尽相同。果果时常思考哲学议题,存在意义、精神虚无,除了漫画外还会音乐创作,能与父母探讨自己的作品;“北漂”青青为了画漫画,每天兼职四小时,回到租住的毛坯房开始创作;菠萝油连载时遭遇平台倒闭,她在片中笑着庆幸当初压缩篇幅、把想讲的故事讲完,如今则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找到喜爱的事情投身其中并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无论入行多久,成为漫画家,往往都是爱好使然,所以被磨灭热情、浇灭幻想同样是生活带来的考验,也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在读者们看来,他们更在意的是作品质量,对于上述历程并不感兴趣。这点在与《灵笼》创作纪录片的对比中更为明显。动画产业纪录片展现了一个全流程的工业化生产环境,而漫画创作则保持了相当比例的手工艺人匠心——原创漫画的生产高度依赖于作者个人的独立创作,如实呈现自然会保留琐碎。

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梁碧波曾表示,纪录片最大的艺术价值在于追求真实。拍摄制作纪录片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呈现出来则是经过筛选、加工的影像真实。因此,普通观众想看的作品构思、创作、上线、出版过程是漫画家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能让我们感受到梦想、热血、坚守的力量。

《漫画一生》的主创团队显然也做了取舍,最终更倾向于展现漫画创作者“造梦”之余的感慨,有无奈彷徨也有坚定前行。正如寂地所说,“生活的真实在日常里”,放大了行业百态、日常琐碎,为观众展现出漫画家也是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

纪录片深处,是中国漫画行业的困境

许多《漫画一生》观众观看后收获的感想是,漫画家“不容易”“辛苦”,甚至很“惨”。在社交平台评论中,有人还提出这样的疑问:纪录片里谈及了漫画家的创作困境,他们都在尽力坚持,但反观现实,为什么当下中国漫画市场作品质量还是参差不齐?

要找到为什么中国漫画行业呈现出这般生态,答案藏在国漫的发展历程里。

抛开民国时期诞生的幽默讽刺漫画、连环画书籍,我们而今认知中连续叙事的原创漫画,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才在国内开始萌芽。这个阶段,中国青少年开始接触日漫,《画书大王》《北京卡通》《漫画大王》等新兴杂志上的中国原创作品,在创作模式上也进行了多方位的借鉴与探索,可惜彼时国内的出版业并不健全。

千禧年后,《知音漫客》《漫友》《漫画派对》等新生代杂志开始崛起,许多彩色漫画深受新时代年轻人欢迎,他们对作品的偏好开始发生变化。此时不少个人漫画家产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进而成立自己的漫画工作室,部分如今高知名度的新生代漫画家,也曾在漫画工作室中历练过。

然而,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带来的机会无须赘述,但杂志作为传统漫画载体无疑遭到了颠覆性冲击。整个漫画行业尚未成熟,网络却兀自为漫画发展进程按下了加速键,在技术革新和娱乐方式转变下,漫画被迫迎来下一个时代。

互联网在国内普及十余年后,资本市场对漫画行业的投资热情逐渐冷却,动漫产业的泡沫被挤掉。

漫画行业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遵循新的规则,过去行业发展离不开出版社,现在则依托于网络漫画平台。诸如有妖气为漫画进行衍生开发、快看漫画重视且大力发展条漫,都是帮助漫画拓宽用户的尝试。直到今天,有妖气再度易主,条漫却成为了中国漫画市场的主流模式,显然漫画这条路并不好走。

对于创作者而言,他们的压力不只来源于创作大环境的变化。正如《漫画一生》里登场的许多创作者,经历过纸质书到网络连载载体的转变,从他们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从业者需要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传播、审核的规则,甚至做出取舍让步。漫画创作工作强度、收入待遇,个人想法与市场偏好平衡等系列问题,新生代漫画家也注定会面临相应的困惑与彷徨。

当然,在爱好者眼中,漫画本不应该如此。

当下,普通人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国内的年轻人可以便捷地接触到海外市场的高质量正版漫画内容,《海贼王》、《进击的巨人》、漫威DC,只要你有时间,你可以轻易读到、观看到世界一流的漫画及改编作品。所以在构筑评价体系时,中国动漫爱好者们第一时间就把国漫与上述一流作品放在了同一维度。殊不知,这是积累几十年、世界顶尖水平的文化结晶。这无形中给了国漫从业者们很大的压力。

万幸的是,他们顶住了压力。如果说世界先进水平的得分是100分的话,那么中国漫画产业已经从过去50分的低谷,慢慢爬到了现在的七八十分。虽然离海外一流差距不小,但作为“后来者”,中国漫画在创作者、平台方的努力下与海外市场的差距的确是在缩小的。

但我们还不到能够沾沾自喜的程度。漫画行业结构类似于金字塔,处于顶端的能够收获资源倾斜,底层的漫画家则苦于才华被淹没、收入不稳定。如何构建一套惠及不同阶段创作者,使之职业生涯能够平稳过渡的体系或许更为重要。这或许是以快看为代表的平台提出打造国漫创作者生态,建立起职业漫画家-国漫创作新人-国漫创作爱好者三级人才培养梯队的原因所在。

体系的稳定,日拱一卒,胜过天才的瞬间闪耀。

面对困境,热爱漫画的人能做什么?

漫画行业的发展不只是漫画家的战斗。

市场在初始形成时能够自我蓬勃发展,但是一旦市场成型需要再度扩张,就更多力量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即便很困难,但热爱让一批批漫画人仍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行进着,就像《漫画一生》中行业内部其他从业者的状态那样:

第一集呈现了丁冰完成新作《花和刺猬逃跑了》周更的时期,她与责编的沟通磨合、谈读者反馈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青青在漫展签售会后台,内容部负责人与她讨论起了她正在连载的新作。漫画编辑需要帮助作者把控创作方向,按时且保质完成漫画创作,兼顾读者需求。正是在创作者与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诞生出题材多样、备受漫画爱好者认可的作品。

平台不仅是好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发动机。为推动漫画进入视频时代,纪录片第四集里,快看创始人&CEO陈安妮表示,“漫剧”的推出,便是为了以新形式为优质漫画导流。

2021年,“国漫出海”成为了一个现象,据快看介绍,中国漫画已覆盖70个全球分发平台,翻译成12种语言,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有了自己的专属单词“Manhua”。这也为成为了漫画作者的增收新途径。

今年举办第四届的快看原创条漫大赛,过去三届已累计收到2600余部参赛作品,近百位参赛选手转型成为职业漫画家,为国漫行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此外,快看还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阅读视力保护的无障碍概念设计,不断提升阅读体验、推广优质作品、发掘培养新生代创作者,都是快看作为网络漫画平台所肩负的使命。

纵然在四集有限的时间里,纪录片无法顾及所有从业者的情况,但毋庸置疑,它的记录对漫画行业存在积极作用。只有越来越多人关注,才能为后续“越来越多年轻读者喜爱国漫、尽力支持”搏一个可能。令漫画读者不再沉默,让还在努力坚持的创作者被看见、被关注、被讨论,或许正是《漫画一生》这部漫画家生态纪录片诞生的最大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漫画一生》的真实,为什么不是年轻人想看的真实?

认知分歧背后,行业的现实困境。

文|ACGx

有着“第一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纪录片”之称的《漫画一生》完结了。作为国内少有的聚焦本土漫画创作者的纪录片,却在观众间引发了争议。

一些漫画爱好者拿同样展现国内创作者现状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与之对比,在他们眼里,纪录片应该交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或者漫画从构思到上线的详尽步骤,而《漫画一生》则多呈现漫画家的日常琐事,显得“零散、无趣”。

而部分漫画从业者则表示,在这个漫画几乎“被消失”的时代,仍有专注于漫画的纪录片诞生,已十分难得。让更多圈外人意识到漫画行业的存在,真实地展现了从业者的生存现状。

针对同一部纪录片,为何“爱好者”与“从业者”的评价分歧如此明显?有人可能会将其归因于身份视角不同、个人评价标准各异,可从本质上看,这种分歧其实代表了一种评价体系的偏差,即读者、漫画家和产业链从业者们对于国漫市场的认知差异。 我们的讨论,也将从这种分歧开始。

读者眼中的漫画家vs真实的漫画家

大多数漫画爱好者与漫画家产生联结,是从作品开始的。

无论何种题材的漫画作品,都会融入创作者的经历和思考,自然也能吸引到观念相近的读者。过去漫画读者会通过信件留言、参与签售活动,向创作者表达喜爱,现如今在社交平台,漫画家能够直接展示自我状态,与粉丝互动。看上去现在读者想了解漫画家变得更容易了?其实恰恰相反。互联网的虚拟性,用户会有选择地表达内心想法,许多创作者也会刻意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好的一面,将苦与泪藏在心底。

读者依稀感受得到“画漫画”并非易事,可究竟身处业内状态究竟是怎样的,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纪录片,便是其中一个渠道。

在《漫画一生》里,即使已经处于行业头部的资深创作者,也不乏自省、迷茫、困惑的时刻。

曾在中日两国同步连载作品的少女漫画家丁冰,从业二十多年,创作出了《梦开始的地方》《楼兰旖梦》等代表作,经历过失败后一度质疑自己创作的意义,开启新连载后依旧会为了故事、截稿日发愁;

恐怖漫画家祝耕夫讲述了自己入行、转型的历程,将曾经经历的校园暴力画进故事里、通过展现人性传达正向意义,而现在,比起“成为漫画大师”他更希望给家庭更好的生活;

两度获得集英社新人奖的肖新宇,在“个人喜好”与“市场需求”间不断调整创作方向,才诞生了搞笑与武侠元素并存的《绝顶》,看待衍生作品,比起“内心抗拒”的漫画爱好者他表示漫画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可当演员正经分析角色时,原作者突然诞生的“羞耻感”又显得真实可爱;

知名绘本作家寂地,她的作品温馨治愈,社交平台晒出的照片的舒适惬意同样令人向往,但在纪录片里,她会谈生活对内容的影响、现实对热情的消耗,想到最初因创作结识的朋友现在各自的处境时,甚至止不住地流泪。这些坚持创作多年的漫画家,阅历丰富,对市场、对创作也有了清晰认知,亮眼成绩背后的苦辣酸甜,其实也值得被知晓。

初出茅庐的新生代创作者,所处境遇不尽相同。果果时常思考哲学议题,存在意义、精神虚无,除了漫画外还会音乐创作,能与父母探讨自己的作品;“北漂”青青为了画漫画,每天兼职四小时,回到租住的毛坯房开始创作;菠萝油连载时遭遇平台倒闭,她在片中笑着庆幸当初压缩篇幅、把想讲的故事讲完,如今则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找到喜爱的事情投身其中并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无论入行多久,成为漫画家,往往都是爱好使然,所以被磨灭热情、浇灭幻想同样是生活带来的考验,也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在读者们看来,他们更在意的是作品质量,对于上述历程并不感兴趣。这点在与《灵笼》创作纪录片的对比中更为明显。动画产业纪录片展现了一个全流程的工业化生产环境,而漫画创作则保持了相当比例的手工艺人匠心——原创漫画的生产高度依赖于作者个人的独立创作,如实呈现自然会保留琐碎。

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梁碧波曾表示,纪录片最大的艺术价值在于追求真实。拍摄制作纪录片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呈现出来则是经过筛选、加工的影像真实。因此,普通观众想看的作品构思、创作、上线、出版过程是漫画家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能让我们感受到梦想、热血、坚守的力量。

《漫画一生》的主创团队显然也做了取舍,最终更倾向于展现漫画创作者“造梦”之余的感慨,有无奈彷徨也有坚定前行。正如寂地所说,“生活的真实在日常里”,放大了行业百态、日常琐碎,为观众展现出漫画家也是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

纪录片深处,是中国漫画行业的困境

许多《漫画一生》观众观看后收获的感想是,漫画家“不容易”“辛苦”,甚至很“惨”。在社交平台评论中,有人还提出这样的疑问:纪录片里谈及了漫画家的创作困境,他们都在尽力坚持,但反观现实,为什么当下中国漫画市场作品质量还是参差不齐?

要找到为什么中国漫画行业呈现出这般生态,答案藏在国漫的发展历程里。

抛开民国时期诞生的幽默讽刺漫画、连环画书籍,我们而今认知中连续叙事的原创漫画,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才在国内开始萌芽。这个阶段,中国青少年开始接触日漫,《画书大王》《北京卡通》《漫画大王》等新兴杂志上的中国原创作品,在创作模式上也进行了多方位的借鉴与探索,可惜彼时国内的出版业并不健全。

千禧年后,《知音漫客》《漫友》《漫画派对》等新生代杂志开始崛起,许多彩色漫画深受新时代年轻人欢迎,他们对作品的偏好开始发生变化。此时不少个人漫画家产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进而成立自己的漫画工作室,部分如今高知名度的新生代漫画家,也曾在漫画工作室中历练过。

然而,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带来的机会无须赘述,但杂志作为传统漫画载体无疑遭到了颠覆性冲击。整个漫画行业尚未成熟,网络却兀自为漫画发展进程按下了加速键,在技术革新和娱乐方式转变下,漫画被迫迎来下一个时代。

互联网在国内普及十余年后,资本市场对漫画行业的投资热情逐渐冷却,动漫产业的泡沫被挤掉。

漫画行业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遵循新的规则,过去行业发展离不开出版社,现在则依托于网络漫画平台。诸如有妖气为漫画进行衍生开发、快看漫画重视且大力发展条漫,都是帮助漫画拓宽用户的尝试。直到今天,有妖气再度易主,条漫却成为了中国漫画市场的主流模式,显然漫画这条路并不好走。

对于创作者而言,他们的压力不只来源于创作大环境的变化。正如《漫画一生》里登场的许多创作者,经历过纸质书到网络连载载体的转变,从他们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从业者需要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传播、审核的规则,甚至做出取舍让步。漫画创作工作强度、收入待遇,个人想法与市场偏好平衡等系列问题,新生代漫画家也注定会面临相应的困惑与彷徨。

当然,在爱好者眼中,漫画本不应该如此。

当下,普通人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国内的年轻人可以便捷地接触到海外市场的高质量正版漫画内容,《海贼王》、《进击的巨人》、漫威DC,只要你有时间,你可以轻易读到、观看到世界一流的漫画及改编作品。所以在构筑评价体系时,中国动漫爱好者们第一时间就把国漫与上述一流作品放在了同一维度。殊不知,这是积累几十年、世界顶尖水平的文化结晶。这无形中给了国漫从业者们很大的压力。

万幸的是,他们顶住了压力。如果说世界先进水平的得分是100分的话,那么中国漫画产业已经从过去50分的低谷,慢慢爬到了现在的七八十分。虽然离海外一流差距不小,但作为“后来者”,中国漫画在创作者、平台方的努力下与海外市场的差距的确是在缩小的。

但我们还不到能够沾沾自喜的程度。漫画行业结构类似于金字塔,处于顶端的能够收获资源倾斜,底层的漫画家则苦于才华被淹没、收入不稳定。如何构建一套惠及不同阶段创作者,使之职业生涯能够平稳过渡的体系或许更为重要。这或许是以快看为代表的平台提出打造国漫创作者生态,建立起职业漫画家-国漫创作新人-国漫创作爱好者三级人才培养梯队的原因所在。

体系的稳定,日拱一卒,胜过天才的瞬间闪耀。

面对困境,热爱漫画的人能做什么?

漫画行业的发展不只是漫画家的战斗。

市场在初始形成时能够自我蓬勃发展,但是一旦市场成型需要再度扩张,就更多力量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即便很困难,但热爱让一批批漫画人仍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行进着,就像《漫画一生》中行业内部其他从业者的状态那样:

第一集呈现了丁冰完成新作《花和刺猬逃跑了》周更的时期,她与责编的沟通磨合、谈读者反馈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青青在漫展签售会后台,内容部负责人与她讨论起了她正在连载的新作。漫画编辑需要帮助作者把控创作方向,按时且保质完成漫画创作,兼顾读者需求。正是在创作者与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诞生出题材多样、备受漫画爱好者认可的作品。

平台不仅是好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发动机。为推动漫画进入视频时代,纪录片第四集里,快看创始人&CEO陈安妮表示,“漫剧”的推出,便是为了以新形式为优质漫画导流。

2021年,“国漫出海”成为了一个现象,据快看介绍,中国漫画已覆盖70个全球分发平台,翻译成12种语言,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有了自己的专属单词“Manhua”。这也为成为了漫画作者的增收新途径。

今年举办第四届的快看原创条漫大赛,过去三届已累计收到2600余部参赛作品,近百位参赛选手转型成为职业漫画家,为国漫行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此外,快看还针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阅读视力保护的无障碍概念设计,不断提升阅读体验、推广优质作品、发掘培养新生代创作者,都是快看作为网络漫画平台所肩负的使命。

纵然在四集有限的时间里,纪录片无法顾及所有从业者的情况,但毋庸置疑,它的记录对漫画行业存在积极作用。只有越来越多人关注,才能为后续“越来越多年轻读者喜爱国漫、尽力支持”搏一个可能。令漫画读者不再沉默,让还在努力坚持的创作者被看见、被关注、被讨论,或许正是《漫画一生》这部漫画家生态纪录片诞生的最大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